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启蒙与文化悲伤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at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作品的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层面上,他在更多的时候是以一种文学的方法表述自身关于文化、社会与人生的哲学思考。钱理群认为,鲁迅是我们民族一位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后人可以不断向其思想返归、回省,不断得到新的启示。①因而,我们对鲁迅的研究决不能满足已有的成就从而忽视了他的深刻性。
  鲁迅的《在酒楼上》和《孤独者》都出现一个“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其中的“我”既包含启蒙意味,又表现出生命的“荒原”、孤独之感。这样的叙述者不仅是鲁迅在理性上批判或同情的对象,他们更是人生存的孤独境界的隐喻。人们往往以一种理性的、启蒙的思维模式去思考这类叙述者的必要性和意味,从而得出这两篇文章中的“我”展现了鲁迅自我的矛盾思想与痛苦的精神状态,是鲁迅内心分裂的外化形象。然而,这样的观点忽视了小说中“我”的超越时代的生命哲学意味。作为个人,无论“我”在思想上与吕纬甫、魏连殳多么一致,情感上多么同情吕纬甫、魏连殳,但人既然是孤独存在的生命个体,就不可能与他人达到共在的生存状态,不可能完全参与他人的生命历程,从而,“我”与吕纬甫、魏连殳就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和解与理解,“我”也无法对其他生命个体生出真正的同情之心。因此,从生命哲学的层面看,“我”的形象是一种生命孤独存在方式的隐喻。
  
  一
  
  鲁迅是一个内心极其矛盾之人:一方面,他对启蒙思想、理性主义抱有一种极其热烈而崇尚的态度,希望以理性主义之光唤起民众之觉悟,推动社会之进步;而另一方面,由于对世态、人生有着深刻体验,他又有着怀疑理性、怀疑启蒙主义的悲观看法。从而,《在酒楼上》与《孤独者》的“我”和吕纬甫、魏连殳构成了鲁迅理性乐观和感伤绝望这两种心理状态的映射。因而,从这层意味上看,“我”这样一个叙述者的出现是为了表现同吕纬甫、魏连殳的矛盾纠葛关系以反映鲁迅的自我矛盾。
  《在酒楼上》中,“我”看似代表着一种光明的、不与社会同流合污的知识分子形象,然而,细细品读,我们分明可以看出吕纬甫的人生选择带给“我”的一种恐惧与挣扎。在吕纬甫叙事的过程中,“我”几乎一言不发,唯有默默地听着,随着故事的气氛愈来愈沉重,“我”的自我审视也就愈来愈严厉,乃至于当最后终于和吕纬甫分离,没有了精神的压力之时,“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
  而在《孤独者》中,“我”和魏连殳关于孩童本来“全是天真”还是早有“坏苗”的对话背后,隐藏了当时鲁迅内心深处的冲突:一方面是对青年的期望,一方面是对青年将来也成了恶人的担忧;一方面是对进化论的笃信与热情,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陷入对于人性、对于历史的悲观认识。从而,“我”和吕、魏二人一起,展现了鲁迅的矛盾的主观态度和哲学见解,呈现了作家复杂的心理结构。
  
  二
  
  “我”的形象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进行上述理解。然而,我们对于“我”形象的解读,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鲁迅作为一个受叔本华、尼采生命哲学很大影响的作家,理应赋予“我”以生命哲学的象征意义。
  叔本华、尼采的哲学中提倡生命自由,将个体生命在道德上赋予无上地位,竭力将个人与群体、他人划开界限。人的行动受生命的激情、意志所支配,道德、理性成为后天的、强制人们所接受的而非先天的、人们有义务接受的标准。生命哲学将以往存在的世界理性本质所打破,创立一个没有秩序的世界。“上帝死了”,所以,“人就要为他生活着的一切所负责,为生于痛苦并注定为生活而受苦的一切负责”②。人既然以抛弃世界普遍的理性价值为代价获取自由,那么,人便只能成为孤独的个体。海德格尔甚至认为,只有人经历了苦闷意识的震动,人才可能意识到自我。这种自我的发现方式决定了忧郁、孤独、绝望的“孤独个体”的存在状态才是最真实的“存在”状态。个人在创造自我过程中就注定了生命孤独、绝望的存在方式的宿命。
  《在酒楼上》与《孤独者》中,“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而出现,这表明作者抛弃了第三人称叙述方法中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读者对吕纬甫和魏连殳所能获得的所有认知,全部来自单一的、非透视性的第一人称叙述者。这样接近人生本质的叙述方法本身在暗示读者,在“上帝死了”的时代,上帝视角也随之消失,我们无法与他人达到共在的生存状态。我们对他人认知的获得,或来自自身与之共同经历人生片段,或来自他人的叙述,但我们所能得到的认知都是片面的,任何两个个体的生命轨迹不可能达到完全并行的状态。这种叙述方式的选择本身也是生命孤独状态的表现。而从故事模式上来看,人的孤独状态表现得更为明显。《在酒楼上》中的“我”由于天气和心境的原因,暂返家乡,从而遇到了自己的旧同窗、旧同事吕纬甫。而当吕纬甫叙述完自己的故事之后,二人一时无话可说,并终于告别,向着相反的方向走去。而在《孤独者》中,“我”在回乡时认识了魏连殳,后多有交往。然而二人由于各自的生计问题,终于没有许多对方的音信,直到“我”去魏连殳家发现死亡的事实。这种被钱理群称为“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故事模式透露着生命渴望他人的温暖而终又无可奈何的现实。两个人的生命轨迹若偶然相遇的曲线,相交后终究各奔东西。
  认识到人生孤独本质的鲁迅,不仅在小说叙事策略与故事上表现出这种孤独感,也总在试图流露出第一人称叙述者“我”的孤独之感。这种孤独感首先表现在“我”对于曾经熟悉时空的陌生而又惶恐的心理。在《孤独者》的开头,“我在寒石山的一个亲戚家里闲住”,已经有一些客居、孤独的味道。③而《在酒楼上》的孤独感表现得更为明显,“我”暂寓S城之后,早已寻找不到“以为可以会见的旧同事”,不仅学校“改换了名称和模样,于我很生疏”,就连以往常去的一石居也“没有一个熟人”。所以才会生出感慨: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无论那边的干雪怎样纷飞,这里的柔雪又怎样的依恋,于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了。④
  而在更深的层面上,“我”的形象的孤独意味是隐含在故事情节之中的。相比于《在酒楼上》以一种晦涩的方法表达第一人称叙述者对吕纬甫的情感,《孤独者》中“我”对魏连殳的感情更为清晰。“我”对魏连殳一直怀有亲近感,抱着同情的态度。“我”曾经试图让魏连殳“将世间看得光明些”,告诉魏连殳落魄的人们来到他这里并不是为了将他“当做消遣的资料”,“人们其实并不这样,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⑤在魏连殳走投无路之时,“我”还试图提供帮助,“设法向各处推荐一番”,然而,当“我”受到“挑剔学潮”的攻击,推荐“连殳”的事情被认作“呼朋引类”之举时,“我”终于不可能再关心过问魏连殳的事情了。⑥鲁迅当然无意对“我”抱有微词,“我”这种选择是任何人都可以理解的。而这,正透露出人生存的本质:人既然是自由的、独立存在的,个体生命就拥有排他的自我利益,当自我利益受到威胁之时,关心、援助其他生命就意味着巨大的甚至是违反生命本性的牺牲。这样,生命的孤独状态已经不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而是生命趋利避害式的选择。当人们畏惧生存的“荒原”感时,这样的现实更让人觉得冷酷而绝望。从而我们看出了“我”形象表现的一种生命的孤独感,看出了“我”背后生命悲剧的隐喻。
  可以说,鲁迅冷峻的目光中充满了感伤、悲观乃至绝望的色调。而这种生命无助的绝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鲁迅对于个体生命孤绝状态的洞见。鲁迅反复感叹个体生命之间不可消除的“隔膜”。在《故乡》中,闰土同“我”的隔膜看似源于身份、地位的差别,但在深层次上,却是由于个体生命间不可消弭的隔膜。“人和人的灵魂,是不相同”,“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鲁迅对于人生的审视确实是异常冷峻与严酷,所以,他才会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然而,鲁迅的思想并不仅仅止于这血淋淋的审视,并不止于这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拷问。汪晖在《反抗绝望》中,专门讨论了“孤独个体、死亡、罪的自觉对绝望的反抗”。所以说,鲁迅之伟大,在于其认识到了生命存在的孤独境界,在于其认识到了生存绝望的本质。而唯有此,鲁迅在绝望的生存状态下仍然推崇的人道主义思想,他所坚持的人应当将他人当做人、给予他人同情的信仰,才显出绝望之中的温暖与珍贵。
  
  注 释:
  ①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②加缪:《尼采和虚无主义》,转引自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98页。
  ③④⑤⑥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第24页,第97页,第101~102页。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编校:董方晓
其他文献
写于1934年4月19日的《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边城》……它不仅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30年代文坛的代表作。”因为它充满爱与和谐的大美,因此在国际上也享受崇高的声誉。  沈从文浪漫主义的文笔,为我们营造了这样一幅动人的画卷:风光秀丽的湘西,边远小城中人性质朴。祖孙二人以摆渡为生。外公七十,健壮依旧;孙女年方十五,情窦初开。祖孙俩为人热情。善良淳朴。在两年前端午节赛龙舟的大会上,翠
期刊
1918年,即在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年后,海明威在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的口号下,怀着民主理想愿望,奔赴欧洲战场。作为红十字会一名司机参加了战争,身中两百多块弹片,遭受了人类空前的大屠杀。战争严重摧残了海明威的身心。炮弹的炸裂声常回响在他的脑海里,其影响之长、之深远以至于直接导致他失眠、痛苦。他厌恶、逃避甚至诅咒战争。他对战后的和平生活不抱希望,以至于在他的作品中迷惘、悲观的情绪甚为浓重。 
期刊
摘要:本文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发展的后现代广告入手,首先通过文献了解其产生和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对后现代广告在当今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初步阐述,进而分析当今消费观念的转变,后现代广告对消费者消费心理及其行为的影响,最后展望中国后现代广告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后现代 后现代广告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文化思潮,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一种理论学说,它涉及世界众
期刊
2010年10月,《家庭》杂志上刊登了一篇人物通讯,讲的是洛阳市偃师市的一个拆弹家庭,40年来在弹药销毁一线上奉献两代七口人的故事。看完后我很激动,因为拆弹工作本身具有的危险性使这个职业充满了神秘色彩,更何况是一家七口人都在干拆弹,这其中的故事必定引人入胜。于是,经过多方联系(因为拆弹家庭所在的单位是一支保密级别较高的部队),经过济南军区的批准,两个月后,洛阳广播电视台《拆弹一家人》摄制组终于来到
期刊
摘要:戏曲作为中國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在艺术和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长久以来,电视戏曲节目由于形式和内容的单一,无法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欣赏品位而逐渐走向没落。为此,河南电视台本着“以人为本,以民为天”的精神将其原有的戏曲节目《梨园春》大胆改版,并取得巨大成功,使现代传媒和戏曲节目得以完美结合。《梨园春》的成长之路是中國戏曲节目在新时代下发展的一个缩影,它的成功给其他戏曲节目以很好的启发。  
期刊
重大主题报道宣传是党报的职责,也是党报的优势。然而,如果只是将其视为一般的宣传任务,而以老面孔示人,没有激发读者的“悦”读欲望,将无法发挥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作用。  喀什地处偏远,《喀什日报》作为当地唯一的党委机关报,目前同质媒体间的竞争压力不大,但是随着国家援疆政策的大力实施和当地各项社会性事业的快速发展,受众对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广度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本文试析《喀什日报》一年来突出的援疆重
期刊
摘要:电影是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电影的片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好的译名有助于实现影片的文化传递功能。美国影片《国家宝藏》片名具有十分微妙的法律文化内涵,译者应当在充分理解片名与相关文本的互文性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当的译名。  关键词:电影译名 互文性 法律文化 《国家宝藏》    互文性与电影片名的翻译    电影是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改革开放后,许多欧美影片逐步进入我国影院,在丰富社会娱
期刊
马武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从事新闻工作多年。他先是在《质量时报》,后入《郑州日报》,我们的来往一直没有间断,且从事的行当近似:我编新闻学杂志,他搞评报和研究。国庆节前,他突然送来一大堆书稿,嘱我写几句话。这倒使我吃惊和惭愧。吃惊的是,在“熙熙攘攘,人为利往”的今天,在浮躁跟潮的新闻界,在清淡寡味的新闻研究室的岗位上,竟有这样的有心人,一点儿一点儿的积累,几年间,居然取得这样的成就。惭愧的是,我混迹新闻
期刊
摘要:《舞会以后》是托尔斯泰晚年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他运用对比手法,揭露了贵族社会外部的华丽与内在的空虚、表面的善良与本质上的残酷的矛盾,体现了鲜明的爱憎,突出了道德批判的力量和阶级的残酷性。  关键词:批判现实主义 对比手法 场景转换    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大量作品深刻剖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存在的矛盾与斗争,对当时的俄国社会现象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与淋漓尽致的
期刊
作为传播领域中最古老的手段之一,千百年来,报纸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在视觉文化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处于强势电子媒体包围中的现代社会受众,已经习惯于丰富、逼真的视觉文化语言表达。这就要求报纸新闻及时从呆板、模式化的文字新闻中解脱出来,将新闻视觉化、形象化、生动化,以“悦读”吸引读者的眼球。    新闻视觉化,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所谓新闻视觉化,就是在新闻操作过程中,通过采用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