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m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法西斯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开始了伟大的全民族的抗战。中国共产党抛弃前嫌,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在极其艰苦的抗战过程中,为团结最广泛的社会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显得极其重要,其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探索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
  1937年9月,中共中央工农民主政府西北办事处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掀开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史上的光辉一页。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既各级政府和议会。毛泽东指出:“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付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1941年至1942年,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的胜利,制定了政治、经济、思想等各项政策和措施。在这时期的抗日民主政权,最具有特色的是提出了“三三制”原则,即在各级政府和议会中,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一。这种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它极大地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抗日积极性。
  这种“三三制”民主政权的效率高,没有形式主义,没有官僚主义,而且分工协调到位。根据记载,当时边区每个县政府只有三个科,分别管财政、民政和教育,每科只有一二个干事,这样的建制不仅节省了工作人员和经费开支,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在“三三制”民主政权中高风亮节,认真贯彻执行这种民主政权,赢得了民心。例如1941年冬,陕甘宁边区召开了参议会,选出了林伯渠、徐特立等18人为边区政府委员,其中共产党员七人,超过了“三三制”的规定,徐特立当即声明退出,经过大会通过,以党外人士递补。1942年,边区又检查了各级政权,对不符合“三三制”规定的都加以纠正。研究毛泽东思想的英国伦敦大学教授施拉姆指出:“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实行‘三三制’原则……(政府)大体上是廉洁正直的政府,得到了很大部分人民的拥戴----日本人也无可奈何地看到了这一点。”正是这种民主政权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广大人民群众空前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一致抗日。
  同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在议员选举方面,也是公平、公正的,选举出的各级干部也体现了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议员选举,由边区人民采取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在选举过程中,各党派、各团体和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竞选演说和竞选纲领,只要不妨碍选举秩序,都是合法的、受到法律保护的。这种民主的选举制度在我国民主选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无庸置疑的。当时著名民主人士李公仆说:“他们(中国共产党)不但在军事上打游击,而且政治上努力改善,一面使人民有权选举他们平时最敬服的打击敌人最坚决的人做县长、区长、村长,一面让他们选举其能代表自已意见的参议会;同时民众有主动性积极性的组织,配合军事上的需要。他们把内部改革和对外战争打成一片,密切地联系起来。”正是由广大人民群众采取普选、直接、平等选出的政府工作人员才可能是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例如,当时一个边区政府的主席每月的生活费只有十八元,各县级工作人员每月的生活费只有十元左右,许多廉洁的县长还要节约一部分生活费支持抗战和群众团体。在陕甘宁边区,乡政府只有一人脱产,而且没有薪水,每月只有一元伍角的津贴费,乡长以外的其他委员、村长等都是自已解决吃穿用,工作从早忙到晚,豪无怨言。这种民主制度的选举保证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保证了这些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证了中共的信誉,保证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除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外,其抗战时期的许多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的政策和措施都是值得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借鉴、学习的。重温历史,重新审视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就越发突出它闪光的价值。
  (作者单位:425700湖南省新田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中共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是有关中共领导地位的论断,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正确的论断。我们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对当时中国各阶级的分析,来认识中共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促进学生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人,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本人认为可以从中国国情及中国各阶
期刊
众所周知,物质推断题是中、高考化学试题中必不可少的题型之一。这是因为它能把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和转化、化学实验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品质。推断题的综合性强,常常是学生学习中不易攻克的难点。许多学生反映这方面的练习做得不少,但是,在考试的关键时刻还是出错。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解推断题的能力呢?    一、囊中有物,才能明察秋毫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转变
期刊
愉快教学始于兴趣。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潜在力量,这种力量一旦被挖掘,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发展。下面说几点我个人体会。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因为只有明确学习目的,才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第一堂课,我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地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次,举实例说明。如现在全
期刊
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跟其他学科相比,更显得呆板、单调。我们的社会主义时代已从“政治挂帅”发展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中专学校,更突出了专业的特点,学生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更显不足:“政治、政治,读着无味”,把挨了批评形容为“上了一堂政治课”。加上一些老师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结果,背诵背死了,考试考腻了,离政治教学的目的越来越远。  既然饭菜不合口,可在辅料、花样上下工夫,作为厨师应该多动脑筋,怎样才能
期刊
【摘要】中学物理教学主要目的应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物理方法教育是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物理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对科学方法教育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中学物理 学习转变 能力培养 方法教育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要使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科学方法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的潜在力量。科学方法教育既注意学生现在的一
期刊
纵观当今思想政治课教学,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即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成败、效益高低、价值的大小虽受制于各种因素,但它同教学师生的心理状态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师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益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取得成功,获得高效益,获得最大价值,相反,师生存在不良的心理状态常常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失败,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令人忧思的是在政治教师队伍中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未认识这一“规律”,或不重视这一问题
期刊
单元测试是高三生物复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试题讲评能帮助学生澄清模糊概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一堂高质量的试题评讲课往往能达到做几份练习的功效。因此,我们应重视单元试题讲课的教学。笔者认为,单元试题讲评课的重点在“五个注重”。    一、注重错误分析    讲评时,教师不仅要指出“错在哪里”,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只有找出错误的症
期刊
【摘要】用自制的温水摧芽箱对蔬菜种子进行摧芽。结果表明,此法能很好地解决传统方法摧芽时,因菜种数量少,上堆不易来热,摧芽过程中水分易失调等问题,发芽率高、芽子整齐、粗壮,摧芽效果好。    1、简易温水摧芽箱  由木箱、棉絮、细砂、5~15W灯泡、塑料纸、温水及温度计构成。木箱可就地取材,大小随摧芽种子多少而定;木箱内的四壁及底板均要用破旧棉絮铺好。在木箱底部的棉絮上铺一层细砂,细砂上放电灯泡一个
期刊
兴趣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而且对于学生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变被动为主动。那么,怎样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一、启发教学,激发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精力充沛,富有想象力,爱动脑筋,会提出许多老师想不到的问题。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启发创造性教学,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关键。一但对历史
期刊
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教师来说,只是一个外因,而内因则是学生。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教师组织教学时,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扮演好作为一个教师的角色。那么,要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中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呢?本人认为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设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问题的激情。    一、用“设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