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香港年轻人

来源 :长江文艺·精品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houk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的朋友传给我一个帖子,说的是上海年轻人的收入和择偶的关系。作者把年轻人的收入分成几等,低的在2000元以下,高的在10000元以上,收入对生活选择的影响非常大。这让我想起香港社会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20岁到35岁的年轻一代的贫困化。
  香港最早出现这个问题是1998年金融危机后。香港的富人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打击,但是他们恢复得快,最近的一个调查显示,香港富豪的身价又回来了。但在年轻人那里,情形完全不同。金融危机或者是经济困难一来,他们的工资下跌得很快,但经济恢复了,工资上涨却轮不上他们。
  香港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这几年来下跌得很厉害。即使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专业相关的工作——不是掏大粪,也不是卖猪肉,他们的起薪低的话只有8000多港币。
  在香港这个地方,月薪8000多港币相当于上海的月薪3000多元钱。香港房子很昂贵,家家面积小,绝大多数年轻人工作后都只能在外面单独或者合伙租一个很小的单元,一个月租金就要2000元。上下班的通勤费用,一天要50元港币,一个月要1500元。手机费怎么也要两三百元,供应中饭的公司属于极少数,大部分都要到外面去掏钱吃个中餐,最便宜也要25元钱,加上饮料,需要30元钱,一个月又是1000元钱走掉了。4000多元已经没有了。剩下来的钱才能用在买衣服、交女朋友、偶尔看电影上面。这8000多元中还没刨掉税收。
  如今香港年轻人的压力非常大,而且他们涨薪水的可能性也很低,因为不断有新的大学生涌进来,使他们和雇主之间讨价还价的余地大大减少了。香港的制造业在20年前已经陆续迁走,金融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这个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很少,收入非常两极分化。上层人士每个月的收入有几十万,最底层月薪只有万把块钱。这些年香港的人均GDP在增长,但20岁到35岁的年轻人还是出现了持续的贫困化现象。周围的建筑一栋栋地建起来,他反而觉得房地产价格越来越上去,压力就更大了。
  1993年到1995年的时候,在香港还能看到大片老城区,里面的住房虽然不很现代化,但是价钱便宜,吃的东西很草根,有很特别的风味。这些老城区近年来都成片成片地被政府纳入再开发。那些旧旧的、小小的住宅区都没了,低档收入人群能够生存的地方越来越少。这个现象现在看起来基本上没有人能够扭转,我想,这是年轻一代贫困化的一个结构上的原因。
  由于工作机会少,薪水低,工资上涨慢,生活成本越来越高,香港的年轻人很难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最起码的再投资。这导致了愤懑、失望和愤怒的情绪。人们发现,80后的对抗情绪和激进情绪在日益上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前途。
  摘自《看天下》
其他文献
多年前,有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毛头小子,异想天开地想进通用电气公司,但很快他的梦想就被残酷的现实击得支离破碎。主考官只是扫了一眼他的个人简历,就立刻摇着头说:“抱歉!你离我们的要求还很远,欢迎你下次再来。”  这位年轻人十分沮丧,他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被通用否决了。带着无尽的遗憾与伤感,他离开了通用公司。后来他不再做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进了一家适合他的小公司。他学的是机电制造,在公司里担任技术顾问。尽
期刊
王卓是数学系的高材生,没有毕业前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当进入人才市场的时候,才发现生活不是那么简单。几个月下来,他对所找的工作大都不满意,偶尔看好的,人家又嫌他本科的学历低。面对现实,他也只好降低标准,即使这样,工作依然不好找。  有一天,他经过一个大型建筑工地,看见门口张贴着一张红纸,上面用黑字写着招工启事。内容是要招一位工地管账会计,要求很低,活也不累,待遇更是没得说。王卓很满意,他根据上面所写的
期刊
望重德劭的张奚若先生被尘封、被遗忘得太久了。他1973年逝世,至今37年过去,绝少被人提起,身后寂寞如此,令人慨叹不已。  建国前后,使陕人张奚若声名远播的有两件大事,“十六字诤言”即其中之一。  那是1957年5月15日,张奚若在一次由中央有关部门主持召开,有毛泽东主席参加的座谈会上有过一个发言。发言中,他针对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直言不讳地提出了十六个字的概括性的尖锐批评。这十
期刊
入行殓仪业    1901年,邝金枝出生在上海虹口,祖籍广东开平,是典型的上海广东人。邝金枝的丈夫付名若是位西医师,医药界朋友颇多,其中有一对美国人司各脱夫妇。司各脱先生是当时上海赫赫有名的万国殡仪馆总经理,司各脱夫人就是万国殡仪馆的遗体化妆师。因为业务需要,司各脱夫人常会向邝金枝的丈夫请教一些遗体防腐的技术性问题,故而两家人是老朋友了。  一次饭局上,司各脱夫人感慨业务繁忙,心有余而力不足,邝金
期刊
办公室的桌子上摆了各式各样的瓶子,大家都用水养了绿萝。  绿萝完成了繁殖到每个办公桌上的任务之后,就再没有什么起色了。绿萝在水里慢慢生了根后,几乎就不再长了,只是维持着生命似的,让人时时担心着,生怕哪片叶子黄了。就这样,还是有人把绿萝养死了。大家不解,只说办公室可能缺少阳光和氧气。  有一天去盥洗室,隔壁办公室的女同事正在给绿萝换水。她的绿萝长得绿油油的,密密的一丛,每一片叶子都精神得很。  “你
期刊
新发服装厂的销售主任牛二,正为上千顶绿帽子发愁。  新发是个做外贸出口的小厂,这些绿帽子本来要卖给国外的客户,没想到经济危机一来,外国客户破产了,先前订的货不要了,这一千顶绿帽子,只得出口转内销。  要知道,“绿帽子”在中国可是有特殊含义的,要命的是,这些绿帽子还都是男士款的。老板发了话,谁能把绿帽子卖出去,利润全归他,厂里只要本钱。  条件看起来诱人,但销售部没一个业务员敢碰这烫手山芋。牛二身为
期刊
1975年4月初的一个下午,89岁高龄的蒋介石这天的精神不错,让值班护士罗小姐替他念几首描写清明节的古诗。罗小姐起先念的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接下来则是宋朝诗人黄庭坚写的《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当念到最后一句时,蒋介石脸上肌肉突然略微抽搐了一两次,他说:“这首诗写得好,你多念几遍。”  罗小姐一边念,一边看书里的语译,她才晓得这句
期刊
粉碎“四人帮”的筹划,在毛泽东病重后便已经开始。肖劲光在回忆录中披露了这一鲜为人知的史实——  我曾两次找到叶剑英同志。第一次是在得知毛泽东同志病危的消息以后,我预料江青、张春桥一伙在毛主席身后会有动作,他们会借毛主席的名义干不可告人的篡权勾当。我到叶剑英同志处,与他深谈过这件事。叶剑英同志比我更知底细,他肯定了我的判断。我说,得想个办法把这些家伙搞掉,不然毛主席身后让他们掌了权,党和国家就糟糕了
期刊
新中国成立之后,洪水的祸害并没有减弱,相反却有上涨的趋势。毛泽东和周恩来一次次地来到长江及其支流的堤岸上,对着波涛汹涌的江水,发出种种感叹……    作者:尹家民  出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1956年6月,毛泽东发表了《水调歌头·游泳》。词中吟道:“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一代伟人的三峡设想究竟始于何时?三峡工程的上马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曲折?  时至今日,三峡工程所发挥的作用似
期刊
2002年8月,逐渐成熟的新女排迎来了第一场重要的比赛——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参加这届世锦赛的中国女排在领队徐利和主教练陈忠和的带领下,打了几场故意输掉的球,令世界排坛哗然,让袁伟民很是动怒!  在世界排坛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中,世锦赛参赛队伍最多、水平最高,它的赛制也比较复杂。世锦赛刚开始,身处D组的中国女排势如破竹地战胜了澳大利亚、巴西、泰国、波兰一系列球队,初显王者风范,但是在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