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课程化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ia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届全国“儿童发展与游戏精神”论坛于2018年5月11~12日在成都举行。“儿童发展与游戏精神”论坛,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王振宇教授率领的游戏研究团队一年一度召开的工作论坛。这个团队在研究安吉游戏对我国幼教改革的作用和价值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我国幼儿园游戏所面临的理论困惑和实际困境,对传统游戏理论提出大胆的质疑和解构。本次论坛的中心议题是“幼儿园游戏课程化”。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400多位幼教工作者一起探讨了游戏课程化的内涵、意义和途径,探索儿童游戏权利的具体落实和幼教课程改革等重大课题。
  王振宇教授在主旨报告《论游戏课程化》中指出,虽然我国学前教育界已就“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达成共识,但是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尚未完全贯彻落实这一理念,尤其是在处理游戏与课程、游戏与教学的关系时,还存在许多误区。王振宇认为,安吉游戏的重要价值是把游戏的权利还给了幼儿,使幼儿能够自由地开展室内外的自主游戏;教师也积累了大量观察、分析、支持和引导幼儿自主游戏的经验。以自主游戏著称的安吉游戏已经自觉地走上了游戏课程化的道路。游戏课程化,是从幼儿的游戏出发,及时把握幼儿学习的生长点,通过引导和建构新的游戏,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①游戏课程化是一个通过游戏的力量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游戏链,其出发点是幼儿的游戏。这里的游戏,既包括自主游戏,又包括工具性游戏。游戏课程化本质上是构建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游戏课程化把游戏既当作幼儿园教育的手段,又当作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实现了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游戏课程化是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有效途径,也是区别幼儿园游戏与游乐场游戏的本质标志。游戏课程化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专业力量,通过游戏的力量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从而建立一种“儿童就是目的”的新的幼教课程模式。只有实现了游戏课程化,游戏才能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就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贯彻落实问题,台湾政治大学简楚瑛教授作了题为《从幼教生态系统理论思考游戏课程化的路径》的报告。她重点从与幼儿生活和教育有关的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观系统层面,分析影响幼儿游戏的人物、典章制度、信念等因素,进而指出了推动游戏课程化需要努力的方向。台湾清华大学周淑惠教授在《大手拉小手:游戏与课程和谐共生》报告中强调要推动游戏与课程的和谐共生。她认为,游戏是与幼儿的探索行为相生相随的,这是游戏与课程和谐共生的基础。没有高品质的游戏,就没有高品质的课程。游戏与幼教课程融合,是幼儿园教育的道德使命。湖南师范大学曹中平教授在《乡村游戏课程的生态学思考》报告中指出,乡村游戏贴近农村幼儿的生活,是农村幼儿园课程的宝贵资源。乡村游戏课程化是克服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和过度城市化倾向的有效途径。他认为,乡村游戏课程化面临游戏生态的重建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季节化、领域化、区域化和模块化等运行机制来加以解决。华东师范大学韩春红副教授作了题为《游戏课程化中建构健康积极的师幼关系》的报告,基于CLASS课堂评估系统的评估理念,通过数据分析,阐明了游戏课程化较之传统课堂模式更加有利于发展健康积极的师幼关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周桂勋老师在《“纲要”和“指南”导向下的游戏课程化》报告中分析了游戏与课程的关系,阐明游戏课程化是落实《纲要》和《指南》的有效途径。浙江师范大学吕萍、华东师范大学古秀蓉、西北师范大学龙红芝等专家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游戏课程化在幼儿园的贯彻落实问题。
  就游戏课程化对幼儿园师资的要求问题,浙江师范大学步社民教授在《游戏课程化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转向》报告中指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彰显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性。温州大學林炎琴副教授在《“游戏课程化”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挑战》报告中着重指出,游戏课程化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将幼儿游戏课程纳入必修课,重视儿童观察类课程,将课堂教学与浸入式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具有游戏精神的准幼儿园教师。
  开展游戏课程化实践的若干所幼儿园的园长在本次论坛上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安吉实验幼儿园章洁园长在《安吉游戏与教师专业成长》报告中介绍了安吉幼教人在安吉游戏发展的十几年中的成长历程。如今,安吉幼教人深深体会到“生活处处有课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觉醒。温州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陈娴园长在《游戏课程化的无缝对接》的报告中,分享了教师在游戏中观察捕捉幼儿学习生长点,为幼儿提供鹰架支持的案例。温州第四幼儿园金晓群园长、温州第十幼儿园陈晓为园长、温州第十一幼儿园王畅园长、温州第十二幼儿园李金平园长、昆明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邢保华园长、四川省直属机关实验幼儿园吴克琴园长等人的报告也充分说明,建构游戏课程化这一新型课程模式,是落实“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的有效途径。
  本次论坛得到成都市华阳幼儿园、成都菁华教育培训有限公司、《幼儿教育》编辑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Curriculum Based Play in Kindergarten: A Review of the Third National Forum on “Children’s Development and Play Spirit”
  Lan Qingcheng
  (Facult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旨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好玩。以“卷纸有多长”教学为例,从“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实践研究—总结反思”四方面展开实践研究,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是好玩的,进而提升学习数学的动力。  【关键词】小课题;实践研究;卷纸有多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
“对顶角相等”本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的内容,拿出来放在这里讨论,可能相当一部分老师会很诧异,觉得小学阶段不可能有。我们不妨来对小学数学人教实验版(2001)教材和人教2011版教材的这一单元做一对比。  通过对比,教师可以发现两种教材都有这种题型,而且修订完善后的人教2011版教材在已有的基础上延伸地保留了它,可见这种题型在新课程中所占的地位。那在實际的教学中如何讲解呢?一、强化
【摘 要】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对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教学中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领域。以“确定起跑线”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综合实践活动的“明理、计划、实践、分享”四个环节展开,从“纸上谈兵”走向“实践活动”,让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展现独特魅力。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确定起跑线;纸上谈兵;实践活动  在小学数学四大领域的教学中,“综合与实践”往往是教师比较容易忽略的领域,教师往
【摘 要】四年级认识平行四边形,是在学生初步認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就是说,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从理性上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本文首先对课前的测试进行仔细的分析,提出了整体化学习情境的教学设想,对学习素材进行一定的整合,对学习方式进行改进,并详细记录了该课的教学过程。同时针对教学环节阐述了教学设想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实践  人教版教材在四上年级编排了“平行四边形、
结课,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终结阶段,即课堂小结或课堂总结。完善、精要的课堂结课,不仅帮学生加深知识印象,使知识系统化,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会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情感,有助于师生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 学生主动总结,实现全面评价  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总结不再由教师包办,应成为师生共同评价的过程,课堂结课可由学生自主建构。如笔者在教学一年级“比多少”时引导总结:  师:在这节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91~92页“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猜测、操作、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进一步理解转化思想方法在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中的作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借助教学材料和生成资源,初步培养主动质疑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唤醒经验,提出问题  1.回忆旧知(略)。  2.提
皮亚杰曾说过,动作是智慧的根源。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也有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方式,还有不怕失败、善于思考、勇于坚持的态度,更有因成功而带来的快乐感和满足感。动手操作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不是所有的动手操作都是有效的,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只是为了操作而操作,最终却效果寥寥。然而,在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操作却总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
【摘 要】能力测评情况可以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就人教版三年级“解决问题”内容的测评而言,可以先与其他年级进行比较,形成三年级解决问题能力分解表,再尝试编制题目对这些能力进行测试,对测试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这样的过程能促动教师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落实相关教学目标。  【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测评  人教版教材中“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是教材变化较大的部分,以各类典型应用题的消失为
【摘 要】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新教材的“梯形的认识”一课展开教学实践,由浅入深,前有蕴伏把脉认知规律,中有突破厚实探究活动,后有发展渗透思想为主要策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以丰富学材、层次反馈、多元运动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 信息技术 空间观念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 版)
一、案例背景  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总方向,就是让数学教学回归教育的本体——儿童,关注儿童的特点,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儿童数学”赋予了数学、数学教学更丰富的内涵,它顺应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在理解与接纳中,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它回归儿童的生活实际,从儿童生活出发,引导儿童自主地学习;它基于儿童的成长特点,让儿童从自我经验出发,经历体验过程,在活动中理解数学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