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视角下的语用教学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uceLee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积极开展语用训练,不仅能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更能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表面化、碎片化、浅层次的语用教学是教学低效的主要症结。那么,培养语用能力的阅读教学应当如何展开?笔者认为,可以基于“融合”的视角,识体而教,从一篇课文到一组课文,从一组课文到一类课文,从而实现学生阅读与语用能力的阶梯式发展。
  一、着力于“一篇”,语用教学的阶梯性融合
  积极语用教学,教师首先要关注学习文本,要着力于“一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照。学生的学习犹如走台阶,一步步拾级而上,在逐步无痕、巧妙的融合之中,渐渐走向文本深处。统编本教材从中年级开始,就形成了主题鲜明的单元教学,或着力于引导学生理解主题内容,或着力于引导学生掌握读写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阅读者。如,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包含有两篇精读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一篇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是叙事性文本,是一个适宜“依体施教”的单元。教学中,笔者着力于“一篇”,着眼于“一组”,从而打通“一类”,让教学呈现出层次性、递进性和发展性。
  《慈母情深》主要讲述了母亲在家境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我”买书的事情,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作为一篇叙事性散文,《慈母情深》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触动心灵、触动灵魂的场景,如“我”在工厂中找母亲的场景,母亲给钱买书的场景;二是在场景描写中运用了细节描写,如“我”向母亲要钱、工友问责和母亲掏钱、立刻投入工作等细节。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是作为叙事性文本的《慈母情深》的表达秘妙所在,也是其叙事特质的表现。聚焦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可以让学生对叙事性文本的学习达到“提领而顿”的高峰境界。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交流、表达文本中最触动自己的场景、细节,从而引导学生感受“我”当时的心情,感受、体会“慈母情深”。
  着力于“一篇”文本,教师要从该文本的文体特质入手。文体不仅支配着语言、结构与表达,还对文事、文情、文意、文境也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对于叙事性文本而言,就是要读者通过课文中描写的场景、细节等,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有人说,内容决定形式,也有人说形式决定内容,而事实上,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因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犹如走台阶,是不断地通过对字、词、句、段的解读,对主旨进行再丰富、再提升的过程。
  二、着眼于“一组”,语用教学的对比性融合
  着眼于“一组”文本,教师既可以采用单元内的整合教学方式,又可以采用跨单元的整合教学方式。在语用教学中,有些是顺势而为的,有些则是逆向的、矛盾的,这些相同、相似甚至相反的文本教学,我们称之为“对比性”融合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文章“写了什么”,这很容易,而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怎么写的”,却深藏奥妙。同样,学生在学习中善于针对课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却不容易提出“为什么这样写”或“怎样写”等与表达相关的问题,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将《父爱之舟》和《慈母情深》两篇课文进行互文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内容上看,这两篇叙事性文本都非常感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许多学生都潸然泪下;从形式上看,两篇文本都运用了叙事性文本的“场景描写”“细节描写”,都能让学生感受、体会到蕴含的人物情感。尽管两篇文本都运用了场景描写,但在《慈母情深》中,几个场景都是围绕“我向母亲要钱,拥有第一本小说”这件事情来写的,而《父爱之舟》中的场景,却是一个个片段式的场景,给人一种断断续续的感觉。这是因为《父爱之舟》中的场景是梦中的场景,而梦就是断断续续的,但在这些片段式场景之中,“我”对父亲的印象却是深刻的。在对比性融合之中,学生不仅是抓住只言片语进行细碎的分析,还置身于场景、细节之中,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的感受,感受舐犊情深。
  教学这“一组”文本,教师还要避免讲成纯粹的文体指导课,而应当重视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度理解,不仅要通过语言文字感知人物形象,领悟字里行间的父子之情、母子之情,还能感受到作者的写作策略,从而梳理、总结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着眼于“一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有助于文本之间无痕、巧妙的融合。在对比融合之中,不仅能凸显这一组文本的共同主题——“舐犊情深”,还能让学生把握叙事性文本的写作艺术,用以解读其他的叙事性文本,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用以进行口语交际、习作创作,如《我想对您说》等。
  三、着意于“一类”,语用教学的立体性融合
  这里的“类”是广泛意义上的“类”。以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就是要重视叙事性文本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单元”边界,冲破“单元”束缚,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进行立体性的融合。着眼于“一类”,能让课堂教学变得丰满,继而走向纵深、走向广阔。着眼于“一类”,既要有“求同思维”,又要有“求异思维”,通过立体性融合,提取叙事性文本的写作精华。
  如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其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教学中,教师既要准确把握单元语文要素,还要注重文本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进行“类文本”的教学。本单元的叙事性文本都具有“照应开头”或“照应题目”的特点,却又各不相同。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照应开头”“照应题目”的写法,还要让学生体会不同形式结尾的特点。如《慈母情深》的结尾不仅交代了事情的结果,还蕴含了作者对母亲难以言说的感情;《“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深化了主题,展现了作者成年后对父母两种不同评价方式更深入的认识。教学中,还有学生从“类文本”出发,联想到《桂花雨》中照应主题的写作方法,即“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以及浓厚的思乡之情。可见,着眼于这一类,不仅要关注文本“写什么”,更要关注文本是怎样写的、文本为什么这样写。通过这样的“类教学”,引导学生把握类文体的共性,即常见的结构特征与取材方法,就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让他们在文本解读中发生积极的、正向的迁移性阅读,这正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标识,也是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重要表征。
  同一类文体在不同学段、不同单元,其教学意图与价值都是不同的。作为教师,既要着力于“这一篇”,又要着眼于“这一组”“这一类”,立足于文体,走整合融合之路。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着眼于文体,着眼于文本的写作形式,还不能忽略引导学生对内容的感受、对主题的深入洞察。只有对文本的理解达到内容与形式共生,才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能,增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通过融合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积累“类文本”在写作上的取材、结构、布局、表达等方面的共性规律,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在语用学习中实现語文要素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铜山区铜山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不会预习就不会学习。教师上课需要备课,提前准备。对当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也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识字是阅读的基础,第一学段识字教学更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加强识字的预习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激发他们自主学习、自主识字的兴趣。笔者结合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规律谈谈识字教学的预习方法。  一、第一学段识字教学规律  识字教学较为枯燥。如果直接让学生认读生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内在情感的集中反映,是作者基于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在遇到特殊情况下内在心境的文字表达。刘勰曾经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入对话的通道,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和所运用的写作方法,揣摩作者的内在情感。笔者以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史铁生写的《那个星期天》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基于情节发展,梳理情感呈现的主线
“一边读一边预测”就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依据阅读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对故事后面的内容进行推测,并验证自己推测结果的过程。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习“一边读一边预测”的阅读策略呢?一是因为“一边读一边预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给学生带来阅读乐趣;二是因为让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可以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带着思考去预测故事的发展;三是可以使学生的创作思维得到有效培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充
统编本一年级上、下册安排了集中识字,其中有来自于古代的蒙学教材,有中国传统的字谜识字,还有的揭示汉字造字规律……均采用韵文的形式,朗朗上口,学生在诵读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意蕴,选文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因子。因此,我们的识字教学不能“為识字而识字”,应进行适当的文化观照,让识字教学丰厚起来。  一、图画—文字,追溯“形意”合体  汉字的“形”不是一个简单、生硬的符号,如
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统编本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均安排有“快乐读书吧”板块,旨在提升学生阅读质量,让学生亲近经典,走进经典。纵观教材“快乐读书吧”可以看出,其编排有以下特点:(1)推荐书目种类齐全,既有文学类,又有科普类,如四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是以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理解、评价、鉴赏等都与思维有着直接的关系,发展学生思维可以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在教学中,按照双线目标和课堂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但许多教师经常会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更有效呢?  一、在理解词语中发展学生思维  正确理解词语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从这些教学建议看,学生仅仅阅读教科书显然是达不到课标中要求的阅读量的。为此,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群文阅读随着课改的深入应运而生。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阅读教
统编本二年级的课后练习题中有让学生讲故事的要求。这些要求多数是以语文要素的形式提出的,充分彰显了编者对学生讲故事的重视。那么,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为什么要进行讲故事训练?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讲好故事呢?  一、低年级讲故事训练的必要性  要想把讲故事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明确讲故事的意义与必要性非常重要。  1.明确“讲”的本质  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对讲故事存在误解,认为讲故事不过是对课文内
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单位,正确理解句子意思是阅读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抓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与语言规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规律,迁移运用,在“三个指向”意识下,适切训练,以使学生的句子训练更加扎实、有效。  一、指向例句  低年级学生正是学习说话、写话的起始阶段,教材中的句子也呈由短到长、由简到繁的规律分布着,这就为学生的说话、写话提供了范例。因此,要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解读文本需要建立学生视角。《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从学生视角出发,基于三个问题并作出解答,使得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了深度。《珍珠鸟》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一篇散文,被收录在多个版本的教材中,同时也是多见于公开课的课文。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更关注学生视角下的文本理解,并对此进行了多次教学研究,略有收获。  一、珍珠鸟是一种什么样的鸟  由于学生的认知经验所限,他们对珍珠鸟并不了解,而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