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土培试验,以鲁花14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设置010 (CK)、324、735、838、1880 mg/kg 5种土壤镉浓度,研究了鲁花14各器官对土壤镉的富集效应及其镉在各器官亚细胞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花生根、茎、叶的镉含量也持续增加,不同镉处理间差异显著。土壤镉浓度小于(包含)838 mg/kg时,镉含量大小顺序为叶>根>茎;土壤镉浓度为1880 mg/kg时,镉含量大小为根>叶>茎。镉在根、茎、叶中亚细胞组分中的含量及其分布比例在不同镉处理间不同。土壤镉浓度小于(包含)838 mg/kg时,镉在根、茎、叶中亚细胞组分的镉含量为细胞壁>细胞器>可溶部分,镉积累在细胞壁是花生忍耐镉的主要机制。但在1880 mg/kg时,亚细胞组分的镉含量为细胞器>细胞壁>可溶部分,说明在高镉浓度下,花生受到镉的毒害很严重。
关键词:鲁花14;镉;亚细胞分布
中图分类号:S5652;X132 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1-0086-05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三废排放量增加,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善,农业自身污染加剧,农田土壤中有毒重金属含量急剧增加[1]。这些有毒重金属可能会通过植物吸收经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其中镉(Cd)由于其高移动性和高毒害性尤为人们所关注,已被公认为是对人类最具威胁的主要有毒重金属之一。
Cd胁迫条件下植物常会表现出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受抑制,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下降,碳水化合物代谢失调,及其它一系列生理代谢紊乱,最终表现出植物生长量、产量的下降和品质的降低[3~5]。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在我国油料作物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有关花生籽粒中Cd含量超标的问题日益突出,致使我国花生出口创汇能力受到了严重影响[6,7]。研究Cd在花生体内富集和分配规律,减少Cd在花生籽粒中的积累,需要了解花生各器官、亚细胞结构中Cd积累模式及在Cd胁迫下的生长反应。本试验主要研究在不同Cd浓度胁迫下花生根、茎、叶及亚细胞结构中Cd含量的变化,旨在探明Cd在花生中的分布特征与累积规律,以期为绿色和无公害花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花生品种为鲁花14,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提供。盆栽所用肥料为中东高浓度复合肥料(常州中东化肥有限公司),其N+P2O5+K2O≥45%,未检测出Cd。盆栽土壤选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地耕层土壤(表层0~20 cm),先将土壤过1 cm孔筛备用,供试土壤理化性状见表1。
12试验设计
盆栽试验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场进行。Cd以CdCl2·25H2O的形式加入,分别设010(原始土壤为对照)、324、735、838、1880 mg/kg 5个镉浓度处理,每处理重复4次。试验采用泥陶盆(内径38 cm×高28 cm),每盆装土15 kg,将氯化镉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均匀喷施在过1 cm筛的土中,每盆施入复合肥5 g,充分混匀,然后装盆,平衡半个月备用。挑选大小一致的花生种子,每盆“品”字形播种3粒。泥陶盆编号并随机排列,置于网室(上覆阳光板)中,花生整个生育期适时浇水。
13样品的分析测定
花生成熟后,将花生植株分为根、茎、叶3部分,分别用自来水、蒸馏水、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纱布擦干。鲜样一部分用于亚细胞分离,其余在烘箱中105℃杀青30 min,再用60℃烘至恒重。参照Hans[8]方法进行花生各器官亚细胞组分的分离:分别取一定质量的新鲜植物材料,加入缓冲液(叶片、茎料液比为1∶2,根系料液比为1∶4;缓冲液组成: 250 mmol/L的蔗糖,pH 75的Tris-HCl,和1 mmol/L的二硫代苏糖醇),在4℃下快速研磨,匀浆液在300 g离心30 s,底层碎片为细胞壁组分;将上层悬浮液在20 000 g下离心45 min,底层碎片为细胞器组分,上层悬浮液为可溶部分(含细胞质和液泡内高分子和大分子有机物质及无机离子)。上清液、离心后的沉淀、过滤残渣及根、茎、叶的粉碎干样分别消煮,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Cd含量。所有测定重复3次。
14数据处理
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130软件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Cd对花生根、茎、叶中Cd含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土壤Cd浓度的增加,花生根、茎、叶中的Cd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不同Cd浓度间差异显著(P<005)。在高Cd浓度(1880 mg/kg)时,根、茎、叶中的Cd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774、3377、2231倍。Cd浓度≤838 mg/kg时,Cd在不同器官的含量大小是:叶>
22Cd在花生根中亚细胞组分的含量及其比例
由图1A可知,花生根中细胞壁和可溶性部分的Cd含量随着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细胞器的Cd含量在735~838 mg/kg有所下降,其余随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除对照外各组分Cd含量在不同Cd浓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此外在不同Cd浓度处理间,各组分Cd含量均为细胞壁>细胞器>可溶部分。
不同浓度Cd处理下,Cd在花生根系亚细胞水平的分布比例见图1B。对照中的可溶部分未检出Cd,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细胞器中。Cd处理后,Cd在细胞壁的分布比例为5751%~7257%,在整个细胞亚细胞组分中占绝对优势。细胞器的Cd含量随Cd处理浓度的升高先增加后下降,分布比例为2172%~3642%。高Cd浓度下,细胞器Cd含量的降低可能是细胞壁发挥作用,把Cd积累在细胞壁中。花生各器官在Cd胁迫下可溶部分中的比例较小,且随Cd胁迫的加强变化不大。 23Cd在花生茎中亚细胞组分的含量及其比例
由图2A可以看出,花生茎中亚细胞各组分的Cd含量均随Cd胁迫的加强亦逐渐升高,不同Cd浓度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Cd浓度为324~838 mg/kg下,各组分Cd含量为细胞壁>细胞器>可溶部分。而在Cd浓度为1880 mg/kg时,各组分Cd含量是细胞器>细胞壁>可溶部分,可见在高Cd浓度下,花生受到了严重伤害。
从图2B看出,与根亚细胞分布类似,花生茎中对照可溶部分未检出Cd,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细胞器中。Cd处理后,细胞壁、细胞器、可溶部分的Cd分配比例分别为4408%~6720%、2440%~4753%、716%~1034%。随Cd处理浓度的提高,细胞壁中Cd的分布比例一直下降;细胞器中的分布比例持续上升;可溶部分的比例是先升后降,但均明显大于对照。
24Cd在花生叶中亚细胞组分的含量及其比例
由图3A可以看出,花生叶中细胞壁Cd含量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可溶部分Cd含量是先增加后降低,而细胞器为先增加后降低然后又持续增加,不同浓度Cd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Cd浓度为324~838 mg/kg之间,叶中各组分Cd含量大小与茎中一样,为细胞壁>细胞器>可溶部分。而在Cd浓度为1880 mg/kg时,各组分Cd含量是细胞器>细胞壁>可溶部分,可见在高Cd浓度下,花生细胞器受到了严重破坏。
不同浓度Cd处理下,Cd在花生叶中亚细胞水平的分布比例见图3B。在对照组中,只有细胞壁组分中检验出Cd。Cd处理后,细胞壁、细胞器、可溶部分的Cd分配比例分别为4038%~7503%、1724%~5498%、312%~973%。随Cd胁迫的加强,细胞壁中Cd的分布比例先升后降;细胞器中的分布比例先降后升;可溶部分的比例是先升后降,并且在Cd浓度为838 mg/kg最大。
本研究表明,随着土壤Cd浓度的提高,花生根、茎和叶中的Cd含量也持续升高,不同浓度Cd处理间差异显著。但花生不同器官Cd含量的大小却与土壤Cd处理浓度有关。土壤Cd浓度≤838 mg/kg时,Cd在鲁花14不同器官的含量大小是:叶>根>茎,这与Cd含量在油菜[9]各器官的分布规律相似,而与拟南芥[10]和小麦[11]中各器官Cd含量分布规律不同,说明不同作物不同器官中Cd的吸收积累是不同的。Cd浓度为1880 mg/kg时,Cd含量大小为:根>叶>茎。由于Cd污染土壤花生叶和茎的Cd含量较大,不宜再用于饲料或者沤肥,可以用作造纸及编织工艺品等,避免其重新进入食物链中。
Cd对植物的危害程度与其在亚细胞中的分布密切相关[12],细胞的区室化作用对减轻Cd毒害或增强植物对Cd御性有着重要的意义[13]。一些学者认为Cd主要积累在细胞壁中[14~16],另外一些研究者却认为,Cd在植物细胞内除由细胞壁部分吸附外,大部分的Cd积累于液泡,使植物细胞免除毒害[17、18]。在烟草[19]、小麦[20]、大豆和玉米[21]等植物中,细胞中的Cd大部分分布于细胞质(可溶部分),仅有少量Cd分布于细胞壁和细胞器等不溶组分。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是不同植物有不同的解毒机制。
本试验结果表明,Cd胁迫下,花生各器官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中,细胞器和可溶部分相对较少。细胞壁积累Cd最多可能是因为其含有丰富的亲重金属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还含有与重金属关联的阳离子交换位点,能对经过的重金属离子产生吸收、固定作用,通过细胞壁对Cd的吸收、固定,减少了重金属离子的跨膜运输,从而减少进入细胞内的Cd离子的量[22]。虽然可溶部分并不是亚细胞Cd分布中的主要部分,但是茎叶可溶部分Cd含量所占的比例随着Cd浓度的增大,是有规律变化的,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Cd处理浓度为735 mg/kg时,茎叶可溶部分的含Cd量所占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液泡中含有机酸,可以与Cd结合,钝化Cd离子,从而降低Cd的生物毒性[23,24]。随着Cd胁迫的加强,叶片液泡有着积累和固定一定Cd离子的作用,但如果超过了植物的自身忍耐范围,就会向细胞器中转移,阻止和破坏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造成细胞的伤害。
参考文献:
[1]Mc Laughlin M J, Parker D R, Clarke J M Metals and micronutrients-food safety issues [J] Field Crops Research, 1999,(60):143-163
[2]Sponza D, Karaoelu N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pollution studies of Aliaga metal industry district [J]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02, 27:541-553
[3]Chien H F, Kao C H Accumulation of ammonium in rice leaves in response to excess cadmium [J] Plant Science, 2000, 156:111-115
[4]Verma S, Dubey R S Effect of cadmium on soluble sugars and enzymes of their metabolism in rice [J] Biologia Plantarum, 2001, 44(1):117-123
[5]Sandalio L M, Dalurzo H C, Gomez M, et al Cadmium-induced changes in the growth and oxidative metabolism of pea plants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01, 52(364):2115-2126 [6]万书波,单世华,李春娟,等我国花生安全生产现状与策略[J]花生学报, 2005, 34(1):1-4
[7]王才斌,成波,郑亚萍,等山东省花生田和花生籽仁镉含量及其与施肥关系研究[J]土壤通报,2008,39(6):1410-1413
[8]Hans J W,Hans J J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and chemical form of cadmium in bean plants[J] Plant Physiology,1980, 65(3):480-482
[9]向丹,焦卫平,苏德纯不同吸镉能力油菜各器官积累镉的差异性[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31(1):29-33
[10]Kupper H, Lombi E, Zhao F J, et al Cellular compartmentation of cadmium and zinc in relation to other elements in the hyper accumulation Arabidopsis halleri [J] Planta, 2000, 212(1):75-84
[11]Zhang G P, Fukami M, Sekimoto H Influence of cadmium on mineral concentrations and yield components in wheat genotypes differing in Cd tolerance at seedling stage [J] Field Crops Research, 2002, 77(2-3):93-98
[12]张国平, Motohiro Fukami, Hitoshi Sekimoto不同镉水平下小麦对镉及矿质养分吸收和积累的品种间差异[J]应用生态学报, 2002,13(4):454-458.
[13]Ni T H, Wei Y Z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cadmium in mining ecotype Sedum alfredii[J]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45(8):925-928.
[14]杨卫东,陈益泰,屈明华镉在旱柳中亚细胞分布及存在的化学形态[J]西北植物学报,2009,29(7):1394-1399
[15]杨志敏,郑绍建,赵秀兰,等磷对小麦细胞镉、锌的积累及在亚细胞内分布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1999,19(6):693- 695
[16]Ramos I, Esteban E, Lucena J J,et al Cadmium uptake and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in plants of Lactuca sp Cd-Mn interaction[J] Plant Science, 2002, 162(5): 761-767
[17]Zenk M H Heavy metal detoxification in high plants[J]Gene,1996,179:21-30
[18]Hall J L Cellular mechanisms for heavy metal detoxification tolerance[J] Exp Bot, 2002,53(366):1-11
[19]Vogeli-Lange R, Wagner G J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cadmium and cadmium-binding peptides in tobacco leaves[J] Plant Physiology, 1990, 92(4): 1086-1093
[20]万敏,周卫,林葆镉积累不同类型的小麦细胞镉的亚细胞和分子分布[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6):671-675
[21]杨居荣,贺建群,黄翌农作物Cd耐性的种内和种间差异Ⅰ种间差异[J]应用生态学报,1994,5(2):192-196
[22]Leita L, Nobili M D, Cesco S Analysis of intercellular cadmium in roots and leaves of bush bean[J]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1996,19(34):527-533.
[23]Florijn P J,Nelemans J A,Van Beusichem M L The influence of form of nitrogen nutrition on uptake and distribution of cadmium in lettuce varieties [J]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1992, 15(11):2405-2416
[24]Prasad M N Cadmium toxicity and tolerance in vascular plants[J]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1995, 35(4):525-545
关键词:鲁花14;镉;亚细胞分布
中图分类号:S5652;X132 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1-0086-05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三废排放量增加,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善,农业自身污染加剧,农田土壤中有毒重金属含量急剧增加[1]。这些有毒重金属可能会通过植物吸收经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其中镉(Cd)由于其高移动性和高毒害性尤为人们所关注,已被公认为是对人类最具威胁的主要有毒重金属之一。
Cd胁迫条件下植物常会表现出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受抑制,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下降,碳水化合物代谢失调,及其它一系列生理代谢紊乱,最终表现出植物生长量、产量的下降和品质的降低[3~5]。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在我国油料作物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有关花生籽粒中Cd含量超标的问题日益突出,致使我国花生出口创汇能力受到了严重影响[6,7]。研究Cd在花生体内富集和分配规律,减少Cd在花生籽粒中的积累,需要了解花生各器官、亚细胞结构中Cd积累模式及在Cd胁迫下的生长反应。本试验主要研究在不同Cd浓度胁迫下花生根、茎、叶及亚细胞结构中Cd含量的变化,旨在探明Cd在花生中的分布特征与累积规律,以期为绿色和无公害花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花生品种为鲁花14,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提供。盆栽所用肥料为中东高浓度复合肥料(常州中东化肥有限公司),其N+P2O5+K2O≥45%,未检测出Cd。盆栽土壤选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地耕层土壤(表层0~20 cm),先将土壤过1 cm孔筛备用,供试土壤理化性状见表1。
12试验设计
盆栽试验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场进行。Cd以CdCl2·25H2O的形式加入,分别设010(原始土壤为对照)、324、735、838、1880 mg/kg 5个镉浓度处理,每处理重复4次。试验采用泥陶盆(内径38 cm×高28 cm),每盆装土15 kg,将氯化镉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均匀喷施在过1 cm筛的土中,每盆施入复合肥5 g,充分混匀,然后装盆,平衡半个月备用。挑选大小一致的花生种子,每盆“品”字形播种3粒。泥陶盆编号并随机排列,置于网室(上覆阳光板)中,花生整个生育期适时浇水。
13样品的分析测定
花生成熟后,将花生植株分为根、茎、叶3部分,分别用自来水、蒸馏水、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纱布擦干。鲜样一部分用于亚细胞分离,其余在烘箱中105℃杀青30 min,再用60℃烘至恒重。参照Hans[8]方法进行花生各器官亚细胞组分的分离:分别取一定质量的新鲜植物材料,加入缓冲液(叶片、茎料液比为1∶2,根系料液比为1∶4;缓冲液组成: 250 mmol/L的蔗糖,pH 75的Tris-HCl,和1 mmol/L的二硫代苏糖醇),在4℃下快速研磨,匀浆液在300 g离心30 s,底层碎片为细胞壁组分;将上层悬浮液在20 000 g下离心45 min,底层碎片为细胞器组分,上层悬浮液为可溶部分(含细胞质和液泡内高分子和大分子有机物质及无机离子)。上清液、离心后的沉淀、过滤残渣及根、茎、叶的粉碎干样分别消煮,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Cd含量。所有测定重复3次。
14数据处理
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130软件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Cd对花生根、茎、叶中Cd含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土壤Cd浓度的增加,花生根、茎、叶中的Cd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不同Cd浓度间差异显著(P<005)。在高Cd浓度(1880 mg/kg)时,根、茎、叶中的Cd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774、3377、2231倍。Cd浓度≤838 mg/kg时,Cd在不同器官的含量大小是:叶>
22Cd在花生根中亚细胞组分的含量及其比例
由图1A可知,花生根中细胞壁和可溶性部分的Cd含量随着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细胞器的Cd含量在735~838 mg/kg有所下降,其余随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除对照外各组分Cd含量在不同Cd浓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此外在不同Cd浓度处理间,各组分Cd含量均为细胞壁>细胞器>可溶部分。
不同浓度Cd处理下,Cd在花生根系亚细胞水平的分布比例见图1B。对照中的可溶部分未检出Cd,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细胞器中。Cd处理后,Cd在细胞壁的分布比例为5751%~7257%,在整个细胞亚细胞组分中占绝对优势。细胞器的Cd含量随Cd处理浓度的升高先增加后下降,分布比例为2172%~3642%。高Cd浓度下,细胞器Cd含量的降低可能是细胞壁发挥作用,把Cd积累在细胞壁中。花生各器官在Cd胁迫下可溶部分中的比例较小,且随Cd胁迫的加强变化不大。 23Cd在花生茎中亚细胞组分的含量及其比例
由图2A可以看出,花生茎中亚细胞各组分的Cd含量均随Cd胁迫的加强亦逐渐升高,不同Cd浓度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Cd浓度为324~838 mg/kg下,各组分Cd含量为细胞壁>细胞器>可溶部分。而在Cd浓度为1880 mg/kg时,各组分Cd含量是细胞器>细胞壁>可溶部分,可见在高Cd浓度下,花生受到了严重伤害。
从图2B看出,与根亚细胞分布类似,花生茎中对照可溶部分未检出Cd,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细胞器中。Cd处理后,细胞壁、细胞器、可溶部分的Cd分配比例分别为4408%~6720%、2440%~4753%、716%~1034%。随Cd处理浓度的提高,细胞壁中Cd的分布比例一直下降;细胞器中的分布比例持续上升;可溶部分的比例是先升后降,但均明显大于对照。
24Cd在花生叶中亚细胞组分的含量及其比例
由图3A可以看出,花生叶中细胞壁Cd含量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可溶部分Cd含量是先增加后降低,而细胞器为先增加后降低然后又持续增加,不同浓度Cd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Cd浓度为324~838 mg/kg之间,叶中各组分Cd含量大小与茎中一样,为细胞壁>细胞器>可溶部分。而在Cd浓度为1880 mg/kg时,各组分Cd含量是细胞器>细胞壁>可溶部分,可见在高Cd浓度下,花生细胞器受到了严重破坏。
不同浓度Cd处理下,Cd在花生叶中亚细胞水平的分布比例见图3B。在对照组中,只有细胞壁组分中检验出Cd。Cd处理后,细胞壁、细胞器、可溶部分的Cd分配比例分别为4038%~7503%、1724%~5498%、312%~973%。随Cd胁迫的加强,细胞壁中Cd的分布比例先升后降;细胞器中的分布比例先降后升;可溶部分的比例是先升后降,并且在Cd浓度为838 mg/kg最大。
本研究表明,随着土壤Cd浓度的提高,花生根、茎和叶中的Cd含量也持续升高,不同浓度Cd处理间差异显著。但花生不同器官Cd含量的大小却与土壤Cd处理浓度有关。土壤Cd浓度≤838 mg/kg时,Cd在鲁花14不同器官的含量大小是:叶>根>茎,这与Cd含量在油菜[9]各器官的分布规律相似,而与拟南芥[10]和小麦[11]中各器官Cd含量分布规律不同,说明不同作物不同器官中Cd的吸收积累是不同的。Cd浓度为1880 mg/kg时,Cd含量大小为:根>叶>茎。由于Cd污染土壤花生叶和茎的Cd含量较大,不宜再用于饲料或者沤肥,可以用作造纸及编织工艺品等,避免其重新进入食物链中。
Cd对植物的危害程度与其在亚细胞中的分布密切相关[12],细胞的区室化作用对减轻Cd毒害或增强植物对Cd御性有着重要的意义[13]。一些学者认为Cd主要积累在细胞壁中[14~16],另外一些研究者却认为,Cd在植物细胞内除由细胞壁部分吸附外,大部分的Cd积累于液泡,使植物细胞免除毒害[17、18]。在烟草[19]、小麦[20]、大豆和玉米[21]等植物中,细胞中的Cd大部分分布于细胞质(可溶部分),仅有少量Cd分布于细胞壁和细胞器等不溶组分。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是不同植物有不同的解毒机制。
本试验结果表明,Cd胁迫下,花生各器官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中,细胞器和可溶部分相对较少。细胞壁积累Cd最多可能是因为其含有丰富的亲重金属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还含有与重金属关联的阳离子交换位点,能对经过的重金属离子产生吸收、固定作用,通过细胞壁对Cd的吸收、固定,减少了重金属离子的跨膜运输,从而减少进入细胞内的Cd离子的量[22]。虽然可溶部分并不是亚细胞Cd分布中的主要部分,但是茎叶可溶部分Cd含量所占的比例随着Cd浓度的增大,是有规律变化的,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Cd处理浓度为735 mg/kg时,茎叶可溶部分的含Cd量所占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液泡中含有机酸,可以与Cd结合,钝化Cd离子,从而降低Cd的生物毒性[23,24]。随着Cd胁迫的加强,叶片液泡有着积累和固定一定Cd离子的作用,但如果超过了植物的自身忍耐范围,就会向细胞器中转移,阻止和破坏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造成细胞的伤害。
参考文献:
[1]Mc Laughlin M J, Parker D R, Clarke J M Metals and micronutrients-food safety issues [J] Field Crops Research, 1999,(60):143-163
[2]Sponza D, Karaoelu N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pollution studies of Aliaga metal industry district [J]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02, 27:541-553
[3]Chien H F, Kao C H Accumulation of ammonium in rice leaves in response to excess cadmium [J] Plant Science, 2000, 156:111-115
[4]Verma S, Dubey R S Effect of cadmium on soluble sugars and enzymes of their metabolism in rice [J] Biologia Plantarum, 2001, 44(1):117-123
[5]Sandalio L M, Dalurzo H C, Gomez M, et al Cadmium-induced changes in the growth and oxidative metabolism of pea plants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01, 52(364):2115-2126 [6]万书波,单世华,李春娟,等我国花生安全生产现状与策略[J]花生学报, 2005, 34(1):1-4
[7]王才斌,成波,郑亚萍,等山东省花生田和花生籽仁镉含量及其与施肥关系研究[J]土壤通报,2008,39(6):1410-1413
[8]Hans J W,Hans J J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and chemical form of cadmium in bean plants[J] Plant Physiology,1980, 65(3):480-482
[9]向丹,焦卫平,苏德纯不同吸镉能力油菜各器官积累镉的差异性[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31(1):29-33
[10]Kupper H, Lombi E, Zhao F J, et al Cellular compartmentation of cadmium and zinc in relation to other elements in the hyper accumulation Arabidopsis halleri [J] Planta, 2000, 212(1):75-84
[11]Zhang G P, Fukami M, Sekimoto H Influence of cadmium on mineral concentrations and yield components in wheat genotypes differing in Cd tolerance at seedling stage [J] Field Crops Research, 2002, 77(2-3):93-98
[12]张国平, Motohiro Fukami, Hitoshi Sekimoto不同镉水平下小麦对镉及矿质养分吸收和积累的品种间差异[J]应用生态学报, 2002,13(4):454-458.
[13]Ni T H, Wei Y Z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cadmium in mining ecotype Sedum alfredii[J]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45(8):925-928.
[14]杨卫东,陈益泰,屈明华镉在旱柳中亚细胞分布及存在的化学形态[J]西北植物学报,2009,29(7):1394-1399
[15]杨志敏,郑绍建,赵秀兰,等磷对小麦细胞镉、锌的积累及在亚细胞内分布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1999,19(6):693- 695
[16]Ramos I, Esteban E, Lucena J J,et al Cadmium uptake and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in plants of Lactuca sp Cd-Mn interaction[J] Plant Science, 2002, 162(5): 761-767
[17]Zenk M H Heavy metal detoxification in high plants[J]Gene,1996,179:21-30
[18]Hall J L Cellular mechanisms for heavy metal detoxification tolerance[J] Exp Bot, 2002,53(366):1-11
[19]Vogeli-Lange R, Wagner G J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cadmium and cadmium-binding peptides in tobacco leaves[J] Plant Physiology, 1990, 92(4): 1086-1093
[20]万敏,周卫,林葆镉积累不同类型的小麦细胞镉的亚细胞和分子分布[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6):671-675
[21]杨居荣,贺建群,黄翌农作物Cd耐性的种内和种间差异Ⅰ种间差异[J]应用生态学报,1994,5(2):192-196
[22]Leita L, Nobili M D, Cesco S Analysis of intercellular cadmium in roots and leaves of bush bean[J]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1996,19(34):527-533.
[23]Florijn P J,Nelemans J A,Van Beusichem M L The influence of form of nitrogen nutrition on uptake and distribution of cadmium in lettuce varieties [J]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1992, 15(11):2405-2416
[24]Prasad M N Cadmium toxicity and tolerance in vascular plants[J]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1995, 35(4):52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