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视角和上海情结探寻关锦鹏的电影世界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香港著名导演关锦鹏是一位屡获国际大奖的导演,他的作品个性非常鲜明、风格也非常独特,具有着一贯的创作理念和题材选取。女性视角、上海情结这两点成就了关锦鹏电影品牌的存在与辉煌。《胭脂扣》、《阮玲玉》、《红玫瑰与白玫瑰》、《长恨歌》可视为其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亦是当时同类题材电影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在电影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笔。
  【关键词】关锦鹏 女性视角 上海情结
  
  一、“诗情画意”关锦鹏
  
  关锦鹏,1957年生于香港。中西文化结合下的香港造就了他在色彩和造型等方面的独特。受喜爱戏曲的母亲的影响,他一直对电影情有独钟。1980年,当徐克、许鞍华等导演以势不可挡的“新浪潮”冲击着香港电影的时候,关锦鹏以他的方式投入到电影界,并担任了这批“新浪潮”影人的副导演,陆续参与制作了许鞍华的《小姐撞到鬼》、《倾城之恋》、《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于仁泰《巡城马》、《求子世界》:谭家明《烈火青春》区丁平《花城》等十余部片。1984年底,他正式步入导演生涯,独立执导了第一部电影《女人心》,结果票房很好,成为当年少数的高票房导演。1986年拍了《地下情》,是他最喜欢的作品,然而却未得到理想的回应。除了《地下情》外,其余5部都与金马奖有缘。香港导演关锦鹏20年来的电影作品可谓佳作不断。从女性视角出发创作的《胭脂扣》的成功实践,到女性视角与上海情结组合来创造怀旧与凄美双重境界,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开创性探索的经典作品《阮玲玉》,从而验证了其艺术创作道路的卓越,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为人们所接受、认同与欣赏。《长恨歌》这部传奇般女性视角加上海情结的佳作,表现出了更为广博的视域与悲悯情怀,由对个体的同情与关爱转向对大时代风云下整个群体命运的关注与投射,使得影片具有了沉郁、盛大的艺术感觉。人物与城市的双重坠落,增加了影片悲剧的艺术感染力与触手可及的心灵震撼,也为欣赏他电影创作的观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的电影世界。
  
  二、女性视角与上海情结融汇下的电影世界
  
  1.《胭脂扣》一女性视角的早期经典
  《胭脂扣》拍摄于1987年,是他的第三部电影作品。前两部是1985年由他独立执导的影片《女人心》和1986年的《地下情》,这三部作品皆是从女性视角出发创作的,而《胭脂扣》是其电影导演事业的第一个高峰。《胭脂扣》改编自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它是李碧华的成名作,也是关锦鹏的成名作。本片从女性视角出发,不仅再现了原著的风采与魅力,而且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影像的优势,将原作的艺术特色完美的呈现在电影银幕上,并将电影艺术多方面的构成部分都做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作为关锦鹏从女性视角出发的艺术初探,也是其早期经典的作品,《胭脂扣》在各个方面已经呈现出了相当完美的艺术魅力,是当时同类题材电影中的经典代表作,也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为以后的艺术创作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并成为其日后沿袭的成功的艺术道路。
  影片将30年代与80年代时空互相交错,以此来反思自己的感情生活。影片结束在如花把当年的爱情信物一枚装饰在项链上的精致的胭脂扣归还给不久于人世的十二少,然后她哀怨地飘逝而去。在这一出人生的悲剧中,十二少得到的只是一个灵魂的躯壳而已。他在生与死之间的选择中证明了人性的自私和悲哀,而以此来反衬如花的纯美。她的奉献、期盼与痛苦哀怨最后化为了一种美和高洁的理想。
  
  2.《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小说的重新解读
  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给我们的一个突出感觉是:这里的人物并不是很多,但每个人物都非常的鲜活、生动、栩栩如生,如同生活在我们的周围一般。导演关锦鹏仿佛无视小说文本的界限与障碍,把小说中大量的原话直接“搬”到了电影之中。可以说,导演关锦鹏用自己的独特眼光,用发之内心的感情为我们描绘着生活的画面,将对爱的体验与认识完全融入进现实的生活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可以看作是对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的一次读解,它把小说完全具体化了,落实到具体的人、物、境上面。于是,小说所提供的本来需要由我们的想象力去弥补的空间却被导演关锦鹏的电影补足替代了。从而体现了电影的主题,即爱情是在理想中生存、变幻的,婚姻离不开琐屑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让我们再一次理解到:作品主人公奔走于理想与现实相互交织的网上,却无法摆脱现实的羁绊,也不愿放弃理想和情感的天空的那种无奈和心酸。
  
  3.《阮玲玉》、《长恨歌》女性视角与上海情结的双重组合。
  《阮玲玉》是关锦鹏拍摄于1991年的作品,是他的女性视角加上海情结相结合所创作出来的巅峰之作。从剧本的选择开始。就表现出关锦鹏作为一位国际级导演的独特的眼光。浓厚的旧上海情节流露出了浓厚的怀旧色彩和历史沧桑感。在女性视角加上海情结的双重影响下,从而成就了这个具有高超的思想内蕴与艺术感染力的影片,为其迎来了导演事业上的第二个高峰。《阮玲玉》原来的第一个剧本,写的只是30年代的事。但他最后选择了将30年代与90年代两个时空交错的第二个剧本。他曾经说:“在拍《阮玲玉》时。我最感兴趣的并不是重塑阮玲玉的一生。我只是想通过电影这个媒介,探讨一下电影的本质,它的真与假。我永远不相信电影可以百分百呈现真实,它只能还原一个真实,还原一个电影生活上的气味。所以,我选择了将30年代与90年代两个时空交错的第二个剧本,在90年代的演员和30年代的角色之间构成一种对照,对比两个不同年代的人,对人事与感情的看法,启迪人们对生命作出反思。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具有如同现场的真实的效果。从而改变了传统电影真实性的观念。”因此。关锦鹏并没有使用传统的戏剧情节剧的方式来演绎这部30年代中国影坛最具传奇性和悲剧性的女演员阮玲玉的传记影片,而是采用了黑白与彩色、今天与过去、纪录片与故事片,静止照片与活动影像对比、混合、交替的套层结构方式来表现这个弱女子凄美、短暂的一生。
  在《蓝宇》之后,关锦鹏再度回到了女性视角加上海情结的昔日怀旧的手法上来。这一次,他选择了王安忆的《长恨歌》这一描写十里洋场的作品,继续着他怀旧式的醉生梦死。《长恨歌》写了王琦瑶与大上海的故事。其实也就是女人和城市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关锦鹏把王琦瑶与大上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第一次明确提出“女人与城市是一体的,女人是城市的代言人”这一说法。在王安忆的笔下。上海是有灵魂的,这灵魂依附在一个少女身上——她就是王琦瑶。小说《长恨歌》里没有理想主义的美和纯粹的爱,一切都是现实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免不了要让生活在其问的人感到失望和悲哀。电影《长恨歌》用 电影语言代替了小说语言,并且将女性在现实里追寻爱的过程中的孤寂和哀怨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导演如同一个拿着画笔的画家。将整个世界画在了电影里。在继《红玫瑰和白玫瑰》和《阮玲玉》之后,关锦鹏用他的“画笔”又在《长恨歌》里编织了一个善良女性的情感世界。影片删去了40年代末解放战争时的上海的混乱、文革时的动荡不安,不是导演太理想化,而这恰恰是关锦鹏的风格所在。导演用银幕108分钟的空间和时间,以一个女人的角度与思维去单纯地表达着一个女人爱和享受被爱的情感历程。
  如果说《阮玲玉》描绘的是一个绝世独立的电影界女神,她突然问的香消玉陨暗示着一个电影时代的终结。那么《长恨歌》表现的却是一个曾经风光过的多情女子怎样在都市的盛极而衰中,心怀着往日旧梦的激情而在平凡艰难的人世间无奈的挣扎。然而。从不曾改变的却是她那对于纯洁爱情的期盼与追求!尽管每一次都以心碎而告终。但下一次她还是会热情如火地奔赴那渴望已久的真正爱情。这是一个一生都离不开对男人依附的女人,她在变幻无常的城市里沉浮,也在不同男人的怀抱里沉浮,找寻的也许不是爱情,而是心灵的归宿。关锦鹏用大跨度的手法,把王琦瑶与四个男人的感情纠葛完美的表现了出来。从上海弄堂里的无知少女到“上海小姐”,从高官的“金丝雀”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王琦瑶用生命不同时期与四个男人的感情,以此支撑自己走完了一生。《长恨歌》是关锦鹏女性视角与上海情结又一次完美的结合。这一次,他构建起了一个上海女子与她所生活的城市相互沉浮的故事。“城”与“人”在影片中是不可分割的,“上海”与“女人”也因此显得更加不可分离。
  
  三、历史、诗意与现实相结合的关锦鹏电影
  
  关锦鹏导演努力探求电影与历史、电影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影的本质问题,他始终坚持的是“人文的终极关怀”。这一点是最难能可贵的。更重要的是,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他找到了一座“诗情画意”桥梁。他用诗人的情感、画的韵味创造了独特的另一形式的风格化电影。对电影画面、声音的完美的雕琢、对人生理想的崇尚是电影艺术家的共同追求。从《胭脂扣》到《红玫瑰与白玫瑰》,再从《阮玲玉》到《长恨歌》,关锦鹏对女性、对情感、对艺术、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不断的追问:对色彩、对音响、对音乐精确的把握,并且创造出了一个与电影主题相符合的环境“氛围”。他的电影,在吸引和感动观众的同时也吸引和感动着自己,因为他已经营造出了一个“诗情画意”的电影世界。可以说,关锦鹏导演是当之无愧地中国当代艺术电影的先锋人物。历史、诗意与现实相结合的这所有的一切努力,最终铸就了关锦鹏电影风光无限的创作历程。
其他文献
[摘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影片反映了主人公保尔关于人生的许多理性思考,特别是他那段关于“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激励着千百万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生命因奉献因执着而更有意义更精彩。  [关键词]生命 奉献 艰苦创业 目标追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保尔·柯察金作为普通工人的儿子。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考验,把对旧生活的自
期刊
摘要 《乱世英雄吕不韦》中的赵姬是一个悲剧的艺术形象,她的命运沉浮于各色男人之间。吕不韦给予她的爱情是虚幻的,赢异人剥夺了她的幸福,缪毒将她卷入色情的漩涡之中。抛开历史,就电视剧本身而言,我们或许会对赵姬给予同情。  关键词 《乱世英雄吕不韦》赵姬 悲剧命运    乱世出英雄是我们的口头禅,通常在英雄的身边总会有美丽的女性跟随。乱世可以造就英雄,使英雄通过创就一番事业而顶天立地,传诵千古。但与英雄
期刊
[摘要]人们对现代室内装饰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传统软性中国画逐渐被更符合现代建筑的硬性绘画所替代。特别是岩彩画,这种画材的独特性和画面流动的艺术效果与现代室内装饰对自然的崇尚成为了一体。  [关键词]现代室内空间装饰 传统与现代 岩彩画 材质特点    现代室内空间各种造型、装饰、陈设等无一不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这些不同风格的现代室内设计以科学技术为依托、文化艺术为内涵,它的发
期刊
[摘要]综观美国60年代黑色幽默小说可以发现,这些小说在创作手法上存在十分突出的特征。以这些小说作品为基础,从存在主义视角出发去梳理、分析和探讨黑色幽默小说的创作特色,以揭示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独特的艺术世界。  [关键词]存在主义 影响 黑色幽默小说 创作    一、黑色幽默小说的哲学基础    美国的黑色幽默文学有其深厚的哲学和文学背景。总的来说,其哲学理论主要建立在现代反理性的哲学即佛罗伊德主义
期刊
[摘要]1972年,《巴黎最后的探戈》在欧美引起轩然大波,作品在导演国家意大利展映。被意大利人民视为情色电影,恶评如潮,遭到禁映,然而《巴黎最后的探戈》落地美国,却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好评连连。重读《巴黎最后的探戈》,我们不得不为贝尔托鲁奇叙述能力折服,《巴黎最后的探戈》叙事话语契合叙事精神,语势凌厉,笔法尖刻,出色的完成的叙事任务,为我们展示了在世俗和现实的双重恐吓下的个人畸变空间的影像描述。  
期刊
[摘要]《周渔的火车》是导演孙周根据北村的小说《周渔的呼喊》改编成的一部电影作品。表面上看作品表现的是一个女人在两个男人间的艰难选择,但实际上,它象征了人类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分裂。周渔的追求是人类不停地追寻精神与m灵的象征,也是人类追求物质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象征。她的迷惘象征了人类对自身的永远的追寻与确认。所以从爱情的角度来探讨人类的生存境遇和生存状态才是作品真正的追求。  [关键词]生存境遇 生
期刊
[摘要]韩剧热现象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关注,对韩剧的认识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种观点充分肯定韩剧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一种观点则提出韩剧中的现代性应该受到充分重视。本文则将两种观点综合起来,深入分析了韩剧中传统和现代各自是在哪个层面上具体展开的,并具体剖析了两者如何共存于韩剧当中的。在韩剧中,传统文化只是一种表层存在,其精神实质已经发生了改变,现代意识才是韩剧真正的思想内核。  [关键词]韩剧 伦理秩
期刊
【摘要】在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中充溢着鲜明的激情情结,这种情结使其影片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从其早期生活经历可见,激情一直是张艺谋导演性格的一部分,在艺术创作上更是不断地反叛传统和挑战自我。在其作品中,激情表现在演员的选用到电影主题的选择、电影语言的创造和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的塑造等方面。这种激情在成就张艺谋导演地同时,也显示出某些弊端。  【关键词】激情 反叛 创新    在中国电影界,张艺谋导
期刊
[摘要]电影所具有的一大特点即是它的奇观效应,使人能够进入“梦境”般的场景,而电脑特技对于电影艺术的革命性意义得到了全世界电影人的认同。  [关键词]电脑特技 数字化 电影    电影的产生使人们枯燥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它使得人们懂得思考和反省自己。纵观这些年的电影发展历程,更加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电影中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生活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一、电影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这次上海国际双年展给我感触颇深的一些作品,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个方面来探讨设计的意义和价值,设计不仅仅是创造出一个作品,它还指向一系列生活方式,社会理想和历史计划。同时还得尝试用不同的诠释方法来观察和设计世界。  [关键词] 自然 社会 设计生活 新的故事    本届上海国际双年展“超设计”于2006年9月5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围绕着“超设计”这一主题,上海向全世界献上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