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初中语文学习兴趣

来源 :教育实践与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yrab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何激发、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巧用课堂导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教学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求知、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乐园,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激发;兴趣
  How to stimulate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study interest
  Li Mingchan
  【Abstract】The interest is the intrinsic power which the student studies, how stimulates, to enhance student’s language study interest is a teaching art,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new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lations, inducts skillfully with the classroom, using ways and so on modern teaching media stimulates student’s study interest, transforms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by the pure instruction knowledge for the student seeks knowledge, the develop capacity, the tax evasion paradise, lets the student total involvement invest into the teaching activity. This is the goal which the language teaching needs to pursue, is also implements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he request. 
  【Key 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Stimulation; Interest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有一名叫布鲁姆的美国心理学家曾专门研究过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并最终证明满怀兴趣的学习,可以明显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内外教学活动,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說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这里的“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求知欲望强,以学为乐,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这位“老师”的引导下达到“乐之”的境界。本文就如何激发初中语文学习兴趣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1 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树立平等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初中阶段,学生整体年龄偏小、好动、好奇、自控能力差,学生的学习心理还不成熟,他们做事主要根据老师同他们关系的亲疏来决定对某一门课的喜欢或讨厌,“亲其师,信其道”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老师要真诚的和每个学生交朋友,给予学生更多的亲近感、信赖感,这样会使学生愿意主动走近你,更乐于接受你传授的知识。在课堂上,老师会经常发现一些同学的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让他们站起来然后当众大声批评一通,或是用力敲讲台,大吼一声:“不要吵”。这种做法,通常是暂时解决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使学生主动把注意力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去。我们不妨在课堂上幽默一点,开一个玩笑,对昏昏欲睡的同学说:“该醒醒了,太阳晒屁股了”。这种引导方式不但提醒的瞌睡的学生,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不会使瞌睡的学生尴尬,比那种对着全班大发脾气的做法,效果要好得多,它可以使学生觉得这个老师和蔼可亲。学生在心理上增添了亲近感,由此折射到老师所教的课程上,激发了学生学好语文的积极性。
  老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信服你、敬佩你,认为你是他所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值得尊敬,值得信赖。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你、亲近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学习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教学质量也就会得以提高。老师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良好的师生感情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良好的师生感情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良好效果。
  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呢?
  第一、老师自始至终要正确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老师要亲近学生,要和学生交朋友,同时也要让学生走近你,不要认为自己是老师,学生面前故作严肃,觉得自己比学生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训斥,甚至怒目以待或是冷嘲热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的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大声叱责表现出最原始本能的反映,每个老师心灵中所具有的情感素养的种子都会在这种反映中丧失殆尽。”
  第二、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丰富课堂的情感内涵。要想使课堂教学臻于活的境界,老师必须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老师丰富的情感磁石般的吸引学生,他们便会自主的投入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发放适当,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的情感体验;如果课堂教学中老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只会冷冰冰地进行知识宣读,这样的老师尽管知识渊博,也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出色的语文老师。 
  第三、在课堂上让语言具有艺术性,采用适当教态。老师鲜明、生动、有一定艺术性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老师的教学语言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表达思想、传递教学信息的有力手段。有时一个贴切的比喻、一段富有哲理的话,甚至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中。比如说,课堂提问时,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在学生的回答接近正确而缺乏自信时,老师应投以亲切、鼓励的目光,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对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在提问时可用眼神征求他们的意见,明知学生不会而强逼学生回答,这样对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伤害,也会引起学生对老师对学习的厌烦情绪。老师要及时给各种程度的学生以鼓励,让学生从老师的表扬声中看到自己的闪光处,从老师的赞美声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习的热情。
  2 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也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如果一位老师走进课堂第一句话就是把书拿出来,翻到第几页,尤其是学生在上了几节课之后,身心疲惫不堪,昏昏欲睡,这样的开头无疑是催眠曲。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格外重视导语的设计。它既是语文教师的基本教学素质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图片导入、歌曲导入、情境导入等等。结合本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选准导入语的突破口,充分利用文章的背景资料,实际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人和事,格言警句、经典歌曲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又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活跃教室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上课前三分钟可以让学习听故事、即兴演讲、背诵诗歌等。学生经过这样的热身,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其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老师还用担心他们在课堂上没有激情吗?他们对学习还能没有兴趣吗?
  
  3 改变课程教学顺序、增加新颖性
  
  很多老师都遵循着教材由前到后的教学顺序,先上第一课,再上第二课,接着是第三课,以此顺序来组织教学,多年以来学生也习惯了这种顺序。但若老师适当调整课程教学顺序,会不会给学生以新颖性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在教学中我会因时而改变原有的课程教学顺序。像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时,我会把一、二两个单元的顺序进行调换,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两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因为只有当学生有过切身的生活体会,他才会容易对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像“献给母亲的歌”就可放在四月下旬讲授,这样可以很好地结合即将到来的母亲节(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以便让学生们觉得能够有感而发,并学以致用,把语文学习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在学习中引入社会实例,让学生了解到他们所学的知识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还可以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他们学的知识没有悬空于生活,这样他们以后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了。
  
  4 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学媒体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提供声像色俱全、生动逼真的教学画面,这些要素的加入会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化、清晰化、形象化。而正是这些要素的参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更有兴趣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如教授《中国石拱桥》时,我先运用投影仪向学生展示了几幅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桥的图片。学生们一边欣赏,一边为桥的美丽而惊叹不已,从而达到了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并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而这堂课正因为有了多媒体的加入,才让本身很抽象的课文变得如此生动、美丽,并取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5 强化教学主体,师生地位平等
  
  传统的教学观念,单纯地强调传授知识,学生主体性不断丧失,学生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老师、课本和练习。这就是我们曾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单向的、突出教师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激情,被动地接收灌来的知识,至于能不能消化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其实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学才是教学的归宿,教是因为要学,有学才有教,因此教学活动中的重点是学,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来开展。现代教学论更加重视和提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了自学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是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的。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學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更是有着独特个性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和意志。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与他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在设计课堂教学前,组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如教朱自清的《背影》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讨论题:①作者为什么用“背影”为题,而不用诸如“父亲”、“父爱”为题;②作者为什么突出父亲去买橘子这么一件小事?围绕这些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作为语文老师,他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思考、理解、分辨等关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些能力,如老师在授课时,要常“致错”,就是老师在讲课时,有意将一些字词读错、常识等讲错,让学生去发现这些“错误”、分析这些“错误”、纠正这些“错误”,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增长了知识,同时还让学生不再信奉“老师讲的都是对的”的教条主义,培植学生为事实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知识的“接收器”。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必须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知识的激活和内化,离不开主体的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起主导和辅助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初中生对学习的最直接的兴趣往往是由于觉得事物或活动本身有意思而自然引起的,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兴趣一旦被激起,便会引起愉快、紧张的情绪,产生参与其中的愿望以及主动的意志去努力地进入到学习中去。语文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只有当学生对语文真正有了兴趣,求知才会成为学生迫切的愿望与自觉的要求。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值得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力探讨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69
  [2]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9
  [3] 余文森著.《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中国教育学刊》(教育部办刊),2004年版
  [4] 李镇西著.《做最好的老师》.漓江出版社,2007年版
  [5] http://www.hengqian.com/html/2009/12-14/a14445070517.shtml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教学,不仅要加强双基教学,还要不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在诸多能力中,创新能力尤其重要。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How to rais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Ao Qilin  【Abstract】Mathematics
期刊
【摘要】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化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环境保护问题很多都与化学有关,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是每一个中学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在课堂渗透环保知识、在实验中加深环保意识、在假期实践中提高环保意识三方面论述了教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环境保护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环境保护教育。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保意识;课堂教
期刊
【摘要】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砂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  【关键词】裂缝;养护;处理方法  By portal frame construction cast-in-place board crack processing measure——D
期刊
【摘要】教育要创新,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上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把阅读教学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大胆地想、好奇地问、自由地议、尽情地扮好“主人”这一角色。教师先“激趣”后“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重点课文和课文的重点段入手,通过教师的先“扶”后“放”,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把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还给学生;从阅读课文入
期刊
【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乐于学习,就要在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框架内,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以非智力因素为主线,集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于一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强化学生的行为实践,增强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心理因素;有效教学;情感;兴趣;意志;综合能力  有效教学是有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教学活动,
期刊
【摘要】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未来国家的竞争力,以及整个民族的发展,也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运用数理统诛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进行相关研究,旨在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  To our country young students physique health ponder  Sun Junjiang
期刊
【摘要】近几年随着对职业教育客观规律的不断探索和认识的深入,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变,人们普片认识到如何建立起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的课程是落实教育改革思想的重要基础工作,下面就我校近几年在机械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课程建设的体会以及方法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市场企业;岗位;工作过程;课程  近几年随着对职业教育客观规律的不断探索和认识的深入,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变,人们普片认识到如何建
期刊
【摘要】在一次“小学生作文研讨会”上,真对学生作文中存在材料不真实现象,引发了入会教师的高度重视,大家各抒己见,褒贬不一,莫衷一是。  【关键词】小学作文;虚构;问题分析  在一次“小学生作文研讨会”上,真对学生作文中存在材料不真实现象,引发了入会教师的高度重视,大家各抒己见,褒贬不一,莫衷一是。  关于小学生作文虚构,我们以为问题不在于可不可以,而在于要不要把虚构作为教学的内容。“小学生以学写记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果忽视课堂教学,就谈不上实质性的素质教育;如果忽视课堂教学,开展素质教育就难有实效。可以说,只有真正素质化了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课堂教学,也只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减负”的目的。因此,探讨小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对策性研究,无论对于推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还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科书数学第九册第17——18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够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3. 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自然世界中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找出轴对称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