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案例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点及英语学科学业标准的要求,从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背景分析、目标设置、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维度呈现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核心素养;学业标准;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课例的设计主要基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及《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课标》)的基本理念,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创设开放性大课堂
《义教课标》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鼓励学生通过模仿、体验、实践、探究等活动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高中课标》也提倡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用能力。本课例打破时空限制,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在校内外进行英语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查找资料、访谈、设计旅游线路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
2.关注个体差异,分层定位“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义教课标》提出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本课例通过有效的学情分析,如课前语言知识自测、学习方式调查、访谈等方式,尽可能准确定位各层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一个新的起跳点。
3.拓展学生的学用渠道,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义教课标》指出,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拓展教学渠道。《高中课标》也提出了丰富英语课程学习资源的基本理念。但由于本课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有限,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自行制作视频、音频、文本等材料以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1. [What]主要内容和主题意义
本课是一节阅读课,选自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3 Lesson 9“Near My Home”,是单元的第三课时,话题为“Home”。文本第一节介绍了生活在城市的Liu Yin居住的周边环境,第二节介绍了生活在乡村的Chen Siqin居住的周边环境,形成了城市和乡村生活环境的对比。此课与前两课内容相互呼应,让学生对“家”这个话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并在学习“小家”和“大家”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热爱家园的情怀。
2. [Why] 教学内容拓展意图
本课内容与学生自身生活的关联度不高,不易激发兴趣,尤其是情感上难以产生共鸣。所以本课例将话题整合为学生自己所居住的区域——“Around Shijingshan”(以下简称SJS),学习内容以教师设计的实践活动手册为蓝本。教师首先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书籍、采访、实地考察等形式,对石景山的地理、历史、风景名胜、餐饮娱乐等信息进行搜索,以补充学习资源;其次还拓展了词汇和句型,发展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实现了对所生活区域由认知到感悟再到热爱的情感升华。
3. [How]文体结构和修辞语言
本课是一篇介绍性的说明文,以网页文本的形式,呈现了两个中学生发布的关于自己居住环境(城市和乡村)的介绍。语言比较简单,主要是用“There be...”句型的单复数形式及肯定、否定的句式描述住所周边的环境。文本语言不足以支撑学生描述自己所居住的生活环境,所以教师扩充了部分学习资源,如学生自制的音频、视频、文本等资料,还在“There be ”句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表达感受的词汇和句型。
教师在课前设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也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如:How long have you been in SJS? / What places in SJS do you like?等。通过课前访谈,教师了解到学生全部就读和居住在石景山,这为本课话题的延伸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1. 自然情况
本课授课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小部分学生对学习有畏难情緒。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事实性问题主要留给这部分学生回答,增加其学习英语的成就感,而分析性问题则以同伴或小组活动的形式由学生共同完成,锻炼其团队合作能力。
2. 已有基础
(1)学生对 “Home”的话题比较熟悉,少部分学生选修了本校历史老师开设的“北京历史文化”课程,在历史和地理方面对石景山的宏观概貌有一定了解。
(2)上一课时的后测显示,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课内词汇,并能理解“There be”句型的表意功能;约70%的学生能根据表意需求准确使用此句型。
3. 存在问题
(1)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区域印象单薄,对石景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知之甚少,还没有和自己居住的环境建立太多的情感连接。
(2)在语言技能方面,学生缺乏良好的Note-taking的习惯;“说”的方面,更多的是被动回答老师的问题或完成口头任务,而非以英语为载体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读”的方面,对文本缺乏自己的解读和思考;“写”的方面,大部分学生仿写能力强,但缺乏创意。
4. 解决措施
(1)通过课前请教历史、地理老师,以及上网搜索和查阅图书等方式,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石景山的历史、地理等相关知识,以丰富其背景信息。
(2)在“听”的层面,学生通过完成挑战性的活动引发对Note-taking的关注、体验和巩固;在“说”的层面,学生通过课前调查、探究、思考,形成对活动主题的认识和表达的愿望;在“读”的层面,学生通过寻找文本中最吸引自己的段落,提升自己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技能;在“写”的方面,学生通过设计“石景山一日游”,强化写作中求真、求新的意识。 (3)在情感態度层面,教师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了解和感悟石景山,最终达到情感的升华——热爱自己所居住的家园。
在本节课学习结束的时候,学生能够:
1. 通过课前调查、课中展示和交流,内化并初步运用与自身居住环境相关的词汇及句型,介绍石景山作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的新职能及其自身独特的魅力。
2. 从自己搜集和制作的文本、音频、视频等材料中获取和整理有关石景山的信息,归纳介绍石景山的方法和要素,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石景山一日游”的海报设计和口头汇报。
3.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实践活动逐步感知、体验、热爱别样的石景山,提升热爱家园的情怀。
1. 环节一:“认识”石景山
活动:交流所生活的石景山的概貌,激活已知。
教师播放石景山宣传片,并提问:“What are there in SJS?” 师生共同探讨石景山的概貌。
[设计意图]
激活学生关于居住地的背景信息,复习语言知识,并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体现的学标编号和国核要点]2.1.6人文积淀
2. 环节二:“感悟”石景山
活动1:听一听——学生“眼中”的石景山。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搜集和制作的音频资料,展示居住地的事实性信息。
T: Our group leaders made four recordings of the facts in and around SJS. Let’s listen and find out “what are there in SJS”.
T: Who wants to share your idea?
S1: There are three large parks and two famous temples.
S2: There are some food street. (T: You mean streets?)
S2: Yes. Food streets. (T: Good.)
S3: There are one subway line. (T: There are…?) There is. There is one subway line and there are more than 20 bus lines.
T: Is there an airport in SJS?
Ss: No.
T: How can we get to the Capital Airport?
...
[设计意图]
学生分享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搜集、整理和制作的音频资料,展示居住地的事实性信息。根据学情调查结果,教师关注并落实不同层次学生关于“There be”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体现的学标编号和国核要点]
1.1.6 人文积淀;4.1.2 乐学善学;
4.2.1 健全人格;4.3.1 健全人格
活动2:赏一赏——学生“心中”的石景山(见图1)。
T: We have Fahai Temple in SJS, but do you know it has the oldest wall paintings in Beijing? There is a Wanda Plaza in SJS and the IMAX theater which is the first one in Beijing. We also have the first Ferris-wheel in Beijing, and in the near future, just near our school, there will be Beijing’s largest traffic hub in our district.
Ss: Wow.
T: Now how do you feel about SJS?
Ss: Amazing, so cool…
(Four groups share their feelings about SJS.)
T: Four groups will share their ideas and feelings about SJS. Please take some notes while listening.
Group 1: Welcome to this modern place. I like it because at this place, you can shop, have meals and watch movies. It’s really a modern place. There is a supermarket and there are hundreds of shops. Christmas is coming, and I want to buy a sweater for my mom. If you want to come here, you can take Beijing subway Line one. You can also take bus No. 308 or No. 337. There are about 20 bus lines take you here. It’s really convenient. …
[设计意图]
根据学情调查结果,强化学生在听说技能最近发展区的训练,提升Notetaking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在分享中及分享后归纳目标语言的语用功能,同时也由表及里、潜移默化逐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去感受自己的居住环境,进而激发对所居住区域的热爱及自豪感,实现情感的升华。
[体现的学标编号和国核要点]
1.1.6 人文积淀;4.1.2 乐学善学;4.2.1 健全人格;4.3.1 健全人格;5.4.4乐学善学
3. 环节三:“热爱”石景山
活动1:品读海报,准备写作。
教师展示“石景山一日游”的示例(见图2),学生进行阅读评析。
T: That’s just the basic structure. Is there anything that can help you with your poster?
S1: I think the order is good because it’s a good idea to climb a mountain in the morning. If we go to climb the mountain in the evening, it’s dangerous. So in the evening we can go to the modern places, there are more lights that make the place more beautiful.
…
[设计意图]
基于“石景山一日游”的示例,学生分析、归纳介绍地点的写作要素及框架结构。
[体现的学标编号和国核要点]
1.2.3人文积淀;2.2.2乐学善学;4.3.1 健全人格;2.1.6人文积淀;3.1.1健全人格
活动2:学生讨论一日游方案,确定具体分工并开始书写,完成组内沟通整合,最后展示。
Group1:
S1: SJS is famous in Beijing, because there is a nice park called Badachu Park. And in SJS you can find everything. Welcome to SJS.
S2: In the morning, you can go to Badachu Park. There are a lot of beautiful views. In autumn, the leaves turn red. You can climb the mountains and enjoy the scenery. There is also a temple in Badachu and it’s very famous. It will make you feel quiet. You must go and see it.
S3: Why don’t you go for a hot pot in this cold winter? It can let you feel warm.
S4: In the afternoon. You can go to the Wanda Plaza. There is an IMAX theater. It is the first IMAX theater in Beijing. If you don’t want to watch a film, you can also go shopping there.
…
[设计意图]
学生分享设计,同时回顾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总结英语实践学习的收获,再次升华家园情怀。
[体现的学标编号和国核要点]
1.2.3人文积淀;2.2.2乐学善学;4.3.1健全人格;2.1.6人文积淀;3.1.1健全人格;4.3.2健全人格
通过以下三种课堂评价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的程度,并根据需要及时作出反馈或调整。
1. 播放学生自制的音频材料,引导学生听后获取有关石景山的事实性信息,然后根据表格进行复述,以此来检测学生对于“There be”句型的掌握情况。这两个活动一方面检测了基础较弱的学生能否通过操练达到基本准确运用目标语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评价了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否依据表格进行半开放式练习,并达成熟练运用目标语的目的。
2. 引导学生观看教师所展示的“石景山之最”的视频,然后交流自己的观后感,以此检测学生是否逐步加深对自己所居住区域的认识。学生以小組为单位展示自己所搜集和制作的资料,不仅能检测出学生对目标语言综合运用的熟练程度,也能考查出学生是否逐渐形成对所居住环境的热爱之情。
3. “石景山一日游”海报设计的活动既能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程度,也能反映出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及发展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能看到学生家园情怀的提升。
同时,本课也设计了评价量化表格,附文展示的是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的设计,其结果可以进一步反馈过程中学生目标达成的情况。
在本次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热情高、学习效果好,成功之处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第一,引导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
实践活动设计过程中,笔者始终以“让学生有参与动力和表达欲望”为核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要了解的专题,自由组成小组,共同探究本组最喜欢的项目等。学生借助文献资料、工具书、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宽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乐学善学的品质。
第二,合理搭建支架,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
根据学生们对“There be”句型的掌握情况,笔者在“To know”环节引导他们进行机械操练,再通过复述的活动进行综合运用,以保证语言学习能够满足后续口语与书面表达的需求。在完成“石景山一日游”海报设计前,教师先展示了自己设计的海报以帮助学生明确文章结构和内容要点,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设计和写作。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层搭建支架,始终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有效保证了教学目标的整体落实。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本课通过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国核要点,落实了学业标准的要求,其亮点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精心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课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客观深入地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区域,而且通过一个个问题情境的抛出,引导学生在操练、内化语言知识的同时发展了听、说、读、写的技能,提升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第二,重视学情,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本课关注了学生在知识、技能、认知和情感方面的起点,根据学情分析定位每一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以确保学生的实际获得。在学情分析的方法上,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力求客观、准确地掌握学生现状,为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为了达成情感态度目标,教师没有灌输和说教,而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己居住环境的人文、历史、地理、自然特征及发展前景,从而由衷地产生对居住环境的热爱之情。学习过程中教师还注意引导学生在分享交流中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以实现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第三,尝试进行教学目标的开放式设计与学习内容的关联性整合。
以往的教學多以教材为依托,相对局限和模式化。本设计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随时调整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调查、采访、探寻等活动,生成了与话题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内容,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习得语言知识、提升语言技能、汲取文化营养、发展多元思维。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莹,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分校,中学高级教师。
陈芳,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英语教研员,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
2. Group-assessment
Group leader: According to your work before the class, I give you ☆☆☆☆☆.
According to your performance in the class, I give you☆☆☆☆☆.
Signature:
3. Teacher’s assessment
According to the completion of your handbook, I give you ☆☆☆☆☆.
According to your performance in class, I give you ☆☆☆☆☆.
Signature: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核心素养;学业标准;教学设计与实施
指导思想
本课例的设计主要基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及《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课标》)的基本理念,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创设开放性大课堂
《义教课标》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鼓励学生通过模仿、体验、实践、探究等活动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高中课标》也提倡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用能力。本课例打破时空限制,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在校内外进行英语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查找资料、访谈、设计旅游线路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
2.关注个体差异,分层定位“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义教课标》提出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本课例通过有效的学情分析,如课前语言知识自测、学习方式调查、访谈等方式,尽可能准确定位各层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一个新的起跳点。
3.拓展学生的学用渠道,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义教课标》指出,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拓展教学渠道。《高中课标》也提出了丰富英语课程学习资源的基本理念。但由于本课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有限,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自行制作视频、音频、文本等材料以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教学内容分析
1. [What]主要内容和主题意义
本课是一节阅读课,选自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3 Lesson 9“Near My Home”,是单元的第三课时,话题为“Home”。文本第一节介绍了生活在城市的Liu Yin居住的周边环境,第二节介绍了生活在乡村的Chen Siqin居住的周边环境,形成了城市和乡村生活环境的对比。此课与前两课内容相互呼应,让学生对“家”这个话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并在学习“小家”和“大家”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热爱家园的情怀。
2. [Why] 教学内容拓展意图
本课内容与学生自身生活的关联度不高,不易激发兴趣,尤其是情感上难以产生共鸣。所以本课例将话题整合为学生自己所居住的区域——“Around Shijingshan”(以下简称SJS),学习内容以教师设计的实践活动手册为蓝本。教师首先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书籍、采访、实地考察等形式,对石景山的地理、历史、风景名胜、餐饮娱乐等信息进行搜索,以补充学习资源;其次还拓展了词汇和句型,发展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实现了对所生活区域由认知到感悟再到热爱的情感升华。
3. [How]文体结构和修辞语言
本课是一篇介绍性的说明文,以网页文本的形式,呈现了两个中学生发布的关于自己居住环境(城市和乡村)的介绍。语言比较简单,主要是用“There be...”句型的单复数形式及肯定、否定的句式描述住所周边的环境。文本语言不足以支撑学生描述自己所居住的生活环境,所以教师扩充了部分学习资源,如学生自制的音频、视频、文本等资料,还在“There be ”句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表达感受的词汇和句型。
学情分析
教师在课前设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也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如:How long have you been in SJS? / What places in SJS do you like?等。通过课前访谈,教师了解到学生全部就读和居住在石景山,这为本课话题的延伸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1. 自然情况
本课授课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小部分学生对学习有畏难情緒。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事实性问题主要留给这部分学生回答,增加其学习英语的成就感,而分析性问题则以同伴或小组活动的形式由学生共同完成,锻炼其团队合作能力。
2. 已有基础
(1)学生对 “Home”的话题比较熟悉,少部分学生选修了本校历史老师开设的“北京历史文化”课程,在历史和地理方面对石景山的宏观概貌有一定了解。
(2)上一课时的后测显示,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课内词汇,并能理解“There be”句型的表意功能;约70%的学生能根据表意需求准确使用此句型。
3. 存在问题
(1)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区域印象单薄,对石景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知之甚少,还没有和自己居住的环境建立太多的情感连接。
(2)在语言技能方面,学生缺乏良好的Note-taking的习惯;“说”的方面,更多的是被动回答老师的问题或完成口头任务,而非以英语为载体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读”的方面,对文本缺乏自己的解读和思考;“写”的方面,大部分学生仿写能力强,但缺乏创意。
4. 解决措施
(1)通过课前请教历史、地理老师,以及上网搜索和查阅图书等方式,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石景山的历史、地理等相关知识,以丰富其背景信息。
(2)在“听”的层面,学生通过完成挑战性的活动引发对Note-taking的关注、体验和巩固;在“说”的层面,学生通过课前调查、探究、思考,形成对活动主题的认识和表达的愿望;在“读”的层面,学生通过寻找文本中最吸引自己的段落,提升自己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技能;在“写”的方面,学生通过设计“石景山一日游”,强化写作中求真、求新的意识。 (3)在情感態度层面,教师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了解和感悟石景山,最终达到情感的升华——热爱自己所居住的家园。
学业标准和国核要点(见表1—表10)
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学习结束的时候,学生能够:
1. 通过课前调查、课中展示和交流,内化并初步运用与自身居住环境相关的词汇及句型,介绍石景山作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的新职能及其自身独特的魅力。
2. 从自己搜集和制作的文本、音频、视频等材料中获取和整理有关石景山的信息,归纳介绍石景山的方法和要素,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石景山一日游”的海报设计和口头汇报。
3.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实践活动逐步感知、体验、热爱别样的石景山,提升热爱家园的情怀。
教学过程
1. 环节一:“认识”石景山
活动:交流所生活的石景山的概貌,激活已知。
教师播放石景山宣传片,并提问:“What are there in SJS?” 师生共同探讨石景山的概貌。
[设计意图]
激活学生关于居住地的背景信息,复习语言知识,并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体现的学标编号和国核要点]2.1.6人文积淀
2. 环节二:“感悟”石景山
活动1:听一听——学生“眼中”的石景山。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搜集和制作的音频资料,展示居住地的事实性信息。
T: Our group leaders made four recordings of the facts in and around SJS. Let’s listen and find out “what are there in SJS”.
T: Who wants to share your idea?
S1: There are three large parks and two famous temples.
S2: There are some food street. (T: You mean streets?)
S2: Yes. Food streets. (T: Good.)
S3: There are one subway line. (T: There are…?) There is. There is one subway line and there are more than 20 bus lines.
T: Is there an airport in SJS?
Ss: No.
T: How can we get to the Capital Airport?
...
[设计意图]
学生分享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搜集、整理和制作的音频资料,展示居住地的事实性信息。根据学情调查结果,教师关注并落实不同层次学生关于“There be”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体现的学标编号和国核要点]
1.1.6 人文积淀;4.1.2 乐学善学;
4.2.1 健全人格;4.3.1 健全人格
活动2:赏一赏——学生“心中”的石景山(见图1)。
T: We have Fahai Temple in SJS, but do you know it has the oldest wall paintings in Beijing? There is a Wanda Plaza in SJS and the IMAX theater which is the first one in Beijing. We also have the first Ferris-wheel in Beijing, and in the near future, just near our school, there will be Beijing’s largest traffic hub in our district.
Ss: Wow.
T: Now how do you feel about SJS?
Ss: Amazing, so cool…
(Four groups share their feelings about SJS.)
T: Four groups will share their ideas and feelings about SJS. Please take some notes while listening.
Group 1: Welcome to this modern place. I like it because at this place, you can shop, have meals and watch movies. It’s really a modern place. There is a supermarket and there are hundreds of shops. Christmas is coming, and I want to buy a sweater for my mom. If you want to come here, you can take Beijing subway Line one. You can also take bus No. 308 or No. 337. There are about 20 bus lines take you here. It’s really convenient. …
[设计意图]
根据学情调查结果,强化学生在听说技能最近发展区的训练,提升Notetaking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在分享中及分享后归纳目标语言的语用功能,同时也由表及里、潜移默化逐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去感受自己的居住环境,进而激发对所居住区域的热爱及自豪感,实现情感的升华。
[体现的学标编号和国核要点]
1.1.6 人文积淀;4.1.2 乐学善学;4.2.1 健全人格;4.3.1 健全人格;5.4.4乐学善学
3. 环节三:“热爱”石景山
活动1:品读海报,准备写作。
教师展示“石景山一日游”的示例(见图2),学生进行阅读评析。
T: That’s just the basic structure. Is there anything that can help you with your poster?
S1: I think the order is good because it’s a good idea to climb a mountain in the morning. If we go to climb the mountain in the evening, it’s dangerous. So in the evening we can go to the modern places, there are more lights that make the place more beautiful.
…
[设计意图]
基于“石景山一日游”的示例,学生分析、归纳介绍地点的写作要素及框架结构。
[体现的学标编号和国核要点]
1.2.3人文积淀;2.2.2乐学善学;4.3.1 健全人格;2.1.6人文积淀;3.1.1健全人格
活动2:学生讨论一日游方案,确定具体分工并开始书写,完成组内沟通整合,最后展示。
Group1:
S1: SJS is famous in Beijing, because there is a nice park called Badachu Park. And in SJS you can find everything. Welcome to SJS.
S2: In the morning, you can go to Badachu Park. There are a lot of beautiful views. In autumn, the leaves turn red. You can climb the mountains and enjoy the scenery. There is also a temple in Badachu and it’s very famous. It will make you feel quiet. You must go and see it.
S3: Why don’t you go for a hot pot in this cold winter? It can let you feel warm.
S4: In the afternoon. You can go to the Wanda Plaza. There is an IMAX theater. It is the first IMAX theater in Beijing. If you don’t want to watch a film, you can also go shopping there.
…
[设计意图]
学生分享设计,同时回顾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总结英语实践学习的收获,再次升华家园情怀。
[体现的学标编号和国核要点]
1.2.3人文积淀;2.2.2乐学善学;4.3.1健全人格;2.1.6人文积淀;3.1.1健全人格;4.3.2健全人格
学习效果评价
通过以下三种课堂评价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的程度,并根据需要及时作出反馈或调整。
1. 播放学生自制的音频材料,引导学生听后获取有关石景山的事实性信息,然后根据表格进行复述,以此来检测学生对于“There be”句型的掌握情况。这两个活动一方面检测了基础较弱的学生能否通过操练达到基本准确运用目标语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评价了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否依据表格进行半开放式练习,并达成熟练运用目标语的目的。
2. 引导学生观看教师所展示的“石景山之最”的视频,然后交流自己的观后感,以此检测学生是否逐步加深对自己所居住区域的认识。学生以小組为单位展示自己所搜集和制作的资料,不仅能检测出学生对目标语言综合运用的熟练程度,也能考查出学生是否逐渐形成对所居住环境的热爱之情。
3. “石景山一日游”海报设计的活动既能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程度,也能反映出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及发展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能看到学生家园情怀的提升。
同时,本课也设计了评价量化表格,附文展示的是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的设计,其结果可以进一步反馈过程中学生目标达成的情况。
教学反思
在本次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热情高、学习效果好,成功之处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第一,引导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
实践活动设计过程中,笔者始终以“让学生有参与动力和表达欲望”为核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要了解的专题,自由组成小组,共同探究本组最喜欢的项目等。学生借助文献资料、工具书、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宽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乐学善学的品质。
第二,合理搭建支架,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
根据学生们对“There be”句型的掌握情况,笔者在“To know”环节引导他们进行机械操练,再通过复述的活动进行综合运用,以保证语言学习能够满足后续口语与书面表达的需求。在完成“石景山一日游”海报设计前,教师先展示了自己设计的海报以帮助学生明确文章结构和内容要点,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设计和写作。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层搭建支架,始终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有效保证了教学目标的整体落实。
教学点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本课通过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国核要点,落实了学业标准的要求,其亮点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精心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课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客观深入地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区域,而且通过一个个问题情境的抛出,引导学生在操练、内化语言知识的同时发展了听、说、读、写的技能,提升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第二,重视学情,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本课关注了学生在知识、技能、认知和情感方面的起点,根据学情分析定位每一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以确保学生的实际获得。在学情分析的方法上,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力求客观、准确地掌握学生现状,为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为了达成情感态度目标,教师没有灌输和说教,而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己居住环境的人文、历史、地理、自然特征及发展前景,从而由衷地产生对居住环境的热爱之情。学习过程中教师还注意引导学生在分享交流中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以实现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第三,尝试进行教学目标的开放式设计与学习内容的关联性整合。
以往的教學多以教材为依托,相对局限和模式化。本设计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随时调整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调查、采访、探寻等活动,生成了与话题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内容,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习得语言知识、提升语言技能、汲取文化营养、发展多元思维。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莹,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分校,中学高级教师。
陈芳,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英语教研员,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
附文:Assessment sheet
2. Group-assessment
Group leader: According to your work before the class, I give you ☆☆☆☆☆.
According to your performance in the class, I give you☆☆☆☆☆.
Signature:
3. Teacher’s assessment
According to the completion of your handbook, I give you ☆☆☆☆☆.
According to your performance in class, I give you ☆☆☆☆☆.
Sig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