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 乃声中万古心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武夷山五夫镇“兴贤书院”门额上,有“洙泗心源”四个砖雕汉字画面。洙泗是孔孟故乡的两条河流,“洙泗心源”即指代朱子理学与孔孟之道一脉相承。武夷山风景区朱熹纪念馆馆联如是题到:“接伊洛之渊源,开海滨之邹鲁。”
  五夫镇政府大院内,处处是高耸的樟树、蓊郁的竹林、带着小鸡觅食的母鸡,它有一种与生命、与土地贴得很近的亲切感。几棵大樟树已有850年的历史了,其中就有一棵是朱熹亲手种植的。朱熹是武夷之子,垂暮之年还写诗怀念五夫潭溪旧居:“忆住潭溪四十,好峰无数列窗前。”


  朱熹祖籍正是当代文青趋之若鹜的旅行圣地——江西婺源(当年属徽州),出生于福建尤溪。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熹14岁,父亲朱松病逝,临终托孤于崇安(今武夷山市)籍的挚友刘子羽。受朱松托孤重任的刘子羽为这对孤儿寡母专门盖了个紫阳楼。从此朱熹定居武夷山麓的五夫里前后达50年之久(其间,出仕九年,立朝四十日)直至晚年于绍熙四年(1193年)迁居建阳考亭为止。在那个文化气息很浓的时代,朱熹长期生活在武夷山区,为了生活、事业、友情、怡情,足迹踏遍大武夷的山山水水,除了在外当官、讲学的时间,朱熹基本上就在崇安、建阳生活。
  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他集大成发展的“新儒学”被国际汉学称为“后孔子主义”。他除了在武夷山之外的地区创办与恢复了寒泉、云谷、考亭、白鹿洞等多座著名书院外,还在崇安县境内创设书院并在多座书院讲学、论辨、著书、立说。当时不少名士也纷纷慕名而至,其中有二人就是诗人陆游(1125~1210)和词人辛弃疾(1140~1207)。古代文人为了寄寓个人情怀,彰显自我性格,表达个人志向,会给自己额外取个“字”,老了心境又不一样的,再给自己取个“号”,一个不够用就俩。三位文化巨人在他们中晚年后,都给自己取了新的字号,号中都带个“翁”字。朱熹号晦翁,陆游号放翁,辛弃疾号瓢翁。三人蹲九曲第五曲“茶灶石”上品茗,一边喝茶一边唠嗑,有一天思维跳跃的瓢翁发问:“要不咱也给屁股底下这块磐石取个号?”才情放浪的放翁说:“我早就想好了,茶灶石,多好听。”早有为此景取名而不得的晦翁抚掌大悦,说:“茶灶石?太好了!明儿就来题上!”传说,巨石上镌刻的“茶灶”二字,就是朱熹当年亲笔题写并请工匠刻上的。
  说到石刻,朱熹的足迹几乎踏遍福建各地,他的摩崖题刻也遍布全省各地。据民国《福建通志》(1938年版,下同)载,朱熹撰题的碑铭摩崖有70多处,分布于建宁、崇安(武夷山)、尤溪等20多个县,尤以崇安和同安为多。武夷山现存朱熹摩崖题刻共13方,约占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内现存古代摩崖题刻326方的4%,占现存宋代摩崖题刻35方的37%,数量仅次于明万历年间隐居于武夷山云窝的卸任兵部侍郎陈省(32方)。


  朱熹不仅书法饱满遒劲,自成一家,诗作也是值得玩赏的。脍炙人口的还是他描写武夷山光水色的千古绝唱《九曲掉歌》。该诗写于绍熙四年(1193年),是朱熹陪同辛弃疾泛舟九曲后所作。当代大文豪郭沫若1962年冬天游武夷泛舟九曲时唱道:“九曲清流绕武夷,掉歌首唱自朱熹。”明代胡应麟称“南宋古体当推朱元晦”。沈栗城则有“花月平章二百载,诗名终是首文公”。清代纪晓岚说:“宋五子(周敦颐、程颖、程颐、张载、朱熹)中,惟文公诗学功候为深。”
  人说朱子“存天理,灭人欲”,也不无后辈过分夸大“理”和“欲”的对立面之嫌。张渝民先生说:“作为独树一帜的武夷古文化以古越渔猎农耕文化为源头,经汉唐时的发展,最终以集孔孟传统儒学和佛、道学三大成的朱子理学为核心,在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和闽北山地文化的撞击、整合和交融中脱颖而出。”真正指出了朱熹的贡献。
其他文献
古代书院是私人或官府设立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自宋朝以来就有“四大书院”一说,即江西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商丘南湖畔应天书院、湖南长沙岳麓山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山嵩阳书院。此外,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也以学以致用言动天下的传统而名垂后世。  在那里,书声朗朗,墨香阵阵,流淌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播中,启承转合,自由流畅地衔接着各种文化流派,成为时代文化的有效载体和价值符号。  应天
期刊
人生有苦有乐,苦乐不均。苦,是真苦,乐,是喜乐。乐是短暂的,没来得及细细品味瞬间即逝。苦也是短暂的,只是相对而言苦味道更长久一些,但,痛苦也是会过去的。人,总要面对苦痛烦恼。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没有人能脱离这四种苦,莫等闲,空悲切,白了少年头。时光飞逝,没有比人突然发觉行将就木人生已老,顿生烦躁苦闷。如若半生虚度无功无业则更生消沉。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不动心,重阳帝君四十左右在活死人墓中悟
期刊
国学是我国固有的学问,是阐释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学问,是研究中华文化何以有古有今而且延续了五千年还是生生不息的学问,是探讨中国传统如何返本开新,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学问。  孔子的“斯文”,应该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作为一个集大成者固然有“斯文在兹”的信心和承诺,但我想“在兹的斯文”也正展现出他亲自缔造的“以君子成人之美”为共同事业的道德社群。因此,“斯文”不仅仅是一套典章制度,也是一种由礼乐
期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用来形容武夷山最合适不过。据《武夷山志》载:“武夷君,受上帝命,统录群仙,授馆于此。”“统录群仙”,武夷山自然就是中华第一仙境了!没有巍峨的高度,也没有险峻的峭壁,却就在这一方钟灵毓秀的水土上,孕育了儒道两位大宗师。山魂水韵造就了儒道文化的一个巅峰,同时,儒道文化也为武夷的山水沉淀了几分历史的厚重。  武夷山山名的由来就浸润着儒道文化。远古之时,道
期刊
书院是古代儒学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极盛时的清代全国曾经达到5000多家,对于中国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1902年,晚清政府宣布废除书院改制学堂,数千家书院一夜之间消失或化身为现代学堂。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看,这一教育革命有其必然性,它是近代中国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制度的必然要求,其意义不言自明。但是,这一革命本身是否也有其偏颇之处,却是当时的知识界没有深入思考的,就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现代教育如何关注青
期刊
工业文明崛起,农耕时代逐渐远去,“学田”正在成为一个陌生的词。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却是每个时代都要面对的、关乎书院发展命脉的重要议题。  近日,本刊专题记者应邀参加由中国书院学会、中国书院研究中心、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七宝阁书院主办的第六届“书院传统和未来发展论坛”。其中,关于“当代书院的学田在哪里?”主题讨论最为热烈,引起了传统书院研究者和当下书院实践者的深度思考。  所谓学田,指书院和州县官办
期刊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记载着孔子的这样一则语录:“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九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也是品德修养的问题。良好的个人修养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但它一定是迈向成功的必备因素,行事如此,治学亦然。  视思明, 就是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真正地看清楚了。视之明方能思之清,须分得清是非,辨得明真伪。要看的全面,不能一叶障目, 不见
期刊
东汉时期的韩康,字伯休,是京兆霸陵人,本来出身于名门望族,如果好好读书求取功名,应该前程远大,怎奈韩康不喜功名,更不喜欢享受安逸生活,却喜欢进山采集草药,潜心于中药研究,并心甘情愿做一名卖药郎。  年轻时的韩康,常常千里跋涉去往四川等地采药,加工之后再前往长安贩卖。与别的商家不同,韩康卖药不掺假,连一根草叶也不掺,并且价格公道,即使是灾荒之年,也不哄抬药价。因为韩康货真价实,口不二价,结果名声越来
期刊
自明治六年(1873)辞官投身向往已久的实业以来,我就与《论语》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是我初为商人之时,某日我突然心生感叹:今后就必须凭借计较锱铢之利谋生了,我该心怀何志呢?我于是回想起了从前习读的《论语》。《论语》教授的是修身、待人等日常的道理,是缺点最少的箴言。那么,可否遵循《论语》来经商呢?我想,遵循《论语》的教义从商,是可生财致富的。  当时,有一位叫做玉乃(世履)的人,他后来官至大审院院
期刊
朱熹,一个影响了中国近一千年的名字,亦如很多历史人物一样,被后人品头论足,褒扬贬斥。但不论你褒扬他或者贬斥他,他已然就在那里,无悲也无喜。谈起宋明理学,很多人想到的是“坐而论道”“空谈义理”。我想朱熹的生活绝不仅仅是在九曲溪划船赏景,在武夷山下读书品茗那么简单。作为一个士子,当年的朱熹必定是怀着“仁以为己任”的情怀和“治国平天下”理想的。他可能并未奢望自己的思想能够对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却本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