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智者——刘姥姥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min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记得吗?在四十一回来到大观园的那个老妇人——刘姥姥。我想在一个富贵人家养尊处优的老太太贾母碰到一个从乡下来的比较贫穷的老太太,其实她们生命中有许多不同的互换。有人觉得刘姥姥跑到贾家来大吃大喝,然后走的时候还能带走多少多少的东西,好像是刘姥姥得到了多少的好处,可是《红楼梦》一直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生,所有的好都是在互换的,贾母在富贵当中看不到的人性,她会在刘姥姥身上看到。贾母和刘姥姥一见面的时候,贾母就问刘姥姥你几岁。听到刘姥姥的回答,贾母也是吓了一大跳,怎么年龄比我大那么多,身体这么硬朗。刘姥姥就说,因为我们是乡下人,每天要下田干活,不像老太太,还有人捶腿。我们比较这两种生活方式时,会觉得生命本身没有好或不好的东西,《红楼梦》中常常会对比这人生中的不同现象。
  贾府对于这样一个偶然来的客人,在四十二回刘姥姥临走送的东西是到惊人的地步的,她带走钱是100两银子,简单计算一下,《红楼梦》中大概各房的大丫头,像袭人,晴雯一个月薪只有一两或二两银子。人在富贵当中对穷亲戚或朋友的帮忙,在《红楼梦》中,可能是一种我们不太能理解的快乐。这一百两银子对于贾家又真的不算什么,如王熙凤经常用她丈夫的名义去包揽一些诉讼,一搞就是3000两,但对刘姥姥来讲,可能是整个生活改善的基础,所以《红楼梦》常让我们从很多不同角度看到人性的悲悯。《红楼梦》前面虽然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但略显单薄;林黛玉进府又是一个千金小姐的脚步,所涉有限;而以刘姥姥一串联,则大观园的人情风物已经尽入读者眼中心中了。不想又说到黛玉了:黛玉活了一生为了一口硬气,刘姥姥在众人面前毫不保留地出卖了自己的尊严,这是黛玉最看不惯的,也是看不起的。黛玉在整个红楼生涯中对谁说过逢迎的话,没有!一个是朴实而又善于交际的农村妇女,一个是怯怯生生的阵阵冷眼小姐。刘姥姥终有着比她更高更明澈的灵魂。刘更从来不会在树下葬花,可怜可悲没有因姥姥的身世自觉流露出来,但在不自觉中、我已对这“她是哪一门子的姥姥,我看就是个母蝗虫”的评价愈发喜爱了。


  王熙凤的女儿生在七月初七,委托刘姥姥给她起名字。因为七月初七是民间的乞巧节,便取名巧姐。民间的智慧是这个乡下老人的财富。我用智慧这个词,是因为读书人读到的常常是知识。智慧不一定靠读书得来,它是一种经验,是一种对宇宙自然本能的直觉、通达。刘姥姥就是这样一个有智慧的女人,虽然她一个字都不认识,虽然她是文盲,可是当她讲到这个“巧”,她一本正经的说,这个命如果你越怕他,反而会被他整,所以干脆面对它,“以毒攻毒”的法子。
  大家知道,十二金钗下场最好的就是巧姐,因为贾家抄家,秦可卿死的很惨,王熙凤后来下场也不好。后来巧姐被舅舅卖到妓院,结果被刘姥姥救到乡下去了。巧姐在第五回的判词是一个在乡下纺织的女孩,贾家被抄家以后唯一还能过平凡生活的,是这个巧姐,作者渴望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日子。曹雪芹并不认为富贵是一定好的,大灾难下的祥运即是平顺。
  正是一个巧字,生命的境遇是多么不可思议,有一天,这个“母蝗虫”就能帮助贾家。如果不把轮回和因果看作是一种迷信,那么它即是一种智慧。贾母在认识刘姥姥之后,她特别觉得生命里有一种东西不必太计较。记得一次请太医,因为富贵人家的女眷在见客时要表现出一种害羞美,但贾母却推开挡着脸的屏说:“怕什么,难道还怕我生不出这个阿物来?”然后她就大方的与太医聊天,其实这也是一种智慧,但是贾母也是不识字的。
  两个完全不同背景的老人在一起会让你感到一种神奇的友谊,这也是《红楼梦》最吸引我的地方吧,贾母也许会羡慕这么一个乡下老太太,跟着她拉家常,打趣的问她牙齿可还好,这种老人家的语音没有什么富贵不富贵、贫贱不贫贱的问题,她们就是在共度生命最后的晚年。我常常会想自己的晚年又是什么样的呢?是像贾母一样可以躺在那里有不少人捶腿,还是跟刘姥姥那样健步如飞,能整天窜来窜去。
  刘姥姥要走,平儿对她说的话又引人深思:“休说外话,咱们都是自己人,我才这样,你放心收吧,我还和你要东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们晒的那条菜干和豆豉、扁豆、茄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在吃这个,就算了,别的一概不要,别枉费了心。”
  什么样生活才是我们想要的?“返璞归真”还是“跳出过去”?《红楼梦》中这部小说有多美,有多有趣,刘姥姥的滑稽是一种留得住感动的真实,也因为这个母蝗虫的几进大观园,给大观园、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个人带来了为数不多的快乐和咧嘴大笑的自在坦荡。
  仍用亦舒那句话:亦发发觉这是一本穷其一生无法看得完的书精彩之处,年年叫读者拍案叫绝。
其他文献
人生有苦有乐,苦乐不均。苦,是真苦,乐,是喜乐。乐是短暂的,没来得及细细品味瞬间即逝。苦也是短暂的,只是相对而言苦味道更长久一些,但,痛苦也是会过去的。人,总要面对苦痛烦恼。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没有人能脱离这四种苦,莫等闲,空悲切,白了少年头。时光飞逝,没有比人突然发觉行将就木人生已老,顿生烦躁苦闷。如若半生虚度无功无业则更生消沉。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不动心,重阳帝君四十左右在活死人墓中悟
期刊
国学是我国固有的学问,是阐释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学问,是研究中华文化何以有古有今而且延续了五千年还是生生不息的学问,是探讨中国传统如何返本开新,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学问。  孔子的“斯文”,应该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作为一个集大成者固然有“斯文在兹”的信心和承诺,但我想“在兹的斯文”也正展现出他亲自缔造的“以君子成人之美”为共同事业的道德社群。因此,“斯文”不仅仅是一套典章制度,也是一种由礼乐
期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用来形容武夷山最合适不过。据《武夷山志》载:“武夷君,受上帝命,统录群仙,授馆于此。”“统录群仙”,武夷山自然就是中华第一仙境了!没有巍峨的高度,也没有险峻的峭壁,却就在这一方钟灵毓秀的水土上,孕育了儒道两位大宗师。山魂水韵造就了儒道文化的一个巅峰,同时,儒道文化也为武夷的山水沉淀了几分历史的厚重。  武夷山山名的由来就浸润着儒道文化。远古之时,道
期刊
书院是古代儒学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极盛时的清代全国曾经达到5000多家,对于中国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1902年,晚清政府宣布废除书院改制学堂,数千家书院一夜之间消失或化身为现代学堂。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看,这一教育革命有其必然性,它是近代中国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制度的必然要求,其意义不言自明。但是,这一革命本身是否也有其偏颇之处,却是当时的知识界没有深入思考的,就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现代教育如何关注青
期刊
工业文明崛起,农耕时代逐渐远去,“学田”正在成为一个陌生的词。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却是每个时代都要面对的、关乎书院发展命脉的重要议题。  近日,本刊专题记者应邀参加由中国书院学会、中国书院研究中心、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七宝阁书院主办的第六届“书院传统和未来发展论坛”。其中,关于“当代书院的学田在哪里?”主题讨论最为热烈,引起了传统书院研究者和当下书院实践者的深度思考。  所谓学田,指书院和州县官办
期刊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记载着孔子的这样一则语录:“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九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也是品德修养的问题。良好的个人修养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但它一定是迈向成功的必备因素,行事如此,治学亦然。  视思明, 就是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真正地看清楚了。视之明方能思之清,须分得清是非,辨得明真伪。要看的全面,不能一叶障目, 不见
期刊
东汉时期的韩康,字伯休,是京兆霸陵人,本来出身于名门望族,如果好好读书求取功名,应该前程远大,怎奈韩康不喜功名,更不喜欢享受安逸生活,却喜欢进山采集草药,潜心于中药研究,并心甘情愿做一名卖药郎。  年轻时的韩康,常常千里跋涉去往四川等地采药,加工之后再前往长安贩卖。与别的商家不同,韩康卖药不掺假,连一根草叶也不掺,并且价格公道,即使是灾荒之年,也不哄抬药价。因为韩康货真价实,口不二价,结果名声越来
期刊
自明治六年(1873)辞官投身向往已久的实业以来,我就与《论语》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是我初为商人之时,某日我突然心生感叹:今后就必须凭借计较锱铢之利谋生了,我该心怀何志呢?我于是回想起了从前习读的《论语》。《论语》教授的是修身、待人等日常的道理,是缺点最少的箴言。那么,可否遵循《论语》来经商呢?我想,遵循《论语》的教义从商,是可生财致富的。  当时,有一位叫做玉乃(世履)的人,他后来官至大审院院
期刊
朱熹,一个影响了中国近一千年的名字,亦如很多历史人物一样,被后人品头论足,褒扬贬斥。但不论你褒扬他或者贬斥他,他已然就在那里,无悲也无喜。谈起宋明理学,很多人想到的是“坐而论道”“空谈义理”。我想朱熹的生活绝不仅仅是在九曲溪划船赏景,在武夷山下读书品茗那么简单。作为一个士子,当年的朱熹必定是怀着“仁以为己任”的情怀和“治国平天下”理想的。他可能并未奢望自己的思想能够对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却本着
期刊
在武夷山五夫镇“兴贤书院”门额上,有“洙泗心源”四个砖雕汉字画面。洙泗是孔孟故乡的两条河流,“洙泗心源”即指代朱子理学与孔孟之道一脉相承。武夷山风景区朱熹纪念馆馆联如是题到:“接伊洛之渊源,开海滨之邹鲁。”  五夫镇政府大院内,处处是高耸的樟树、蓊郁的竹林、带着小鸡觅食的母鸡,它有一种与生命、与土地贴得很近的亲切感。几棵大樟树已有850年的历史了,其中就有一棵是朱熹亲手种植的。朱熹是武夷之子,垂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