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眾所周知,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占据分值比重较大,阅读理解得分多少直接关系到高考英语分数的高低,因此学生掌握有效地阅读技巧和策略十分必要。目前题文同义替换策略已被广泛应用到雅思,公共四六级及考研英语等外语考试中,但在高考中却鲜有应用。本文以van Lier 提出的个人真实化理论为依据,探讨将题文同义替换策略运用到高中阅读理解教学中中,引导学生带着题干到原文中找答案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自我监控的意识,在取得自我真实化的过程中,提高做题准确率和速度。
【关键词】个人真实化理论;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文同义替换策略
【作者简介】刘静,女,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冷慧,女,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一、引言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英语教学要渗透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课标》对学生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中阅读能力应达到的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阅读理解试题着重考查学生理解书面语篇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语篇内容和把握语篇结构的基础上,能够对语篇内容进行阐释、分析和评价。 反观当前普通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笔者发现,教师多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构词法(邱可意,2017:169)、泛读法和略读法(许莉娟,2013:92-93)及语篇分析法(张献臣,2009:51-57)等,这些方法虽在长期内会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但若在忙碌的高三年级学生在完成各科作业之余还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无形中承受了更大的学业负担。除此之外,更有教师在讲解阅读理解试题时直接公布答案或讲解单词和语法,将阅读理解课变为了语言知识课,抹杀了阅读理解的意义(文秋芳,1995;61-66)。上述教学方法从不同程度上说明了,当前阅读理解教学偏重内容教学,忽略方法指导。
笔者认为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找出符合自己学习规律的阅读技能和策略,不仅提高其语篇理解能力及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实现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开展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个人真实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van Lier 个人真实化理论
真实化理论,由Van Lier提出,是其提出的自知、自主、自真课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自知,即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新旧知识融合的过程。自主,即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习得的过程,教师需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内在动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能够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时间以及需采用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自真,即教材的编写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作为真实化的学习者,学生具有自由的选择权。在真实化理论中,Van Lier分别从课程设计、务实性和个人认知情感等三个角度论述真实性。在个人真实化下,Van Lier提出,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动机,使得学生为满足自身内在学习需要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获得外在的奖赏而学习。Van Lier同时强调,具备真实化素养的个体具有较高的自主性,他们能够监控自身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自我监督,而且会根据不同性质的学习任务和不同类型的学习目的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得到最真实的语言输出(van Lier, 1996:144)。
三、题文同义替换策略
题文同义替换策略,是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并完成试题过程中运用的一种解题依据语篇宏观主旨进行推理的策略和方法。任何一个语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英语语篇也不来例外。正如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1976:284)提出:“英语语篇由指代、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五种方式,语法、逻辑和词汇三种手段实现连贯,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英语语篇行文上下连贯,从单词,句子及段落都在于说明文章主旨或文章中心论点。
基于英语语篇的这个特点,笔者认为学生可以采用依据主旨意义进行题文同义替换策略完成阅读理解试题。通过找寻题目关键词,带着问题在原文寻读,定位原文,选出答案并与原文进行题文同义替换的过程,学生成为信息搜索及信息加工的主动学习者,在信息的加工过程中,学生形成敏锐的学习意识及自主性,自主监控自身的学习过程,从而真正实现个体学习的真实化。
目前,同义替换策略已被运用在雅思听力(如:刘敏艳,2013:287)和阅读考试(如:胡亚男,2017:188),研究生入学(沈越,2012:328-329)及大学公共外语四六级(何玉花,2017:220)等大学考试中,帮助考生提高做题效率、取得优异成绩,但在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鲜有应用。
刘敏艳(2013)在解析雅思听力考试时提到:“同义替换,就是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比如,题目中出现growing competition,而听力原文则是increased competition,其中growing与competition形成同义替换,考生据此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四、同义替换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在高考中,阅读理解共有事实细节题、词义猜测题、推理判断题和主旨大意题四种题型。在进行阅读理解解答试题时,学生可以根据看题干-判断题型-找题目关键词-定位原文-题文同义替换-选出答案六个步骤完成题目。下面,笔者将用题文同义替换策略对其中一种题型举实例进行说明。
词义猜测题:
此题型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语篇语境,从上下文中猜测生词含义或熟词僻义。
Example 1:(2016年课标全国I卷)2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replace the underlined word “courier” in Paragraph 1? A. provider
B. delivery man
C.collector
D. medical doctor
根据题干,我们可以定位到原文第一段,原文如下:
I am Peter Hodes a volunteer stem cell courier. Since March 2012, I’ve done 89 trips-of those, 51 have been abroad. I have 42 hours to carry stem cells in my little box.根據原文中,出现的trips和carry,我们可以得知作者是从事与运送干细胞相关的工作,故C 为正确答案。本题中,trips 和carry与C选项中delivery man 构成题文同义替换。
五、结语
从个人真实化理论的视角出发,我们发现学生运用题文同义替换策略,运用题干关键词定位原文找到有效信息,不仅能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做题和思考过程,还是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有效手段。使用该策略,学生能够在题干问题驱动下,根据题干要求自主的选择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从而选出正确选项,进而提高其语言理解能力,产生成就感及学习兴趣,促进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学生运用题文同义替换策略的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若发现给出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有出入,学生也会主动地在原文中甄别信息,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讲解阅读理解试题时,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在原文中找寻答案的过程就是其发展主体自主意识的过程。使学生成长为真实化的学习者。(van Lier,1996: 143)。题文同义策略通过选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环节中,实现学生成为具有个体真实性的学习主体。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关键词】个人真实化理论;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文同义替换策略
【作者简介】刘静,女,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冷慧,女,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一、引言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英语教学要渗透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课标》对学生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中阅读能力应达到的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阅读理解试题着重考查学生理解书面语篇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语篇内容和把握语篇结构的基础上,能够对语篇内容进行阐释、分析和评价。 反观当前普通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笔者发现,教师多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构词法(邱可意,2017:169)、泛读法和略读法(许莉娟,2013:92-93)及语篇分析法(张献臣,2009:51-57)等,这些方法虽在长期内会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但若在忙碌的高三年级学生在完成各科作业之余还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无形中承受了更大的学业负担。除此之外,更有教师在讲解阅读理解试题时直接公布答案或讲解单词和语法,将阅读理解课变为了语言知识课,抹杀了阅读理解的意义(文秋芳,1995;61-66)。上述教学方法从不同程度上说明了,当前阅读理解教学偏重内容教学,忽略方法指导。
笔者认为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找出符合自己学习规律的阅读技能和策略,不仅提高其语篇理解能力及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实现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开展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个人真实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van Lier 个人真实化理论
真实化理论,由Van Lier提出,是其提出的自知、自主、自真课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自知,即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新旧知识融合的过程。自主,即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习得的过程,教师需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内在动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能够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时间以及需采用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自真,即教材的编写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作为真实化的学习者,学生具有自由的选择权。在真实化理论中,Van Lier分别从课程设计、务实性和个人认知情感等三个角度论述真实性。在个人真实化下,Van Lier提出,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动机,使得学生为满足自身内在学习需要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获得外在的奖赏而学习。Van Lier同时强调,具备真实化素养的个体具有较高的自主性,他们能够监控自身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自我监督,而且会根据不同性质的学习任务和不同类型的学习目的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得到最真实的语言输出(van Lier, 1996:144)。
三、题文同义替换策略
题文同义替换策略,是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并完成试题过程中运用的一种解题依据语篇宏观主旨进行推理的策略和方法。任何一个语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英语语篇也不来例外。正如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1976:284)提出:“英语语篇由指代、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五种方式,语法、逻辑和词汇三种手段实现连贯,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英语语篇行文上下连贯,从单词,句子及段落都在于说明文章主旨或文章中心论点。
基于英语语篇的这个特点,笔者认为学生可以采用依据主旨意义进行题文同义替换策略完成阅读理解试题。通过找寻题目关键词,带着问题在原文寻读,定位原文,选出答案并与原文进行题文同义替换的过程,学生成为信息搜索及信息加工的主动学习者,在信息的加工过程中,学生形成敏锐的学习意识及自主性,自主监控自身的学习过程,从而真正实现个体学习的真实化。
目前,同义替换策略已被运用在雅思听力(如:刘敏艳,2013:287)和阅读考试(如:胡亚男,2017:188),研究生入学(沈越,2012:328-329)及大学公共外语四六级(何玉花,2017:220)等大学考试中,帮助考生提高做题效率、取得优异成绩,但在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鲜有应用。
刘敏艳(2013)在解析雅思听力考试时提到:“同义替换,就是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比如,题目中出现growing competition,而听力原文则是increased competition,其中growing与competition形成同义替换,考生据此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四、同义替换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在高考中,阅读理解共有事实细节题、词义猜测题、推理判断题和主旨大意题四种题型。在进行阅读理解解答试题时,学生可以根据看题干-判断题型-找题目关键词-定位原文-题文同义替换-选出答案六个步骤完成题目。下面,笔者将用题文同义替换策略对其中一种题型举实例进行说明。
词义猜测题:
此题型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语篇语境,从上下文中猜测生词含义或熟词僻义。
Example 1:(2016年课标全国I卷)2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replace the underlined word “courier” in Paragraph 1? A. provider
B. delivery man
C.collector
D. medical doctor
根据题干,我们可以定位到原文第一段,原文如下:
I am Peter Hodes a volunteer stem cell courier. Since March 2012, I’ve done 89 trips-of those, 51 have been abroad. I have 42 hours to carry stem cells in my little box.根據原文中,出现的trips和carry,我们可以得知作者是从事与运送干细胞相关的工作,故C 为正确答案。本题中,trips 和carry与C选项中delivery man 构成题文同义替换。
五、结语
从个人真实化理论的视角出发,我们发现学生运用题文同义替换策略,运用题干关键词定位原文找到有效信息,不仅能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做题和思考过程,还是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有效手段。使用该策略,学生能够在题干问题驱动下,根据题干要求自主的选择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从而选出正确选项,进而提高其语言理解能力,产生成就感及学习兴趣,促进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学生运用题文同义替换策略的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若发现给出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有出入,学生也会主动地在原文中甄别信息,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讲解阅读理解试题时,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在原文中找寻答案的过程就是其发展主体自主意识的过程。使学生成长为真实化的学习者。(van Lier,1996: 143)。题文同义策略通过选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环节中,实现学生成为具有个体真实性的学习主体。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