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者知道汉语还有其它的样貌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hom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华文学我读得并不多,所以并没有完整的概念。第一次读黎紫书,是花城出版社出的一套跨区域华文女作家精品文库,其中有一本黎紫书的短篇小说集《出走的乐园》。黎紫书以短篇小说见长,所涉题材也广,文字细密带些许冷峻,故事的张弛把握得很好,十分耐读。有段时间她住在北京,结果写出来的故事都带着京味,很有意思。从出版角度来说,首先确定的是她的作品的文学价值,像《告别的年代》写的是三代人的故事,是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生活和历史。在引进她的作品时,我们并没有特别考虑她的马华背景,而是视为华语文学。
  华语文学说大一点,大陆、港台、新马等地的华语创作都包含在其中,甚至越南、缅甸、印度等亚洲作家所写下的亚洲经验都可以算,海外华人作家如哈金等人虽然是用英文写作,但写的是华人的经验,也都可以视为大华语文学圈的一部分。简单说,用汉语写作的,或是写华人(亚洲)经验的都涵括在内。黎紫书说过马华文学至少有两种,现在进入我们视野的(可能是语言的关系),只是华语写作的部分。
  对马华文学的了解,多是来自台湾“联合报小说奖”、“中国时报小说奖”等。马华作家在台湾得奖并开始被其它地区的读者关注,这种现象跟娱乐圈有点像,比如孙燕姿也是在台湾红起来的。从地域和历史来说,马来西亚的华人是边缘人,所以不容易受到重视。
  华语文学其实很宽广。从文字层面上看,应该是很丰富的,但现在我们读到的只有简体字,只有白话文,只有现代汉语,长此下去,华语会变得越来越贫乏,尤其是对下一代来说。所以,我會更关注其它形式的华语写作。从内容层面来说,因为国家政治的隔阂,不同华语地区所关注的命题明显不同,因为写作都是从经验出发,经验不同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不同,比起大陆,其它地区的创作更显自由和开阔。我们希望可以打造一个平台,把更多中文写作的可能性介绍给大陆读者,让读者知道汉语还有其他的样貌,以及其他华人(亚洲人)是怎么生活的,也就是提供一种阅读的可能以及生活的可能。
  从出版角度来说,我们经营的是作家而不是某一部作品,所以会对感兴趣的作家的全部作品细读,然后决定是否出版、如何规划、以何种方式让读者接近这个作家,作家的背景并不是我们考虑的主要问题。作品会说话,读者如果愿意倾听,我们的工作就算做到了,说感性一点,是共鸣的问题,不管谁写的,哪里的人写的,只要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时间长了,也许就能出经典了。
其他文献
台湾顽石剧团从9月到10月,开始台湾巡演龙瑛宗的由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燃烧的女人》,并启动多场读书会,重新再认识早期客语作家龙瑛宗。  龙瑛宗本名刘荣宗,祖籍广东饶平,是刘家来台的第四代子孙。1911出生于新竹北埔小镇,父亲曾经营杂货店、樟脑生意,也做过占卜先生,并不富裕,终其一生为了生活努力工作。龙瑛宗从小体质虚弱,严重的哮喘使他经年累月如野草般在风中喘息;成人之后的龙瑛宗则身材瘦小且略带口吃,
期刊
“录像局·档案6:陆春生”艺术家讲座  时间:9月20日19:00  地点:广州博尔赫斯书店小洲店  主讲:陆春生  陆春生,摄影家。2000年他做出了短片《会咳嗽的曲线》,接着又一口气做了摄影作品《水》和《嗨!拉娜》,开始在当代艺术界广为人知。代表作为《夏天时谋杀托洛斯基,金融界的先生们更消沉了》、《对科幻小说最愚蠢的抨击之一是认为它不能预测未来》、《唯物主义者都睡着了》等。  胡思好“10”节
期刊
传统出版,包括出版品的选择、制作、发行。由于新技术,特别是数码技术和硬件载体的变革,传统出版变得危机四伏。传统出版业者如果不改变自己,将会没有立足之地。  传统出版如何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首要是定位,即在 出版产业链中打造属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对了,可能一顺百顺;反之也就一错再错。如何定位自己,我想无非要符合两点要求,一是社会需要你,二是你的条件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即出版产业的需求。  出版
期刊
每当画家为一个人物画素描的时候,我们兴许会问:那个人物和画家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画家惟独挑选他/她作为画中主角?当我们注视着那栩栩如生的五官轮廓,感觉我们就像画家那样充满深情地凝视着模特儿,甚至拥有那位他/她的感官、思想以至情感时,画家的作品就成功掳获了我们的心。作为画家、作家、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的确作如是想。伯格以《观看之道》重新定义画家、绘画与被绘画者(不论是人或物)的关系,以充满关注的“观
期刊
访联经出版公司副总编辑  胡金伦  马来西亚作家在台湾出版作品的历史可上溯至1962年,张寒的《梦里的微笑》,而第一位在台湾获得文学奖的则是商晚筠。从那以后,大批崇尚中华文化的马来西亚年轻人沿着前辈的足迹到台湾,并在台湾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文化梦想。现任联经出版公司副总编辑的胡金伦就是其中的一员。  1998年,胡金伦在吉隆坡《星洲日报》当了两年专题记者之后,留学台湾。政治大学中文所毕业后即进入出版
期刊
2003年9月开业至今,经营轶田书集的店主人是陈政宜、洪一珍夫妇。妻子洪一珍出生澎湖,原本学习服装设计,现为县府文化局的公务员。而丈夫陈政宜则是苗栗后龙镇长大的闽南人,图书资讯、新闻学系毕业后,在报社担任过记者。媒体工作时间弹性,却不一定自由,洪一珍说:“水灾、风灾、地震……他必须待命和回报总社,重要时刻未能陪伴家人,长年错过小孩的成长,总会有很多遗憾。”当时陈政宜已过而立、迈向中年,生怕年纪渐长
期刊
2月1日,“台北书展”开幕第一天,强调中华文化传承、以两岸四地为市场目标的“龙图腾文化”在会场宣布正式成立,准备进军青少年阅读版图。该公司发挥两岸四地出版资源、人才资源、市场资源优势,创新华文“出版交流”平台。龙图腾文化与厦门“大龙树文化传媒”共同企划、引介华文青少年板块好作品,两岸同步作业,此策略联盟运作顺畅,两岸读者也可“同步”阅读。本刊专访大龙树总经理张叔言,畅谈两岸出版合作新模式以及未来发
期刊
这是一个能够抗拒生命,而不能抗拒文字的人。  他在小说中说:“夏天结束得像个不耐烦的婊子,当你汗津津地趴在她身上还没出净存货的时候,这具刚才还火炭似的躯体已渗出凉意侵入我的肌肤。一个天性凉薄的季节已然来临。”  他在电话里说:“写作几乎是我的全部。假如我现在不能写作了,比方我傻了,或是不能正常思维了,那么我就等于死了。”  他是《无尾狗》的作者,阿丁。  不可思议的小说  阿丁起初是麻醉师,当他结
期刊
黎紫书在正式写作之前,在《星洲日报》当了足有十三年的记者和主编。当记者,其实是黎紫书童稚时的理想,只是因为小时候看到电视剧中一位女记者在外出采访时被人放狗害她爬到树上,场面忍俊不禁。她觉得当记者那么自由,有那么多的驚险。“她很大姐大、很干练的,如果继续混下去,将来会很有前途”,台湾作家杨照后来说起此前对黎紫书的这番印象之时,她已然以作家身份出现在公共场合。  黎紫书说:“虽然记者的工作很好,可是你
期刊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贺淑芳,在今年年初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迷宫毯子》。书中收录了她自2002年以来的12篇短篇小说,其明显的多重时间性的“时空体”,让有小说家和学者双重身份的黄锦树赞誉有加。  “我一直这么做:只要一觉得现实成了一堵墙,就会拼命从书里一字一字地吃掉,然后再一字一字地吐出来。”封面上的这句导语让人很有深入窥探的欲望,细细读完之后才明白,那“一字一字吐出来”的,不光是贺淑芳的写作欲望,更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