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教学浅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an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是识字、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学生好动、刚学习拼音感到比较困难这一特点,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灵活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其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打好拼音基础。要如期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只有开动脑筋,更新观念,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优化教法、学法。只要让儿童变苦学为乐学,相信达到大纲的要求是完全可能的。具体可采用如下教法:
  一、自编儿歌让学生记忆深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儿童的天性需要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声母、韵母的教学中,可把字母的音、形与课文中的插图紧密结合起来,制作成活动的课件进行教学,如教学声母j、q、x,教师依据语文书上四幅图,制作了四组动画课件。1.一只公鸡翘着尾巴张嘴正捉蝴蝶;公鸡翘尾巴伸伸脖子……动画图案渐渐变成了“j”。2.一根细线拉信个圆气球慢慢飘动,无论怎样飘,细线始终垂下,图案渐渐变成了“q”。3.半边西瓜上切了两刀,成“x”形,西瓜隐去变成“x”。4.“j、q、x”像三个淘气的娃娃,瞪着机灵的圆眼睛,蹦着笑脸;“ü”笑哈哈地伸出手来与它们做朋友,当“ü”靠近它们每个时,淘气的“j、q、x”都伸出手来把“ü”上两点抹掉了,“ü”不生气,还是和“j、q、x”成了朋友。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说说图意,随即教师对照字母教学生读准字音。再看图编儿歌,学生在教师的鼓励指导下,按照图形特点各抒己见,然后集体修改,组成一首流畅的儿歌:“鸡捉蝴蝶jjj、线拉气球qqq、小淘气,看到ü眼就抹去”。儿歌是学生集体编出来的,自然特别喜欢,上课念,下课念,有的还把它当做跳皮筋的曲儿呢!
  二、表演儿歌让学生兴趣浓
  课文后面编排的儿歌,全文汉字注音,配上精美的插图,深受学生喜爱,每当学完课文中的拼音字母式式音节后,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念起儿歌来。由于学生来自农村,平时说惯了乡音,用普通话读儿歌往往读音不标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把儿歌、插图分别制作成动画课件,如g、k、h,首先引导学生观看动画课件,听儿歌读录音,激发了学生学好普通话的欲望,然后教师一句一句带读,读准字音,纠正口形,并让普通话好的学生带读;接着,重点认识字母g、k、h,并读准它们所带出的音节:kōng、hú、huā、gā、g、k、h,朗读的同时也进行了初步的语言训练。当学生读准了儿歌,并能背诵时,教师若让学生一边背儿歌,一边表演,学生往往会喜不自禁,教师可以先让大家自主发挥,各自表演,学生的动作虽然各式各样,但无不充满着童真童趣。然后,教师再把学生做得比较好的动作和表情集中作示范,再指导大家集体表演,这时,教学气氛就会热烈活跃,学生背诵得有声有色,表演得眉飞色舞,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会拼音,记牢了知识。
  三、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
  抛下去,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老师这儿来。他们会用心地听老师的发音,仔细地观察老师口型的变化。然后自己去尝试发音,去体会发音过程,探索发音方法,在已熟悉的事,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学生要喜欢学习,有学习乐趣,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当新的事物摆在孩子们面前时,求学若渴的孩子一定非常有学习乐趣。当一个他们已熟悉的字母摆在面前时,孩子还会有学习乐趣吗?我说,不会。那么,如何从孩子熟悉的事物中去激发他们新的学习乐趣呢?我说,让孩子去体验、认识事物的过程。在教学单个拼音字母时,由于多数学生认识,课堂上往往呈现一片嘈杂声,正确的发音,非正确的发音,充斥耳旁。此时,我将一个问题(是怎么发出这个音物上找到新的知识点,从而产生了学习乐趣和学习的欲望。
  四、利用情境图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学生刚学会拼音字母时,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很容易就拼出音节了。学生在认读时,遇到不认识的汉字,教师可以凭借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唤起表象,使学生记忆起字的读音和字形,字的形和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把看图、拼音、识字结合在一起,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得益于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作用,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途径。
  五、指导学生练习是学好拼音的重要方法
  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正确引导学生练习,以取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1.整体优化练习采用的形式是通过全班的自由练习读拼音,给了学生一个适应的時间,养成大声朗读,大声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2.优化练习方式即练习形式要灵活、多样、新颖。在自由练习后,接着进行学生的小组练习,最后让每个学生进行独立练习,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调控,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
  总之,让学生在语文环境中不断学习汉语拼音,形成生活中学习汉语拼音的意识,把汉语拼音放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并且关注学生在汉语拼音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以及汉语拼音学习方法的尝试和探索。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学习汉语拼音的方法将潜移默化进入学生心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竹文化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是没有其他植物可以代替的,竹是君子的代称.我国有丰富的竹类资源和深厚的竹文化底蕴,竹子在我国园林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更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千古佳句来说明竹子的重要地位.中国园林是传承竹文化的优秀载体,一直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备受人们的喜爱.把竹文化的內涵与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文化韵味的景观意境,让幼儿从小就有了美的感官享受. 
期刊
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的统称。所谓规范,就是规则和标准。行为规范,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是社会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  一、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现状分析  我校居住在一个穷山避壤的村庄小学,穷困潦倒的生活环境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绝大多数务工人员把子女留在家里,托付
期刊
一、眼中有文本,突出教材核心地位  《老王》是部编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爱”为主题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本文作者杨绛刻画了一个生活凄苦、身份卑微、处境艰难,却又为人善良、老实厚道、知恩图报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老王”。作者赞美老王的同时,也提出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问题。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让学生获得思想的滋养、情感
期刊
一、提倡多形式的教学,注重因地制宜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在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著的追求。假如,我们的作文指导也像动画片一样吸引小朋友。假如,学生写作文也像玩游戏一样投入、一样有激情。我们还担心学生写不好作文吗?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必须注重因地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
期刊
一、前言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国特有的书面语言和文化形式,集中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它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文明的使命,对文言文的学习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文言文,能培养学生尊重、传承中华民族特有文化瑰宝的意识,培养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文言文概念初探及《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  
期刊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习近平总书记面向全社会明确提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茁壮成长。  家风好坏直接导致家庭教育的质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最直接的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影响孩子的是非观,价值取向等。家风虽是无形的、
期刊
一、引言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单片机技术是电子、机电、控制等专业的重要专业技能课程,是我校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一门结合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然而在传统的职业学校单片机教学中,却存在许多问题,使得这门重要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二、教学现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今年新接手了小班,发现现在幼儿的自理能力是一届不如一届。有些是爸爸妈妈工作繁忙,爷爷奶奶因为疼爱包揽了孩子的一切,喂吃饭、穿脱衣裤这都是义不容辞。而有些是妈妈或者保姆在家看护,嫌孩子动作慢,家长着急,赶紧帮孩子。可这些过度的爱护和帮助,无微不至地“保护”下,孩子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差,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穿衣,不会系鞋带……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我将它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
期刊
[摘要]“非暴力沟通”由美国著名沟通专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该模式以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要素为基础,构架语言沟通的桥梁。将它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可以有效避免师生沟通中隐蔽的语言暴力,从而化解中职师生之间的冲突,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优化中职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关键词]非暴力沟通 中职生 师生关系 沟通能力  不同的沟通方式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有些话确实会伤人,如语言上的嘲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