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良知并非一个全新的伦理观念,从差异论的视角分析,生态良知是社会差异化发展的结果,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内化特质。人的真正涵义是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体现出来的,这是生态良知生成的基础,但差异与同一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人與自然的同一是类认同的前提,也是生态良知生成的条件。
【关键词】生态良知;人与自然;差异;同一
生态良知是由于人类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存论意义上的关联而产生的一种关爱、保护自然的自然、自觉、自愿的“善”的观念。生态良知产生的前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这种统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影响。生态良知产生的主体条件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同、情感、体验,最终,通过情感反馈与升华而生成生态良知。人与自然的差异是生态良知生成的基础,因此研究生态良知的根源应从人的类本质入手,着重分析人与自然差异的来龙去脉。
一、人与自然的差异:生态良知生成的基础
人猿辑别之后,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分离,虽然人靠自然界生活,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人的真正涵义是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体现出来的,同时这种差异关系也确认了人的类本质。诚然,作为一个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同其他生命体一样遵循着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但由于差异的绝对存在,生命体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都具有排他之共性,由此可以得出:人为了体现自己类的生存本质,必须要异于他类,特别是自然,用自己的力量与自然进行区分,在生存的舞台上尽情的展现自己,这就是“自然——人——社会”的人类发展模式,也是人的类本质逐步呈现的必然过程。
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人的活动虽然是在自然的基础之上,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自然的超越,这是人与自然存在差异的结果,人的类本质正是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得以提升的。其实,人的类本质的存在是生命载体表现的一种样态,是生物链进程中的必要一环,在类本位时代,最初的原始人所面对的是自然的巨大压力,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原始人只能板结为类,共同对付自然的压迫,即原始人首先产生的是对同类之认同和对自然之排斥,这种类聚形式以原始人的类整体性活动进行的,在人与自然的差异关系中生成。
人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存在的一部分,这是人同自然存在的同一性,但这种同一性无法掩盖自然本身发展的差异性,因为人的存在本身就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差异,是自然差异化进程的凝结,是人的类本质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人之为人的客观存在。马克思高度智慧的提出“物质变换”的概念,他说:“劳动首先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这种物质变换引起的是人自身自然组织的变化发展,因此,自然差异是构成人的类本质的客观标尺。
二、人与自然的同一:生态良知生成的条件
同一性就是事物或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具有的共同性,它是纷繁复杂的差异事物之纲领。没有同一就没有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也就没有差异的存在条件,所以差异与同一是相互联系的。类聚力的本质就是类的认同,建立在人的同一性基础之上。人之为人而区别于他物,关键具有类的共性之处,即人的自然同一性,它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差异性的基础上的。从另一个层面上分析,类认同又推动了人与自然的差异化发展,使类聚力得以强化,对自然的排斥力起到了一个缓冲作用。
类认同是客观存在的,但类认同却离不开差异,因为没有差异就没有同一,反之亦然。由于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人类的创造性可以渗透到自然之中,而人是社会动物,这种社会性又是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通过人类的认同而实现的。作为类认同的主体条件,人类的自我意识是对人与自然差异的反思,是对自然排斥力干扰的理性思考,是人与自然分离的结果。
当自然的差异化发展达到突变时,人类的自我意识便由自发上升为自觉,为了在发展中脱离动物状态,人类逐步意识到要以类的力量来弥补个体力量的不足,于是人类认同便成为必然。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类认同是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产生的,人与自然的差异性越大,对自然的排斥力就越小,受自然的控制就越大,类认同就越发显得必要;反之,人与自然的差异性越小,对自然的排斥力就越大,受自然的控制就越小,类认同就会变得愈发松散。因此,类认同是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形成的,并以劳动为中介从自然差异走向类认同,又以人的自我意识反思从类认同折回自然差异的循环往复过程。
在人与自然差异基础之上的类认同,是客观存在的,是类聚力的本质呈现,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对自然的排斥力日益加大,势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自然的差异化造成的。人与自然存在的巨大差异,而人对自然干扰的排斥力相对较小,原始人对自然带有一种恐惧的敬畏,有人说这就是生态良知的起源,其实这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生态良知。也就是说,原始社会人与自然达到的是一种生态平衡状态,人们对待自然只是消极的臣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敬畏。因此,此时的所谓生态良知还是混沌的。
由于单个人的自然排斥力比较小,为了更好地生存,原始人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于是便有了类的观念。类的认同使他们认识到面对自然的巨大压力不能被动承受,而应主动“选择”,类排斥力弱了,类聚力增强了,应对自然压力的能力日益剧增。人类通过与自然的密切交往,通过生产生活中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和运用,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差异,同时也体会到了自己的生存对自然的依赖,于是对自然便怀有某种亲情感,并用共生的态度对待自然,这就是生态良知的最初萌芽。
随着社会的发展,类认同思想的加深,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诚实、勇敢、团结等被认为是公认的行为规范的“善”的理念产生了,它对类排斥力起到了缓解作用,同时,这种社会良知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加深,也随之向自然扩展,这就是生态良知,它是用伦理的态度对待自然。
由此可见,生态良知是基于人与自然的差异基础之上的,而差异与同一是密不可分的,人类为了生存,必然要与自然达到同一,可人类又要面对自然力的干扰,这是一对矛盾。如何把人的自然排斥力控制到一定的“度”,即对人的天生排他性合理的压制,形成一种对自然关爱和保护的内在的道德要求,其实这就是生态良知的产生。
类的生存意识是生态良知产生的客观前提,即使类分化为群体和个体,只要人类存在,类的生存意识就不会消失,类认同就是类的生存意识的利益表达。为了维护人的利益,只有合理的释放人的自然排斥力,并把这种意识进行反馈,形成生态良知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综上所述,人与自然的差异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确认着人的类本质,而人内在的自然排斥力,又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特别是人的自然排斥力无限膨胀,对人的存在构成了威胁。理性的人在类本质的基础上又具有了类认同意识,于是生态良知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在约束着人的自然排斥力的同时,用内化的精神力量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02
[3]易小明.社会差异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86
【关键词】生态良知;人与自然;差异;同一
生态良知是由于人类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存论意义上的关联而产生的一种关爱、保护自然的自然、自觉、自愿的“善”的观念。生态良知产生的前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这种统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影响。生态良知产生的主体条件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同、情感、体验,最终,通过情感反馈与升华而生成生态良知。人与自然的差异是生态良知生成的基础,因此研究生态良知的根源应从人的类本质入手,着重分析人与自然差异的来龙去脉。
一、人与自然的差异:生态良知生成的基础
人猿辑别之后,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分离,虽然人靠自然界生活,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人的真正涵义是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体现出来的,同时这种差异关系也确认了人的类本质。诚然,作为一个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同其他生命体一样遵循着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但由于差异的绝对存在,生命体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都具有排他之共性,由此可以得出:人为了体现自己类的生存本质,必须要异于他类,特别是自然,用自己的力量与自然进行区分,在生存的舞台上尽情的展现自己,这就是“自然——人——社会”的人类发展模式,也是人的类本质逐步呈现的必然过程。
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人的活动虽然是在自然的基础之上,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自然的超越,这是人与自然存在差异的结果,人的类本质正是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得以提升的。其实,人的类本质的存在是生命载体表现的一种样态,是生物链进程中的必要一环,在类本位时代,最初的原始人所面对的是自然的巨大压力,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原始人只能板结为类,共同对付自然的压迫,即原始人首先产生的是对同类之认同和对自然之排斥,这种类聚形式以原始人的类整体性活动进行的,在人与自然的差异关系中生成。
人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存在的一部分,这是人同自然存在的同一性,但这种同一性无法掩盖自然本身发展的差异性,因为人的存在本身就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差异,是自然差异化进程的凝结,是人的类本质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人之为人的客观存在。马克思高度智慧的提出“物质变换”的概念,他说:“劳动首先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这种物质变换引起的是人自身自然组织的变化发展,因此,自然差异是构成人的类本质的客观标尺。
二、人与自然的同一:生态良知生成的条件
同一性就是事物或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具有的共同性,它是纷繁复杂的差异事物之纲领。没有同一就没有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也就没有差异的存在条件,所以差异与同一是相互联系的。类聚力的本质就是类的认同,建立在人的同一性基础之上。人之为人而区别于他物,关键具有类的共性之处,即人的自然同一性,它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差异性的基础上的。从另一个层面上分析,类认同又推动了人与自然的差异化发展,使类聚力得以强化,对自然的排斥力起到了一个缓冲作用。
类认同是客观存在的,但类认同却离不开差异,因为没有差异就没有同一,反之亦然。由于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人类的创造性可以渗透到自然之中,而人是社会动物,这种社会性又是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通过人类的认同而实现的。作为类认同的主体条件,人类的自我意识是对人与自然差异的反思,是对自然排斥力干扰的理性思考,是人与自然分离的结果。
当自然的差异化发展达到突变时,人类的自我意识便由自发上升为自觉,为了在发展中脱离动物状态,人类逐步意识到要以类的力量来弥补个体力量的不足,于是人类认同便成为必然。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类认同是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产生的,人与自然的差异性越大,对自然的排斥力就越小,受自然的控制就越大,类认同就越发显得必要;反之,人与自然的差异性越小,对自然的排斥力就越大,受自然的控制就越小,类认同就会变得愈发松散。因此,类认同是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形成的,并以劳动为中介从自然差异走向类认同,又以人的自我意识反思从类认同折回自然差异的循环往复过程。
在人与自然差异基础之上的类认同,是客观存在的,是类聚力的本质呈现,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对自然的排斥力日益加大,势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自然的差异化造成的。人与自然存在的巨大差异,而人对自然干扰的排斥力相对较小,原始人对自然带有一种恐惧的敬畏,有人说这就是生态良知的起源,其实这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生态良知。也就是说,原始社会人与自然达到的是一种生态平衡状态,人们对待自然只是消极的臣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敬畏。因此,此时的所谓生态良知还是混沌的。
由于单个人的自然排斥力比较小,为了更好地生存,原始人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于是便有了类的观念。类的认同使他们认识到面对自然的巨大压力不能被动承受,而应主动“选择”,类排斥力弱了,类聚力增强了,应对自然压力的能力日益剧增。人类通过与自然的密切交往,通过生产生活中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和运用,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差异,同时也体会到了自己的生存对自然的依赖,于是对自然便怀有某种亲情感,并用共生的态度对待自然,这就是生态良知的最初萌芽。
随着社会的发展,类认同思想的加深,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诚实、勇敢、团结等被认为是公认的行为规范的“善”的理念产生了,它对类排斥力起到了缓解作用,同时,这种社会良知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加深,也随之向自然扩展,这就是生态良知,它是用伦理的态度对待自然。
由此可见,生态良知是基于人与自然的差异基础之上的,而差异与同一是密不可分的,人类为了生存,必然要与自然达到同一,可人类又要面对自然力的干扰,这是一对矛盾。如何把人的自然排斥力控制到一定的“度”,即对人的天生排他性合理的压制,形成一种对自然关爱和保护的内在的道德要求,其实这就是生态良知的产生。
类的生存意识是生态良知产生的客观前提,即使类分化为群体和个体,只要人类存在,类的生存意识就不会消失,类认同就是类的生存意识的利益表达。为了维护人的利益,只有合理的释放人的自然排斥力,并把这种意识进行反馈,形成生态良知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综上所述,人与自然的差异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确认着人的类本质,而人内在的自然排斥力,又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特别是人的自然排斥力无限膨胀,对人的存在构成了威胁。理性的人在类本质的基础上又具有了类认同意识,于是生态良知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在约束着人的自然排斥力的同时,用内化的精神力量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02
[3]易小明.社会差异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