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层面,对国民经济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近年来,双城市通过打造强势产业,有效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以黑龙江省双城市为研究对象,调研和总结了双城市近年来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借此探讨强势产业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科学地确立和形成强势产业并使其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强势产业;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077-02
县域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开放型的、特色型的区域经济范畴。它是既有为城市服务的商品性农业又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既有城市特色又有农业成分的商品率比较高的一种经济形式。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探讨最佳模式是当前研究和实践的热点话题。本文以黑龙江省双城市为研究对象,调研和总结了双城市近年来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借此探讨强势产业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科学地确立和形成强势产业并使其健康发展。
一、强势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抵御风险、提高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必须以适应这种产业集群化发展为动力,通过率先做大做强若干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用产业链条的延伸和衔接拉动相关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带动城乡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形成强势产业集群,在各地竞相发展的大环境下,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一)强势产业是县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器”
近年来,双城市依托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了以产业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并重点培育扶持了一批市场牵动力强、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在全市形成了食品、药品、制造加工、纺织、石化、包装运输、饲料等七大主导产业,构筑了多产业集聚、多元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格局,彻底改变了农业大县高投入、低产出的“原字号”生产模式,使双城三次产业比重由原来的一产占50%以上,发展到现在的27.2:35.1:37.7 ,经济发展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尤其是食品产业已达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成为牵动二产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打造强势产业在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强势产业是县域经济提高竞争实力的“火车头”
强势产业具有彰显城市实力、打造城市品牌、树立城市形象的独特作用。例如,双城市近年通过七大产业的发展壮大和集聚裂变,强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使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高位增长。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26亿元,同比增长12.5 %;财政总收入实现12.1亿元,同比增长13.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75.5亿元,同比增长38.7 %;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县(市)第2位、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第61位。并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十强县、全国牛奶生产第一县、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等国家级殊荣。因此,强势产业对提高城乡综合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强势产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发动机”
由于县域经济与“三农”工作密不可分,所以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强势产业的集聚恰恰能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使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更加稳固。目前,双城市围绕产业龙头的辐射带动,全市形成了粮、乳、肉、蛋、饮品五大产业链条,有80%以上的农户进入到产业化经营体系,农民收入的65%来源于七大产业,并带动全市经济步入城乡紧密联系、农工协调互动的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了工业化程度越高,产业发展越强,基地生产越稳固,财政收入越多,农民增收步伐越快的良性循环。因此,打造强势产业对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意义重大,是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结合实际,科学选择和确立强势产业
强势产业的选择和确立要以科学论证为前提,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要想打造强势产业,必须正确认识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准确合理地对本地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结合双城发展实际,选择和确立强势产业必须考虑以下关键因素。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优势与强势虽然有差别,但两者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优势是对自身发展条件和基础的认识,是集聚形成强势的基础;强势是对优势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外部资源的集聚,是优势的凝聚和升华。双城之所以选择七大主导产业,就是立足最能突出和发挥全市农畜产品丰足这一资源优势,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型中确立和培育的。
(二)产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产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产业发展的前途,直接影响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例如,双城在引进产业项目时一直把主攻重点放在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的国际国内500强上,因而产业优势较为突出。
(三)产业链的长短和关联效应的大小
只有将强势产业的优势辐射到产业关联的各个产业中去,带动相关产业群的发展,才能稳固和带动集群内的企业壮大裂变,才能有效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例如,双城的食品业在带动种养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副产品市场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包装、运输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其基础牢固,发展迅猛,效果明显。所以,在强势产业的选择上必须要寻求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的产业优先发展。
(四)产业贡献率和增长后劲
强势产业的选择并不一定要选择现在就表现为强势发展的产业,要想异军突起,就特别要注重对那些具有发展潜力,尽管目前还比较弱小,但前景广阔、为人注目的“绩优股”产业。例如,双城市在发展本地白酒产业上就采取了“放水养鱼”、加快扶持的办法,使原来就有“美酒之乡”的双城白酒业迅猛发展,在省内外名声大振,“老村长”、“庄稼汉”等品牌白酒在南方一些省份供不应求。所以,要对具有发展后劲的潜力型产业倍加关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其早日做强做大。 三、加速强势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举措
(一)辟建园区,为强势产业形成提供载体
工业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是加速形成强势产业集群的最佳平台。双城之所以形成七大产业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最重要的原因是重视园区经济发展,把加快园区建设作为实施工业强市的重要抓手,坚持功能分区、产业衔接、错位开发的原则,建设和完善了10个工业园区,并投入资金3亿多元,加快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构筑了省、市、乡工业经济协同发展、互为补充的良好格局,为项目入驻提供优良载体。园区已累计引进千万以上项目257个,总投资166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44个,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引进名企,为强势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双城市总结借鉴从上世纪80年引入雀巢公司,带动全市进入大玉米—大奶牛—大乳品的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始终注重国内外500强企业和省市名优品牌的引进。目前,通过广纳信息、精英招商,全市已拥有国际国内500强企业17家、知名品牌标识50多个、“中华老字号”2个,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食品城,吸引了众多食品企业向此集聚发展。
(三)建设基地,为强势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要培植壮大强势产业,仅仅依靠产业园区和知名品牌企业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区域范围内建设大规模、支撑能力强的产业基地,为强势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和综合支撑。这样才能使产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双城之所以能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从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跃升为工业强县、财政富县,就是因为立足资源、加大投入。每年市政府都拿出千万元以上资金扶持基地建设,并采取标准化模式建设了优质粮生产基地200万亩,辟建了东北最大的新胜蛋禽批发市场,建设奶牛专业村69个、牧业小区62个,发展规模专业户3.1万户,有效满足了七大产业生产加工的需要,为强势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壮大民营,为强势产业发展拓展空间
民营经济是发展壮大强势产业的生力军。双城经济之所以有强劲的发展后劲,就是因为有一批像荣耀饲料、盛龙酒精这样的投资几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为后盾。
(五)优化环境,为强势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双城强势产业得以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一直以来始终把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环境作为吸引产业集聚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加快老城棚户区改造,辟建劳动审批、文化会展、供排水等八大公益中心,积极打造功能齐备、设施齐全的硬件环境;另一方面,不断出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企业绿色直通车等机制制度,为企业发展努力创造宽松软环境,才打造出多企业云集、多产业集聚的投资“低洼地”。所以,在打造强势产业过程中,必须强化环境意识,以优美的空间、优惠的政策、优越的机制、优质高效的服务,积极打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祝洪章.我国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分析[J].求是学刊,2010,(9).
[责任编辑 杜 娟]
收稿日期:2012-03-14
作者简介:赵淑敏(1960-),女,黑龙江双城人,工程师,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强势产业;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077-02
县域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开放型的、特色型的区域经济范畴。它是既有为城市服务的商品性农业又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既有城市特色又有农业成分的商品率比较高的一种经济形式。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探讨最佳模式是当前研究和实践的热点话题。本文以黑龙江省双城市为研究对象,调研和总结了双城市近年来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借此探讨强势产业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科学地确立和形成强势产业并使其健康发展。
一、强势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抵御风险、提高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必须以适应这种产业集群化发展为动力,通过率先做大做强若干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用产业链条的延伸和衔接拉动相关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带动城乡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形成强势产业集群,在各地竞相发展的大环境下,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一)强势产业是县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器”
近年来,双城市依托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了以产业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并重点培育扶持了一批市场牵动力强、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在全市形成了食品、药品、制造加工、纺织、石化、包装运输、饲料等七大主导产业,构筑了多产业集聚、多元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格局,彻底改变了农业大县高投入、低产出的“原字号”生产模式,使双城三次产业比重由原来的一产占50%以上,发展到现在的27.2:35.1:37.7 ,经济发展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尤其是食品产业已达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成为牵动二产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打造强势产业在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强势产业是县域经济提高竞争实力的“火车头”
强势产业具有彰显城市实力、打造城市品牌、树立城市形象的独特作用。例如,双城市近年通过七大产业的发展壮大和集聚裂变,强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使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高位增长。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26亿元,同比增长12.5 %;财政总收入实现12.1亿元,同比增长13.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75.5亿元,同比增长38.7 %;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县(市)第2位、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第61位。并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十强县、全国牛奶生产第一县、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等国家级殊荣。因此,强势产业对提高城乡综合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强势产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发动机”
由于县域经济与“三农”工作密不可分,所以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强势产业的集聚恰恰能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使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更加稳固。目前,双城市围绕产业龙头的辐射带动,全市形成了粮、乳、肉、蛋、饮品五大产业链条,有80%以上的农户进入到产业化经营体系,农民收入的65%来源于七大产业,并带动全市经济步入城乡紧密联系、农工协调互动的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了工业化程度越高,产业发展越强,基地生产越稳固,财政收入越多,农民增收步伐越快的良性循环。因此,打造强势产业对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意义重大,是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结合实际,科学选择和确立强势产业
强势产业的选择和确立要以科学论证为前提,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要想打造强势产业,必须正确认识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准确合理地对本地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结合双城发展实际,选择和确立强势产业必须考虑以下关键因素。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优势与强势虽然有差别,但两者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优势是对自身发展条件和基础的认识,是集聚形成强势的基础;强势是对优势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外部资源的集聚,是优势的凝聚和升华。双城之所以选择七大主导产业,就是立足最能突出和发挥全市农畜产品丰足这一资源优势,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型中确立和培育的。
(二)产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产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产业发展的前途,直接影响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例如,双城在引进产业项目时一直把主攻重点放在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的国际国内500强上,因而产业优势较为突出。
(三)产业链的长短和关联效应的大小
只有将强势产业的优势辐射到产业关联的各个产业中去,带动相关产业群的发展,才能稳固和带动集群内的企业壮大裂变,才能有效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例如,双城的食品业在带动种养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副产品市场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包装、运输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其基础牢固,发展迅猛,效果明显。所以,在强势产业的选择上必须要寻求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的产业优先发展。
(四)产业贡献率和增长后劲
强势产业的选择并不一定要选择现在就表现为强势发展的产业,要想异军突起,就特别要注重对那些具有发展潜力,尽管目前还比较弱小,但前景广阔、为人注目的“绩优股”产业。例如,双城市在发展本地白酒产业上就采取了“放水养鱼”、加快扶持的办法,使原来就有“美酒之乡”的双城白酒业迅猛发展,在省内外名声大振,“老村长”、“庄稼汉”等品牌白酒在南方一些省份供不应求。所以,要对具有发展后劲的潜力型产业倍加关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其早日做强做大。 三、加速强势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举措
(一)辟建园区,为强势产业形成提供载体
工业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是加速形成强势产业集群的最佳平台。双城之所以形成七大产业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最重要的原因是重视园区经济发展,把加快园区建设作为实施工业强市的重要抓手,坚持功能分区、产业衔接、错位开发的原则,建设和完善了10个工业园区,并投入资金3亿多元,加快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构筑了省、市、乡工业经济协同发展、互为补充的良好格局,为项目入驻提供优良载体。园区已累计引进千万以上项目257个,总投资166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44个,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引进名企,为强势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双城市总结借鉴从上世纪80年引入雀巢公司,带动全市进入大玉米—大奶牛—大乳品的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始终注重国内外500强企业和省市名优品牌的引进。目前,通过广纳信息、精英招商,全市已拥有国际国内500强企业17家、知名品牌标识50多个、“中华老字号”2个,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食品城,吸引了众多食品企业向此集聚发展。
(三)建设基地,为强势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要培植壮大强势产业,仅仅依靠产业园区和知名品牌企业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区域范围内建设大规模、支撑能力强的产业基地,为强势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和综合支撑。这样才能使产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双城之所以能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从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跃升为工业强县、财政富县,就是因为立足资源、加大投入。每年市政府都拿出千万元以上资金扶持基地建设,并采取标准化模式建设了优质粮生产基地200万亩,辟建了东北最大的新胜蛋禽批发市场,建设奶牛专业村69个、牧业小区62个,发展规模专业户3.1万户,有效满足了七大产业生产加工的需要,为强势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壮大民营,为强势产业发展拓展空间
民营经济是发展壮大强势产业的生力军。双城经济之所以有强劲的发展后劲,就是因为有一批像荣耀饲料、盛龙酒精这样的投资几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为后盾。
(五)优化环境,为强势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双城强势产业得以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一直以来始终把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环境作为吸引产业集聚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加快老城棚户区改造,辟建劳动审批、文化会展、供排水等八大公益中心,积极打造功能齐备、设施齐全的硬件环境;另一方面,不断出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企业绿色直通车等机制制度,为企业发展努力创造宽松软环境,才打造出多企业云集、多产业集聚的投资“低洼地”。所以,在打造强势产业过程中,必须强化环境意识,以优美的空间、优惠的政策、优越的机制、优质高效的服务,积极打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祝洪章.我国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分析[J].求是学刊,2010,(9).
[责任编辑 杜 娟]
收稿日期:2012-03-14
作者简介:赵淑敏(1960-),女,黑龙江双城人,工程师,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