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新政大追蹤,你有感嗎?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任百日,澳門、台北這兩座城市都散發出“新”的味道:台北市裡,柯文哲團隊“來來來快快快”成為典型施政模式,就連“嗡嗡嗡”也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口頭禪,有人感慨“‘柯’政猛於虎”;澳門城裡,崔政府面臨新常態,嘗試“改改改變變變”,新施政報告的出爐,讓繁華平靜的小城熱鬧紛紛,有人讚歎“‘崔’生新政局”。究竟百日來,雙城團隊做了什麼,百日蜜月期,民眾是否有感呢?讓我們一起直擊百日新政數據,追蹤施政本質!
  根據台灣《蘋果日報》百日民調,柯文哲團隊整體施政滿意度高達75.26%,較之於就任滿一個月時的68.6%的支持度,高出7%百分點,足見百日蜜月期,對於柯政市民普遍有感。更有前三名有感政策:拆除違建、推出公共住宅、大巨蛋續約,深得民心。
其他文献
2014年7月21日,運輸基建辦公室舉行輕軌澳門半島線北段公開諮詢——青年專場。  早前報載披露,繼建設發展辦公室主任陳漢傑辭職,返回原部門後,李鎮東辭去運輸基建辦公室主任一職,亦回房屋局任職。這在筆者看來,兩人不像是真正意義上的辭職,倒像是被運輸工務司借用,用完了就還回原單位,正常。惟運輸基建辦副主任李安德,不久前以私人理由請辭,去向不明,顯得蹊蹺。而蹊蹺也好,正常也罷,梳理、探究三人在主任和副
期刊
北宋程頤曾言:“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民為本”,故而“以民為本”才是施政者孜孜以求的核心根本。在民主社會裡,民意有著不同的發聲渠道,亦有選票多寡的衡量,但民意如何聽,又該如何做反而是執政者心中的重中之重。  在台北,“推倒高墻,超越藍綠”的民意將素人柯文哲推上市長寶座,一時間“改變成真”的氛圍瀰漫全台,甚至在全世界造成轟動,這位“高興一晚就好,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們就開始
期刊
▲10月14日,陝西安康市漢濱區雙龍鎮杜壩村一場婚禮上,打扮成空姐模樣的11位女孩兒正在排練端盤子。新郎稱,打扮成空姐模樣的女孩都是自己的親朋好友。
期刊
今年“兩會”,有關港澳議題還是離不開旅遊承載力。觀乎香港日漸激烈的反“自由行”行為,反觀澳人相當克制和冷靜,未有受到影響,本澳以旅遊服務業為主,居民比較理解和不想影響經濟命脈。但這並不等於政府就可安枕無憂,每逢大時大節中區逼爆,便黔驢技窮似的只會分流手段,疲於應對,缺乏宏觀掌控。須知數千萬遊客湧澳,就算人流不再集中於牌坊、新馬路,到其它區間也會逼爆,如水銀瀉地。  那麼問題出在哪?解決問題的方法和
期刊
十月中,由粵港澳共同承辦的第十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泛珠大會)在廣州舉行,作為在十周年歷史節點上召開的一次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的盛會,又正值中國經濟發展放緩、經濟增長方式面臨調整之際,總結經驗、展望未來,無疑成爲本屆大會最大的價值所在。10年來,透過泛珠大會的平臺,泛珠合作結出了累累碩果:合作機制日益健全,合作方式不斷創新,合作內涵愈加豐富,合作優勢越發凸顯。  泛珠區域以珠江水
期刊
採訪整理:卜樂  一個非典型、非傳統的政治人物在百日內來了一次巨型政治秀,相較於傳統政客,柯文哲市長確實給市民帶來了不同的期待。但民主政治核心形式在於選舉,抓住媒體的注意自然能在民主政治中獲益不少,如果不依靠媒體,那表演政治也就無法支撐太久,柯P無疑是其中最大的獲益者,只是重要區別在於柯文哲不是刻意在演,而是有著特立獨行的風格。  百日雖短,不及嘴快  作為亞斯伯格癥患者(被認為是一種比較輕微的高
期刊
採訪整理:明遠  現在論及台北市,恐怕最出名的就是市長柯文哲了,上任近百日,幾乎日日上頭條,堪稱媒體寵兒,而柯文哲作為一介醫生,擁有爽直、坦白的個性,拿下台灣首戰之區的台北市,讓不少人跌破眼鏡也讓更多的市民為之興奮。  高民調,高效率  從一份最新的民調可以看出柯文哲廣得北市民心,當下執政百日的75%的滿意度某種程度上已經超越過去歷屆台北市長,從無黨籍的高玉樹,到國民黨黃大洲、民進黨陳水扁,再到國
期刊
環保是全球共同面對的議題。在澳門這個地方細小的城市,人口密度傲視全球,60萬人生活在30平方公里地上,卻行駛有逾23萬架汽車,加上近年澳門公共道路工程頻繁,自然又大大加速了澳門路面的行車尾氣污染問題。  政府環保部門近年發現了問題的所在,成立於2009年的環保局聯同交通局公佈汰換高污染車輛資助計劃,旨在鼓勵相關車主儘快淘汰高污染車輛,以改善本澳路邊空氣質量,並於近期展開向社會公眾諮詢和收集意見。為
期刊
“人間四月芳菲盡”。特區第四屆班子經過摸爬滾打百日施政,該是“桃花始盛開”創業績的時候了。是以,本月五大司在立法會進行首場施政辯論,便顯得格外引人關注。其間,譚司大秀百日醫改成績,議員舉一例認為,醫療服務仍需改善,不能自滿。坊間亦不收貨,護士執業註冊應否資格試,衛生局長抱怨病人多,此敏感領域與言論,直接挑動社會神經。運輸工務涉及眾多民生問題,一直是民怨重災區,也是腐敗高發領域,羅司曾自嘲“風水不好
期刊
放眼全球各地政府,為了提升整體的公共行政效率和改善公共服務的質素,引入電子化行政打造電子政府已經成為當今的流行潮。早在2000年的施政報告中,特區政府就曾提到要利用資訊科技來推動行政工作,至今本澳的政府網站數量是成倍增長,然而離電子政府E-Macau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距離。針對於此,本刊記者專程訪問了澳門大學專注於電子政務、電子政府研究的黎飛雷博士,與他一起探討E-Macau的目標該如何發展和實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