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人脸”的谜中谜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2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星上缘何会出现“人脸”?
  
  1976年,美国宇航局发射了海盗1号火星探测器,随后,他们公布了一张照片,并附加了说明文字:照片显示的是火星上一块受侵蚀的岩石台地地形,图片中央的巨大岩石看起来就像是一张人脸,这是由于光影给人们造成了它具有眼睛、鼻子和嘴的错觉……谁料当照片公布之后,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人们只看到这张脸长得像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斯,而完全无视照片的说明!有人干脆宣称这张图片表明了那里曾经存在着高度发达的文明。后来,图片上的另外一些石头也被说成了“金字塔”和“城市”,甚至有人公开指责美国政府,说他们隐瞒了关于火星上存在文明的事实……
  为了向大众说明“火星人脸”的真相,1998年4月5日,科学家们操纵火星环球勘察者探测器,又给“火星人脸”重新拍摄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显然看不出“人脸”模样了。但有人却提出,4月正是火星的多云季节,云层的影响很可能遮住了这张脸,所以照片不能算数。
  2001年,在一个火星上万里无云的日子,科学家给“火星人脸”拍了第三张照片。这张照片的分辨率是海盗1号先前所拍照片分辨率的27倍多,照片清晰地展现出“火星人脸”的真实面目:像一块干裂的面包。2006年,欧洲宇航局的“火星快车”又给“火星人脸”拍摄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的清晰度简直就像我们日常拍摄的高清晰照片。这张照片所显示出的“人脸”皮肤,看上去比较光滑了,但仍然看不出“人脸”的模样!
  如果单单有“火星人脸”这一个现象,那我们倒还可以在破解谜团之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问题是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如上世纪末,美国佛罗里达州就有人在面包上看到了圣母玛利亚。一位名叫黛安娜·杜塞的女士在烤制芝士三明治的时候,猛然在面包皮上一块褐色的烤痕上,看见了一张非常熟悉的面孔。她说:“当时我看见一张脸正抬头望着我。她就是圣母玛利亚。”在珍藏这块变了味的“老古董”10年后,杜塞把它拿到EBAY网上拍卖,最后竟然以2.8万美元成交,这说明她不是唯一能在面包上看见圣母玛利亚的人。此外,还经常有人发现,一种叫做何首乌的植物竟然会有人的模样;一种很有名的茄子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非常相像……
  现在,摆在人们面前的新的谜题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能够在一些物体上看到“人脸”?
  
  面孔,请你第一个进来
  
  科学家发现,人们之所以会在一些物体的身上看见人的面孔,这是因为大脑在默默地、忠实地贯彻一个“基本法”,那就是:让面孔优先进入大脑。
  大脑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基本法”呢?这完全是大脑的学习惯性一手炮制的。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大脑在受到外界刺激后,会持续感知到这种刺激,即使这种刺激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大脑依然会感到刺激依旧存在。
  比如,科学家让受试者坐在电脑屏幕前观看屏幕,并让一连串的模糊圆点从屏幕上飞快闪过。起初,受试者不能弄清圆点的移动方向。后来,这些受试者在参加过几轮试验后,便能正确识别出圆点在屏幕上移动的方向了。接下来,科学家在受试者面前放了一块黑色屏幕,并要求他们描述看到的内容。结果,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受试者不仅坚称他们看到了圆点,而且他们还说这些圆点正在朝先前的方向移动。这个结果表明,受试者由于反复看到这些圆点,所以对圆点的敏感度大大增加。由于这种敏感被培养出来了,所以使得他们即使在圆点不存在的情况下,仍然感觉看到了它们。这个现象证明了“大脑学习惯性原理”的存在。用这个原理来解释“火星人脸”等同类现象,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大脑要让面孔率先“通关”:因为面孔识别在人类的视觉世界占了重要地位,与实验中的圆点属于同一范畴,而对面孔的高度敏感,才促使人们对面孔优先识别,并习以为常。
  科学家还发现,大脑为了贯彻这个“基本法”,还专门为面孔识别设立了“专项事务处理办公室”。德国不来梅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由于大脑有专门的部位负责面孔识别任务,大脑对面孔的识别非常快捷。而对水果等物体的识别,大脑则没有设立什么“专门机构”。
  既然大脑对面孔的识别很有办法,那又为什么会把一些物体上的图像当作面孔,导致鱼目混珠呢?是因为大脑超级敏感,还是因为视线过于模糊?“面孔优先”的背后,究竟还隐藏着什么特殊秘密呢?
  
  “面孔优先”背后的谜题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为研发识别潜在恐怖分子和夜盗者的软件,在研究电脑和人脑面孔识别的方法上,花费了大量心血,最终揭开了其中的一些秘密,这些秘密恰巧就是“面孔优先”背后谜题的题解。
  科学家在研究了大量的面孔图片后,找到了对几乎所有面孔都至关重要的特征。他们发现,这些与面孔有关的重要特征其实并不神秘,它只是面孔上几个突出特点和这些特点的组合。如:眼睛总是比额头颜色要深,嘴巴总是比面颊颜色要深,而眼睛和额头、嘴巴和面颊就是两组特点组合。类似这样的特点组合,面孔上大约有12组。如果把这些组合放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面孔模板,电脑依据这个模板就可以认出人的面孔来。
  为了寻找电脑与人脑在面孔识别方面的异同点,科学家组织了若干受试者和电脑展开了一场小竞赛。他们分别向受试者和电脑监视器出示一组非常模糊的人的面孔图像,这些面部图像只是在一大团模糊不清的东西上显露一些黑糊糊的圆点。就是说,并没有很明显的信息让观察者很容易识别出面孔来,但由这些圆点组成的脸部整体特征仍然可以让敏锐的观察者发现。竞赛结果显示,电脑和人一样,都能识别出75%的面孔图像。这表明,人脑与电脑都是按照面孔特点组合这个模板,去按图索骥的。
  而且,只要物体上出现的面孔特征组合达到六七组以上,人们就能识别出人脸了。也就是说,人们在面孔识别的过程中,往往是先看整体特征,后看局部细节,而且不管这些特点组合出现在谁身上。如果一头驯鹿身上的黑白斑纹恰好符合我们脑海里的某种面孔模板组合特征,那么我们就会把这种图像看做是人脸,也许是影星周润发或歌星林忆莲等等。而火星上之所以会出现“人脸”,也并非是大多数人老眼昏花,那是因为30多年前拍摄的照片比较模糊,科学家为了让人们看清图片,先把原始图片放大并增加它的对比度,同时修补了因信号回传丢失的一些细节,还去除了图像上的网纹,于是导致了人脸特点组合的出现,火星上也因此冒出了“人脸”!这纯粹的巧合事件,导致了人们认为火星上有高级生命的误解的产生。
  现在看来,不是火星等物体的奇形怪状迷惑了我们,而是我们对面孔近乎神经质的敏感,把我们给误导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人们的这种过度敏感,反倒给人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如“火星人脸”出现后,就快速激发了人们去寻找火星生命的热情,而那个“面包圣母玛利亚”,竟然有人愿意出2.8万美元,买回去欣赏……
  (选自《科学之谜》)
其他文献
这是一篇构思精巧的小小说。前面平淡冗长而又荒诞不经的叙述,乍看之下,极像一部无聊的肥皂剧,什么刀光剑影或者江山美人抑或宏图霸业,故事情节陈旧俗套,没有一点亮色,就连人物的称号、武器的名称,都没有一丝新意。就在读者将要陷入审美疲劳的时候,作者笔锋一转,“你给她打电话,说学校又要收学费了,五百块。她说,好。我马上照办”一句,干净利落,看似突兀荒诞、有悖常理,实则拙中藏巧、别有洞天。此刻,作者的良苦用心
期刊
一    生于莱茵河畔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波恩小城,他的音乐神韵,伴随着大自然的一颦一笑;  长于弗雷德里奇这个几代都飘扬着灵动而神奇的音符的音乐世家,他注定要在五线谱的神殿中与缪斯女神携手絮语。  然而,他的音乐童年,并没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悠闲与欢趣,也没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恬适与幽雅,更没有“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的浪漫与甜蜜。  相反,父亲的酗酒凶暴,家庭的脆弱贫穷,使
期刊
赵俊辉/评    《忆西风》是张爱玲获得台湾地区文学特别成就奖的得奖感言。一篇3000来字的小文,看得我又笑又叹,末了只有一句话好说:张爱玲就是张爱玲!  得奖感言,该算是命题兼应景作文吧,这种文章想来张爱玲是不爱写的,果然,一上来就说,得奖是意外的荣幸,这篇得奖感言却难下笔,“不知怎么心下茫然,一句话都想不出来”。下面一句是个意外的转折:“但是当然我知道是为什么,是为了从前西风的事。”  接下来
期刊
贾平凹的哲理散文《丑石》,曾把我的心襟摇荡了无数个日夜: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样的文字无论怎样咀嚼,总感到韵味无穷。如今,拿来让学生欣赏,便能以理晓谕:这就是韵味,散文的韵味,散文小品的哲理韵味。于是,我的脑际始终盘桓着这样的问题:散文小品的写作,如何缀上哲理的花絮?思忖之后,便悟得需如此这般——    一、让见解在对白中闪光    【范例】  完美  纪伯伦  兄弟,你问我:人,什么时候才能
期刊
【析考点】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句式作了这样的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该考点的内容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五个方面,知识面较广,需要掌握的东西较多。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
期刊
在考场上,拿到作文题,最怕的是打不开思路,大脑一片空白。我们送给大家三把打开思路之门的金钥匙,并结合2007年高考作文题说一说如何使用。  一、置换法。如果给的话题或标题的中心词比较虚,换个说法就是空灵,这时不妨用较为具体的词语来替  换。这种打开思路的方法叫置换法。如江苏高考作文题: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
期刊
【真题回放】  (2007年江苏卷)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点试成“金”】  由“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容易想到“天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生活空间(如学校、班级、家庭),可以是某一领域(如文学领域、音乐领
期刊
成长  高2008级(3)班钟廷秀    每个人都会成长,没有人能拒绝成长。  ——题记  当看见天空飞过的小鸟,我知道,这一切就又逝去了。当看见树上落下最后一片叶子,我知道,冬天就要来临了。而这个冬天,是否会很冷?  白雾茫茫中,站在树下看落叶,一个人。迷茫孤独又一下子袭来。此时,感到脸上凉凉的,不知道这是树上掉下的露珠还是……  努力睁着眼,想看清前方,但不能。当转身回望时,而一切都好模糊。一
期刊
释怀  C509周 亮    我用白色的裹尸布缠绕着自己颓废的过去,然后将它下葬。支架端绑着的鲜花以及芳香的湿气随着它从河面一直飘到南方或是北方。我站在河岸边看着它流过,我以为这会是最后的送别。但我却在不经意间听到从棺材里发出的呻吟声,棺材板吱呀作响,然后,整个像木乃伊似的尸体突然暴露在太阳下。那些掩盖着的白色绸带终于在时间的消磨中慢慢褪去,剩下血淋淋的记忆。那些片断一闪一闪地从眼前走过,而我就伫
期刊
这是一篇讴歌父爱的小小说。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叙写了“我”教父亲学电脑的一件小事,凸现了父女间那血浓于水、感人肺腑的伟大亲情。  一直以来,母爱为人们所赞颂。父爱,又何尝不值得赞颂呢?在我们的印象中,父亲总是深沉的,而父爱更是厚重而无言的。本文中,父亲让女儿给自己买台电脑,他向女儿学电脑的目的,并不是想自己在电脑方面有多大的发展,而是为了和女儿聊聊天,听女儿说说话,从而了解女儿的近况。这是多么伟大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