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一般认为,在旅行之前认真做功课的人属于真正懂生活、会旅行的人。其实出发前的功课就是旅行的预习,有了这个环节,我们的旅行除了快乐而不慌乱,还会有更深度的体验。例如在去法国马赛的伊夫堡监狱时,如果我们提前阅读了《基督山伯爵》或者看过简介,那么在游览时,我们的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一定更加丰富,旅行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又如去罗马斗兽场之前,如果我们知道此处曾经出现过的场景,斯巴达又是如何从这里获得了自由,那当我们站在斗兽场中央的时候,一定能更容易地与古人对话。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旅行前的预习可以为生活添光溢彩,而在语文的学习中,预习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预习作业中,教师几乎都会布置这样一项:查找课文的背景资料。
教师为什么要让学生查找背景资料呢?现在我们常常讲“大语文”的概念。“大语文”跟之前相比更加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一种体现。相比于此前只是把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来看,“大语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不能再局限于那本语文书,而是要通过语文书拓展出方方面面的知识,因此必须要从课文入手,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入手,分析课文,并从书本联系到现实生活,从而达到开拓学生眼界、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而这些是教师无法代劳的,需要学生自己学习和领悟。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通过查找背景资料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更加容易和深刻地理解和分析课文,同时起到增长知识、提升語文素养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查找背景资料”这项作业,学生完成得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落到实处。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资料的内容不明确。
笼统的一句“背景资料”,缺少明确的指向性。我们通常要求学生对于北师大版中《草原》《落花生》《下雪的早晨》这样的课文,要了解作者的情况;对《走月亮》这样的课文,要了解云南走月亮的风俗习惯;对《一个苹果》这样的课文,要了解当时的背景事件……但了解这些其实是不够的,而且由于套路固定,属于一项强制任务,因此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繁重的书面作业前,这项任务常被学生敷衍。如此,预习作业就相当于缺少了一个环节。
其次,查找资料的方法不明确。
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时,往往图方便而使用网络搜索相关内容,而且不阅读、不筛选地统统打印出来,为的只是应付老师的“介绍背景资料”的任务。老师也没有及时去纠正,而是用一两张PPT介绍想让学生知道的背景资料。但是我们都清楚,由老师直接给出的资料或答案,学生是很难留下深刻印象的。
最后,查找的资料与课文内容是割裂的。
我的班中有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很高,查找资料的完成情况也较好,在课前汇报时很流畅。但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在学习课文时,他们无法将这些资料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也就是说所查的资料没有为课文服务,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甚至白白浪费了预习的时间。
难道孩子对课外知识没有兴趣吗?答案是否定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最清楚,当我们给孩子们讲故事、读新闻的时候,他们听得十分认真。他们渴望获得知识,更渴望得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那为什么在查找背景资料时,学生就敷衍了事呢?
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由于生活与课文内容相距甚远,学生无从下手。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有差别,孩子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但是他们用的却是同一本教材。教材中的很多故事、人物都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从而很难让学生与书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更何况在学习课文之前就让他们去查资料,由于知识和见识的限制,他们一定无从下手。
其次,不会对资料进行取舍。
部分学生在查资料时,将自己搜索到的所有信息一股脑地打印或抄写下来。其实,他们得到的内容有很多都是不需要了解,或者与课文关系不大的。有些学生查询作者的信息时,常常只看第一段作者简介,而关于文章写作于何时,又为何写作等问题,则没有进一步查询。
最后,无法将资料内化。
在我的班级中,不乏这样的学生,他们在汇报的时候念得很流畅,但是在思考课文中的相关问题、理解课文内涵的时候,则完全联系不到自己曾经汇报的内容,这是非常可惜的。说明学生完全把查找资料当成了一项任务,汇报也就是他们的目的,和课文完全割裂开了。
学生做了无用功,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查找资料是为了弥补教材的局限性,开拓学生的眼界和思维,但却没有达到这一初衷,学生也没有收获。因此,作为教师,有必要将此项预习作业重视起来,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让课堂真正变成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阵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做一个求知欲强的老师。
俗话说“给别人一杯水,自己最好先有一桶水”,要想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高效地查找资料,老师首先应该知道查找什么资料,怎样去查找资料,以及如何将资料与课文相衔接。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该以一个学生的心态,抱着极强的求知欲走进每篇课文。
现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一课为例。当我读完一遍课文后,我非常想了解眼睛的构造,以便知道眼角膜的位置、作用等;读完第二遍,我会思考现在的人们对于眼角膜捐献的态度,并希望得到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是中国和美国)签订眼角膜捐献协议以及被捐献者恢复视力情况的相关数据,并将这个数据与1965年的进行对比。这样一来,会更准确而深入地感受文中的人物情感,同时也巩固了生物知识,做到了学科渗透。
其次,与学生一起寻找兴趣点。
对于有些课文,教师没必要固定学生所要了解的内容,如此,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查找资料。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一课为例。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那么,我们也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堂课的预习作业,除了让学生了解作者外,我要求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去完成发现的过程。有的孩子知道了草履虫的形态,有的孩子认识了好几种鱼,有的孩子给我讲了人类从想飞行到发明飞机都经历了哪些事情……由于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此他们会查得认真、记得清楚,都成了一个个爱发现的“法布尔”。
第三,和学生一起寻找将背景资料快速内化的方法。
了解课文背景的目的,在于扩充知识,更好地理解课文。那么,就可以请学生思考,在读完一遍课文后,都知道了哪些事情;再读一遍后,知道的东西有没有增加。当我们无法通过简单的朗读获得新知识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要查找什么背景资料了。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将课外资料与课本相融合了。
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詹天佑》一课为例。通过课文,我们可以知道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排除万难,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当时的帝国主义国家以清朝缺少工程师为由,想将铁路的修筑权抢去,正是由于詹天佑的存在,使这个阴谋没有得逞。可是那时内忧外患的清朝是如何培养出詹天佑这样的工程师的呢?课文没有告诉我们。但是,我们通过查找资料可以得知,詹天佑是在爱国革新思想家容闳选派幼童留洋以求引进西学的时候,考取了留洋的资格,后来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这样我们就懂得了詹天佑不仅仅有一颗爱国心,还有一身为国报效的本领,正因为他年少时的勤奋学习,才能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成就了后来的京张铁路。这件事也告诉学生们,心中有理想信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为了理想信念而努力奋斗的毅力和决心。
最后,给学生充足的预习时间。
教师通常会在讲课前一天的下午布置预习作业。由于学生还有其他学科的作业,因此要想让他们扎扎实实地完成预习工作,时间是很紧迫的,更何况还要查资料。
目前,对于学生来说,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利用网络,但是作为教师,我希望他们可以多浏览几个网站,选取自己认为最核心的内容,摘录下来,多读几遍。而这都需要时间。所以我提倡至少提前两天布置预习作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和搜集资料,并指导他们在上课的前一天将自己查到的所有资料汇总。预习的时间充分了,孩子们应付了事的思想也就淡化了。
总之,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如果我们只是在课堂上用PPT给学生展示若干图片或作者简介,则既不能将其转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也无法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对理解课文毫无益处。因此,老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正确高效地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加强学生了解课外知识的内驱力,如此才能让预习工作真正地为课堂服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旅行前的预习可以为生活添光溢彩,而在语文的学习中,预习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预习作业中,教师几乎都会布置这样一项:查找课文的背景资料。
教师为什么要让学生查找背景资料呢?现在我们常常讲“大语文”的概念。“大语文”跟之前相比更加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一种体现。相比于此前只是把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来看,“大语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不能再局限于那本语文书,而是要通过语文书拓展出方方面面的知识,因此必须要从课文入手,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入手,分析课文,并从书本联系到现实生活,从而达到开拓学生眼界、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而这些是教师无法代劳的,需要学生自己学习和领悟。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通过查找背景资料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更加容易和深刻地理解和分析课文,同时起到增长知识、提升語文素养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查找背景资料”这项作业,学生完成得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落到实处。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资料的内容不明确。
笼统的一句“背景资料”,缺少明确的指向性。我们通常要求学生对于北师大版中《草原》《落花生》《下雪的早晨》这样的课文,要了解作者的情况;对《走月亮》这样的课文,要了解云南走月亮的风俗习惯;对《一个苹果》这样的课文,要了解当时的背景事件……但了解这些其实是不够的,而且由于套路固定,属于一项强制任务,因此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繁重的书面作业前,这项任务常被学生敷衍。如此,预习作业就相当于缺少了一个环节。
其次,查找资料的方法不明确。
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时,往往图方便而使用网络搜索相关内容,而且不阅读、不筛选地统统打印出来,为的只是应付老师的“介绍背景资料”的任务。老师也没有及时去纠正,而是用一两张PPT介绍想让学生知道的背景资料。但是我们都清楚,由老师直接给出的资料或答案,学生是很难留下深刻印象的。
最后,查找的资料与课文内容是割裂的。
我的班中有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很高,查找资料的完成情况也较好,在课前汇报时很流畅。但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在学习课文时,他们无法将这些资料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也就是说所查的资料没有为课文服务,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甚至白白浪费了预习的时间。
难道孩子对课外知识没有兴趣吗?答案是否定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最清楚,当我们给孩子们讲故事、读新闻的时候,他们听得十分认真。他们渴望获得知识,更渴望得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那为什么在查找背景资料时,学生就敷衍了事呢?
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由于生活与课文内容相距甚远,学生无从下手。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有差别,孩子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但是他们用的却是同一本教材。教材中的很多故事、人物都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从而很难让学生与书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更何况在学习课文之前就让他们去查资料,由于知识和见识的限制,他们一定无从下手。
其次,不会对资料进行取舍。
部分学生在查资料时,将自己搜索到的所有信息一股脑地打印或抄写下来。其实,他们得到的内容有很多都是不需要了解,或者与课文关系不大的。有些学生查询作者的信息时,常常只看第一段作者简介,而关于文章写作于何时,又为何写作等问题,则没有进一步查询。
最后,无法将资料内化。
在我的班级中,不乏这样的学生,他们在汇报的时候念得很流畅,但是在思考课文中的相关问题、理解课文内涵的时候,则完全联系不到自己曾经汇报的内容,这是非常可惜的。说明学生完全把查找资料当成了一项任务,汇报也就是他们的目的,和课文完全割裂开了。
学生做了无用功,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查找资料是为了弥补教材的局限性,开拓学生的眼界和思维,但却没有达到这一初衷,学生也没有收获。因此,作为教师,有必要将此项预习作业重视起来,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让课堂真正变成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阵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做一个求知欲强的老师。
俗话说“给别人一杯水,自己最好先有一桶水”,要想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高效地查找资料,老师首先应该知道查找什么资料,怎样去查找资料,以及如何将资料与课文相衔接。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该以一个学生的心态,抱着极强的求知欲走进每篇课文。
现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一课为例。当我读完一遍课文后,我非常想了解眼睛的构造,以便知道眼角膜的位置、作用等;读完第二遍,我会思考现在的人们对于眼角膜捐献的态度,并希望得到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是中国和美国)签订眼角膜捐献协议以及被捐献者恢复视力情况的相关数据,并将这个数据与1965年的进行对比。这样一来,会更准确而深入地感受文中的人物情感,同时也巩固了生物知识,做到了学科渗透。
其次,与学生一起寻找兴趣点。
对于有些课文,教师没必要固定学生所要了解的内容,如此,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查找资料。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一课为例。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那么,我们也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堂课的预习作业,除了让学生了解作者外,我要求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去完成发现的过程。有的孩子知道了草履虫的形态,有的孩子认识了好几种鱼,有的孩子给我讲了人类从想飞行到发明飞机都经历了哪些事情……由于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此他们会查得认真、记得清楚,都成了一个个爱发现的“法布尔”。
第三,和学生一起寻找将背景资料快速内化的方法。
了解课文背景的目的,在于扩充知识,更好地理解课文。那么,就可以请学生思考,在读完一遍课文后,都知道了哪些事情;再读一遍后,知道的东西有没有增加。当我们无法通过简单的朗读获得新知识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要查找什么背景资料了。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将课外资料与课本相融合了。
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詹天佑》一课为例。通过课文,我们可以知道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排除万难,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当时的帝国主义国家以清朝缺少工程师为由,想将铁路的修筑权抢去,正是由于詹天佑的存在,使这个阴谋没有得逞。可是那时内忧外患的清朝是如何培养出詹天佑这样的工程师的呢?课文没有告诉我们。但是,我们通过查找资料可以得知,詹天佑是在爱国革新思想家容闳选派幼童留洋以求引进西学的时候,考取了留洋的资格,后来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这样我们就懂得了詹天佑不仅仅有一颗爱国心,还有一身为国报效的本领,正因为他年少时的勤奋学习,才能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成就了后来的京张铁路。这件事也告诉学生们,心中有理想信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为了理想信念而努力奋斗的毅力和决心。
最后,给学生充足的预习时间。
教师通常会在讲课前一天的下午布置预习作业。由于学生还有其他学科的作业,因此要想让他们扎扎实实地完成预习工作,时间是很紧迫的,更何况还要查资料。
目前,对于学生来说,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利用网络,但是作为教师,我希望他们可以多浏览几个网站,选取自己认为最核心的内容,摘录下来,多读几遍。而这都需要时间。所以我提倡至少提前两天布置预习作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和搜集资料,并指导他们在上课的前一天将自己查到的所有资料汇总。预习的时间充分了,孩子们应付了事的思想也就淡化了。
总之,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如果我们只是在课堂上用PPT给学生展示若干图片或作者简介,则既不能将其转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也无法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对理解课文毫无益处。因此,老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正确高效地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加强学生了解课外知识的内驱力,如此才能让预习工作真正地为课堂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