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层建筑结构复杂、难度大、施工技术要求高,本文探讨了高层建筑结构中施工技术的几个主要方面。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T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179-01
高层建筑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有多年历史,随着对高层建筑结构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施工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在迅速发展,是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材料工业水平和综合技术的衡量标准,也是财力资源雄厚的象征。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对高层建筑的需求也随着增大,对施工的质量以及速度、成本等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1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是结构抵御外界作用的构件总体组成方式,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是建筑设计中的结构要素,结构好比建筑的骨骼,它决定建筑的空间、形态,影响着整体建筑的造型,是建筑的核心灵魂。高层建筑结构复杂,主要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简体结构。
2 施工测量工作
施工测量的工作量很大,主要有基础施工测量、竣工测量、场地准备测量、建筑定位、变形观测、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等。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测量工作非常重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施工测量工作的精准度决定着高层建筑整体出制度和可靠性,是整个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要高度重视。这里控制网点一定要放在方便与施工复测又不容易被破坏的地方,混凝土包裹可以预防施工中干扰网点造成测误差,而且要加密。
全站仪和测距仪是场地平面控制测量的佳选,而场地标高测量则适合自动安平水准仪,其他还有激光经纬仪、自动铅直仪等。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仪器在使用之前都要严格校对以保精确度。
桩位间距的测量需要使用钢尺,使用前要求也是要校准精度,这里还要求钢尺的场地大于桩位之间距离。
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轴线投测、高程传递与防线质量检查。而建筑物轴线投测有根据城市化部门给定的红线测设建筑物轴线和根据已有建筑物关系测设建筑物轴线两种方法。
3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
3.1 水平荷载
水平荷载是决定因素,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数值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例值;而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和由此在竖构件中产生的轴力,与建筑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3.2 侧移
随着建筑高度增加,为了防止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快速增大,必须将其控制在某一限值内。
3.3 重视轴向变形
高层建筑过程中,由于竖向荷载数值高,会引起比较严重的轴向变形,造成连续梁中间制作出的负弯矩值和跨中正弯矩之和端支座负弯矩值相应的减小和增大。
4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技术
4.1 高层建筑结构基础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非常重要,完美的基础施工是整体建筑的安全保障,如果基础施工质量不能保证,很可能引起上部架构沉降裂缝,甚至整个建筑倾斜,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基础施工的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逐渐变的先进化,在提高施工质量控制经济成本和工期各方面都有很大进展。以下简单介绍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技术。
4.2 超流态混凝土灌木桩的技术
超流态混凝土是混凝土的一种,在施工时,用钻机钻孔直到规定的深度,然后通过喷头由下向上的向孔内注入超流态混凝土,等到灌注到地下水位以上时,可将钻杆抽出,在将原来准备好的钢筋笼沉到孔内来预定高度,接下来继续灌注混凝土,这样就形成桩基础,这样的施工方法有效环保有很多优点。
5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策略
5.1 框架结构
对框架结构的板、梁、柱采用现浇的方式可以提升框架结构的适应性能和整体性,但会使工作量增加,在此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灌溉、运输、振捣、保养和钢筋的加工等工作一定要特别的注意,做好这些的同时还需要大量的模板。滑模施工和组合式钢模板、胶合模板是现浇框架结构柱和梁模板的两种方式。
5.2 筒体结构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性,筒体的竖向承重结构最好采用现浇工艺方式,滑动模板和工具式组合模板是这里模板的最佳选择。现浇混凝土楼板和预制肋梁现浇叠合楼板、压型钢板,这些都适用于高层建筑,尤其是内外筒间楼板跨度较大的。
5.3 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施工要以结构整体性能好、施工工期短、抗震性强这些为目的,在这里,滑动模板和大模板恰巧能达到以上几点要求。滑动模板拥有结构整体性能加快施工速度,而大模板以结构整体性能好、抗震性强、施工快为主要优势。
6 转换层
转换层作为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流程与一般楼层施工相差不多,这里尤其对模板支撑、混凝土工程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只有利用科学,严格认真实施才可以保证转换层的施工质量。
6.1 选择可靠的模板支撑体系
模板支撑体系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可以选择结合浇筑法、载荷传递法和一次支模等支撑体系。为了保证支撑体系模板的质量,在进行二者配置时,最好列出模板排列简略图,同时让施工人员了解排列和拆装方法,进行模板检查时,一定要严格谨慎,避免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模板。
6.2 钢筋的选取施工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时,钢筋的验收要准备原材福建报告、焊接、隐蔽验收、工程制作等。转换层钢筋比较粗,数量大,在下料、翻样、安排排位顺序时一定要了解相关的规定和方案设计,处理好钢筋之间的连接方式,尤其是梁柱节点处,钢筋排列紧密就位绑扎困难,一旦大意出现问题将会非常麻烦。简单说下钢筋安装就位顺序:建立钢管搁架→地铺分层铺设→上部分层铺设→绑扎→放吊筋→拆搁架→放横杆、下纵筋、绑定→梁底保护层→支架就位→穿负筋等。
7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施工过程中存在常见的问题一般是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现在我国建筑工程方面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对整个工程是否顺利进展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管理人员素质低很不利于工程的进行,也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这样统一的管理培训很难进行,也只会导致情况更加恶化。
其次,在施工方面,人员安排不到位,由于建筑工程工作本身时间周期长、复杂,很容易造成施工单元工作上的配合失调以至于返工、务工等情况发生。质量监督不到位也是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的问题之一,从目前情况来看,质量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现有的制度存在问题,也就造成很多工作无法落实,拖延工程施工的步伐。
次之,施工技术上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施工技术决定着建筑工程的一切,是工程的焦点,在施工技术上不严格管理,将会导致一个工程的失败甚至造成无法预知的损失,同时,施工技术也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施工技术上的管理和提升是整个工程能否顺利竣工的关键,这个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最后,目前很多的投资方为了节省资金,雇佣一些资质不够的施工单位,这种不良现象越来越多,这对以后居民用房有很大的风险,根本没办法保证建筑的质量,再有就是很多不法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偷工减料,泡沫工程不在少数。这些都是造成房屋质量不过关的因素,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和严查。
结言: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过程周期长、复杂、技术要求高,所以在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规程制度进行,同时学会有效的利用新技术和设备,科学的学习掌握更多先进的施工技巧,有利于提高高层建筑的工程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迪雄,陈文超.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探讨[J].河南科技,2013,20:154-155.
[2] 李珺.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山西建筑,2007,02:145-146.
[3] 顾建春.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刍论[J].中国建设信息,2005,24:33-35.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T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179-01
高层建筑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有多年历史,随着对高层建筑结构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施工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在迅速发展,是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材料工业水平和综合技术的衡量标准,也是财力资源雄厚的象征。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对高层建筑的需求也随着增大,对施工的质量以及速度、成本等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1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是结构抵御外界作用的构件总体组成方式,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是建筑设计中的结构要素,结构好比建筑的骨骼,它决定建筑的空间、形态,影响着整体建筑的造型,是建筑的核心灵魂。高层建筑结构复杂,主要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简体结构。
2 施工测量工作
施工测量的工作量很大,主要有基础施工测量、竣工测量、场地准备测量、建筑定位、变形观测、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等。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测量工作非常重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施工测量工作的精准度决定着高层建筑整体出制度和可靠性,是整个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要高度重视。这里控制网点一定要放在方便与施工复测又不容易被破坏的地方,混凝土包裹可以预防施工中干扰网点造成测误差,而且要加密。
全站仪和测距仪是场地平面控制测量的佳选,而场地标高测量则适合自动安平水准仪,其他还有激光经纬仪、自动铅直仪等。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仪器在使用之前都要严格校对以保精确度。
桩位间距的测量需要使用钢尺,使用前要求也是要校准精度,这里还要求钢尺的场地大于桩位之间距离。
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轴线投测、高程传递与防线质量检查。而建筑物轴线投测有根据城市化部门给定的红线测设建筑物轴线和根据已有建筑物关系测设建筑物轴线两种方法。
3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
3.1 水平荷载
水平荷载是决定因素,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数值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例值;而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和由此在竖构件中产生的轴力,与建筑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3.2 侧移
随着建筑高度增加,为了防止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快速增大,必须将其控制在某一限值内。
3.3 重视轴向变形
高层建筑过程中,由于竖向荷载数值高,会引起比较严重的轴向变形,造成连续梁中间制作出的负弯矩值和跨中正弯矩之和端支座负弯矩值相应的减小和增大。
4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技术
4.1 高层建筑结构基础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非常重要,完美的基础施工是整体建筑的安全保障,如果基础施工质量不能保证,很可能引起上部架构沉降裂缝,甚至整个建筑倾斜,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基础施工的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逐渐变的先进化,在提高施工质量控制经济成本和工期各方面都有很大进展。以下简单介绍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技术。
4.2 超流态混凝土灌木桩的技术
超流态混凝土是混凝土的一种,在施工时,用钻机钻孔直到规定的深度,然后通过喷头由下向上的向孔内注入超流态混凝土,等到灌注到地下水位以上时,可将钻杆抽出,在将原来准备好的钢筋笼沉到孔内来预定高度,接下来继续灌注混凝土,这样就形成桩基础,这样的施工方法有效环保有很多优点。
5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策略
5.1 框架结构
对框架结构的板、梁、柱采用现浇的方式可以提升框架结构的适应性能和整体性,但会使工作量增加,在此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灌溉、运输、振捣、保养和钢筋的加工等工作一定要特别的注意,做好这些的同时还需要大量的模板。滑模施工和组合式钢模板、胶合模板是现浇框架结构柱和梁模板的两种方式。
5.2 筒体结构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性,筒体的竖向承重结构最好采用现浇工艺方式,滑动模板和工具式组合模板是这里模板的最佳选择。现浇混凝土楼板和预制肋梁现浇叠合楼板、压型钢板,这些都适用于高层建筑,尤其是内外筒间楼板跨度较大的。
5.3 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施工要以结构整体性能好、施工工期短、抗震性强这些为目的,在这里,滑动模板和大模板恰巧能达到以上几点要求。滑动模板拥有结构整体性能加快施工速度,而大模板以结构整体性能好、抗震性强、施工快为主要优势。
6 转换层
转换层作为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流程与一般楼层施工相差不多,这里尤其对模板支撑、混凝土工程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只有利用科学,严格认真实施才可以保证转换层的施工质量。
6.1 选择可靠的模板支撑体系
模板支撑体系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可以选择结合浇筑法、载荷传递法和一次支模等支撑体系。为了保证支撑体系模板的质量,在进行二者配置时,最好列出模板排列简略图,同时让施工人员了解排列和拆装方法,进行模板检查时,一定要严格谨慎,避免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模板。
6.2 钢筋的选取施工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时,钢筋的验收要准备原材福建报告、焊接、隐蔽验收、工程制作等。转换层钢筋比较粗,数量大,在下料、翻样、安排排位顺序时一定要了解相关的规定和方案设计,处理好钢筋之间的连接方式,尤其是梁柱节点处,钢筋排列紧密就位绑扎困难,一旦大意出现问题将会非常麻烦。简单说下钢筋安装就位顺序:建立钢管搁架→地铺分层铺设→上部分层铺设→绑扎→放吊筋→拆搁架→放横杆、下纵筋、绑定→梁底保护层→支架就位→穿负筋等。
7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施工过程中存在常见的问题一般是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现在我国建筑工程方面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对整个工程是否顺利进展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管理人员素质低很不利于工程的进行,也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这样统一的管理培训很难进行,也只会导致情况更加恶化。
其次,在施工方面,人员安排不到位,由于建筑工程工作本身时间周期长、复杂,很容易造成施工单元工作上的配合失调以至于返工、务工等情况发生。质量监督不到位也是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的问题之一,从目前情况来看,质量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现有的制度存在问题,也就造成很多工作无法落实,拖延工程施工的步伐。
次之,施工技术上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施工技术决定着建筑工程的一切,是工程的焦点,在施工技术上不严格管理,将会导致一个工程的失败甚至造成无法预知的损失,同时,施工技术也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施工技术上的管理和提升是整个工程能否顺利竣工的关键,这个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最后,目前很多的投资方为了节省资金,雇佣一些资质不够的施工单位,这种不良现象越来越多,这对以后居民用房有很大的风险,根本没办法保证建筑的质量,再有就是很多不法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偷工减料,泡沫工程不在少数。这些都是造成房屋质量不过关的因素,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和严查。
结言: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过程周期长、复杂、技术要求高,所以在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规程制度进行,同时学会有效的利用新技术和设备,科学的学习掌握更多先进的施工技巧,有利于提高高层建筑的工程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迪雄,陈文超.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探讨[J].河南科技,2013,20:154-155.
[2] 李珺.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山西建筑,2007,02:145-146.
[3] 顾建春.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刍论[J].中国建设信息,2005,2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