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教学是以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学生对教师设计的问题的分析、研究、探索、总结,最后获得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发现并提出新的未知。在问题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教师的设疑,更要让学生学会主动质疑并形成习惯。灵活、有效地运用“质疑”机制,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一、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有助于激发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当中。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
[实践案例1]在“椭圆”的教学中,在我引导学生分析离心率的变化对椭圆的扁平程度的影响时,一位学生提出:“a、b分别是椭圆的长半轴和短半轴的长,能否用它们的比值来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此时我没有急于将自己(即课本)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是及时表扬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的发问,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去领悟。在学习了整个“圆锥曲线”后,我发现学生们不但自然接受了为什么要如此定义离心率,还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这个定义的意蕴。
师生之间保持着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现个性。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形成
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的解决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置于一定教学情境时,有利于激发学习需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形成。
[实践案例2]在不等式的复习课中我选了如下的题目:
已知a,bR+,且a+b=1,求证+。
我让同学们观察这个不等式的特征。有学生说它具有对称轮换性;有学生说右边的数值就是左边的式子的最小值,只要a=b=就可是得到左边的最小值。受到以上學生的启发,一位学生提出:“如果将变量变为三个是否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呢?”我借此机会鼓励大家试试看。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已知a,b,cR+,且a+b+c=1,则有:
(1)+ +。
(2)+ +。
不等式右边的数是a=b=c=代入得到的,学生的问题意识顿时调动起来了,纷纷编题验证,至于题目的证明可留给学生课后完成。
实践表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越是新颖,越具有强烈的对比度,越容易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越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索愿望。
三、保护质疑精神,拓展学生问题思维空间
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敢于批判质疑、优化思维品质。让学生在质疑、解疑过程中自主探索发现,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
创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照反馈信息及时地来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鼓励学生“异想天开”,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那么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闪现智慧的火花,产生创造的灵感,感受成功的体验。
四、引导自主探索,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核心,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实践案例3]课本中椭圆的第二定义是以例题的方式出现的。在课上有位学生提出为什么在题中会突然冒出:=这条直线?如果教师单纯告诉学生这条是准线,学生仍然是一知半解的。这是一个有较大拓展空间的问题,是发动学生参与的好题材。我引导学生回忆在用第一定义推导标准方程时,第一次平方后得到式子a^2-c=a,启发学生从式子的几何意义出发进行自主探究。学生积极性高涨,跃跃欲试,通过分组讨论,最后得出问题解决方法:将此式两边同除以c,再变形得=,而-是点M到的距离,是M到点F的距离(师:考虑到-,故-=,),它们之比也是离心率=,即第二定义中的数量比。这样对例题中会有定直线:=的出现不再感到突然,并为今后用圆锥曲线统一定义解题作好了铺垫。
总之,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设置的问题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启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活动不仅应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而且还应以问题为终结。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应当是用所传授的知识完全消灭问题,而应当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出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使教学活动无止境地进行下去,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进而成为创造者。
一、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有助于激发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当中。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
[实践案例1]在“椭圆”的教学中,在我引导学生分析离心率的变化对椭圆的扁平程度的影响时,一位学生提出:“a、b分别是椭圆的长半轴和短半轴的长,能否用它们的比值来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此时我没有急于将自己(即课本)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是及时表扬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的发问,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去领悟。在学习了整个“圆锥曲线”后,我发现学生们不但自然接受了为什么要如此定义离心率,还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这个定义的意蕴。
师生之间保持着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现个性。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形成
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的解决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置于一定教学情境时,有利于激发学习需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形成。
[实践案例2]在不等式的复习课中我选了如下的题目:
已知a,bR+,且a+b=1,求证+。
我让同学们观察这个不等式的特征。有学生说它具有对称轮换性;有学生说右边的数值就是左边的式子的最小值,只要a=b=就可是得到左边的最小值。受到以上學生的启发,一位学生提出:“如果将变量变为三个是否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呢?”我借此机会鼓励大家试试看。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已知a,b,cR+,且a+b+c=1,则有:
(1)+ +。
(2)+ +。
不等式右边的数是a=b=c=代入得到的,学生的问题意识顿时调动起来了,纷纷编题验证,至于题目的证明可留给学生课后完成。
实践表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越是新颖,越具有强烈的对比度,越容易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越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索愿望。
三、保护质疑精神,拓展学生问题思维空间
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敢于批判质疑、优化思维品质。让学生在质疑、解疑过程中自主探索发现,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
创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照反馈信息及时地来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鼓励学生“异想天开”,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那么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闪现智慧的火花,产生创造的灵感,感受成功的体验。
四、引导自主探索,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核心,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实践案例3]课本中椭圆的第二定义是以例题的方式出现的。在课上有位学生提出为什么在题中会突然冒出:=这条直线?如果教师单纯告诉学生这条是准线,学生仍然是一知半解的。这是一个有较大拓展空间的问题,是发动学生参与的好题材。我引导学生回忆在用第一定义推导标准方程时,第一次平方后得到式子a^2-c=a,启发学生从式子的几何意义出发进行自主探究。学生积极性高涨,跃跃欲试,通过分组讨论,最后得出问题解决方法:将此式两边同除以c,再变形得=,而-是点M到的距离,是M到点F的距离(师:考虑到-,故-=,),它们之比也是离心率=,即第二定义中的数量比。这样对例题中会有定直线:=的出现不再感到突然,并为今后用圆锥曲线统一定义解题作好了铺垫。
总之,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设置的问题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启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活动不仅应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而且还应以问题为终结。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应当是用所传授的知识完全消灭问题,而应当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出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使教学活动无止境地进行下去,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进而成为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