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内涵,关系到建设学习型政党方向性与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学习型政党的一种形态,它拥有学习型政党的共同特征,同时也具有自己的个性,是一种拥有善于学习创新的素质、能力和机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内涵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命题是从国外建设“学习型组织”观念的引用和改造而来。所谓学习型政党指的是一种善于学习创新的组织发展模式或机制,也可以表述为一种人人学习、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的政治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既拥有学习型政党的共同特征同时也具有自己的个性,它是党的学习创新达到较高水平的一种状态和境界。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指拥有善于学习创新的素质、能力和机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与时俱进的政党文化
在党的建设中鲜明地提出建设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命题与课题,对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尤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首先,它有利于肩负起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能否承担起始终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不仅取决于自己的理想愿望,更取决于自身文化的先进性。党的文化先进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只有使党的文化反映时代发展要求,凝聚时代精神,才能始终保持党的核心理念、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组织心理、行为作风的先进性。为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经验性与时代性、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理念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善于学习,善于创新,始终保持政党文化的与时俱进,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奠定基础。其次,它有利于继承、创新党的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命题、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理念的继承与创新。一是有利于拓宽党的知识视野。党的理论创新是以更新知识、解放思想为基础的。政党文化的命题、概念由于汇聚了政治学、文化学、组织学、学习型组织理论等成果,为我们打开了多门科学的知识之窗,有利于拓宽我们的知识视野,使我们得以从更宽广的视角,更深的层次来思考探讨党的建设问题,更好地把握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本质、规律与趋势,进而将政党文化建设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创新了党的建设思路。文化问题在党的建设中具有根源性、基础性和杠杆性。几乎党的建设的所有问题都与政党文化有关。例如,党内的腐败现象滋生蔓延问题,从文化上看,就是一些党员干部未能真正信奉中国共产党的人生价值观,而被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所俘虏。要筑好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首先是抓好文化根基,牢固树立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再如,文化是党内制度之母,有什么样的文化,才会有什么样的制度。制度存在的弊端往往反映的是其背后文化存在的缺陷。如果我们在权力制衡问题上缺乏科学正确的认识,我们就很难构建出权力制约权力的组织结构。
二、先进完善的学习创新的服务体系
建设学习型政党要重视建立健全追求卓越、勇于创新、鼓励竞争、重视激励、倡导质疑、反馈、反思、共享、互动和完善的学习投入、保障、考核、领导的体系与机制。建立学习型政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中国共产党成为能力超群、追求卓越的组织,跳出“其兴也勃”、“其衰也忽”的历史周期率。建设学习型政党要注重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竞争机制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建设学习型政党要重视对传统的学习、教育机制进行变革,努力建立重视质疑、反馈、反思和共享的学习机制。创新的基础是对已有的认识、做法的质疑,增强质疑能力是增强创新能力的基础。增强质疑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它与组织及其成员的民主素养、组织民主制度建设水平密切相关。建设学习型政党在倡导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传统作风的基础上,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健全民主机制,真正使党员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勇于提出不同的建设性意见。准确、完整的信息是正确决策的基础。建设学习型政党要重视建立反馈机制。这里所说的反馈机制,指的是一种迅速将外部信息、下级信息、基层信息尤其是负面信息迅速反映到上级组织的制度。通过建立这种机制,有利于克服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反馈意识,重言论,轻行动;重计划,轻落实;重布置,轻检查,致使许多政策创新难以产生预期效果的现象。
三、灵活高效的党的组织结构和领导制度
建立灵活高效的组织结构,是构建善于学习创新的执政党运行和发展机制的重要因素。为此,需要对党的组织结构进行变革,它的实质是对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的变革,对党的组织结构进行变革,要正确认识党的组织结构的优势与弊端。我们党现有的组织结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具有许多优点,如民主集中制原则能够为制定和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正确处理党内外各种关系提供可靠保证。但是还应当看到,我们党的一些组织结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在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不可避免会带有高度集中或传统官僚制的某些弊端。邓小平指出,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家长制作风、特权现象都与党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结构中存在的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有关。在建设学习型政党时,我们应当认真探讨和解决这些遗留问题。要探索建立充满活力的组织结构。首先,要发展党内民主,认真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强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探索建立充满活力的组织结构和领导体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加强党委决策咨询工作,做好重大问题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基层干部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听证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决定》提出的发展党内民主的各项举措与制度。其次,拓宽思路,注意吸取学习型组织合理因素。学习型组织关于对权力等级控制为特征的传统官僚制进行变革的思想;领导人不仅充当权力控制者,而且应当树立成为设计师、仆人、教练的领导观念;重视发挥基层领导、基层员工自主性、创造性的思想,都值得我们借鉴吸取。再次,努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应当能有效克服传统官僚制和权力过分集中于上级组织和领导者个人的弊端,成为设计合理,分合有度,讲究效率,注重效益,充满活力的组织结构和领导体制。
綜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仅是党的学习教育的创新,而且是党的文化、制度、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我们要不断完善这一长效机制,艰苦努力,把促进全党学习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并致力于收到实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内涵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命题是从国外建设“学习型组织”观念的引用和改造而来。所谓学习型政党指的是一种善于学习创新的组织发展模式或机制,也可以表述为一种人人学习、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的政治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既拥有学习型政党的共同特征同时也具有自己的个性,它是党的学习创新达到较高水平的一种状态和境界。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指拥有善于学习创新的素质、能力和机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与时俱进的政党文化
在党的建设中鲜明地提出建设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命题与课题,对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尤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首先,它有利于肩负起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能否承担起始终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不仅取决于自己的理想愿望,更取决于自身文化的先进性。党的文化先进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只有使党的文化反映时代发展要求,凝聚时代精神,才能始终保持党的核心理念、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组织心理、行为作风的先进性。为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经验性与时代性、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理念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善于学习,善于创新,始终保持政党文化的与时俱进,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奠定基础。其次,它有利于继承、创新党的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命题、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理念的继承与创新。一是有利于拓宽党的知识视野。党的理论创新是以更新知识、解放思想为基础的。政党文化的命题、概念由于汇聚了政治学、文化学、组织学、学习型组织理论等成果,为我们打开了多门科学的知识之窗,有利于拓宽我们的知识视野,使我们得以从更宽广的视角,更深的层次来思考探讨党的建设问题,更好地把握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本质、规律与趋势,进而将政党文化建设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创新了党的建设思路。文化问题在党的建设中具有根源性、基础性和杠杆性。几乎党的建设的所有问题都与政党文化有关。例如,党内的腐败现象滋生蔓延问题,从文化上看,就是一些党员干部未能真正信奉中国共产党的人生价值观,而被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所俘虏。要筑好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首先是抓好文化根基,牢固树立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再如,文化是党内制度之母,有什么样的文化,才会有什么样的制度。制度存在的弊端往往反映的是其背后文化存在的缺陷。如果我们在权力制衡问题上缺乏科学正确的认识,我们就很难构建出权力制约权力的组织结构。
二、先进完善的学习创新的服务体系
建设学习型政党要重视建立健全追求卓越、勇于创新、鼓励竞争、重视激励、倡导质疑、反馈、反思、共享、互动和完善的学习投入、保障、考核、领导的体系与机制。建立学习型政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中国共产党成为能力超群、追求卓越的组织,跳出“其兴也勃”、“其衰也忽”的历史周期率。建设学习型政党要注重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竞争机制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建设学习型政党要重视对传统的学习、教育机制进行变革,努力建立重视质疑、反馈、反思和共享的学习机制。创新的基础是对已有的认识、做法的质疑,增强质疑能力是增强创新能力的基础。增强质疑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它与组织及其成员的民主素养、组织民主制度建设水平密切相关。建设学习型政党在倡导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传统作风的基础上,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健全民主机制,真正使党员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勇于提出不同的建设性意见。准确、完整的信息是正确决策的基础。建设学习型政党要重视建立反馈机制。这里所说的反馈机制,指的是一种迅速将外部信息、下级信息、基层信息尤其是负面信息迅速反映到上级组织的制度。通过建立这种机制,有利于克服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反馈意识,重言论,轻行动;重计划,轻落实;重布置,轻检查,致使许多政策创新难以产生预期效果的现象。
三、灵活高效的党的组织结构和领导制度
建立灵活高效的组织结构,是构建善于学习创新的执政党运行和发展机制的重要因素。为此,需要对党的组织结构进行变革,它的实质是对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的变革,对党的组织结构进行变革,要正确认识党的组织结构的优势与弊端。我们党现有的组织结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具有许多优点,如民主集中制原则能够为制定和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正确处理党内外各种关系提供可靠保证。但是还应当看到,我们党的一些组织结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在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不可避免会带有高度集中或传统官僚制的某些弊端。邓小平指出,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家长制作风、特权现象都与党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结构中存在的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有关。在建设学习型政党时,我们应当认真探讨和解决这些遗留问题。要探索建立充满活力的组织结构。首先,要发展党内民主,认真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强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探索建立充满活力的组织结构和领导体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加强党委决策咨询工作,做好重大问题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基层干部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听证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决定》提出的发展党内民主的各项举措与制度。其次,拓宽思路,注意吸取学习型组织合理因素。学习型组织关于对权力等级控制为特征的传统官僚制进行变革的思想;领导人不仅充当权力控制者,而且应当树立成为设计师、仆人、教练的领导观念;重视发挥基层领导、基层员工自主性、创造性的思想,都值得我们借鉴吸取。再次,努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应当能有效克服传统官僚制和权力过分集中于上级组织和领导者个人的弊端,成为设计合理,分合有度,讲究效率,注重效益,充满活力的组织结构和领导体制。
綜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仅是党的学习教育的创新,而且是党的文化、制度、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我们要不断完善这一长效机制,艰苦努力,把促进全党学习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并致力于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