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方法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20051313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努力, 而这种能力的获得所依靠的就是学生在读中的体验和感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三本五重教学法”( 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 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就强调了学生“读”的功效。他说“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 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
  一、诵读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体解“语文味”
  兴趣是学习之师, 根据小学生的习惯模仿的特点, 我经常在说话、诵读中鼓励学生模仿电影、电视里的人物, 叫学生们学他们的语气、语调说话, 体会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要引导学生养成边读边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让他们感到读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从而增强其阅读的兴趣。通过读不仅要把课文中的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 。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 在教学中我首先就是在教课文前, 给学生有感情地示范读课文, 虽然学生并不能理解课文内容, 但能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课文的诵读是学习汉语文的重要环节之一, 但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学生在集体诵读时不出声, 单独诵读时抓耳挠腮, 脸红脖子粗, 不敢诵读, 有些根本就不会读, 有些是不敢大声读, 生怕读错, 招人笑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根据小学生的注意规律和心理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利用范读、示范和试读等手段, 还让学生在课外多听广播、多看电视, 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 来激发鼓励小学生的诵读兴趣,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语文。例如在教学生学习古诗词时, 常常引导学生掌握古诗词的诵读节奏, 使学生在诵读中感觉到好象是用心在唱歌、琅琅上口, 丝毫没有矫揉造作, 从而让学生达到对诗词语境的感受和联想, 使学生在诵读中更能接近诗词的意境。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加深对诗词的学习和理 解。通过学生的多读、多背和大声地诵读课文, 还可以发现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做到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有的放矢。
  二、诵读能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受到情感熏陶
  范读就是要求教师要有正确范读标准。我认为:就是要教师必须吐字清晰, 读音标准, 否则就会把学生的读音引到邪路上去。用方言读课文不好;不用普通话就更不好。有的老师很难改变方言语, 或者羞于改变, 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范读时放录音, 或者下载现成的课件, 或者请普通话好的老师在课前录好音。只要我们用心去想, 肯定会有提高范读的更好办法。在诵读中要体现课文中的思想感情。 我常要求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课文 , 读者的感情可以体现出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因此老师要指导好学生用心去读课文, 感知课文, 体会每一个字、词、句中渗透的情感因素, 从而体会作者的深刻用意, 使学生对课文的写作意图能够正确理解。例如在教人教版语文第九册《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 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语境的酝酿, 通过播放教学光碟, 使学生结合画面、伴音, 体会在30多年前那特定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在北京十里长街痛送总理的情景。不同的人物形象、心理, 作者对不同的人物刻画, 构成了特定气氛下人民群众送总理的画面, 示读老师的悲痛的语调、语气把整个十里长街为总理送别的情景描绘地十分逼真,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是为了和总理做最后告别, 人 们冒着严寒, 静静地在十里长街等待着……当总理的灵车经过人群时, 人们不断的抽泣声在范读老师的诵读声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使学生在悲痛的气氛中, 体会到人民群众对总理的元限爱戴之情。
  三、诵读能提升感悟能力和学习效率,传承文化素养
  诵读文章是语感形成的必走之路,可以这么说,没有真正的大声诵读文章,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语感。有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需要广泛深入思考、记忆的学科如果运用了大声诵读,学习效率一定会很高,记忆也更深刻和牢固。有利于学好国学,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当然诵读的作用远不止这些。
  诵读的作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利于语文各个阶段的教学和学习。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抓住诵读这一关键环节, 重视诵读在教学环节中的意义, 彻底改变教学中“哑巴汉语”这一普遍现象。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诵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诵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那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呢?
  1.教给诵读或朗读的方法。诵读可使口语得到严格的训练, 是说话训练的较好 方法之一。安排诵读指导课, 讲授诵读常识,要求学生读得响亮、清 楚, 努力做刽准确、流畅、传惰。诵读内容:包括课文和课外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诗歌、小说。形式上可采用个别诵读、集体诵读、领读、跟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诵读、接力诵读、分角色诵读等等。 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 潜移默化地把一些优美语汇句式营变为自己口语语库中的储备, 丰富自己的口语表现力, 也可使学生的口齿、声带得到锻炼, 从中学到许多说话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带领学生诵读, 体味作品深意。课标对小学各年段诵读的要求都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诵读是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等。下面以古诗诵读为例略作说明。自古以来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 可见读的重要性。古诗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学体裁, 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当时的内心世界, 并且古诗都是韵文, 句式整齐, 音韵优美, 语言精练, 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生也比较喜欢背诵。在古诗教学中, 教师应避免过多的讲解, 而应让学生反复的诵读, 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体味诗人当时的心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小学生的求知欲非常强, 记忆力也处于黄金段, 记忆力比理解力要强得多。让学生先读, 然后会背诵, 这样对于诗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了, 正如“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然而在读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和语调。有人认为:在领会作品的涵义和价值之前, 接受者应该先欣赏它的情感和语调方面;整个接受过程都是在语调背景上并在其催化作用下进行的;接受者可以感受到它的艺术提示作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运用恰当的语调带领学生诵读, 体味诗味。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诵读形式, 例如分小组诵读、配乐诵读等等, 甚至可以适当的模仿古人读诗时的样子, 配以适当的动作, 可以帮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陶冶它们的情操。
  3.安排学生自我诵读,提升诵读能力。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部就班训练诵读,实现自读自悟自我提升。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语言学科突出特点是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情感人。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充满着精妙的语言,描绘着动人的形象,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此,语文课的训练,必须紧紧地把握住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利用语文课来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训练语文基本功,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抓怎样造句、归纳段意等,忽视课文本身的感情,课堂上没有师生情感的交流与共鸣,语言文字的训练实际上成了枯燥的支架。许多教师成功
期刊
实施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究竟应该如何去创新? 我认为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才有推陈出新的资本, 才能打破教师在课堂上教, 学生被动地学的思维定势。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丰富学习方式,才能让师生一起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创新。  一、营造良好气氛,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如坐春风。首先, 教师要尊重学生
期刊
我从事英语教育已经十年了,在这十年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差生与英语老师的关系最不好,所以,我觉得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几年,我也一直在想,为什么差生与老师的关系会那么差,怎样才能处理好这种关系?面对这样的问题,许多老师可能会用老师的权威去抑制学生的这种不良情绪,要学生必须服从自己。这样,根本不能解决问题。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段我的亲身经历。  大约一个月前,我与班上的一名
期刊
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实上,口头语言比书面运言, 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采取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比较系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必将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怎样进行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呢?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营造宽松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许多传统观念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其中传统的婚姻家庭观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由此,导致我国离婚率骤然上升。而伴随这离婚率的升高以及其他意外因素,单亲家庭子女成为了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加之中职学生本就是处于青春期的特殊群体,因此,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成为了学校、家庭、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应对方式的研究,以期得到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单亲家庭;中职
期刊
摘 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英语教学要符合高中生的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新课改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如何改革,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而要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方法也多种多样,应结合课程的时代性和基础性,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关键词: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在运用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使学生在课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精心教学准备,努力创造富有感染力的、灵活多变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 优化教学手段, 坚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指导学法,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启发学生思维, 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探究者、创新者, 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从而提高教学效益。下面谈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认识和做法。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激发学
期刊
摘 要: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全方位解放”是指演员通过灵魂深处的、肢体上的、感觉上的自我解放,使表演更加松弛,进而实现一种较为自然的表演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全方位解放”的三个层面,并对实现“全方位解放”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戏剧影视;表演教学;全方位解放  一、“全方位解放”的三个层面  1.解放有机天性的层面  有机天性,是指人的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综合的集中反映和表现。从生理角度来
期刊
作为教师,为了成为一个好的“主导”,我们要更新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营造一种“人人是主人”的课堂教学环境,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怎样提高教学效益呢?下面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转变教学理念,尊重亲近学生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理念, 这是第一位的。只有转变了理念, 教学的一切活动才有可能随着改变。教师应具有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
期刊
摘 要:英语人才就业低迷,英语专业连续成为红牌专业,很大程度上是就业能力不符合市场需求,其中人才交际能力是一大主要因素。本文从就业调查出发,探讨交际能力的内涵,寻求专家提供的理论依据,认为可以从逐步增设文化课程,加强人文、知识、思想教育,贯彻研究性和拓展性学习理念,建立实习基地,增加实践机会等方面提升英语专业人才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专业人才;就业;交际能力;提升策略  英语专业教学现状令人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