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经典诵读方法谈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p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自立之基。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学生从经典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汲取民族精神的养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关键词】经典诵读 兴趣 方法 内容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自立之基。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学生从经典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汲取民族精神的养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讓学生广泛而深入地撷取国学精华,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进一步提高文化素养、审美品位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我们课题组开展研究这近一年来,不断地总结,尝试。下面我就如何进行经典诵读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培养小学生的经典诵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经典诵读产生主动需要。
  1.采用多种诵读形式。小学生天性好动,喜欢嬉戏、玩耍,单纯的背诵很难让他们接受。因此,必须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1)听经典诵读。我们从电脑里面找寻到一些好的视频诵读,经常组织学生听读;(2)范读。当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的诵读欲望。(3)可以采用集体读、指名读、接龙读、男女对读、竞赛读、传悄悄话等形式。(4)开展一系列诵读活动。如“诗配画”活动,“手抄报”活动,“诵读擂台赛”活动等。小学生只有熟读、背诵、摘记大量的古诗词,才能充分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诗词的浸润,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怎样引导学生多背诵诗词呢?古诗词不是无情物,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动作,边背诵边配上乐曲表演,加深对诗的理解,从而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背得快、记得牢。
  2.采用激励评价。新课程标准指出: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健康快乐发展,要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评价中进步、成长。我采用“经典诗文诵读擂台赛”等形式评选优秀人员,鼓励学生诵读经典;采用官衔命名“我是诵读王”“我是小小藏诗家”等学生自命的官衔鼓励学生诵读经典。
  3.注重实验班级间交流、评比。我们课题组五个实验班之间经常进行横向对比,比诵读篇目的多少,比诵读的效果。一年来,我们开展了实验班之间“诗配画”活动。活动中涌现出来许多优秀作品,通过评比、奖励,大大提高了学生诵读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习惯
  1.按照课题实验进度,各实验班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可以“经”不离手,“诗”不离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可以给他们设计一份“诵读记录表”,以小学生喜欢的形式,鼓励他们天天诵读,并养成习惯。
  2.每日在侧面黑板写一条格言,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读经氛围,使学生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3.采取“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的方法,让记得好、背得快的学生随时随地教那些记得慢、背得慢的学生。
  4.把要背诵的内容录制下来,在课间播放,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5.利用学习专栏给读得好的小组插小红旗,为读经活动增添乐趣和动力。好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只要你是有心者,就一定会探索出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经典诵读教学之路。
  6.每天利用中午自习前的10分钟和课间操时间在校园广播上播放《三字经》、《千字文》,每天耳濡目染,相信会大大减轻学生背诵的负担。
  三、合理安排经典诵读时间
  每天早晨,教师走进教室带领学生进行读经,保证每天10分钟早晨读经时间;课前3分钟、大课间5分钟、放学离校前等零散时间,也是读经的最佳时间。教师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朗读古诗或朗读一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内容,把读经作为班级集合的一种信号。因为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所以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尽量做到见缝插针。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就都可以采用。
  四、选择诵读内容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记忆特点,我们经过一个月的筛选,确定适合小学中年级阅读的篇目50篇,并编印成册,在这50篇诗文中,我们又以内容的不同而分类归纳,分为“育人篇”、“爱国篇”、“田园篇”、“劝学篇”、“经典篇”。同时,我们确定诵读计划,督促、检查每一位同学的诵读情况。
  五、指导学生的诵读方法
  1.朗读时做到眼到、心到、口到。做到“七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颠倒,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2.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练就扎实的诵读本领,一定要保证多读多练。诵读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读得多了,诗句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等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不知不觉地提高学生对诗句的感受力。
  书籍是哺育心灵的乳汁,铸造灵魂的工具,启迪智慧的钥匙,是传承文明的桥梁和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小学生诵读经典,接触有价值的经典作品,使经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反刍、发酵。
  (作者单位:城固县西郊逸夫小学 )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比较广泛,这对网页设计的发展也有着带动。网页设计当中的信息图形化是比较重要的设计要点,对网页的整体设计优化有着保障。本文主要就信息图形化设计发展趋势和功能优势加以阐述,然后对网页设计中信息图形化设计原则和具体的设计详细探究。希冀能通过此次对网页设计中信息图形化的研究,对实际设计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网页设计;信息图形化;特征  图形有着其苏特的应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即在中国地域内形成的由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的,并随着时代推移而世世代代为中华民族所继承发展的。简而言之,我们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每时每刻都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小时候,学习剪纸、学习国画,这些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例证吗?  与此同时,由西方社会引导的现代化也在影响着我们。随着现代化的发生,我们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都随之发生变化。现代化带来了技术的进步、工农业的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现今已经进入到了多媒介峥嵘发展的局面。网页设计作为新兴媒介中的一种在现在的应用中也是越来越多,网页设计集合了文字、图形、色彩等各种平面视觉元素,在设计中增加个各种的声音来丰富我们的视听语言。本文就平面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网页设计在应用中应该遵循的策略。  关键词:平面视觉元素;网页设计;应用  一、网页设计中的元素构成分析  (一)
期刊
摘要:经典诵读活动,是传播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它不仅可以使儿童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厚文化底蕴,而且可以陶治学生的情操,启迪孩子的智慧。因此经典诵读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底蕴 语文素养 提高记忆 陶冶品格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历经千年淘洗,仍放射着璀璨夺目的思想光辉。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力最佳的年
期刊
【摘要】网络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网页设计领域的发展也起到了带动作用,对网页设计的要求也有着提高。网页设计过程中回应用到诸多的元素和技术,其中对Flash动画的应用就是比较重要的,这对优化网页设计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先对Flash的主要特征体现加以阐述,然后对Flash动画的应用现状以及应用优势进行分析,最后对Flash动画在网页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详细探究。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歌剧《运河谣》是我国的一部新创的歌剧,它带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同时也将现代化的审美观念融入到了其中,符合现代大众的胃口,受到了国内歌剧大家的一致好评。新民族歌剧《运河谣》是我国现代歌剧的一部典型代表作,它在人物塑造和演唱技巧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本文就新民族歌剧《运河谣》中的女主角“水红莲”为例,从人物塑造、表演技巧、演唱方法等方面对歌剧进行剖析,促进现代歌剧观众对新民族歌剧的了解,对以后歌
期刊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质就是在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良性循环中,获得更积极、向上的理论观点,对学生思想理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此,为了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在培养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中得到充分发挥,应重视起对传统文化道德理念、育人思想等教育价值的认真审视。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育;价值分析  前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要自强不息、做到仁爱诚信,这些精髓对于优化、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摘要】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和现当代的优秀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瑰丽的奇葩,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在小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的诵读,不但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教师、学生、家长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而且能培养小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利于小学生人格的发育。开展经典诵读让校园盈满书香的同时,可以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学校文化
期刊
摘 要:顾城是我国著名的天才诗人、童话诗人,同时也是我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他还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人”,在我国诗坛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关顾城的研究可谓是不胜枚举,其前后期作品的嬗变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而本文则另辟蹊径,从诗人的生活以及诗歌的意象入手,来分析其诗歌所蕴含的生态意义。科技的发达带来生活的日新月异,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的危机。人们在现代生活中也不得不注意生态平衡的重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影《刮痧》的人物及其经历的分析,得出了电影中不同主人公所经历的“文化休克”现象,并反映出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最终得出结论,即“文化休克”具有反复性,这有助于人们在应对“文化休克”现象时,可以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积极面对并勇于克服“文化休克”。  关键词:刮痧;文化差异;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是美国人类学家Kalervo Oberg提出和使用的,他将其定义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