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朵杏花》的故事紧紧围绕两次对话展开,两次对话实际上是全文的主线索。虽然非常简单,却生动传神。两段对话除了内容有别之外,还有明显的形式区别:第一处有提示语;第二处没有。仔细揣摩好了文中的两处对话,就能领会到人物的内心,透视到人物的所思所想,传达出人物的所感所悟。
本课的“读书指导”提出:“本课学习,应以读贯穿全过程,以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品读型导学案,针对性地采用了“扣关键词”和“对比朗读”的学习方法。教学的实际情况证明,这样的预设(以实践为主,以学生为主)是非常高效的。
片段一:扣“习惯性”,彰显人物精神
师:(PPT出示2—5自然段)这段对话中的哪些字词跳入了你的眼中?
(生自读,圈画相关字词。找出了“又”字,并理解意思。)
生:我发现了“习惯地”这个词。
师:表明——
生:竺可桢爷爷经常这样问。
师:问什么呢?
生: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师:在不同的季节、月份,竺可桢爷爷会怎么习惯地问呢?
生:你知道荷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生:你知道菊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师:你还从哪儿发现竺可桢爷爷有必要向孩子询问这个问题的?请自读第一自然段。
生:(默读片刻后)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
师:这句话中竺可桢爷爷也有个“习惯”,是——
生: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
师:用上关联词“一……就……”说说看。
生:竺可桢一看到杏花开了,就走近杏树数了数。
师:这种习惯地数、习惯地问说明了竺可桢爷爷——
生:他养成了良好的观察方法。
生:他非常热爱科学,才会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生:他想要掌握杏花开花的确切时间。
师:而且是——
生:第一朵杏花的开放时间。
师:此时竺可桢爷爷的心情一定是非常——
生:非常着急,因为他没有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放。
师:请你模仿着读一读。(生着急地读)
生:非常的迫切,他想从孩子的口中知道。
师:也请你模仿着读读。(生急促地读)
【教后反思】
竺可桢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对于花开时间这一问题是非常敏感的。虽然前文中的“是啊,杏花开了”显得闲适、惊喜,紧接着就转为习惯性的、无意识的问,其实这种问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职业习惯。当他看到花开时,第一任务就是“数了数”(隐性的习惯性地动作)、“习惯性地问”(直接性描述)。这种“习惯性”正显示出他卓越的科学精神的体现。从“习惯性”入手,便可统领这段对话,层层剥茧,前后内容紧密相连,并可适时进行语言训练(平时怎么“习惯性地问”、关联词运用、朗读体会)。
片段二:比对形式,感受人物心情
师:(PPT显示9—14自然段)你发现这次对话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说的话很少,句子短。
生:都是直接的对话,没有……
(师讲解“提示语”。)
师:为什么没有使用提示语呢?请大家读读看,你能给这段话加上什么提示语?注意只能加关键的词语(用意是注意时效性,防止延误时间)。
(生自读,添写关键提示词语,然后交流。PPT显示加入提示语后的对话。)
师:请大家连起来读一读,比一比,看看哪种好?
(生大声地读,有的摇头,有的咂嘴,然后师指名两位学生分别朗读原文和加提示语的对话。)
生:我觉得加了提示语以后反而啰嗦了,没有原来读起来干脆。
生:我觉得原来的好,原来的句子短,可以读得非常快。加了提示语以后,还要一句一句的读,太慢了。
师:原文为什么可以读快点呢?
生:因为孩子和竺可桢爷爷都很高兴,朗读时语速可以快些。
生:还很激动,特别是竺可桢爷爷。人一激动,说话就快了。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生:顷刻间好像年轻了几十岁。
生:还有“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师:这就叫“人逢喜事精神爽”,竺可桢爷爷高兴的原因是——
生:他掌握到了第一朵杏花开花的确切时间。
师:如果描写类似的紧张、激动、兴奋的场景,我们就可以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虽然短小,却很紧凑,也能吸引读者。
师:下面我们来练练,看看谁最能朗读出他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师生两次互换竺可桢、孩子角色,对比体验人物的激动心情。然后同桌分角色练读,最后指名朗读并进行评价。)
【教后反思】
第二段对话虽然没有提示语,实际上是隐含着的(通过朗读可以感悟出来)。那为什么不使用提示语呢?通过两种形式的朗读比较,加上教者的小结语,学生不但明白短小精悍的对话更能恰如其分地再现紧张、兴奋、激动的情节,而且短句构成的自然段形成的跳跃感,也可吸引读者注意,进而积攒写作技巧,可谓一举多得。教者也注意了朗读示范,并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师生竞赛读、同桌轮读、个别评价读),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本课的“读书指导”提出:“本课学习,应以读贯穿全过程,以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品读型导学案,针对性地采用了“扣关键词”和“对比朗读”的学习方法。教学的实际情况证明,这样的预设(以实践为主,以学生为主)是非常高效的。
片段一:扣“习惯性”,彰显人物精神
师:(PPT出示2—5自然段)这段对话中的哪些字词跳入了你的眼中?
(生自读,圈画相关字词。找出了“又”字,并理解意思。)
生:我发现了“习惯地”这个词。
师:表明——
生:竺可桢爷爷经常这样问。
师:问什么呢?
生: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师:在不同的季节、月份,竺可桢爷爷会怎么习惯地问呢?
生:你知道荷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生:你知道菊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师:你还从哪儿发现竺可桢爷爷有必要向孩子询问这个问题的?请自读第一自然段。
生:(默读片刻后)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
师:这句话中竺可桢爷爷也有个“习惯”,是——
生: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
师:用上关联词“一……就……”说说看。
生:竺可桢一看到杏花开了,就走近杏树数了数。
师:这种习惯地数、习惯地问说明了竺可桢爷爷——
生:他养成了良好的观察方法。
生:他非常热爱科学,才会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生:他想要掌握杏花开花的确切时间。
师:而且是——
生:第一朵杏花的开放时间。
师:此时竺可桢爷爷的心情一定是非常——
生:非常着急,因为他没有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放。
师:请你模仿着读一读。(生着急地读)
生:非常的迫切,他想从孩子的口中知道。
师:也请你模仿着读读。(生急促地读)
【教后反思】
竺可桢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对于花开时间这一问题是非常敏感的。虽然前文中的“是啊,杏花开了”显得闲适、惊喜,紧接着就转为习惯性的、无意识的问,其实这种问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职业习惯。当他看到花开时,第一任务就是“数了数”(隐性的习惯性地动作)、“习惯性地问”(直接性描述)。这种“习惯性”正显示出他卓越的科学精神的体现。从“习惯性”入手,便可统领这段对话,层层剥茧,前后内容紧密相连,并可适时进行语言训练(平时怎么“习惯性地问”、关联词运用、朗读体会)。
片段二:比对形式,感受人物心情
师:(PPT显示9—14自然段)你发现这次对话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说的话很少,句子短。
生:都是直接的对话,没有……
(师讲解“提示语”。)
师:为什么没有使用提示语呢?请大家读读看,你能给这段话加上什么提示语?注意只能加关键的词语(用意是注意时效性,防止延误时间)。
(生自读,添写关键提示词语,然后交流。PPT显示加入提示语后的对话。)
师:请大家连起来读一读,比一比,看看哪种好?
(生大声地读,有的摇头,有的咂嘴,然后师指名两位学生分别朗读原文和加提示语的对话。)
生:我觉得加了提示语以后反而啰嗦了,没有原来读起来干脆。
生:我觉得原来的好,原来的句子短,可以读得非常快。加了提示语以后,还要一句一句的读,太慢了。
师:原文为什么可以读快点呢?
生:因为孩子和竺可桢爷爷都很高兴,朗读时语速可以快些。
生:还很激动,特别是竺可桢爷爷。人一激动,说话就快了。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生:顷刻间好像年轻了几十岁。
生:还有“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师:这就叫“人逢喜事精神爽”,竺可桢爷爷高兴的原因是——
生:他掌握到了第一朵杏花开花的确切时间。
师:如果描写类似的紧张、激动、兴奋的场景,我们就可以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虽然短小,却很紧凑,也能吸引读者。
师:下面我们来练练,看看谁最能朗读出他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师生两次互换竺可桢、孩子角色,对比体验人物的激动心情。然后同桌分角色练读,最后指名朗读并进行评价。)
【教后反思】
第二段对话虽然没有提示语,实际上是隐含着的(通过朗读可以感悟出来)。那为什么不使用提示语呢?通过两种形式的朗读比较,加上教者的小结语,学生不但明白短小精悍的对话更能恰如其分地再现紧张、兴奋、激动的情节,而且短句构成的自然段形成的跳跃感,也可吸引读者注意,进而积攒写作技巧,可谓一举多得。教者也注意了朗读示范,并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师生竞赛读、同桌轮读、个别评价读),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