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概念,想说爱你也容易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474033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物理概念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物性概念,这是直接反应事物,物质特性的概念,如质点、绝缘体、电场等,对于它们,大凡是通过定性语言表述,阐述它是什么。另一类是理性概念,是用来反映事物(含过程、现象)原理和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如力、能、电场强度、电容等。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的核心,它是学习物理、理解物理公式含意、掌握其法则、规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高中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掌握的一个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法,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能效的重要手段。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仅就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谈点粗浅体会。
  一、创设情境,在体验中理解概念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精心设计,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物理,体验物理的乐趣。对于偏好独自学习、不善交际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其积极投入小组学习活动,多开展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及表达训练。如果这样做,学生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他会自发地去学,去理解。例如:在帮助学生理解“超重、失重”这两个概念时,笔者提前准备磅秤,在上课时首先提出:人站在磅秤上,在下蹲过程中,磅秤的示数是否有变化,如果变化结果如何?反之,结果又将如何?先让学生猜想,然后亲自去实践,从事实中得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体验,尽可能地通过自身的活动去汲取知识,理解概念。
  二、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概念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把握不同概念的特点,选用不同的适用于该概念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把握概念的实质,为灵活运用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不是简单地将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概念、掌握概念,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这样也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许多同学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概念掌握不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调查发现,学生认为物理难学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对基本概念难以理解,或难以理解透彻,以至于听不懂或不会用,更不要说灵活运用。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当然就谈不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概念教学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础,更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学习概念的目的在于应用。所以,笔者从多角度提供概念的变式,让学生判断,或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阶梯式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深化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加速度”的概念,笔者利用下列问题进行应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距地面10km时开始启动降落伞装置,速度减至10m/s,并以这个速度在大气层中降落。在距地面1。2km时,返回舱的4台缓冲发动机开始向下喷火,舱体再次减速。设最后减速过程中返回舱做匀减速运动,并且达到地面时恰好速度为0。求最后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提高了对概念的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物理概念运用自如。
  三、通过物理实验引入概念
  教学实践表明,实验能为学生提供符合认识规律的最优化的学习物理的情境。有些概念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并不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在学生头脑中尚没有形成概述,这类概念的引入可以借助实验。
  运用实验展示物理现象和过程,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现象及过程产生必要的感性认识,还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现象和过程获得生动、深刻的印象,这对形成和理解物理概念有着积极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实验来创设学习概念的环境,既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被研究的对象和现象上来,并注意观察它的变化及其产生条件,以便从中发现它的本质属性。
  总之,在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从概念本身的特点出发,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使学生在学习概念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使学生在掌握概念的同时,领会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科学能力,进而内化为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正确的科学观,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有效物理教学的要求。
其他文献
因材施教是大家都熟悉的教学方法作为学生得到因材施教不仅可以成才更是终身受益。也就说从学生的具体实际从教材内容的具体实际从选拔人才需要的具体实际出发科学地实施教育教学既可以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而且对学生终身受益无穷。初中化学教学教研怎样才是从实际出发呢?为什么必须从实际出发呢?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也许还会偏离教学的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达不到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
期刊
引言  在提出问题这一过程中爱因斯坦说过只有先有问题人们才会进行思考才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办法因此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和关键。所以教师要善于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时也要不断地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根深蒂固的地
期刊
自2010年以来,全国职业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陆续开展,有效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职业学校的广大教师在这一浪潮的影响下,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在不断地尝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华南师范大学的郭思乐教授早在1999年就提出的“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如何将信息化教学手段与生本教育有效融合,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在做这方面的探索.接下来
期刊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做数学题也是这样,题目中明确给定的条件,人人都能看到,并加以利用,而对于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条件,往往不能察觉,导致题目的错解.尤其是三角函数,其内容的独特性,使得三角问题的条件更为隐蔽,稍不留神就会落入命题设置的陷阱中.一些带有隐含条件的三角问题频频出现在各种参考书中,教学中发现,即使对一些较简单的习题,学生也常因知识或认识上的缺陷而步入解题的陷阱.本文将通过实例就学生解
期刊
部分初中生在参加各种数学考试时会出现各种失误,这些失误不但会影响学生的成绩,还会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特别是在中考时,一旦出现失误,将会出现难以挽回的局面.所以,教师在教好课的同时更要帮助学生降低失误的发生几率,让他们尽量避免失误,从而取得高分.本文就学生失误的主要成因展开分析,并总结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失误成因  分析这些学生出现的失误的成因,主要由两个方面:第一,知识能力方面.由于基础知识
期刊
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功之一,因受力分析的不完全或错误常常是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因为这一基本功掌握不好而导致学习上的困难,从而形成对物理学习的畏难情绪,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受力分析是物理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而这一难点恰恰给刚升入高中的学生首先遇到了.因此,克服这一难点就成为顺利衔接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关键之一.那么,形成这一难点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一难点?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用认知心理
期刊
互联网对人类的学习方式的影响是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所不能比拟的,有利用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以及最新的学习理论的运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作为一名化学老师,应合理运用网络多媒体、网络技术,切实提高化学课堂效果。  一、合理运用网络技术,寻找合适教学工具  1。Powerpoint  Powerpoint是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软件,利用po
期刊
黑板是传统课堂教学中呈现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媒体工具,书写便捷、师生间的交互作用明显。然而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的发展,黑板在教学中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主要是信息呈现的过程慢、信息量小,不能即时呈现各种图表,不能呈现动态画面,不能长期保存教学中在黑板上所书写的有用信息,会产生大量粉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等。交互白板进入课堂,使教学结构发生了变化,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传递形成多通道的网
期刊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以及“五严”规定的实施,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人数呈现增长的趋势。所谓“数学学困生”,即对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在数学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方法、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引导、促使每个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有人说过:“转化一名‘学困生’,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生。
期刊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教学的核心。针对学生而言,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解题。解题过程是学生心理活动和思维能力的切入过程。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要从实践、感悟、内化入手,让学生对自身思维结果进行验证和再认识。如果没有解题反思,学生数学思维就会停滞不前。因此,注重数学解题反思尤为重要。  一、解题反思利于教学拓展  数学解题过程可以被称之为采蘑菇现象。当人找到了第一个蘑菇之后一定会环顾四周是否有其他蘑菇。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