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改理念、新的语文课标和新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的语文教育要彻底摒弃教师的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应积极倡导让孩子多实践,多活动,让孩子在新教材的实验中,在课堂上获得更多更自由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有的教师认为强调课堂常规要求,就会遏止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活性,那么,教师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与课堂常规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引起注意:
1.正确的认识
课堂上的“活”与常规是统一的,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课堂常规管理上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对学生“活”的内涵教师也要有正确的认识,“活”不等于不要课堂常规,它不是指“乱哄哄”,或者表面上的热闹,而是指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喜爱兴趣,学习中的好心情及投入程度,能主动搜索,专注倾听,积极交流,勤于动手,以及对成功的愉悦之情等表现,其实质也正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常规内容,学生的“活”应体现在这里。课堂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师生亲密无间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但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
2.正确的引导
学生的“活”离不开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堂常规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规范学习的行为,集中学习注意力,常规训练虽然不能强调机械化,模式化,不要过分强调坐姿,掌声等整齐划一,不要过多的让学生念课堂常规口诀,但是教师应该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个体学习时,小组讨论时,集体游戏时,作业时等不同情况下的应该注意怎样学习。
2.1 明确目标。教师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明确了,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活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落实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应该以一个合作学习的首席身份参与到其中,和孩子们共同学习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灵活的根据心中的目标来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把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集合起来,使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2.2 动静有度。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全方位的动起来,包括听,看,说,读,思,写,唱,跳,演,画,做,玩。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应有不同的“动”法,使课堂“活”起来。“动”是一种学习形式,而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不能为动而动。课堂上应动静结合,收放有度。就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而言,什么内容什么环境宜于自己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使之恰到好处,不能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活动状态让其精神处于亢奋之中。
2.3 安排有序。课堂游戏之前,教师应将班内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每个小组内活动。比如做“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在小组内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站在光荣圈内,这样学生开始活动时就不会乱跑,减少了吵闹的机会。
2.4 训练方法。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形成新的规范,让学生通过讨论形成统一认识——上课要听从老师的统一指挥,要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发言;发言要找准适当的机会;不能在课堂上做与课本无关的事情等。
例如:在让学生学会倾听的常规训练中,要求他们学会用眼睛注意说话的老师或者同学,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能记在心中或者听出差异进行补充。对那些别人说话时,只顾自己,不善于倾听的同学要加以引导,鼓励,让学生都能加入到听的行列中来。
2.5 尊重学生。学生有活生生的思想,他们在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规范的同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对于偶发事件,教师应采取“宽容的策略、转换的策略、幽默的邪恶略、诱导的策略、暗示的策略”等,比如在做“找朋友”游戏中,发生有学生吃零食的情况,教师可以幽默的说:“啊,你的零食好香啊,不过老师这里有比零食更香的东西,那就是——比一比谁能把儿歌读的更好!”也可以转换学生的注意力:“刚才有6个小朋友得到了老师的奖励——苹果,接下来,我们要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更好的朗读儿歌,得到知识的金苹果。”而不能严厉的呵斥学生。
总之,为了让课堂教学真正的活起来,老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尤其在“调控”上下功夫,让自己在课堂“调控”上游刃有余,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真正处理好语文教学中“活”与课堂常规的关系,使我们的课堂改革落在实处。
1.正确的认识
课堂上的“活”与常规是统一的,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课堂常规管理上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对学生“活”的内涵教师也要有正确的认识,“活”不等于不要课堂常规,它不是指“乱哄哄”,或者表面上的热闹,而是指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喜爱兴趣,学习中的好心情及投入程度,能主动搜索,专注倾听,积极交流,勤于动手,以及对成功的愉悦之情等表现,其实质也正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常规内容,学生的“活”应体现在这里。课堂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师生亲密无间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但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
2.正确的引导
学生的“活”离不开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堂常规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规范学习的行为,集中学习注意力,常规训练虽然不能强调机械化,模式化,不要过分强调坐姿,掌声等整齐划一,不要过多的让学生念课堂常规口诀,但是教师应该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个体学习时,小组讨论时,集体游戏时,作业时等不同情况下的应该注意怎样学习。
2.1 明确目标。教师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明确了,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活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落实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应该以一个合作学习的首席身份参与到其中,和孩子们共同学习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灵活的根据心中的目标来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把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集合起来,使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2.2 动静有度。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全方位的动起来,包括听,看,说,读,思,写,唱,跳,演,画,做,玩。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应有不同的“动”法,使课堂“活”起来。“动”是一种学习形式,而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不能为动而动。课堂上应动静结合,收放有度。就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而言,什么内容什么环境宜于自己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使之恰到好处,不能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活动状态让其精神处于亢奋之中。
2.3 安排有序。课堂游戏之前,教师应将班内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每个小组内活动。比如做“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在小组内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站在光荣圈内,这样学生开始活动时就不会乱跑,减少了吵闹的机会。
2.4 训练方法。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形成新的规范,让学生通过讨论形成统一认识——上课要听从老师的统一指挥,要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发言;发言要找准适当的机会;不能在课堂上做与课本无关的事情等。
例如:在让学生学会倾听的常规训练中,要求他们学会用眼睛注意说话的老师或者同学,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能记在心中或者听出差异进行补充。对那些别人说话时,只顾自己,不善于倾听的同学要加以引导,鼓励,让学生都能加入到听的行列中来。
2.5 尊重学生。学生有活生生的思想,他们在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规范的同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对于偶发事件,教师应采取“宽容的策略、转换的策略、幽默的邪恶略、诱导的策略、暗示的策略”等,比如在做“找朋友”游戏中,发生有学生吃零食的情况,教师可以幽默的说:“啊,你的零食好香啊,不过老师这里有比零食更香的东西,那就是——比一比谁能把儿歌读的更好!”也可以转换学生的注意力:“刚才有6个小朋友得到了老师的奖励——苹果,接下来,我们要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更好的朗读儿歌,得到知识的金苹果。”而不能严厉的呵斥学生。
总之,为了让课堂教学真正的活起来,老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尤其在“调控”上下功夫,让自己在课堂“调控”上游刃有余,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真正处理好语文教学中“活”与课堂常规的关系,使我们的课堂改革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