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无”“三有”中感受“诗圣”之名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09liu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人的这一情感脉络,进而走进诗人的精神內核。这不但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同时也符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指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杜甫晚年“无奈”“无力”“无常”的“三无”人生状态,再通过链接其他诗文,领略杜甫心中“有寒士”“有苍生”“有社稷”的“三有”精神情怀,在“三无”“三有”的对比中,体悟到“聖”的内涵,从而感受杜甫的“诗圣”之名。
  一、梳理概括文本层次
  (一)按表达方式划分
  1.记叙描写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2.议论抒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按韵脚划分
  1.韵脚ao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韵脚i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3.韵脚e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4.韵脚an,u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咀嚼文本内容,品读作者情感
  (一)秋风卷茅
  “八月秋高风怒号”言风大,“卷我屋上三重茅”言茅草被吹得多;“茅飞渡江洒江郊”言吹得远,“高者挂罥长林梢”言吹得高,“下者飘转沉塘坳”言吹得低。面对秋风吹茅,茅草纷飞,远的在江水对岸,高的直挂林梢,低的沉下水塘,杜甫只能见其吹散,无法阻止,内心的情感是“无奈”。
  (二)群童抢茅
  远的高的低的茅草都无法拾回,只有近处的茅草可以拾回,挽回损失,可惜“南村群童欺我”“抱茅入竹去”。这个层次,从杜甫自己和群童的角度,侧面表现出杜甫的衰老,内心的情感是“无力”。
  (三)无茅屋漏
  “俄顷”体现突然,“风定云墨色”体现天气无常,大风天气突然风定雨来,可怜屋漏偏逢连夜雨。“布衾多年冷似铁”,生活是如此的困顿,人在眼前无常的生活中挣扎着。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可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他的一生可谓历经颠簸,命运无常。在这个层次中,诗人从天气、生活、人生感受到“无常”。
  (四)祈求广厦
  一个怀有安邦定国大志的人,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一个一生志向不得伸张的人,一个历经命运颠簸、生活困顿的人,一个“无奈、无力、无常”的人。他的呼告应该更多是愤懑、不平、怨恨,而杜甫在本诗最后一层发出“祈求广厦大庇寒士,自己冻死也不足惜”的志愿。“三无”的他心中有寒士(贫寒的读书人)。
  链接其他所学诗歌:
  1.体现杜甫心忧祖国的情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体现杜甫心忧百姓的情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杜甫晚年处于“无奈”“无力”“无常”的“三无”人生状态,却有着“有寒士”“有苍生”“有社稷”的“三有”精神情怀,这就是他的圣贤之处。
  三、解读“圣”的内涵,启迪学生心灵
  繁体“聖”字的造字法是会意,意思就是一个人扎根于土地,左耳谛听天音,右口传递天道。《孟子·尽心下》有言:“‘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意思是:值得追求的叫作善,自己有善叫作信,善充满全身叫作美,充满并且能发出光辉叫作大,光大并且能使天下人感化叫作圣,圣又高深莫测叫作神。所谓“圣”就是善散发光辉并能使天下感化。杜甫和百姓、土地深深相连,他谛听的是天之正道,传递的是关怀百姓、匡扶社稷、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以诗文来感化天下。所以苏轼《诗话》云:“古今诗人众矣,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俄国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伟大就在于此,他当得一个“圣”字。
  本课教学不同于以往的“知人论世”,而应将归纳、分类、想象、对比等思维方式渗入到原汁原味对诗歌的整体感知中,让学生自己摸索、寻找诗歌审美鉴赏的理据,实现学生主体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让学生跟随教师进入对文本的深层挖掘。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教育是最复杂的,是心灵与心灵、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学生需要沐浴教师心灵的阳光,教师也需要透过学生的生命完善自我,重拾敞开心灵的教学勇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恰好是引领我进行心灵之旅的灯塔,是帮助我找回“失落的勇气”的导师。  读完《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让我鼓起探索优质教学之道的勇气。这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我从事这份艰苦但又
期刊
对于特级教师肖培东的书《教育的美好姿态》,起初是被书名所吸引,为封底的一段文字所打动:“我们在钢筋水泥的教室里识字读文,春光在窗口等候,微风从走廊掠过;我们在花草云湖的教室里读天读地、读自己,小鸟飞进了我们的书本,小虫子爬成了我们的标点。那随风送来的芳香、绚烂与牧歌,都是我们的篇章;那书声琅琅的唐诗宋词、小说散文,都被折成一只只纸船,在青春的吟唱中漂向远方……”然后进入书中,开始了真正的美好之旅。
期刊
“基于绘画的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建设”是我校围绕“幸福教育”开展的幸福课程之一。目前,我们已经建构了一年级学生读数学绘本,二、三年级学生做数学绘画日记,四、五年级学生画数学连环画,六年级学生进行数学绘本创作的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不仅尊重了学生的思维特点,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能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通过观察和实践,我们发现学生从读数学绘本到自己做绘画日记,再从绘画日记到连
期刊
南昌市第一中学是江西省第一所公办学校、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从1901年建校至今,已经走过117年的风雨征程,先后从这里走出了21位中外院士和无数的精英人士,至今仍弦歌不辍。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国学经典”是载体,终极目标在育人。为此,学校结合教育变革的大背景,基于上述的现实基础和历史依据,从自主发展、经典传承、文化育人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有别于
期刊
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决定了语文知识点的多、繁、杂,随便翻开一篇课文,都可以发现每一篇课文都包含很多的内容,涵盖很多的信息。这就要求执教者实施教学时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文本的文体特征和学情的特点,选择其教学的切入点,这样可以将教师、学生、文本有机地整合起来,以实现阅读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老师在解读文本时不是先阅读文本,更加谈不上去寻找文本阅读教学的切
期刊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广大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具备了充分的认识。如何有效地实施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它关系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能否顺利实现。而在实施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文本解读的切入点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本解读切入的美学意义  毋庸置疑,文本解读是实施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文本解读的美学
期刊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文章回忆了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赞扬他的正直热诚、严谨治学和博大胸怀,抒发了怀念之情,并追述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历程,表现了不忘恩师教导,认真做人的决心。  文章内容丰实,笔意纵横,形散神凝,错落有致,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串了全文,使每个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段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纵观全文,文章
期刊
【文本分析】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必修第三单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主要通过回忆与包弟有关往事,不仅表达了对包弟和爱人的怀念之情,而且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敢于解剖自己的勇气和良知,表达了自己的自责、无奈、忏悔和深刻反思的情感历程。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用艺术家和狗的故事作为引子,同时也设置了一面多棱镜,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张本。这篇散文的语言在平淡、质朴中蕴含深情,耐人寻味。  【学情分析】  
期刊
摘 要:在教学目标与内容相对确定的情况上,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设计、组织和充分开展“学的活动”。“学的活动”要把教学内容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经验,进而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根据活动理论,系统设计与组织学的活动。具体包括任务情境的创设、学习支架的设计与使用、学习活动链条的组织和推进三个方面。   [关键词 ] 学的活动 活动理论 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  王荣生教授认为,讨论阅读教学,必须明了两个前提[1]:(
期刊
【学情分析】  《小狗包弟》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一,授课对象是刚刚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学生对散文样式已经比较熟悉,对本文的情节把握也不是难事。该水平层级的学生学习《小狗包弟》最大困惑是对“文革”这段特殊历史时期 的了解和认识,因此不会做深入的思考。特殊的历史时期,巴金屈从于政治和压力,他胆小怯懦,为求自保牺牲小狗包弟,直至“文革”结束才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并忏悔……这些都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