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充分重视古诗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笔者结合多年的教书经验,在此阐述几点肤浅的看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
古典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可是距离学生时代久远,加之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比较浅,对于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再加上有的老师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八字真经教学法,大大的破坏了诗歌的美,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索然无味,致使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不免敬而远之。因而古典诗歌的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近几年来,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几点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课外延伸,培养诗趣
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另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由此及彼地进行相关链接。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沧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那么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课堂,当学生已水到渠成之时,我们要启示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文,开绝句佳词赏析会、结诗社,写读书笔记、点评诗文,进行研究性学习,为自己出诗集、办诗文报等,学生从背诗、赏诗到作诗,经历了一种生命的快乐。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是师生共同生成的大课堂,这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诗教学。
二、媒体导学,促进理解
大家都知道古诗产生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古诗中出现的生活片段很难让现在的孩子接触和体会。所以单靠教师的只字片语很难解释清楚,孩子们也无法体会出相关的诗意。这时就要教师借助多媒体,制作课件,让学生通过声像、视频去了解历史、了解过去,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诗意,也帮助学生拓展了课外知识。例如:箬笠、蓑衣这两件物品现在已找寻不到,教师通过播放幻灯片再现这些物品,让学生直接感官认识。多媒体不仅可以展示历史,还可以带学生领略一些没有去过的地方,帮助他们理解诗意。
三、层次分明、内外结合
1、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新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只要学会生字词,扼要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背诵和默写就可以了。第二学段学生在达到低年级要求的基础上,还要能够理解诗句的含义,根据诗情想象出画意,还应扼要懂得一些古诗词的常识。高年级阶段,学生已有较厚的学习古诗词的基础,其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记忆能力等都有较大提高。为此,教师可以适当提高要求,表现在具体教学中应体现出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教师可在中年级的要求基础上,再增加一定难度,提出“初步领悟诗歌意境”的新要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做到教学方式上课内外两个不同层次的结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有70首,还有90首是要求教师在平时或上课时补充进教学中的。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充实课内,相得益彰。
四、体会意境,把握情感
意境是诗的艺术境界,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所描绘的画面和塑造的形象的统一体。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 诗词的鉴赏,贵在对诗词意境的把握上,能把握诗词的意境,意味着对诗词的深层理解。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创造了什么意境,是如何创造的,进而深入地体味意境,再现意境。诗歌意境的分析,要求教师把原诗意境和再造意境,以饱满的感情,用准确而又有启发性的语言讲给学生,使他们在感受和熏陶中唤起大脑的形象思维,在他们的心中就会出现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在体会意境中,学生就能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由于“意境”是一个“可意会而难言传”的艺术世界,因此,启发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五、指导朗读,体会诗中的情感美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平时的教学中多数老师也注意到这个特点,并注重对诗歌的朗读,可有的老师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必要的指导,致使学生朗读缺乏层次。一般来说朗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说是读出感情,可不是读一次两次就能完成的,它是随着对课文的理解逐步深入,逐步提升的。要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朗读要求,也在朗读的过程中提升对诗歌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欣赏优美悦耳的录音朗读,让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在学生掌握朗读技巧的基础上,再跟着录音进行浅读,很快学生就能读出诗的意味,读出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熏陶。最后再配上恰当的音乐旋律,学生往往能收放自如、自由、尽情的诵读,有的学生甚至随着音乐摇头晃脑的诵读,完全沉浸在诗的国度里。实践证明,通过对诗歌的朗读,学生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 ,展开了想象与联想,更好的揣摩了诗人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并滋润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尽一切努力,使学生
感受到学习古诗的过程是一个愉悦的文化之旅。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在其乐融融中感受诗韵、诗情、诗意,让他们陶醉其间,让他们心旷神怡,感受古诗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神秘之美。
参考文献:
[1] 曹 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 朱自清、马茂元.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 曹 旭.相思离乱之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 禾 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 湖南省统计局.论古诗十九首对诗骚乐府的继承和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
古典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可是距离学生时代久远,加之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比较浅,对于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再加上有的老师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八字真经教学法,大大的破坏了诗歌的美,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索然无味,致使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不免敬而远之。因而古典诗歌的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近几年来,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几点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课外延伸,培养诗趣
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另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由此及彼地进行相关链接。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沧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那么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课堂,当学生已水到渠成之时,我们要启示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文,开绝句佳词赏析会、结诗社,写读书笔记、点评诗文,进行研究性学习,为自己出诗集、办诗文报等,学生从背诗、赏诗到作诗,经历了一种生命的快乐。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是师生共同生成的大课堂,这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诗教学。
二、媒体导学,促进理解
大家都知道古诗产生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古诗中出现的生活片段很难让现在的孩子接触和体会。所以单靠教师的只字片语很难解释清楚,孩子们也无法体会出相关的诗意。这时就要教师借助多媒体,制作课件,让学生通过声像、视频去了解历史、了解过去,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诗意,也帮助学生拓展了课外知识。例如:箬笠、蓑衣这两件物品现在已找寻不到,教师通过播放幻灯片再现这些物品,让学生直接感官认识。多媒体不仅可以展示历史,还可以带学生领略一些没有去过的地方,帮助他们理解诗意。
三、层次分明、内外结合
1、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新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只要学会生字词,扼要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背诵和默写就可以了。第二学段学生在达到低年级要求的基础上,还要能够理解诗句的含义,根据诗情想象出画意,还应扼要懂得一些古诗词的常识。高年级阶段,学生已有较厚的学习古诗词的基础,其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记忆能力等都有较大提高。为此,教师可以适当提高要求,表现在具体教学中应体现出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教师可在中年级的要求基础上,再增加一定难度,提出“初步领悟诗歌意境”的新要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做到教学方式上课内外两个不同层次的结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有70首,还有90首是要求教师在平时或上课时补充进教学中的。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充实课内,相得益彰。
四、体会意境,把握情感
意境是诗的艺术境界,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所描绘的画面和塑造的形象的统一体。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 诗词的鉴赏,贵在对诗词意境的把握上,能把握诗词的意境,意味着对诗词的深层理解。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创造了什么意境,是如何创造的,进而深入地体味意境,再现意境。诗歌意境的分析,要求教师把原诗意境和再造意境,以饱满的感情,用准确而又有启发性的语言讲给学生,使他们在感受和熏陶中唤起大脑的形象思维,在他们的心中就会出现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在体会意境中,学生就能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由于“意境”是一个“可意会而难言传”的艺术世界,因此,启发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五、指导朗读,体会诗中的情感美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平时的教学中多数老师也注意到这个特点,并注重对诗歌的朗读,可有的老师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必要的指导,致使学生朗读缺乏层次。一般来说朗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说是读出感情,可不是读一次两次就能完成的,它是随着对课文的理解逐步深入,逐步提升的。要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朗读要求,也在朗读的过程中提升对诗歌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欣赏优美悦耳的录音朗读,让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在学生掌握朗读技巧的基础上,再跟着录音进行浅读,很快学生就能读出诗的意味,读出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熏陶。最后再配上恰当的音乐旋律,学生往往能收放自如、自由、尽情的诵读,有的学生甚至随着音乐摇头晃脑的诵读,完全沉浸在诗的国度里。实践证明,通过对诗歌的朗读,学生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 ,展开了想象与联想,更好的揣摩了诗人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并滋润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尽一切努力,使学生
感受到学习古诗的过程是一个愉悦的文化之旅。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在其乐融融中感受诗韵、诗情、诗意,让他们陶醉其间,让他们心旷神怡,感受古诗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神秘之美。
参考文献:
[1] 曹 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 朱自清、马茂元.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 曹 旭.相思离乱之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 禾 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 湖南省统计局.论古诗十九首对诗骚乐府的继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