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笔锋看人生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8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启功(1912~2005年),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市人。满族,爱新觉罗氏。曾在辅仁大学任教。1949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故宫博物院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等职。著有《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论书绝句百首》等,出版《启功书画留影集》以及多种书法选集。
  一
  “琴棋书画”向来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必要修养和趣味所在。其中的琴、棋、画三项,要求从事者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特质,并非人人擅长,但是人人可以书写汉字。基于汉字书写的书法,是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中必备的基本条件,所以受到普遍重视,几乎是每个读书人的“童子功”,从小就临池习帖,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然而,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就流传有一段名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千百年来,“立德、立功、立言”成为传统士大夫最为看重的人生最高价值目标。书法毕竟不能列为其中的任何一项,不是最紧要的处世致学之道,所以难免有人视其为生活中较为次要的余事。
  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定庵)曾经描绘过自己的这种心态——
  夫明窗净几,笔砚精良,专以临帖为事,天下之闲人也。吾难得此暇日。偶遇此日,甫三四行,自觉胸中有不忍负此一日之意,遂辍弗为,更寻他务,虽极琐碎,亦苦心耗神而后已,卒之相去几何?真天下之劳人,天下之薄福人也。(《龚自珍全集·语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12)
  一般人认为有闲暇、有条件好好练习书法的时候,他却觉得不忍心为此辜负时日,应该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为此他调侃自己是个“劳碌命,薄福人”。
  明末大思想家黄道周(石斋)则说——
  作书是学问中第七八乘事,幸勿以此留心。王逸少品格在茂弘、安石之间,为雅好临池,声实俱掩。余素不喜此业,只谓钓弋余能,少贱所赅,投壶骑射,反非所宜。若使心手余闲,不妨旁及。(《墨池偶谈》)
  他认为书法在各种学问中的重要程度只能列于第七八等,千万不要在这方面用心。举例来说,王羲之人品材质与当时名臣王导、谢安不相上下,只因喜好书法,淹没了他的身名。而自己不过是由于不适合诸如投壶骑射之类的剧烈运动,才旁及此道罢了。其实黄道周的书法水平,在晚明允称大家,是举世公认的。世论黄道周的书法“严冷方刚,不偕流俗”,与王铎、倪元璐、张瑞图并称“明末四大家”。他对于书法之道,实在也是下了绝大功夫的。正如启先生评论他这段话所言:
  “作书是学问中第七八乘事,幸勿以此留心”,乃勉励后诣之言,指明“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之理耳。详读全卷,知公于此道,兴殊不浅,结习难忘,贤者不免也。(《启功书法丛论·黄石斋〈墨池偶谈〉卷》)
  启先生认为他这段话是针对年轻后学而言,因为书法之类,不过是“艺”,与人生应该有志于“立德”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但他自己却于书道意趣盎然,《墨池偶谈》的全卷,基本上全是讨论有关书法及各种碑帖的事,所以说他“结习难忘”,是不难理解的。
  龚自珍虽不以书名世,但于此也是不无造诣的。笔者曾获观辽宁博物馆所藏“龚自珍行楷手卷”,其书写是中规中矩、有板有眼的,书卷气十足,亦可谓在一般水准之上。
  二
  已故的启功先生作为公认的当代书坛泰斗,他是如何看待上述这类这种说法的呢?也就是说,启先生认为书法在人生中的意义何在,位置应是如何?本文拟以《启功书法丛论》(文物出版社,2003.12)中的有关论述,对此略加探讨。
  首先,启先生反对把书法与现代科举功名结合起来。有不少人将书法视为人生的“进身之阶”,怀抱功利之心,并以此教育下一代。启先生指出:
  有许多家长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孩子怎么有出息,怎么叫他们将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不去多考虑,不让小孩去学德、智、体、美很多应该打基础的东西。他让小孩子干吗呢?许多家长让孩子写字。……让孩子写字并没有错处。但是要孩子写出来与某某科的翰林、某个文人写的字一个样,我觉得这个距离就差得比较远了。……书法被无限地抬到了非常高的档次,这个也不太适宜。
  ……
  封建士大夫把书法的地位抬高,拿来对别的艺术贬低,或者轻视,说书法是最高的艺术。……我觉得首先说这句话的人,他这个想法就有问题。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矣。”说是像周公那样高明的圣人,假如他做人方面、思想方面又骄傲又吝啬,这样其余再有什么本事也不足观了。如果说一个书法家,自称我的书法是最高的艺术,我觉得这样对他自己并没有什么抬高的作用,而使人觉得这个人太浅了。(《破除迷信》)
  启先生以汉字书法作为人生重要的事业之一,但并不将之无限抬高,视为人生的唯一,更不是现代社会的唯一。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注重全面发展,不能只学书法,不顾其他。即便学写字,也不能有不切实际的要求。这正是启先生的思想宽豁通达之处,非常人所及也。
  其次,启先生绝非不重视写字,看轻书法一道。他认为书法与生活密切相关——
  生活中的各个地方,没有与书法无关的,没有用不上书法的。也可以说,书法已经出现在任何地方,也发挥着极大的效用。……书法活动既可以锻炼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总而言之,今天看到书法有这样广大的爱好者,原因很简单,就是它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这种密切的关系又非常长久。……书法被人作为人格、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金石书画漫谈》)
  他牢记恩师陈垣(援庵)先生的教导,培养与提高自己作为文史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在《书艺承闻录》中,他回忆道:
  陈老师对于做文史教育工作的后学,要求常常既广且严。他常说做文史工作必须懂诗文,懂金石,否则怎能广泛运用各方面的史料。……还常说,字写不好,学问再大,也不免减色。一个教师板书写得难看,学生先看不起。
  这段话,原已写入《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一文,此处加以重申,可见启先生的重视程度。   不仅如此,在启先生看来,书法应该可以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上引黄道周的《墨池偶谈》哪段话之后,他加有按语道——
  至于作书之事,今在老夫手中,饮食之外,重于男女。起居与共,实已无乘可分。盖潜神对弈,必求敌手;乐志垂纶,总需水次。作书则病能画被,狂可书空,旧叶漆盆,富同恒产。且坐书可以养气,立书可以健身。余初好绘画,今只好书,以绘画尚需丹青,作书有手便得。偶遇笔砚精良,不啻分外之获。简则易足,无欲而刚。书之时义大矣哉,何只七八乘事!(《黄石斋〈墨池偶谈〉卷》)
  这段话对于了解启先生的精神世界、人生价值取向是太重要了!原来在启先生看来,所谓“饮食男女”,饮食为维持生存所必需,当然无可舍弃;而“男女”之道对他来说,则实在不如书法在人生中的地位。这也就是他在相濡以沫的老妻去世以后,谢绝多少盈门的说客,毅然鳏居三十余载却甘之如饴的精神寄托所在。他说自己已经是与书法朝夕共处,可以说书法是生活中的第一要素。他认为即使算是消遣休闲,书法也强过下棋、钓鱼、绘画之类,因为可以不必借助棋伴或江河湖水或各种颜料。书写活动在身体和经济的任何状态中均可进行,并且大大有助于养气健身。众所周知,启先生的父亲年甫二十即已往生,而他却高寿九十又三,这不能不说是书法的一大重要功用。书法既是如此简单地可以满足人生,自己也就如同林则徐处世一般“无欲则刚”了。所以很自然地得出的结论是:悠悠万事,书法为大,多少事也比不上它!
  三
  启先生于书法鉴赏眼光高超独到,非常人所能及。《论书绝句百首》中的名句“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早已脍炙人口,被竞相引用。
  他又能从历代书法作品中看出书者的个性、书者人生的轨迹特点,可以说是“透过笔锋看人生”。笔锋原可指诗文书画的气势锋芒,这里不妨进一步引申来指代整体的书法作品。下面这段话也是很有名的——
  怎么说书法上能看出书者的个性呢?即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杜牧,笔迹也是那么流动;而能使“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范仲淹,笔迹便是那么端重;佯狂自晦的杨疯子(凝式),从笔迹上也看到他“抑塞磊落”的心情;玩世不恭的米颠(芾),最擅长运用毛笔的机能,自称为“刷字”,笔法变化多端,……至于林逋字清疏瘦劲;苏轼字的丰腴开朗,而结构上又深深表现出巧妙的机智。这等等例子,真是数不完的。尤其是人民所景仰的伟大人物,他们的片纸只字,即使写的并不精工,也都成了巍峨的纪念塔。像元代农民保存文天祥字的故事,便是一个例证。
  ……
  文学作家亲笔写的作品,我们读着分外能多体会到他们的思想感情。从唐杜牧的《张好好诗》、宋范仲淹的《道服赞》、林逋、苏轼、王诜等的自书诗词里看到他们是如何严肃而愉快地书写自己的作品。黄庭坚的《诸上座帖》,是一卷禅宗的语录,虽然是狂草所书,但那不同于潦草乱涂,而是纸作氍毹,笔为舞女,在那里跳着富有旋律、转动照人的舞蹈。南宋陆游自书诗,从自跋里看到他谦词中隐约的得意心情,字迹的情调也是那么轻松流丽,诵读这卷真迹时,便觉得像是作者亲手从旁指点一样。这又不仅止书法精美一端了。再像张即之寸大楷字的写经,赵孟頫写的大字碑文或长篇小楷,动辄成千累万的字,则首尾一致,精神贯注,也看见他们的写字工夫,甚至可以恭维一下他们的劳动态度。……(《关于法书墨迹和碑帖》)
  启先生对于古代书法作品的欣赏和宝爱,常常逸于作品本身之外,尤其是古代文学名家、书画大家的书法作品。这也是“透过笔锋看人生”一个重要方面。他说——
  《颜氏家训》说:“尺牍书疏,千里面目。”在思友怀人的时候,相晤无由,得到传来的片语只词,都感到极大的安慰。如果再看到亲笔的字迹,那种亲切感,确实有摄影相片所起不到的作用。(《读〈静农书艺集〉》)
  我们每读到一个可敬可爱作家的作品时,总想见到他的风采,得不到肖像,也想见到他的笔迹。真迹得不到,即使是屡经翻刻,甚至明知是伪托的,也会引起向往的心情。(《李白〈上阳台帖〉墨迹》)
  看到明知是伪托的前人书法而心向往之,有如世间流传的托名岳飞书写的草书《满江红》之类,是许多现代人有过的审美经历。启先生在得观李白《上阳台帖》之余,简直欣喜若狂,不由放笔写道:
  在这《上阳台帖》真迹从《石渠宝笈》流出以前,要见李白字迹的真面目,是绝对不可得的。现在我们居然亲见到这一卷,不但不是摹刻之本,而且还是诗人的真迹(有人称墨迹为“肉迹”,也很恰当),怎么不使人为之雀跃呢!
  又如,他对于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十分钟爱,却不仅基于板桥的名头与书画的成就。他有一段评论郑板桥的话,也是众所周知的——
  先生之名高,或谓以书画,或谓以诗文,或谓以循绩,吾窃以为俱是而俱非也。盖其人秉刚正之性,而出以柔逊之行,胸中无不可言之事,笔下无不易解之辞,此其所以独绝今古者。(《书艺承闻录·郑板桥》)
  再如,启先生藏有一开明代文徵明(1470~1559年)所书七绝小幅,写的是:“石翁诗律号精成,老去还怜画掩名。世论悠悠遗钵在,白头惭愧老门生。”1976年,年逾花甲的他因其“旧装零落,倩友人为之重加背饰”,并满怀深情,在卷首题写道——
  二十年来,旧蓄书画,斥卖已尽,独此小幅,尚存箧笥,盖深感石田翁以高文健笔,为一代宗工,身后且不免于悠悠之论。小子于此,能不知所愤悱。而衡山翁以头白门生,犹拳拳衣钵如此,是尤后学所堪敬慕者。每一展观,不忍遽置,又安敢任其失坠乎?(《题文徵明书七绝小幅》)
  这种心境的表述,不禁令人联想到启先生与他的恩师陈垣先生的关系。沈石田(即沈周,1427~1509年)比文徵明大43岁,陈垣先生也年长于启先生30多岁,都是情逾一般师友的忘年之交。1971年,陈老以91岁高龄谢世,身后是否如同沈周一样蒙受“悠悠之论”且不可知,以当时“十年浩劫”的“文革”尚未结束,当是不难想象的。启先生于此也是“知所愤悱”,想到自己作为“头白门生”,应该如何“拳拳衣钵”,因而感慨系之。后来中华神州进入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更加年迈“头白”的启先生用自己多年笔耕所得,创立“励耘奖学基金”,就是纪念恩师、传承衣钵的重大之举,在学界和社会上早已广泛传为佳话了。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责任编辑:郑寒白
其他文献
书法作为一种线条艺术,它的玄机就在线条流动之中,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图形中的线可用规、尺画出,而书法、绘画中的线则完全靠用心、用手去挥写,两种不同的线所表现的是“静”和“动”两种意识;一种满足实用需要,一种传达审美追求;尺规下的线是规范的刻板,其作用是辅助与说明,而书画中的线则是具有鲜活生命的。  这就是说,这种线不是随便用手去画就可以的,也不是画熟练就可以了。研习和掌握线条本身,就是艺术传承过程
期刊
书札是实用文字,文献可以上溯到汉代。作为书法形式,远比手卷、中堂、扇面等其他形式出现得早。好的书札文辞、书写能兼二美,自是箧中之宝,现存的王羲之墨迹就基本都是书札。《汉书·陈遵传》云:“(陈遵)略涉传记,赡于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以为荣。”这应该是书札的收藏最早记录。现存书札墨迹应以西晋陆机《平复帖》为最早,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明代董其昌跋曰:“盖右军以前,元常以后,惟有此数行,为希代宝。”
期刊
◇ 主讲人:罗世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时间:2012年3月22日  ◇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是古代伊朗高原和中亚地区流行的宗教,公元前6世纪由琐罗亚斯德(Zartosht)创立,以《阿维斯塔》(Avesta)为经典教义,主张善恶二元论,古代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39~前331年)、帕提亚王朝(前247~224年,即安息)、
期刊
谈论20世纪中国画教育,人们大多会想到中国美术学院的“分科教育”与中央美术学院的“徐蒋体系”。的确,这一“南北异同”不但决定了当今中国画教育的主要方向和格局,并且也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影响到当今中国画的文化生态。对于前者,以往的研究中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过细致的区分,而对于后者,则不管是在当时还是现在,或许我们还都缺乏足够的检省与审视。而深入这一话题,我以为,阴澍雨是一个恰如其分的个案。  澍雨是当代青
期刊
一  研究中国传统的文化史、艺术史,徐渭在诸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无疑都是不容忽视的。他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徐渭作为个体存在的同时还是一个群体性存在的表征,这个群体除了徐渭还有祝允明、陈淳、王铎、傅山等,假若没有他们的存在,中国的文化史、艺术史会单调得多也单薄得多;再者,就这一群体而言,徐渭则不仅是得风气之先者,而且又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如此,他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了。  值得注意的是,徐渭以及他所
期刊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邻长江北岸,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建城史,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南唐建州,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蕴育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一大批十分珍贵的历史遗存充分彰显其厚重的人文历史和丰硕的文明成果。在泰州馆藏的作品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一些明清书画名家之作,画艺精良,画幅巨大,画面优美,保存完好,堪称精品。泰州历史上名贤辈出,人文荟萃,地方人士书画技艺传承有绪,一些书画名家往来泰州,或寓居,或小
期刊
贾起家,笔名砚田。1953年生,山西夏县人。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古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主编出版有《卫门书派研究文集》、《怀素书学研究文集》、《国色天香—中国当代牡丹书画艺术大展》(合编)、《贾起家书法集》、《贾起家书法·离骚卷》等。  欲了解一个民族的学术思想与文化观念,最为简洁的方式莫过于从其主流思想、经典文化入手寻找答案。艺术同样如此,一种艺术创作或研究,最直接的方式也莫过
期刊
陈忠洲,1970年生,山东潍坊人。199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2002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2006年毕业于文化部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楹联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读书观画之心情,一如看山,看山之风景。有人对景生情,有人辅理演释。这其中自有众多玄妙。然熊十力先生
期刊
王毅,1971年生于沈阳,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现为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沈阳书画院签约书法家,沈阳大学副教授。出版有《王毅国学经典书法作品选》、《汉张迁碑笔法详解》、《颜真卿勤礼碑笔法详解》、《米芾蜀素帖笔法详解》等。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国人的文化视域中想来是不陌生的。但是,在世界艺术的范畴中,这朵奇葩确实是生面别开。就书法艺术的现实考量而言,是从泛艺术的角度着眼,抑或是从民族文化
期刊
毫无可疑,《富春山居图》对后世的巨大影响与其在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离不开明清两代众多临(摹)仿本的映衬与播扬。正如乾隆朝的方薰在其《山静居画论》中所称:“子久《富春山居》一图,前后摹本,何止什百……”②,许多杰出的山水画家不断地通过艺术的方式—临(摹)仿本,希风叙妙,来切实解读他们心中的《富春山居图》,从而构成了丰富复杂的临(摹)仿本系统。显然,正确认识这些临(摹)仿本与《富春山居图》之间的内在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