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疆多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使命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kche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骨干学科之一,在新疆多民族地区,汉语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而且是促进民族融合发展、增进国家认同、引导基层社会多元文化适应发展的重要纽带。汉语作为“国语”,在新疆抓好汉语语文学科教学有着现实而长远的意义。
   一、新疆多民族多语种社会构成分析
   (一)多语种环境。新疆现有47个民族成分,其中世居民族达到13个,随着经济发展加速人类活动的相互渗透,新疆早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民族大家庭”。受伊斯兰教文化和地域、传统观念等影响,新疆多语种的语言环境依然没有改变并将长期存在。目前在新疆实际使用的语言有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柯尔克孜语、锡伯语等多种语言。
   (二)群居的社区。随着城市化、城镇化发展,社区成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以民族分布为主要特征的新疆多元社会构成在社区形成中亦呈现明显特征。在城市,以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化习俗为主要分界线的社区逐渐形成,形成了相对隔离又有所接合的多层社会;在农村,以同一民族为主体的聚居情况更为普遍,也可以视其为不同的“社区”。
   (三)信息传播途径。在新疆多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方式、途径和质量受城乡差别、文化差别和群居差异等因素制约,但又并不完全属于其中哪一种。从年龄来看,青少年多以智能手机作为获取信息的必选媒介,而年龄较大的受众则在信息获取的速度和程度方面较为缓慢,导致在思想意识方面相对保守。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则以本民族母语为主要信息传播载体。
   二、新疆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
   (一)来自宗教的影响。宗教乃至由宗教演化而来的宗教习俗对青少年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影响根深蒂固,无处不在。新疆宗教发展到今天,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萨满教、基督教等,以伊斯兰教占绝大多数,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等主要信仰伊斯兰教,故伊斯兰教文化对少数民族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最为直接。
   (二)来自本民族影响。青少年走向社会后,来自本民族价值观念的影响开始发挥作用,逐渐形成为同一民族的社会交往圈,比如在情感和思想遇到困惑的时候,更愿意在本民族的同伴面前倾听和倾诉,在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困难时,往往选择本民族的同伴来帮助解决。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一些青少年在国家认同、社会认同方面产生了足以引起我们警惕的错误倾向。
   (三)来自互联网影响。以少数民族本民族母语为语言环境的互联网空间,也存在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和一些极端的思想和言论。在纯母语教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青少年,往往只选择也只能选择通过本民族语言来浏览信息、查阅资料、了解新闻,在这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下,一些不利于团结稳定的思想可能侵蚀青少年。
   三、新疆汉语语文教学基本使命
   (一)语言的基本运用。对于新疆多民族地区的汉语语文教学,对于语言的听说读写基本运用是首要的也是最为重要的要求。基于这一目标定位,笔者认为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从小学抓起,切实重视和加强汉语语文的教学工作。在汉语语文教学的重点选择上,要突出把听说读写基本训练和实际运用放在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位置来组织实施。
   (二)中华文化认同。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备的特点,决定了汉语语文教学在新疆的特殊使命,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新疆多民族地区,文化认同是个“总开关”,他影响和决定着对祖国的认同,对社会制度的认同等方面,青少年教育要从文化认同开始下功夫。以汉语语文教学为主渠道的中华文化教育特别重要。
   (三)价值观的形成。汉语语文学科教育的另一个任务在于对各民族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建构,青少年价值判断的形成,关系到成年后的所有行为和选择,比如对其他民族的认同,对新疆社会的分析,对祖国概念的理解、对合法宗教的认识,对维护团结的自觉等方面,汉语语文学科教学必须承担起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这一重任。
   综上,新疆多民族地区汉语语文学科教学担负重要的现实责任和历史使命。在新疆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汉语已经成为团结和融合各民族共同进步、繁荣发展的助推力,成为各民族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营养,是各民族的“共话平台”。必须全面提高新疆多民族地区的汉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履行好汉语语文学科教学应有的历史使命。
   陈文丽,教师,现居新疆伊犁。
其他文献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表征,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一撇一捺伸展着铿锵的意志,一横一竖诉说着雅正的品格。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可见,一手漂亮的字体对于一个人来说多么重要。低年级课标对写字教学的要求是:1、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2、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素养的概念,包括“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从上述表述可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2版)对写字教学的目标要求总共有4条,写字教学建议有1条,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不仅是语文学习书写工整的需要,还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体现。  一.起笔:学生意识不足之因探寻  学生书写意识不强,缺乏练写字的兴趣。为什么要写好字?对于这个问题,不少学生的认识模糊化。在模糊意识的驱使下,难以建构写字的目的性,更不用说写字兴趣的培养了。没有目的,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学生情感
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学生则需要老师的指导与辅助。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堂,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合作。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提高了课堂的质量。在这之中,对于学生自信心的提高也有着关键作用。这属于老师和学生的双赢。   一、师生互动的关键性所在   为了我们更深层次理解语文学科,有效的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师生互动,有老师,有学生,关键在哪?兴趣点和活跃点。学生是
教过多年的中学语文,近十来年也一直担任小学高级、中学高级(小评中高)教师的职称评审。对于语文教学,我始终有着一份特殊的情结,常常在关注语文教学发展走向的同时,更愿意和同行交流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思考,努力用自己微薄之力为青年教师在前行的道路上点亮一盏心灯。  ◆课堂上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常说要“还给学生时间权”,但我发现,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总觉得时间不够用,40分钟的课堂对他们而言似乎太短,
读书,思考,质疑,表达——这是语文教师最应该重点培养的习惯,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应该养成的习惯。但学生越来越萎缩的问题意识使最艺术化最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学变得机械、枯燥、乏味,甚至让学生讨厌。学生不愿思考,提不出疑问,进而不爱读书更不会表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的现状。  一.教师的问题  1、教师是否具有问题意识。  极端的“满堂灌”,早就被我们视为落后于时代的教法而抛弃。但现
一.案例背景  《不自由,毋宁死》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的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第一篇课文。帕特里克·亨利的这次演讲,极大地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奋,“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本演讲指导课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方式为“活动体验”,让学生“在演讲厅”中“走进语言现场”。本案例着重讨论的话题是“活动体验”有效开展的“本”(文本研习、语言品味)和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互动平台,能使学生在合作与交往、思考与研讨中掌握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合作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它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方式区别在于:前者表现为“我要学”,后者则表现为“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课标”“考纲”与“教材”,命题往往“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在高考语文备考中,应该重视回归教材,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在语文教材中的显性与隐性呈现。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真正地提高复习的效率。那么,如何回归教材,让语文备考有的放矢呢?  一.关注教材内容在高考试题中的显性呈现  所谓“显性呈现”,是指试题直接出自教材或明确要求联系教材作答的试题。这类试题需要考生在备考中仔细梳
一.教材情况分析  1、本文语言优美但篇幅较长,所以宜片段朗诵,不宜全文诵读。  2、本文用了不少引起回忆的衔接句,但片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明显,所以宜由教师点拨,使学生理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学生多半能体验思乡情绪,也能感受到文章很美,但往往“眼前有景道不出”“心中有情不会抒”,所以教学本文意在启迪如何以我手写我情。  三.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触景生情的构思特点,理解本文选材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