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快乐读书吧”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bi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统编本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均安排有“快乐读书吧”板块,旨在提升学生阅读质量,让学生亲近经典,走进经典。纵观教材“快乐读书吧”可以看出,其编排有以下特点:(1)推荐书目种类齐全,既有文学类,又有科普类,如四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是以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主题的。(2)依循学生认知规律。低年级学生推荐阅读童谣儿歌、童话故事,中年级推荐阅读寓言神话故事,高年级推荐阅读名著经典和小说。(3)编写体例规范有序。“快乐读书吧”的编写体例一般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部分组成。“导语”用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你读过吗”简要概述推荐书目的主要内容,“小贴士”主要介绍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相信你可以读更多”推荐学生阅读同类型的其他书籍。
  笔者借用当前流行的读书形式“说书”,以六年级上册“笑与泪,经历与成长”为例来谈谈教学策略。
  一、“说书”的形式与特点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科技产品日益更新,也促使人们的学习、读书方式正在悄然改变。比如“樊登读书”“喜马拉雅”等读书平台都深深影响人们的阅读方式。固然这些电子阅读方式有一些弊端,但它的便捷性,趣味性、高效性也为众多的读者所喜爱。
  1.什么是“说书”
  “说书”就是讲书人在阅读一本书后,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消化,采用演讲的方式把这本书的梗概、重点或精华部分,介绍给听众(读者)的一种方式。“说书”的外在形式是演讲,“说书”的内容是介绍这本书的大概。
  2.“说书”的特点
  (1)“说书”不同于传统的评书。评书要求说书人声情并茂娓娓而谈,既有小品表演者的素质,又有相声的噱头,而“说书”对说书人的要求不高,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说的内容。传统评书要求每一章节,每一回,具有连贯性,能吸引观众,而“说书”每一回就是介绍一本书。
  (2)“说书”不同于读书心得交流会,它更多的是针对书的原貌、书的梗概、作者的原意,当然对书的重点,对书讲述的内容有所取舍,但一般不加入自己的感受或理解,更多的是针对书的原状进行展示。而读书心得交流会,更多的是交流自己对这本书的阅读感受,甚至这本书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前者是复述,后者是阐述;前者是复制,后者是创造。前者的目的是介绍或推荐,后者的目的是收获或启迪。
  二、“说书”的价值与体现
  1.增强阅读兴趣。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说书”这种形式在学生中并不常见,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以演讲的方式向其他同学推荐书目,同时也可以介绍自己的读书收获,同学之间进行互动,这种形式本身就非常新颖。
  2.巩固阅读方法。“说书”的前提首先要求學生掌握适当的读书方法。比如三年级上册的“预测和猜想的策略”,四年级上册“提问的策略”,五年级上册 “阅读有一定的速度”,六年级上册“带着目的阅读”。这些阅读的方法在“说书”的过程中都得到反复的运用。
  3.提高阅读效益。我们读了一本书,收获了多少,关键在于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掌握才更牢固。“说书”就是让读者通过自己的阅读,把作品的语言、作者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的读书效果才扎实高效。
  4.增强语言能力。通过“说书”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叶圣陶先生说:“要知道说话训练所以称为训练,在乎利用种种有效的办法,养成学生自觉地说话的好习惯。”
  三、“说书”的基本模式
  笔者结合彼得·迈尔斯所著的《高效演讲》的方法,尝试运用了“坡道—发现—甜点”三步“说书”的基本模式。
  1.“坡道”,就是指用开头部分来吸引听众,激发读者的兴趣。一般“坡道”可采用以下方式,以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重点阅读书目《童年》为例。
  (1)名言警句式开头。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童年》无疑是一本值得我们重读的小说。那《童年》为什么这样值得阅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
  (2)悬疑探趣式开头。同学们,有人爱读书是借着雪光,有人爱读书是借着萤火虫,你可知道还有人爱读书是借着铜盆反射月亮的光吗?阿廖沙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推荐的这本书《童年》将告诉你这些答案。
  (3)自我聊天式开头。有一种很古老的测验,测验是这样进行的:如果你被警告将在一个无人荒岛度过余生,或至少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假设你有时间做一些准备,可以带一些实际有用的物品到岛上,还能带十本书去,你会选哪十本?我想说,我带的第一本书就是《童年》。
  这里仅提供了三种“坡道”的选择方法,当然“坡道”的方法还有很多。
  2.“发现”,就是厘清这本书的脉络线索。“发现”一般有两种路径。一是按照原书的脉络即文章作者的思路或目录,有重点有省略地进行讲解。二是“说书”人自己进行适当的组合。如《童年》,可按照时间线索来整理,还有学生根据阿廖沙不同时期的生命历程,如痛苦的阿廖沙、求知的阿廖沙、坚强的阿廖沙进行板块组合。
  3.“甜点”就是“说书”的结尾,可以类似于“坡道”并关照“坡道”,也可以适度拓展。如“阿廖沙的童年有苦涩、有坚强”,《小英雄雨来》中雨来的童年是战斗的,是与国家、民族的兴亡紧密相连的,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有我们同龄人的恶作剧,有温暖真挚的师生情……成长路上的故事说不完,许多杰出人物的成长经历让人刻骨铭心,我们都可找来读一读,和同学们分享你的收获。
  四、“说书”教学策略的运用
  1.“限期读书”与阅读课。现代作家章衣萍在《我的读书的经验》中介绍,第一,应该读得熟,第二应该读得多,第三应该限期读书。在教学中,如《童年》这样的经典小说,笔者让学生在十天内读完,并安排一堂语文阅读指导课。
  2.阅读方法指导。在阅读《童年》时,重点指导“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以提高读书的效率。在阅读中,尝试指导学生用扫读、默读、略读、跳读、复读、回读等读书方法。适当地教给学生速读技巧,如双行扫视、可变扫视、S型扫视、反向扫视、“之”字型扫视等方法。
  3.发现与绘图。在快速阅读以后,让学生发现并捕捉该书发展的线索。如根据阿廖沙生活的线索绘制思维导图,有些学生根据情节的发展以大事记的形式画智慧树,有些学生甚至设计了人生路线图、人物关系图。
  4.列出“说书”提纲。按照坡度、发现和甜点三种模式拟定“说书”提纲,不要求详细,但是路径必须清晰明了六人小组,先在小组内展示交流,相互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提纲。然后,每一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班级内展示。共读一本书,用同一种“说书”的形式,展示对书不同的理解和消化,学生对《童年》的阅读和认识更加深刻了。
  5.“说书”的综合实践。通过对《童年》进行“说书”,学生慢慢地掌握了“说书”的要点,“说书”的方法,以及怎样快速掌握经典小说的线索。笔者还在以后的活动中进行了尝试,比如每周安排一堂“说书”课,让学生给大家介绍一本书。“说书”的形式,既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也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书籍。
  “说书”仅仅是促进学生阅读的一种形式。我们对“说书”的效果不作为主要的评价手段,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说书”的形式,掌握读书的方法,我们更重视读书过程的体验,这才是“说书”的最终的出发点和归属点。让学生通过“说书”形式,提高阅读效率,增强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新坝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守株待兔》(统编本三年级下册)是一篇文言文,统编本教材对文言文学习的目标定位是“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这篇课文的故事内容学生是熟悉的,用文言文的语言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就会感到好奇,阅读小古文的兴趣会被自然地激发。本设计凸显一个“趣”字,通过“猜字激趣”“趣读古文”“趣解悟理”等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小古文学习之趣,进而爱上小古文。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
语文课程具有强烈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门既要常“挂”嘴上,又要常“落”笔上的语言艺术课程。叶圣陶说:“文学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而训练语感的最佳方法首推阅读。”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生该具有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也就是细读,根据文本和教学要求的不同,选择读的方式也不同,但是两种读法都是教学中常用且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观摩中,时
如何让入学之初的学生既有学习古诗的热情,又能达到课标的要求?笔者认为应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创设故事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并在恰当的时机触发学生的想象,丰富他们学习古诗的体验。同时,还要注重利用古诗语境,采取多种方式教学生字新词。笔者将结合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小池》的教学,具体阐述自己的探索和实践。  一、巧创故事情境——“带入”激活思维  《小池》编排在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中,在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思想性格的健全。统编本教材一二年级选入了多篇童话,让学生阅读浅显的童话,向往美好的生活,关心自然和生命。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和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中呈现了七篇中外优秀童话故事,并在语文要素上进行了梯度式设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如何落实要求,真正让学生喜欢童话,会写童话,笔者觉得需要从
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难点。统编本教材特别重视识字教学,在编排上体现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式,识字方法多样,识字文化内涵丰富。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多元识字为识字方法路径,注重对学生识字兴趣的激发,传统文化的渗透等,以逐步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依托教材,在识字中尝试积累运用  统编本教材特别重视学生语言的发展,鼓励学生从小积累语言,运
课堂拓展旨在扩大学习的范围,在补充的资源中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提高课堂阅读的质量,培养学生探究阅读的能力,增加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课堂拓展的要素是指拓展的指向是什么,是课堂拓展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拓展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抓住了三个着力点。现以统编本二年级下册《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为例,具体谈谈课堂拓展的做法。  一、课堂拓展要重视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指学生对所要阅读内
不会预习就不会学习。教师上课需要备课,提前准备。对当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也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识字是阅读的基础,第一学段识字教学更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加强识字的预习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激发他们自主学习、自主识字的兴趣。笔者结合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规律谈谈识字教学的预习方法。  一、第一学段识字教学规律  识字教学较为枯燥。如果直接让学生认读生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内在情感的集中反映,是作者基于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在遇到特殊情况下内在心境的文字表达。刘勰曾经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入对话的通道,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和所运用的写作方法,揣摩作者的内在情感。笔者以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史铁生写的《那个星期天》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基于情节发展,梳理情感呈现的主线
“一边读一边预测”就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依据阅读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对故事后面的内容进行推测,并验证自己推测结果的过程。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习“一边读一边预测”的阅读策略呢?一是因为“一边读一边预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给学生带来阅读乐趣;二是因为让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可以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带着思考去预测故事的发展;三是可以使学生的创作思维得到有效培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充
统编本一年级上、下册安排了集中识字,其中有来自于古代的蒙学教材,有中国传统的字谜识字,还有的揭示汉字造字规律……均采用韵文的形式,朗朗上口,学生在诵读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意蕴,选文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因子。因此,我们的识字教学不能“為识字而识字”,应进行适当的文化观照,让识字教学丰厚起来。  一、图画—文字,追溯“形意”合体  汉字的“形”不是一个简单、生硬的符号,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