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与死亡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评论界对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中的埃德娜自杀原因的分析大致可以归为两类:“逃避现实说”和“寻找女性特质说”。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看,埃德娜之所以自杀是因为男权社会的压抑性规约与她的个体独立性之间的矛盾导致她心理失衡;埃德娜之所以选择大海作为其长眠之地,是因为她渴求在自然中释放自我、迷失自我从而重构自我。埃德娜的自杀象征着父权社会二元对立的终结;回归大海象征着回归母体,获得再生;而与自然取得认同,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哲学。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凯特·肖邦 自然 身份认同 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评论界对埃德娜之死的解释
  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发表于1899年,一发表即遭到封杀,因为评论家觉得这部小说淫秽、低俗,夸大了女性意识的合理性。女主人公埃德娜竭力挣脱婚姻的枷锁,与情人大胆调情,逐渐找到独立的自我意识,最后自溺于大海中。对于埃德娜自杀的原因,评论家从多角度进行了解析。乔治·斯潘格林认为,这一结局极符合人物性格:她从不考虑行为的后果,也不考虑未来。她一心向往的是那种难以言说的自由世界。海伦·艾米特从男性/女性视角剖析了埃德娜的死,她认为社会缺乏“对女性的需要和期望的反映物”,男性可以通过水发现自己的影像,而埃德娜正是要在海中发现“自己”。她认为《觉醒》是一部“女性自我发展和解放”的寓言。另外,有学者运用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阿尼玛斯(Animus)原型理论剖析了埃德娜之死,认为埃德娜之死是经过不成熟的“个体化”发展后的个体与带有强烈的集体潜意识的环境冲突的必然结果(毕青,2001:69)。
  评论界对埃德娜之死的解释似乎可以归为两类:“逃避现实说”和“寻找女性特质说”,其大多关照的是埃德娜为什么要自杀。而小说留给我们的另一个疑问是:埃德娜为什么要采取自溺大海这种特殊的方式自杀?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重新解读埃德娜之死,重新关照《觉醒》中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动植物的关系,探讨埃德娜自杀的动因,以及她选择大海作为长眠之地的内在原因。
  二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析埃德娜的自杀
  1 两性关系失衡导致埃德娜心理崩溃
  小说中的埃德娜扮演着三种不同的女性角色,维系着三种不同的两性关系。但在这三重关系中,埃德娜都是受害者,她竭力挣脱,却无力回天。
  首先,对丈夫里昂斯,她只有作为妻子的义务。在父权社会,丈夫是父亲的“象征性的代表”(Madsen,2006:112)。小说中,埃德娜的父亲就直接教导过女婿里昂斯:“权威和强制是驾驭妻子最好的办法”(Chopin ,2003:96)。里昂斯把埃德娜置于从属地位,认为她是他物质财产的一部分(3)。有意思的是,小说一开始,就描写了鹦鹉和八哥的叫声,而里昂斯却对此表现出一种“厌恶感”。德奥博纳把女性与自然所遭受的压迫联系在一起(金莉,2004:57),而斯普瑞特奈克也指出:西方文化中在贬低自然和贬低女人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的关系(斯特普瑞特奈克,2001:62)。这两只鸟,作为埃德娜“妻子”身份的象征,受到男性的蔑视和排斥,成为“无声的他者”。但是作者笔锋一转,认为这两只鸟“有权利发出它们想发出的任何声音,即使是噪声”(Chopin ,2003:1)。同样,埃德娜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女性,她长得相当“帅气”(Chopin, 2003:4)。“帅气”一词突显出她刚性的一面。生态女性主义者所倡导的“双性同体”观在她的身上得以体现。她不符合当时社会所崇尚的“宠爱孩子,崇拜丈夫”的女性形象,而是一个不羁于礼俗、敢作敢为的女性,“自我意识和灵魂自由”也已经渐渐恢复了(41-42)。丈夫将物质财富凌驾于她之上,对她的心理需求不闻不问,埃德娜内心很痛苦,但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她决心抗争,她有了“自己的房间”,把对罗伯特的爱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可她一旦想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罗伯特身上,命运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她的抗争也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说,夫权的压抑性规约是其自杀的根本原因。
  其次,对罗伯特纯洁而真挚的爱情。小说中将其与对自然的描写融合在一起:
  “夕阳慢慢地往下落,将天边染成黄铜色,埃德娜和罗伯特并排躺在桔子树底下,罗伯特不时玩着埃德娜的裙边。”(52)
  她理想状态就是和所爱的人充分享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爱人和爱自然合二为一。当罗伯特去墨西哥之后,埃德娜把对他的思念融入到对自然美景的眷恋中。这种人与自然的融合正是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然而,罗伯特却是个一味想逃避现实的自私的懦夫。所以说,埃德娜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把自己的幸福完全寄托在罗伯特身上。而他为了忘掉埃德娜,去了墨西哥;后来又不辞而别,离开了埃德娜的住处,再次“抛弃”了她,明显缺乏突破世俗的勇气和决心。埃德娜痛苦和失望至极,选择了投入自然的怀抱而得到永远的解脱。可以说,罗伯特的“再次”离去,是她自杀的导火索。
  再次,从阿洛宾那里得到性的满足。接受阿洛宾的引诱是埃德娜心态失衡的不良后果之一,而事情发生后,又反过来加剧了她的心理失衡。里昂斯跟曼德雷特医生的谈话表明,埃德娜和丈夫已分居很久,因为他们“一般是用早餐的时候见面”(88)。所以顺理成章的埃德娜一步步掉入了阿洛宾给她设置的陷阱。“他仿佛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点燃了她的欲望”(112)。在这里,阿洛宾永远都处于主动的位置,可以说是他利用了埃德娜对性爱的渴求,而变相地诱奸了她。一方面,她的自然本性渴求阿洛宾的爱抚和性爱;另一方面,她为自己的行为背叛了罗伯特而自责,从而加剧了其内心的矛盾、痛苦。所以,和阿洛宾的“不洁”关系成为了埃德娜自杀的催化剂。
  2 在自然中找到身份认同
  伊内斯特拉·金将生态女性主义描述为一场女性对自然的认同运动(King, 1983:10),一方面反对把妇女置于与被开发的自然一样被动无力的位置,另一方面又宣扬一种带有肯定意义的与自然的认同关系(金莉,2004:58)。在《觉醒》中,自然界的万物生灵对于埃德娜有一种亲近感和诱惑力,因为“大地和子宫都依循宇宙的节奏”(斯普瑞特奈克,2001:63) 。埃德娜喜欢海,喜欢花园,喜欢微风。当罗伯特邀请她去海里游泳时,她先有些犹豫,但当她听到那种她觉得是迫切的召唤的海浪声时,便不由自主地跟着罗伯特一起向海边走去。自然于人仿佛有一种天生的吸引力,人与自然和谐相伴,展现出一幅积极、健康的生态图景。在这里,她所爱的人和所爱的自然融为一体,对她构成了一种致命的诱惑,而这种诱惑从未停止过。冥冥之中,她仿佛觉得大海将是她永恒的归宿。
  对儿时记忆的唤醒也增进了她和大海的亲近程度。看到大海,她便会联想起小时候对她来说大得像海的草坪。她在草坪上奔跑,伸开双臂,高高的草便击打着她的手臂,像游泳时在往后划水一样(21)。她很多时间都泡在水里,因为游泳的时光是她唯一开心的时刻(61)。“大海的声音充满了诱惑,时而低语,时而喧嚣,永不停歇,吸引着灵魂于寂寞的深渊徘徊”(18、156)。也许这也正是她选择大海作为自己长眠之地的原因。“她第一次赤裸着站在大地上,阳光照耀着她,微风吹拂着她,海浪诱惑着她”(156)。最后“她往海里走,海水的触摸给她带来快感,温柔地将她紧紧地拥在怀中”(156)。就这样,她把自己交给了大海,完成了和自然的彻底融合。在《新女人/新地球》中,萝特(Rosemary Radford Ruether)分析道:
  “存在的死亡感是父权文化的根基,男性由于不明了自己的生殖功能,常常感到焦虑空虚。在这种文化的驱赶下,男性贪婪地追求对物质的占有,无节制地耗费自然资源。而女性的生育力使其能体认到整个自然生态的生息循环现象,能明智地接受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王苹,2007:70)
  正是由于看开了这一点,埃德娜能够很冷静地面对“死亡”,并且选择了属于自己的特殊的死亡方式。这也是她“独立性”的体现。正像伊内斯特拉·金所说,当女性挣脱了父权制的束缚,与自然取得认同时,她们也找到了内在的自我(King,1983:10)。
  3 寻找母体、获得再生
  在只有父亲没有母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埃德娜,缺少“成就其女性角色的模型”(Madsen ,2006:112)。埃德娜的母亲由于过早承担了作为母亲和家庭主妇的责任而英年早逝。因此,她的成长历程是不断地与父亲取得认同的过程。而父亲则代表着社会规约,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这些限制使埃德娜透不过气来。埃德娜从小内心就有一种蠢蠢欲动的背叛。小说中写道:
  “看着海面让她想起小时候父亲逼着她参加长老派教会祷告时的情景, 想到这就背脊发凉。”(Chopin, 2003:18)
  这里体现出父权对小女孩内心的压抑。埃德娜认为此后这种宗教一直都控制着她,直到她来到海边,和克里奥尔人在一起,又唤醒了她少女时代那种想逃离的冲动。甚至她的婚姻,也是对父亲和姐姐玛格丽特的一种反叛。直至后来,父亲教训埃德娜的丈夫,要用强权来管制妻子,“父亲—丈夫”联盟将埃德娜置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埃德娜内心非常希望摆脱这种弱势地位,但现实却让她非常失望,因为她不但无法改变父亲和丈夫的思想,更无法改变当时整个社会现实。她努力过,但她的努力随着罗伯特的离去而宣告失败。这时候,她便自然地想到了大自然,而自然中对她来说,最具有母性关怀的就是大海。肖瓦尔特认为:“人们通常将女性的身体和湿润、鲜血、牛奶、泪水和羊水这样的流体联系在一起,而埃德娜自溺于大海,仿佛是回到了母亲的子宫”(Showalter ,1994:81)。所以,她觉得自己仿佛像一个初生的婴儿,睁开眼睛看着这个未知的世界。她在大海母亲的怀抱里,获得了新的身份认同,看上去是慢慢死去,却是获得了重生。
  三 结论
  提倡女性与男性的平等、女性自身的自由、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陈明、肖庆华,2007:72)。肖邦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进行写作,描述了埃德娜追求自由、寻找真爱、回归自然的过程。小说中,埃德娜自杀的主要原因是两性关系的失衡导致的心理崩溃,寻找自我身份认同和重归母体的冲动是她选择自溺于大海这种特殊死亡方式的原因。而她自杀的根本原因则在于男权社会对她的压抑和规约。从埃德娜和三位男性之间的关系,我们体悟到其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她竭力摆脱父权社会的压迫,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最终以投身大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存在的死亡感走向再生意识,是生命的自我再生循环。这似乎预示着父权社会二元对立的最终消亡,同时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哲学。
  
   参考文献:
   [1] Chopin,Kate.The Awakening[M].New York:Bantam Dell,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Inc,2003.
   [2] King,Ynestra.“The Eco-feminist Perspective”[A],in Leonie Caldecott & Stephanie Leland,eds,Reclaim the Earth:Women Speak Out for Life on Earth.London:The Women’s Press,1983.
   [3] Madsen,Deborah L.Feminist Theory and Literary 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4] Showalter,Elaine.Sister’s Choice:Tradition and Change in American Women’s Writing[M].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5] 毕青:《〈觉醒〉中埃德娜之死的心理分析探究》,《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1年第1期。
   [6] 陈明、肖庆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及其文学探究》,《文教资料》,2007年第5期。
   [7] 金莉:《生态女权主义》,《外国文学》,2004年第5期。
   [8] 斯特普瑞特奈克、查伦、法尔贝克等编:《生态女性主义哲学中的彻底的非二元论》,《冲突与解构:当代西方学术叙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9] 王苹:《〈到灯塔去〉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作者简介:袁源,女,1981—,江苏南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张爱玲在其作品中充分展示了40年代的旧上海、香港洋场华人的空虚、堕落及变态的灵魂。她以其女性的纤细与敏感捕捉人生的孤独与无奈、人生的荒诞与悖谬,并从细微处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使其作品笼罩在阴冷、灰暗的色调中,弥漫着冷峻的悲剧色彩,并由此形成了“苍凉”与“荒诞”的风格。  关键词:张爱玲 苍凉 荒诞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张爱玲是一个
期刊
摘要拉尔夫·埃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作家,其代表作《看不见的人》塑造了一个具有现代思想意识的黑人形象。埃里森在着力表现黑人在寻找自我这一中心主题的同时,巧妙地安插了其他相关主题来进一步探讨找回黑人自我的途径。而在这些相关的主题当中,骄傲这一主题尤为值得探讨。本文旨在就这一主题进行解读,从而使我们对埃里森的作品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关键词:拉尔夫·埃里森 寻找自我 相关主题 骄傲  中图分类号:I
期刊
摘要威廉·福克纳笔下的南方自然物象往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押沙龙,押沙龙!》中,紫藤就被内化为南方女性的话语,再现了父系秩序下女性的失落和焦虑感,传达了她们边缘、窒息、异化的生存状态,反讽性地体现出父系制下男性与女性的深层对立关系,进而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揭示出美国旧南方社会动荡的根源。  关键词:福克纳 《押沙龙,押沙龙!》 紫藤 女性命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期刊
摘要故国回望是新移民作家严歌苓创作的一个主要母题。她以一个在美华人的特殊身份,以一种真正自由的创作姿态,书写着她所思、所感、所理解、所记忆的大陆。在这类作品中,有对“文革”的历史怀旧和人性反思,有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观照,还有对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迷雾中个体生命的极大关注。在这些依凭大陆展开的文学世界里,“人性”始终是她要探寻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历史记忆 现实观照
期刊
摘要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长期生活于各种矛盾之中,对个人可以无忧无虑、充分自由发展的社会制度充满幻想。在其唯一的政论文《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中,他对个人主义价值观进行了论述,即凸显个性、反对平庸,艺术至上、反对私有制。尽管这种通过艺术教育来解决社会矛盾的理想近似于乌托邦,但也体现了他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唯美主义思考。  关键词:奥斯卡·王尔德 《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 个人主义    奥斯卡·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主人公伊莎贝尔的婚姻抉择入手,着重分析了其自由精神的背景以及文化内涵,反映了欧美文化碰撞下美国精神符码的异质性建构。最后论析了伊莎贝尔对其婚姻坚守的动因,昭示了某种清教传统精神的延续,也表明了这是作者詹姆斯在受到乔治·艾略特道德观念影响下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自由 自主精神 道德观 伊莎贝尔 詹姆斯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在《一位女士的
期刊
摘要马克·吐温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著名的幽默小说家。其作品语言诙谐幽默,情节真实感人,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本文主要对他的经历及作品,做一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马克·吐温 个性 作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 -1910),是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他的幽默不
期刊
摘要畅销全世界70余年的《飘》,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壮阔画卷,对理解美国内战历史的全貌是难得的资料。然而,传统文学观为高雅与通俗文化之间划了一条清楚的界限,小说《飘》始终不能摆脱其通俗文学的地位——长期以来被当作“亚文化”而不受学界的重视。其实通俗文学和经典文学本是同源所生、相互影响,并没有确定的界限,本文试图重新审视《飘》的文学价值,论证它具有成为经典的潜力。  关键词:通俗 经典
期刊
摘要本文试通过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54首的主题、结构、韵律、意象等方面的分析,揭示诗中所体现的真与美的永恒主题,探讨诗人如何运用结构来突出主题,用中心意象及复合意象来提升整首诗的表现效果。  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主题 结构 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世界家喻户晓的英国文学巨匠。他不
期刊
摘要约瑟夫·康拉德的短篇小说《秘密的分享者》是其海洋题材小说中很有影响的一部。但是该篇小说没有像他其它海洋小说一样,直接描写神秘的海洋,而是着力探索了同样神秘的人的内心世界。从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角度来看,小说的主人公船长“我”的心理危机的产生与消除其实就是其“意识”与“潜意识”对抗融合的过程,即“理性”的船长“我”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非理性”中原始本能的“魔鬼”自我,实现了心理人格的完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