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十章
结合后人考证的成果,这一章直译过来就是——
精神和形体相合为一,能不分离吗?把气凝聚起来使身体柔软,能像婴儿一样吗?把那神秘的镜子弄干净,能没有瑕疵吗?爱育人民治理国家,能不用私智吗?“天门”开启关闭,能保持安安静静吗?聪明睿智通达四方,能不用心机吗?生长万物,养育万物,创生了却不占有,养育了却而不自以为尽了力不依靠,在万物之上却不去主宰控制,这就是大道深远的“德”。
《道德经》这本经典,远不是用白话解释出来就可以了,其中的只言片语,就是一门大学问,可能一个人一生也未必能研究明白,如果说是修正,那就更难了。
这一章几乎每一句都暗藏着大学问。真是让人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先把字面上几个难解的字说一说——
惊动了唐明皇的一个字
说起这章的难解,首先就是这章的“载”字。
第一种解释,认为这个“载”字,没有含义,就是古人说话前的语助词,相当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予观夫巴陵胜状”的“夫”字,没有实际意义。
第二种解释,认为“载”字是动词,晋代王弼认为,载的意思是“处”,有安放的意思。也有学者根据东汉王逸对《楚辞》的解释,认为是抱的意思。
第三种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解释了。他认为,这个载字应该是“哉”,不应该放在这里,而应该作为语助词放在上一章“功成身退,天之道”的后面,也就是“功成身退,天之道哉。”为此,他还下了诏书。因为唐代的皇帝自称是老子李耳的后裔,血统加上皇权的威力,似乎这事就这么定了。当时的学者提出异议的不多,后来虽然偶然有提出异议的,但也因为没有新证据,所以没什么说服力。不过马王堆的帛书一出土,情况就变了,甲本老子这句已经残损了,而乙本很清楚地写着,“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有了“也”字这个“载”字就不可能读“哉”字了。所以,学者说“玄宗妄改经文。”
可见权力再大在学术上也不可任性呀!那么说来说去,这句的真实意思怎么解释呢?
还得把“营魄”两个字弄清楚才行。
“炼精化气之道”
“营魄”的含义也是众说纷纭。在《楚辞·远游》中,有一句“载营魄而登霞兮。”东汉王逸的注解说:这句的意思是“抱我灵魂而上升也。”那么,营魄就是灵魂的意思了。
《远游》这篇楚辞特别受后世的重视,因为里面的好多内容,与老子的著作意思暗合。而且后世的道家学者认为里面藏有修炼内丹的奥秘。明末的王夫之专门从内丹学的角度做过注解,近代道家大学者也有专门文章探讨,称此篇“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黄老养生作品”,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研读。
河上公的注解中说“营魄”就是“魂魄。”
在先秦时代,谈论魂魄最多的是医学家。在《黄帝内经》的《素问》《灵枢》中都多次谈到。《素问》中说,肺脏藏着魄,肝脏藏着魂。(《素问·宣明五气》:“肺藏魄,肝藏魂。”)而《灵枢》有一篇文章里引申说:肝脏中藏着血,魂就住在血中;肺脏中藏着气,魄就住着气里。(《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气,气舍魄。”)那么魂魄就是气血的意思了。
古人认为,魂是属于阳的精,魄是属于阴的形。那么营魄又是神和形的意思了。
黄元吉先生是道家卓异的成就者,他认为,这章一开头就告诉了人们“炼精化气之道”,先生是这样解释的:“夫营者,血也。血生于心、魄藏于心,其必了照丹田,一心不动,日魂方注于月魄之中,月乃返而为纯乾。此由心阳入于肾阴,神火照夫血水,虽水冷金寒,却被神火烹煎,而油然上升,自蓬勃之不可遏。”
这段名词太多没法用白话翻译,大致意思是说,营指心阳(神火),魄指肾阴(血、水),用神火去“照”血和水,就会出现一种气机蓬勃的景象,这就是炼精化气的方法。
说说“一”
刚谈了三个字,就说了这么多,其实难解的还在后面呢!那就是“抱一”。
《庄子》中说,“通于一而万事毕。”也就是把“一”弄清楚,各种事就都弄明白了。
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的《老子想尔注》中这样解释“载营魄抱一”——“一”就是道,“一”充斥天地之外,流行在人的身体里,从外面到里面,都是这个“一”。这个“一”如果散开,就成了无形的气。而且这个“一”有很多别名,虚无、自然、无名,都是这个“一”。(“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人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一散形为气……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
《庄子》还说过,整个宇宙万物都通过一气相互联通。(“通天下一气耳。”)
这个一,就是元气。气不仅是一个哲学概念,而且是真实的客观存在,是万物的本原。
元气在人身体的不同部位中,也各有不同的功能表现,所谓不同的功能,就是道的“德”,在肺就体现为肺的功能,这功能的元气基础就称为魄,在肝就体现为肝的功能,肝特有的功能的元气基础,就是魂了。
老子曾经给我们讲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宇宙中,一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再生出三种气(纯阴、纯阳、阴阳相合的中气,对应人体就是精、气、神了),然后生出万物。
“抱一”,就是让从“一”分化出的“二”“三”“万物”,再返回到合一的状态去,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一种新的升华。
所以道家讲要“含三抱一”,把精、气、神浑融为一。还有所谓的“五气朝元”,都是把分化的神魂意魄志混而为一。
那么“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的内涵可以这样领会:让魂魄、气血、形神各得其所,相融相合,抱元守一,能够始终保持这种专一的状态吗?
这样说,是不是有些玄呢?
坦率地说,难道我们中国古代的灿烂的文明,就是经典上的文字吗?那样的话,经典和心灵鸡汤有什么区别?
我想,我们中华文化的治学之道,在《大学》中写的非常明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必须从“止”开始,逐渐达到“定”“静”“安”的境界,进而通过“虑”而有所“得”。得什么,得一,也就是得道。这是就是证悟之学,只要通过“内求”获得对“形而上”之道的体认,所获得的才是真知。否则一辈子做学问,在圣贤的眼中就是折腾而已。
宋代大儒程颐说:“大凡学问,闻之、
知之皆不为得。得者,须默识心通。”
让我们从文字名相中跳脱出来,按老子所说的方法,把心虚下来、静下来,身心融合为一,尝试走一下古代圣贤的内求之路,体悟那高深莫测的“一”(道)吧!
如何“抟气”?“玄鉴”是什么?何为“天门”?限于篇幅,只好在续篇中再谈了。
——《道德经》第十章
结合后人考证的成果,这一章直译过来就是——
精神和形体相合为一,能不分离吗?把气凝聚起来使身体柔软,能像婴儿一样吗?把那神秘的镜子弄干净,能没有瑕疵吗?爱育人民治理国家,能不用私智吗?“天门”开启关闭,能保持安安静静吗?聪明睿智通达四方,能不用心机吗?生长万物,养育万物,创生了却不占有,养育了却而不自以为尽了力不依靠,在万物之上却不去主宰控制,这就是大道深远的“德”。
《道德经》这本经典,远不是用白话解释出来就可以了,其中的只言片语,就是一门大学问,可能一个人一生也未必能研究明白,如果说是修正,那就更难了。
这一章几乎每一句都暗藏着大学问。真是让人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先把字面上几个难解的字说一说——
惊动了唐明皇的一个字
说起这章的难解,首先就是这章的“载”字。
第一种解释,认为这个“载”字,没有含义,就是古人说话前的语助词,相当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予观夫巴陵胜状”的“夫”字,没有实际意义。
第二种解释,认为“载”字是动词,晋代王弼认为,载的意思是“处”,有安放的意思。也有学者根据东汉王逸对《楚辞》的解释,认为是抱的意思。
第三种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解释了。他认为,这个载字应该是“哉”,不应该放在这里,而应该作为语助词放在上一章“功成身退,天之道”的后面,也就是“功成身退,天之道哉。”为此,他还下了诏书。因为唐代的皇帝自称是老子李耳的后裔,血统加上皇权的威力,似乎这事就这么定了。当时的学者提出异议的不多,后来虽然偶然有提出异议的,但也因为没有新证据,所以没什么说服力。不过马王堆的帛书一出土,情况就变了,甲本老子这句已经残损了,而乙本很清楚地写着,“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有了“也”字这个“载”字就不可能读“哉”字了。所以,学者说“玄宗妄改经文。”
可见权力再大在学术上也不可任性呀!那么说来说去,这句的真实意思怎么解释呢?
还得把“营魄”两个字弄清楚才行。
“炼精化气之道”
“营魄”的含义也是众说纷纭。在《楚辞·远游》中,有一句“载营魄而登霞兮。”东汉王逸的注解说:这句的意思是“抱我灵魂而上升也。”那么,营魄就是灵魂的意思了。
《远游》这篇楚辞特别受后世的重视,因为里面的好多内容,与老子的著作意思暗合。而且后世的道家学者认为里面藏有修炼内丹的奥秘。明末的王夫之专门从内丹学的角度做过注解,近代道家大学者也有专门文章探讨,称此篇“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黄老养生作品”,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研读。
河上公的注解中说“营魄”就是“魂魄。”
在先秦时代,谈论魂魄最多的是医学家。在《黄帝内经》的《素问》《灵枢》中都多次谈到。《素问》中说,肺脏藏着魄,肝脏藏着魂。(《素问·宣明五气》:“肺藏魄,肝藏魂。”)而《灵枢》有一篇文章里引申说:肝脏中藏着血,魂就住在血中;肺脏中藏着气,魄就住着气里。(《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气,气舍魄。”)那么魂魄就是气血的意思了。
古人认为,魂是属于阳的精,魄是属于阴的形。那么营魄又是神和形的意思了。
黄元吉先生是道家卓异的成就者,他认为,这章一开头就告诉了人们“炼精化气之道”,先生是这样解释的:“夫营者,血也。血生于心、魄藏于心,其必了照丹田,一心不动,日魂方注于月魄之中,月乃返而为纯乾。此由心阳入于肾阴,神火照夫血水,虽水冷金寒,却被神火烹煎,而油然上升,自蓬勃之不可遏。”
这段名词太多没法用白话翻译,大致意思是说,营指心阳(神火),魄指肾阴(血、水),用神火去“照”血和水,就会出现一种气机蓬勃的景象,这就是炼精化气的方法。
说说“一”
刚谈了三个字,就说了这么多,其实难解的还在后面呢!那就是“抱一”。
《庄子》中说,“通于一而万事毕。”也就是把“一”弄清楚,各种事就都弄明白了。
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的《老子想尔注》中这样解释“载营魄抱一”——“一”就是道,“一”充斥天地之外,流行在人的身体里,从外面到里面,都是这个“一”。这个“一”如果散开,就成了无形的气。而且这个“一”有很多别名,虚无、自然、无名,都是这个“一”。(“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人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一散形为气……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
《庄子》还说过,整个宇宙万物都通过一气相互联通。(“通天下一气耳。”)
这个一,就是元气。气不仅是一个哲学概念,而且是真实的客观存在,是万物的本原。
元气在人身体的不同部位中,也各有不同的功能表现,所谓不同的功能,就是道的“德”,在肺就体现为肺的功能,这功能的元气基础就称为魄,在肝就体现为肝的功能,肝特有的功能的元气基础,就是魂了。
老子曾经给我们讲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宇宙中,一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再生出三种气(纯阴、纯阳、阴阳相合的中气,对应人体就是精、气、神了),然后生出万物。
“抱一”,就是让从“一”分化出的“二”“三”“万物”,再返回到合一的状态去,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一种新的升华。
所以道家讲要“含三抱一”,把精、气、神浑融为一。还有所谓的“五气朝元”,都是把分化的神魂意魄志混而为一。
那么“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的内涵可以这样领会:让魂魄、气血、形神各得其所,相融相合,抱元守一,能够始终保持这种专一的状态吗?
这样说,是不是有些玄呢?
坦率地说,难道我们中国古代的灿烂的文明,就是经典上的文字吗?那样的话,经典和心灵鸡汤有什么区别?
我想,我们中华文化的治学之道,在《大学》中写的非常明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必须从“止”开始,逐渐达到“定”“静”“安”的境界,进而通过“虑”而有所“得”。得什么,得一,也就是得道。这是就是证悟之学,只要通过“内求”获得对“形而上”之道的体认,所获得的才是真知。否则一辈子做学问,在圣贤的眼中就是折腾而已。
宋代大儒程颐说:“大凡学问,闻之、
知之皆不为得。得者,须默识心通。”
让我们从文字名相中跳脱出来,按老子所说的方法,把心虚下来、静下来,身心融合为一,尝试走一下古代圣贤的内求之路,体悟那高深莫测的“一”(道)吧!
如何“抟气”?“玄鉴”是什么?何为“天门”?限于篇幅,只好在续篇中再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