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以来,素来被视为戴着镣铐跳舞的语文教学似乎可以无拘无束地手舞足蹈了。一个超越预设现今弥香的新生命向我们走来,这就是生本,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往往体现在生成性目标的出现之中。因此,教育者不再囿于一孔之见,定于一家之言,而是尊重异端,容纳叛逆。课堂俨然成了多声部思维合奏曲。然而,真正走入生成性课堂,教师才发现“请佛容易送佛难”,不得章法的个性阅读和引导,使得课堂问题不断。
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时刻生成着鲜活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应为学生搭建课堂生成的平台,并敏锐地捕捉富有生命气息的生成资源,反思教学行为,及时予以调整。
一、节外生枝喜生成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真正地关注学生和接受学生,建立教师和学生共同对知识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一个教育者,也是一个学习者、发展者。
支玉恒老师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最后一节时,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乐气氛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现在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许多水,这不是浪费吗?”此话一出,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节奏显然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就在全班学生和台下听课老师为之瞠目的时候,支老师却立即对这位学生大加赞赏,并请学生再读全文,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
试想,如果教师不认真倾听并及时发现“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是在浪费水资源”这有益的动态资源,如果我们的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课堂上怎能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这就是课堂的生成,智慧的生成!
二、捕捉错误成亮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预料之中学生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则不够重视,甚至有些不悦,弃之不顾。其实,课堂中的一些“错误”,也是一种生成的资源,处理得当,有时也是课堂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教师有趣的引用“生成”,激活了课堂,让学生在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完成了整堂课的教学,真是“因祸得福”。
三、因势利导展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所以,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做出反应,针对学生的充满个性的思维灵活地调整教学思路。
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按预案向学生提问:“小蝌蚪是用什么办法找妈妈的?”有学生说:“它一个一个问着找。”另一个学生答道现在条件先进了,小蝌蚪只要写一则《寻妈妈启事》,在电视上播放一下,不就简单了。这时,又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手:“青蛙妈妈也可以写一个《寻儿启事》,小蝌蚪看到了,就会直接找到妈妈。”于是,教师临时改变了原来设计的教法,顺着学生的思维设计教学过程,请同学们认真读书,帮小蝌蚪写一则《寻妈妈启事》,或者帮青蛙妈妈写一则《寻儿启事》,设计好文字、图片,拿到电视台去播放。学生兴致高昂,组成了一个个合作小组,有的研究“启事”的语言表达,有的画青蛙的生长过程简图,有的为“播音”而训练朗读……使教学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语文课堂生成的资源错综复杂,又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也不同,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教师应及时捕捉来自学生的原始信息,做出智慧的回应,迅速进行判断、分析,作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提炼出有价值的资源,适时调整教学思路,进行有效利用,才能不斷地推进课堂的生成。
四、无中生有再创造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出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这就是说,读书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创造性地阅读。在教学中要及时抓住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的思维火花,因为这不仅是阅读思维的火花,更是富有创造精神的火花。有时甚至于要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无中生有”,让学生的阅读个性有“可趁之机”,让学生有“创造”的机会。
如我校有位老师在上《小熊住山洞》这一课时,就三番两次地“无中生有”,引导学生在个性阅读中进行再“创作”。在小熊爸爸为什么要砍树造房子这一部分时,老师故意说:“住山洞不是挺好的嘛,夏天多凉快呀,干嘛要造木头房子,多麻烦啊!”对老师的第一次“无中生有”,学生纷纷抗议:“山洞里夏天虽然凉快,可是蚊子太多了,身上被咬了好多小包包,真难受啊!” “山洞里很潮湿,熊爸爸和熊妈妈都得了关节炎,痛起来的时候,路都走不动。”……课文中短短的一句话,学生根据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加以补充,对课文进行了第一次合理的再“创作” 。其后,老师又故技重施,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森林四季景色的描述进行再“创作” :“秋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结满了果子,有的像红红的小灯笼,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可爱的小葫芦。摘一个,咬一口,甜水直流。小熊舍不得砍树造房子。” ……学生想象描述的森林更美了,语言更丰富了,当然,也更能体会小熊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心情了。
语文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也不是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根据文本的空白处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本案例中,在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无中生有”式的阅读引导中,学生不知不觉对课文进行了再“创作” ,并在“创作”中更深地领悟了课文所蕴涵的道理。
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时刻生成着鲜活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应为学生搭建课堂生成的平台,并敏锐地捕捉富有生命气息的生成资源,反思教学行为,及时予以调整。
一、节外生枝喜生成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真正地关注学生和接受学生,建立教师和学生共同对知识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一个教育者,也是一个学习者、发展者。
支玉恒老师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最后一节时,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乐气氛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现在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许多水,这不是浪费吗?”此话一出,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节奏显然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就在全班学生和台下听课老师为之瞠目的时候,支老师却立即对这位学生大加赞赏,并请学生再读全文,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
试想,如果教师不认真倾听并及时发现“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是在浪费水资源”这有益的动态资源,如果我们的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课堂上怎能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这就是课堂的生成,智慧的生成!
二、捕捉错误成亮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预料之中学生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则不够重视,甚至有些不悦,弃之不顾。其实,课堂中的一些“错误”,也是一种生成的资源,处理得当,有时也是课堂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教师有趣的引用“生成”,激活了课堂,让学生在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完成了整堂课的教学,真是“因祸得福”。
三、因势利导展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所以,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做出反应,针对学生的充满个性的思维灵活地调整教学思路。
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按预案向学生提问:“小蝌蚪是用什么办法找妈妈的?”有学生说:“它一个一个问着找。”另一个学生答道现在条件先进了,小蝌蚪只要写一则《寻妈妈启事》,在电视上播放一下,不就简单了。这时,又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手:“青蛙妈妈也可以写一个《寻儿启事》,小蝌蚪看到了,就会直接找到妈妈。”于是,教师临时改变了原来设计的教法,顺着学生的思维设计教学过程,请同学们认真读书,帮小蝌蚪写一则《寻妈妈启事》,或者帮青蛙妈妈写一则《寻儿启事》,设计好文字、图片,拿到电视台去播放。学生兴致高昂,组成了一个个合作小组,有的研究“启事”的语言表达,有的画青蛙的生长过程简图,有的为“播音”而训练朗读……使教学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语文课堂生成的资源错综复杂,又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也不同,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教师应及时捕捉来自学生的原始信息,做出智慧的回应,迅速进行判断、分析,作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提炼出有价值的资源,适时调整教学思路,进行有效利用,才能不斷地推进课堂的生成。
四、无中生有再创造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出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这就是说,读书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创造性地阅读。在教学中要及时抓住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的思维火花,因为这不仅是阅读思维的火花,更是富有创造精神的火花。有时甚至于要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无中生有”,让学生的阅读个性有“可趁之机”,让学生有“创造”的机会。
如我校有位老师在上《小熊住山洞》这一课时,就三番两次地“无中生有”,引导学生在个性阅读中进行再“创作”。在小熊爸爸为什么要砍树造房子这一部分时,老师故意说:“住山洞不是挺好的嘛,夏天多凉快呀,干嘛要造木头房子,多麻烦啊!”对老师的第一次“无中生有”,学生纷纷抗议:“山洞里夏天虽然凉快,可是蚊子太多了,身上被咬了好多小包包,真难受啊!” “山洞里很潮湿,熊爸爸和熊妈妈都得了关节炎,痛起来的时候,路都走不动。”……课文中短短的一句话,学生根据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加以补充,对课文进行了第一次合理的再“创作” 。其后,老师又故技重施,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森林四季景色的描述进行再“创作” :“秋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结满了果子,有的像红红的小灯笼,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可爱的小葫芦。摘一个,咬一口,甜水直流。小熊舍不得砍树造房子。” ……学生想象描述的森林更美了,语言更丰富了,当然,也更能体会小熊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心情了。
语文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也不是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根据文本的空白处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本案例中,在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无中生有”式的阅读引导中,学生不知不觉对课文进行了再“创作” ,并在“创作”中更深地领悟了课文所蕴涵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