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继续按照“四注重、四提升”的要求,加大城镇街道立面清理和风貌打造力度,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推动风貌建设再上新台阶。
·要坚持“三打破、三提高”,抓好村镇和村落规划建设,体现山水田园风光,打造民族地域特色。
·要狠抓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边远偏僻乡镇和村庄等薄弱环节的治理工作,逐步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风貌整治的“全覆盖”。
·要在农村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让群众享受现代生活。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积极稳妥推进,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所谓“形象工程”。
——刘奇葆同志在2009年度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月12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成都隆重召开2009年度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表彰大会。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一块块金色的奖牌捧在获奖者手中。金灿灿的奖牌,辉映出的不仅仅是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认识统一、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还辉映着省委、省政府继续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改善我省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信心和决心。
▍一场环境革命
2008年3月初,正当民众的焦点都集中在全国“两会”时,一起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引起了上百家媒体的广泛关注。2月26日,合江县环境整治会上播放的电视短片中,一位白发老人质疑:“没人管,政府部门简直不像话!书记、县长在干什么?”
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省委书记刘奇葆对此亲笔批示,要求正视问题接受批评。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也发出“令箭”,直击“脏乱差”。迅即,环境整治浪潮在全省掀起。
“两会”一结束,省委、省政府便开始谋划如何进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这一工作因为“5·12”地震的发生被迫中断。在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环境整治再次被提为工作重点。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立足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改善我省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全局性重大工作。这一指导性思想被迅速传达到全省各级领导干部。
2008年10月8日,我省召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会议。省政府有关人员说:“以省政府名义召开高规格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城乡环境工作,在以前极少!”这次会议决定在成都市、松潘县、峨眉山市、什邡市等11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市、县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用两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基本达到城乡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体系标准。
一进入2009年,省委、省政府更是频发政令,整治力度升级。
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高度重视,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刘奇葆强调,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要扎实抓好试点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突出地方特色,搞好示范带动,探索成功经验,完善工作措施,推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有序开展,尽快见到成效。
由省委副书记李崇禧任组长的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是全省环境治理工作的中枢神经。
建设厅开展城乡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专项行动;监察厅切实加强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专项督察,严格效能问责;环保局加快流域和区域生态补偿政策研究步伐,建设一批基础示范工程……20多个省直部门通过协调服务,履行对口督导职责。
2009年3月20日,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召开。会议决定,从3月25日起,全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月活动。具体目标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与生态省建设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灾区恢复重建相结合。分类指导,全面推进——试点地区要抓出特色亮点,创造经验;地震灾区要走在全省前列,发挥示范作用;其他地区要迅速行动,抓紧实施。
与此同时,《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标准(试行)》随即出台,明确15项标准。标准里有这样的要求:公共厕所应设置冲洗设备、洗手盆和挂衣钩以及老人、残疾人专用蹲位和无障碍通道。据了解,这样的细则就是缘于不少市民,特别是携包女性深感不便的情况下制订的。
▍各炒一盘菜 共办一桌席
随后,21个市(州)迅速行动,明确职责,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政府、相关部门和具体人头。党政齐抓、部门联动、分线作战、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开始形成。
渠县所有干部坚持上街扫地3个多月,用真诚打动全县群众。
成都市治理办在中心城区聘请330名50岁左右女性,组建“妈妈文明劝导队”,教育、纠正乱吐痰、乱扔烟头、从车内往外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合江县成立青年卫生突击队,700余名青年志愿者清除“牛皮癣”,打扫路面,清运垃圾。
雅安市名山县针对散居大院脏乱差、无人管理这一现状,积极创新工作模式,探索建立起居民楼院院长制,楼院院长负责所辖区域的清洁卫生,定期组织开展楼院卫生评比等活动。
泸州市4个区县的工商局长立下“军令状”,如整治不力造成严重后果,领导班子成员将集体引咎辞职。
攀枝花市组织发动各单位2000余人集中力量突击解决占道经营、非法广告、乱搭乱建、噪音扰民等重点问题。
……
与强劲的整治浪潮对应的是,和整治标准同时出台的《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也极为严厉,整治不力的将追究行政过错责任,严重的将被辞退、解聘。渠县19名干部被问责,停职13人,免职1人;巴州区恩阳镇、柳林镇两名副镇长被停职反省;高县城管办执法中队长被免职并通报全县;利州区荣山镇党委书记被免职……记者获悉,截至2009年底,4443个单位 (部门)因治理工作推进不力被通报批评,2223人被问责,其中96人受撤职以上处分。
问责风暴背后,凸显出的是一场干部队伍作风的整饬。其实,环境整治是与加强作风整顿紧密相连的。这项工作干得怎样,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
强大的舆论宣传氛围,也是此次环境整治的一大亮点。省委领导要求:对这次环境整治不力的地方,媒体要公开曝光。相关部门和媒体设置曝光平台,公开“脏乱差”镜头,让群众、网民广泛参与监督。达州市通过报纸、电视,两天时间就连续曝光了160多辆乱停乱放车,其中近50辆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公车。
▍群众支持率高达99.5%
今年元旦节期间,成都新津县五津镇临江村每天游人如织,游客们或品茗休闲或聊天交友,村里几十家农家乐天天生意兴隆。谈到好生意的原因时,当地群众异口同声地说:“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给我们带来了好生意。”
前不久,乐至县73岁老人杜辉宇特地致信本刊,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叫好。老人说,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给四川老百姓干了一件大实事。如今,四川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好了,变美了。乐至县也正在开展这项活动,房前屋后、街头巷尾、农家院落,都有了新气象,干净舒适。现在,老年人出门转悠,闻不到臭味,看不到垃圾,只有新鲜空气。“我们大伙儿都乐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老年人都要多活上几年呢!”
这只是我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已过去的2009年里,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先后组织开展了集中治理“五乱”、城乡风貌和城市园林绿化整治等14个专项行动和“七进”活动。省上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购置道路清扫保洁车、垃圾运输车、垃圾桶、垃圾箱,配送到地震灾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县和乡镇。全省投入资金155.56亿元,新建垃圾中转站20403个,新增垃圾箱、果屑箱33万个,新增环卫车辆设备9247台,新建(改建)生活垃圾处理场(站)3960座,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19624吨,新建(改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001处,新增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122万吨。
据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调查报告显示,近80%受访者认为城乡环境2009年要比2008年好,群众对此工作的整体知晓率达到76.4%,支持度高达到99.5%。
如今,群众慢慢发现,自己身边的乡村道路变了,健身器材进村了,乡村政务服务大厅出现了,水电气通了,村庄变美了,外商来了,企业多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从当初的环境卫生,逐渐转向了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到软环境的打造、再到农村发展规划……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统筹城乡环境发展的助推器。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正在巴蜀大地产生着深刻影响。
·要坚持“三打破、三提高”,抓好村镇和村落规划建设,体现山水田园风光,打造民族地域特色。
·要狠抓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边远偏僻乡镇和村庄等薄弱环节的治理工作,逐步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风貌整治的“全覆盖”。
·要在农村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让群众享受现代生活。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积极稳妥推进,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所谓“形象工程”。
——刘奇葆同志在2009年度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月12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成都隆重召开2009年度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表彰大会。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一块块金色的奖牌捧在获奖者手中。金灿灿的奖牌,辉映出的不仅仅是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认识统一、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还辉映着省委、省政府继续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改善我省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信心和决心。
▍一场环境革命
2008年3月初,正当民众的焦点都集中在全国“两会”时,一起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引起了上百家媒体的广泛关注。2月26日,合江县环境整治会上播放的电视短片中,一位白发老人质疑:“没人管,政府部门简直不像话!书记、县长在干什么?”
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省委书记刘奇葆对此亲笔批示,要求正视问题接受批评。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也发出“令箭”,直击“脏乱差”。迅即,环境整治浪潮在全省掀起。
“两会”一结束,省委、省政府便开始谋划如何进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这一工作因为“5·12”地震的发生被迫中断。在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环境整治再次被提为工作重点。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立足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改善我省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全局性重大工作。这一指导性思想被迅速传达到全省各级领导干部。
2008年10月8日,我省召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会议。省政府有关人员说:“以省政府名义召开高规格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城乡环境工作,在以前极少!”这次会议决定在成都市、松潘县、峨眉山市、什邡市等11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市、县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用两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基本达到城乡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体系标准。
一进入2009年,省委、省政府更是频发政令,整治力度升级。
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高度重视,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刘奇葆强调,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要扎实抓好试点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突出地方特色,搞好示范带动,探索成功经验,完善工作措施,推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有序开展,尽快见到成效。
由省委副书记李崇禧任组长的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是全省环境治理工作的中枢神经。
建设厅开展城乡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专项行动;监察厅切实加强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专项督察,严格效能问责;环保局加快流域和区域生态补偿政策研究步伐,建设一批基础示范工程……20多个省直部门通过协调服务,履行对口督导职责。
2009年3月20日,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召开。会议决定,从3月25日起,全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月活动。具体目标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与生态省建设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灾区恢复重建相结合。分类指导,全面推进——试点地区要抓出特色亮点,创造经验;地震灾区要走在全省前列,发挥示范作用;其他地区要迅速行动,抓紧实施。
与此同时,《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标准(试行)》随即出台,明确15项标准。标准里有这样的要求:公共厕所应设置冲洗设备、洗手盆和挂衣钩以及老人、残疾人专用蹲位和无障碍通道。据了解,这样的细则就是缘于不少市民,特别是携包女性深感不便的情况下制订的。
▍各炒一盘菜 共办一桌席
随后,21个市(州)迅速行动,明确职责,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政府、相关部门和具体人头。党政齐抓、部门联动、分线作战、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开始形成。
渠县所有干部坚持上街扫地3个多月,用真诚打动全县群众。
成都市治理办在中心城区聘请330名50岁左右女性,组建“妈妈文明劝导队”,教育、纠正乱吐痰、乱扔烟头、从车内往外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合江县成立青年卫生突击队,700余名青年志愿者清除“牛皮癣”,打扫路面,清运垃圾。
雅安市名山县针对散居大院脏乱差、无人管理这一现状,积极创新工作模式,探索建立起居民楼院院长制,楼院院长负责所辖区域的清洁卫生,定期组织开展楼院卫生评比等活动。
泸州市4个区县的工商局长立下“军令状”,如整治不力造成严重后果,领导班子成员将集体引咎辞职。
攀枝花市组织发动各单位2000余人集中力量突击解决占道经营、非法广告、乱搭乱建、噪音扰民等重点问题。
……
与强劲的整治浪潮对应的是,和整治标准同时出台的《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也极为严厉,整治不力的将追究行政过错责任,严重的将被辞退、解聘。渠县19名干部被问责,停职13人,免职1人;巴州区恩阳镇、柳林镇两名副镇长被停职反省;高县城管办执法中队长被免职并通报全县;利州区荣山镇党委书记被免职……记者获悉,截至2009年底,4443个单位 (部门)因治理工作推进不力被通报批评,2223人被问责,其中96人受撤职以上处分。
问责风暴背后,凸显出的是一场干部队伍作风的整饬。其实,环境整治是与加强作风整顿紧密相连的。这项工作干得怎样,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
强大的舆论宣传氛围,也是此次环境整治的一大亮点。省委领导要求:对这次环境整治不力的地方,媒体要公开曝光。相关部门和媒体设置曝光平台,公开“脏乱差”镜头,让群众、网民广泛参与监督。达州市通过报纸、电视,两天时间就连续曝光了160多辆乱停乱放车,其中近50辆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公车。
▍群众支持率高达99.5%
今年元旦节期间,成都新津县五津镇临江村每天游人如织,游客们或品茗休闲或聊天交友,村里几十家农家乐天天生意兴隆。谈到好生意的原因时,当地群众异口同声地说:“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给我们带来了好生意。”
前不久,乐至县73岁老人杜辉宇特地致信本刊,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叫好。老人说,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给四川老百姓干了一件大实事。如今,四川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好了,变美了。乐至县也正在开展这项活动,房前屋后、街头巷尾、农家院落,都有了新气象,干净舒适。现在,老年人出门转悠,闻不到臭味,看不到垃圾,只有新鲜空气。“我们大伙儿都乐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老年人都要多活上几年呢!”
这只是我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已过去的2009年里,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先后组织开展了集中治理“五乱”、城乡风貌和城市园林绿化整治等14个专项行动和“七进”活动。省上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购置道路清扫保洁车、垃圾运输车、垃圾桶、垃圾箱,配送到地震灾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县和乡镇。全省投入资金155.56亿元,新建垃圾中转站20403个,新增垃圾箱、果屑箱33万个,新增环卫车辆设备9247台,新建(改建)生活垃圾处理场(站)3960座,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19624吨,新建(改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001处,新增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122万吨。
据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调查报告显示,近80%受访者认为城乡环境2009年要比2008年好,群众对此工作的整体知晓率达到76.4%,支持度高达到99.5%。
如今,群众慢慢发现,自己身边的乡村道路变了,健身器材进村了,乡村政务服务大厅出现了,水电气通了,村庄变美了,外商来了,企业多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从当初的环境卫生,逐渐转向了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到软环境的打造、再到农村发展规划……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统筹城乡环境发展的助推器。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正在巴蜀大地产生着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