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屯溪区徽班调查研究报告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emon8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徽剧是我国古老而著名的剧种,是我国国粹——京剧的起源,在明末清初时期达到顶峰。徽剧的发展有高潮也有低谷。新中国成立后对徽剧进行了许多抢救性保障,2006年又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笔者通过亲身调查,围绕黄山区屯溪区的徽剧徽班进行了研究。
  一、徽班发展历史与现状
  从清乾隆到民国初年,活跃于徽州的徽班有60个之多,分为正规班和半正规班两种正规班一般是职业性的,活跃于城镇,半正规班活动时间不固定,时而有时而散,一般活跃于农村。徽州各处徽班林立,每到逢年过节、祭祀活动、庙会,徽剧的表演活动频繁,尤其在歙县、休宁。四大徽班进京风光夺魁后,流传着“戏庄演戏必徽班”、“新派一曲桃花扇”。徽班活跃时间有的长达150年,有的徽班多达180多人。这些徽班经过一段大繁荣之后加入了“京徽合流”的队伍。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人民饱受战火的苦难,徽剧也不能幸免,徽班相继解散或者改学京剧甚至弃艺从农,徽剧几乎销声匿迹。新中国成立,为了抢救危在旦夕的徽剧,1956年安徽省成立了徽剧团,寻觅徽剧遗产,寻找徽剧艺人,培养徽剧新人。1959年徽剧重新回到舞台,1961年开始演出,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1990年的“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纪念演出,徽剧从此开始走向港澳台,走出中国,不仅使演艺人员得到了学习和锻练,也积累了丰富的传承保护经验,同时推动了徽剧艺术研究和发展。
  徽剧的发展离不开艺人不懈的努力。我们采访的徽剧艺人中,有一位是安徽省徽剧项目代表性继承人、黄山市徽剧研究中心的国家二级演员——汪亦萍。她1980年进入黄山市京徽剧团,这么多年她不但在京剧、徽剧演出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还将两剧带到了世界的面前,走进了校园生活、社区生活,并提出了“将京剧、徽剧进行到底!”的口号。2008年9月份瑞典瓦拉市政府瓦林市长邀请汪亦萍和黄山市徽剧团典进行访问演出,汪亦萍把徽剧演到了瑞典的舞台。2008年9月17日在瓦拉市音乐厅进行了首场演出,她为瑞典的观众们带来了《贵妃醉酒》、《百花赠剑》、《王昭君》等徽剧经典剧目演出,获得了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数,演出增强了中国徽剧表演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弘扬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2008年黄山市屯溪区“徽剧进校园”活动,汪亦萍到校园举办了多场讲座,介绍徽剧的起源、形成、发展、特征,并现场表演徽剧里的经典片段。艺人们很有耐心地跟解答同学们的问题,一遍遍地示范。“徽剧进校园”活动,让校园里的学生认识、了解徽剧让他们对历史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身临其境地感受徽剧文化的魅力。
  汪亦萍仅仅是徽剧艺人代表之一,还有很多这样徽剧创作表演的优秀代表,他们同汪亦萍一样把徽剧作为一生的事业。
  二、当下屯溪区徽班情况调查
  1951年屯溪成立了“戏改会”,进行了徽剧老艺人的登记,经过登记,有仅存72位的老艺人。同年五月,休宁“群乐徽剧团”诞生集中了一批老藝人。1956年安徽省徽京剧团成立,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徽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在黄山市屯溪区成立了徽剧研究中心。
  经过老艺人们的长期辛苦努力,挖掘、整理、收集,现存徽剧共有传统剧目1404个,手抄剧本、唱腔、曲谱多达一千多个,这些剧本现已存入安徽省徽剧团。徽剧的代表性剧目有:徽昆剧目、昆弋腔剧目、吹腔、拨子剧目、西皮剧目、皮簧剧目和花腔小调。代表作品分别有《断桥》、《八达岭》、《昭君出塞》、《二进宫》、《贵妃醉酒》、《凤凰山》、《龙虎斗》、《花田错》、《李大打更》、《探亲相骂》。
  据采访的老艺人所述,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徽剧的发展,尤其是在2006年徽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激发了许多票友、戏迷的热情和积极性,先后组建起来大大小小许多业余徽剧戏班,据笔者2013年至2014年的数次调查,目前屯溪地区活跃在戏台上的徽剧业余戏班约有十二个,现将徽州区业余徽班调查情况列表如下:


  以上表格可以反映出现存屯溪区业余徽班的几个特征:第一,演职人员总体年龄偏大,有三分之一的戏班实际上名存实亡,已经不能进行正常的演出;第二,戏班的演出活动基本上都在他们的业余时间举行,比如双休日、过年过节举行,主要执事为婚丧嫁娶、公司开业、企业庆典,收入较低,主要是为了自娱自乐;第三,演出的人员都是一群热爱徽剧的当地人,但群众对他们的演出热情并不高,笔者在2013年10月30日参加“徽州首届两省三地票友大赛”的活动中调查得知,这些戏班的发展状态其实并不乐观。面临着演出人才缺乏、人才断层,经费不足、保障力度不够,机制不活、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徽班进京曾经轰动整个北京城,深受皇家和百姓的宠爱。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我们的徽剧好像日益显得过于古板传统,喜欢徽剧的一辈人也渐渐老去,更多的年轻人好像更喜欢当代流行的通俗歌舞,许多老艺人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国家把徽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之后,给予了从事徽剧的人们和徽剧的爱好者莫大的鼓励,使他们重振旗鼓,再次为徽剧事业扬帆起航!
  参考文献:
  [1]作者:罗丽萍,《徽剧的保护与发展之我见》黄山学院学报,2007.4.(2)17-19.
  作者简介:杨飞,1992.5.,女,汉,研究方向:音乐.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平面板式设计中的空间艺术性,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空间平面版式特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平面版式设计中的空间艺术性的表现形式,得出在平面版式设计中融入空间艺术性,可大幅度提升平面版式设计视觉效果的结论,希望对相关单位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平面版式设计;特性;空间艺术性;表现形式  引言:  任何一个作品,既是具有再好的文字、再好图形和创意,终究都会面临着一个如何排版的問题。通过
期刊
有一位名人曾经这样说过,生活是个大场景,充满了无限想象力,在幼儿形象思维中想象力非常重要。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生活中,很多场景是不断重复出现的,他会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产生意象,而想象力则是在意象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呢?  一、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幼儿丰富的想象力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带幼儿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神秘,让幼儿观察四季交替的变化,例如:春天来了,小草从
期刊
【摘要】从平面设计自身角度出发,对平面设计“现代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阐述,通过明确平面设计“现代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平面设计“现代感”与传统文化意味的融合对策,期望达到提升平面设计自身价值的效果。  【关键词】平面设计;“现代感”;传统文化;融合  在当前主张“民族的就是世界”设计理念的背景下,怎样把平面设计“现代感”与传统文化意味的充分结合,是当前有关领域首要思考的问题。
期刊
【摘要】国际标准舞以欢快的节奏、随性动感的舞蹈动作,给保守并有着严格程式的中国舞蹈爱好者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并以其竞技性的动作和渲染的效果,深深的烙印在人们心中,给观赏者心灵以震撼。舞蹈作为人们情感表现和精神寄托的家园,单一的竞技赛事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艺术审美需要,舞蹈艺术不可避免地走向社会群体。本文对国际标准舞艺术表演特征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国际标准舞;艺术表演舞;特征  一、国际标准舞
期刊
【摘要】《童话时光 装饰画课堂》是由安徽美术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的“童画时光”系列少儿美术书,全书在重点介绍黑白和彩色装饰画的基础之上,配以生动的文字和细致的描述,在将线描画与色彩装饰进行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使得学生能够度过愉快的美术学习时光。而该本的大获成功也为其他同类型的少儿美术书指明了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将以少儿美术书《童画时光 装饰画课堂》为研究对象,对其出版案例和创新启示进行重点分析
期刊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舞蹈的发展具有浓厚的历史背景,基于时代背景下舞蹈事业不断的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发展创新,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舞台呈现本的创作能够对舞蹈编导进行全面指导注入思想和意境,当前舞蹈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舞台呈现文本的支撑。本文针对舞蹈编导创作舞台呈现文本做出基础探讨。  【关键词】艺术品质;观众需求;选材立意;结构规划  引言: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艺术欣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注重开展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实施手段就是音乐教育。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是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能够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在开展新课程改革中还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包括音乐教育观念、音乐教师、音乐设施和音乐教学方法等等。本文主要介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制约  马克思
期刊
【摘要】陶瓷在平时的设计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陶瓷的贴花设计是一种能够进行批量制作和重复出现的设计,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使用不同的陶瓷装饰进行图案各异的设计。陶瓷的贴花设计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成本很低,生产的过程也很简单,对现代日用的陶瓷贴花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能发现平面的构成要素已经渗透进了日用陶瓷贴花的设计过程中。这篇文章就是从平面构成要素的方向出发,利用点线面在陶瓷贴花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具体
期刊
【摘要】二十一世纪多元文化的教育敲响了少数民族教育创新的大门。随着教育全球化,我们也需要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注入一些新鲜血液。探索出多元文化视角下适合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途径,为少数民族搭建多元文化教育的舞台,满足多民族对教育的诉求,同时也彰显我国的社会公正和教育的公平。  【关键词】多元文化;少数民族教育;途径  一、前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多元文化应运而生, 我们可以吸取西方多元文化的精髓去
期刊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的速度一日千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形态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领域”,是创新推动下两者相互融合的演进及催生出的新形态。推动互联网+与博物馆相结合,打造展示、宣教、服务等新平台,已经成为国内外博物馆发展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