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查干湖的冬季,是冰雪的世界。查干湖的渔民们,要面对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面对无边的风雪,熔化酷寒去与大自然对话。然而,就是这群渔民,关东汉子,在这样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开创了中国冬季冰上捕鱼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两项中国之最——冬捕。
查干淖尔真正的冬捕始于辽金时期。据史料记载,辽帝最喜欢吃“冰鱼”。每年腊月,辽王都要率领家眷来北方,在嫩江、大安月亮泡、查干淖尔泊子或达赉湖湖面上搭建帐篷。他在帐篷里把脚下的冰刮薄,薄到像纸片儿,这时可以看见鱼儿在冰下游动。看够了想吃时再将薄冰打开,鲜活的鱼儿就接二连三地跳上冰面……历史上习惯把这种冬捕称为“春捺钵”。
人们说松花江和嫩江交汇处是一处独特的地方,两股大水把这块土地和草原滋润得无比肥沃和富饶,星罗棋布的泡湖散布在松原的土地上,这儿可以称之为一个多湖泡之地,仅在前郭尔罗斯地域内就有大小湖泊27处之多,而其中查干淖尔不但是这其中最大的湖泊,同时它也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查干淖尔为蒙语,即“白色的湖泊”之意,地处今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境内。据民俗学家王迅在《郭尔罗斯考略》中考证,查干淖尔是今天的称呼,在宋辽时期,称之为“大水泊”或“大鱼泊”。北宋曾公亮主编《武经总要》记载:“鸭子河在大水泊之东,黄龙府之西,是鸭雁生育之处。大水泊周三百里。”到了明代,这片大水泊被称为“拜布尔察罕大泊”(也称“白马儿大泊”)。湖水面积4万公顷,蓄水7亿立方米,是发源于大兴安岭得福特勒罕山北麓的霍林河末端的堰塞湖泊,靠四季的雨雪,汇各处的水源而形成。历史上,它同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达莱湖和现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一同构成了地球的“肺”,调节着地球北半部一切生灵的生存环境。由于查干淖尔古时的自然状况保存得好,这儿的一切特产也得到世界的关注。湖中的鱼完全靠食草籽和小虫为生,于是被人称为“绿色”营养品,有极高的养生价值,从远古时起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在历史久远的岁月中,自然同人与共,人类保护了自然,又使得自己依赖自然得以延续生存。据草原上著名的民俗学家苏赫巴鲁介绍,从前蒙古族人不食鱼,而且还保护“水”。小孩在草原上放牧,不但不许牛羊在水中撒尿,人也不许。他小时候,阿爸阿妈就告诉他,千万别往湖泊河水中撒尿,不然惹怒了水神,草原会有灾难。善良的老人其实是把草原人保护自然的意识传承给了孩子,这是北方民族人民的一种生存品质,也是一种生存能力。其实,他们是把包括查干淖尔在内的这一片土地按原色生存状态保护下来。
食鱼习俗最早是从汉人开始的。那时,包括松花江、嫩江在内的诸多江河上都有了打鱼人,查干淖尔上也有诸多船在夏秋捕鱼。由于这个湖泊生长着独特的自然植物,水中昆虫繁多,鱼儿吃水中的小虫和湖边的草籽,构成了独特的肉质。这儿的风向也奇怪,有时东南风突转西北风,于是刚刚顺风向的草籽便会大片倒向水中,成为鱼儿们的美食。
查干淖尔的风向和它西北部的台地有关。在如今乾安境内的陈字井、黄字井、天字井等处,西岸明显高出东岸。这儿秋季、冬季多刮西北季风,把成熟的草籽通过劲风带入湖心,自然地喂养着水中的鱼类。而新庙和青山头一带地势偏平,生长着荷花、菱角一类植物,这是鱼儿喜欢吃的,诸多的大鱼秋夏时节喜欢在这一带活动。鱼儿有了自然良好的生存环境,查干淖尔就成了它们生存的最佳之地。据有关资料统计,仅在查干淖尔内就有各种鱼类68种之多,如鲤鱼、鲫鱼、草根、鲢鱼、麻鲢鱼、鳌鱼、鳟鱼、狗鱼、胖头、牛尾巴、鳃条鱼、嘎牙子鱼、白鱼、串丁子鱼等,真可谓“三花五罗十八丁”样样都有,而查干淖尔捕鱼最典型最辉煌的时候就是它的冬捕。
在东北,从深秋到初冬,一切江河湖泊都被严寒封冻了。
历史上北方交通不便,一到冬季,许多封冻的大江大河便成了爬道。如果渔民们在江上凿冰捕鱼,往往会使爬犁和大车不便通行。北方人是善良的。冬天,他们不会在大车和爬犁行走的冰道上打冰眼,而是选择在泊、泡、湖一类的水域上凿冰捕鱼,这样查干淖尔就成了北方冬天最热闹的天然捕鱼场。
查干淖尔真正的冬捕始于辽金时期。据史料记载,辽帝最喜欢吃“冰鱼”。每年腊月,辽王都要率领家眷来北方,在嫩江、大安月亮泡、查干淖尔泊子或达赉湖湖面上搭建帐篷。他在帐篷里把脚下的冰刮薄,薄到像纸片儿,这时可以看见鱼儿在冰下游动。看够了想吃时再将薄冰打开,鲜活的鱼儿就接二连三地跳上冰面……历史上习惯把这种冬捕称为“春捺钵”。
“捺钵”,契丹语,是“行在”之意,指辽帝出行所在地。《辽史·营卫志》载,“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鱼,岁以为常”。而“春捺钵”是指皇帝“从正月上旬起牙帅,约六十日方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泮,乃纵鹰鹘捕鸭雁”。他晨出暮归,从事弋猎网钓,舂至乃还。这在王迅的《郭尔罗斯考略》中已明晰记载:“北主与其母皆设次冰上。先使人河上、下十里间以毛网截鱼……预开水窍四,名曰冰眼……”
凿冰眼又称凿冰窟窿,下“串联网”,打水中鱼,这活是最难干的。凿冰洞、下网、起网,一溅一身水,冰上的水也有半尺厚(这是打眼时咕咚筢子打出来的),所以冬天打鱼人身上一身水,衣裳里一身汗,北风像刀子一样,往人身上一“扎’,转眼给你“穿个透”。江水给衣裳“挂了一层甲”(冻了一层冰),里边汗水也结了一层冰,人在冰上一走,里里外外“咔嚓咔嚓”直响。
冬捕与平时捕鱼活动的不同是,这是一项集体活动,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这是需要诸多人的配合,并调动这儿的诸多民族一块参加的一项活动。冬捕就是面对严酷的大自然,去凿冰捕鱼。当地人有个习俗,查干淖尔冬捕,谁不去冰上见识一下,谁就不是“汉子”。这是对男人体魄、能力的一个衡量。在北方,谁没去查干淖尔打过鱼,谁甚至就找不上媳妇。为了冬捕,各行各业都开工作业,木匠打爬犁,车匠造大车,皮匠做皮袄,鞋铺做靰鞡,编匠编渔具,麻绳铺打绳织网,割苇的人也忙着编鱼囤子……
整个查干淖尔,一片忙碌。
冬捕又使各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得以交流。由于要组织渔业队,打工的小股子、网户达和船户,捕鱼人和把头,各种手艺人,还有鱼店的掌柜和老客,各种大车店和旅店,都有了一种交融和联系。这在某一点上,起到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甚至在冬捕的日子里,动物也得到了重视。马要顶一个“股”到冰上的捕鱼场“拉马轮”;狗要看网房子;牛要拉鱼、运鱼。冬季的捕鱼活动,使人和动物亲近了,使人和自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融合。
这种从春夏就开始准备的活动,使人们憋足了劲,要把在冰层下养了一夏一秋的鲜美鱼儿捕捞上来,于是使冬捕形成了独特的民俗……
严冬,当厚厚的白雪覆盖在茫茫的嫩科尔沁草原上,当老北风呼啸吹刮的时候,土地在颤动,马儿在嘶叫,人们在呐喊。那是黑土北方的人的一种抑制不住的热情,在心底升腾。
在地球上,仍能让人直接去体验和感受这种生存文化形态的地方如今已为数不多了。是的,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也是最后一处被自然和人类完整保存下来的渔猎部落。
查干淖尔真正的冬捕始于辽金时期。据史料记载,辽帝最喜欢吃“冰鱼”。每年腊月,辽王都要率领家眷来北方,在嫩江、大安月亮泡、查干淖尔泊子或达赉湖湖面上搭建帐篷。他在帐篷里把脚下的冰刮薄,薄到像纸片儿,这时可以看见鱼儿在冰下游动。看够了想吃时再将薄冰打开,鲜活的鱼儿就接二连三地跳上冰面……历史上习惯把这种冬捕称为“春捺钵”。
人们说松花江和嫩江交汇处是一处独特的地方,两股大水把这块土地和草原滋润得无比肥沃和富饶,星罗棋布的泡湖散布在松原的土地上,这儿可以称之为一个多湖泡之地,仅在前郭尔罗斯地域内就有大小湖泊27处之多,而其中查干淖尔不但是这其中最大的湖泊,同时它也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查干淖尔为蒙语,即“白色的湖泊”之意,地处今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境内。据民俗学家王迅在《郭尔罗斯考略》中考证,查干淖尔是今天的称呼,在宋辽时期,称之为“大水泊”或“大鱼泊”。北宋曾公亮主编《武经总要》记载:“鸭子河在大水泊之东,黄龙府之西,是鸭雁生育之处。大水泊周三百里。”到了明代,这片大水泊被称为“拜布尔察罕大泊”(也称“白马儿大泊”)。湖水面积4万公顷,蓄水7亿立方米,是发源于大兴安岭得福特勒罕山北麓的霍林河末端的堰塞湖泊,靠四季的雨雪,汇各处的水源而形成。历史上,它同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达莱湖和现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一同构成了地球的“肺”,调节着地球北半部一切生灵的生存环境。由于查干淖尔古时的自然状况保存得好,这儿的一切特产也得到世界的关注。湖中的鱼完全靠食草籽和小虫为生,于是被人称为“绿色”营养品,有极高的养生价值,从远古时起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在历史久远的岁月中,自然同人与共,人类保护了自然,又使得自己依赖自然得以延续生存。据草原上著名的民俗学家苏赫巴鲁介绍,从前蒙古族人不食鱼,而且还保护“水”。小孩在草原上放牧,不但不许牛羊在水中撒尿,人也不许。他小时候,阿爸阿妈就告诉他,千万别往湖泊河水中撒尿,不然惹怒了水神,草原会有灾难。善良的老人其实是把草原人保护自然的意识传承给了孩子,这是北方民族人民的一种生存品质,也是一种生存能力。其实,他们是把包括查干淖尔在内的这一片土地按原色生存状态保护下来。
食鱼习俗最早是从汉人开始的。那时,包括松花江、嫩江在内的诸多江河上都有了打鱼人,查干淖尔上也有诸多船在夏秋捕鱼。由于这个湖泊生长着独特的自然植物,水中昆虫繁多,鱼儿吃水中的小虫和湖边的草籽,构成了独特的肉质。这儿的风向也奇怪,有时东南风突转西北风,于是刚刚顺风向的草籽便会大片倒向水中,成为鱼儿们的美食。
查干淖尔的风向和它西北部的台地有关。在如今乾安境内的陈字井、黄字井、天字井等处,西岸明显高出东岸。这儿秋季、冬季多刮西北季风,把成熟的草籽通过劲风带入湖心,自然地喂养着水中的鱼类。而新庙和青山头一带地势偏平,生长着荷花、菱角一类植物,这是鱼儿喜欢吃的,诸多的大鱼秋夏时节喜欢在这一带活动。鱼儿有了自然良好的生存环境,查干淖尔就成了它们生存的最佳之地。据有关资料统计,仅在查干淖尔内就有各种鱼类68种之多,如鲤鱼、鲫鱼、草根、鲢鱼、麻鲢鱼、鳌鱼、鳟鱼、狗鱼、胖头、牛尾巴、鳃条鱼、嘎牙子鱼、白鱼、串丁子鱼等,真可谓“三花五罗十八丁”样样都有,而查干淖尔捕鱼最典型最辉煌的时候就是它的冬捕。
在东北,从深秋到初冬,一切江河湖泊都被严寒封冻了。
历史上北方交通不便,一到冬季,许多封冻的大江大河便成了爬道。如果渔民们在江上凿冰捕鱼,往往会使爬犁和大车不便通行。北方人是善良的。冬天,他们不会在大车和爬犁行走的冰道上打冰眼,而是选择在泊、泡、湖一类的水域上凿冰捕鱼,这样查干淖尔就成了北方冬天最热闹的天然捕鱼场。
查干淖尔真正的冬捕始于辽金时期。据史料记载,辽帝最喜欢吃“冰鱼”。每年腊月,辽王都要率领家眷来北方,在嫩江、大安月亮泡、查干淖尔泊子或达赉湖湖面上搭建帐篷。他在帐篷里把脚下的冰刮薄,薄到像纸片儿,这时可以看见鱼儿在冰下游动。看够了想吃时再将薄冰打开,鲜活的鱼儿就接二连三地跳上冰面……历史上习惯把这种冬捕称为“春捺钵”。
“捺钵”,契丹语,是“行在”之意,指辽帝出行所在地。《辽史·营卫志》载,“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鱼,岁以为常”。而“春捺钵”是指皇帝“从正月上旬起牙帅,约六十日方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泮,乃纵鹰鹘捕鸭雁”。他晨出暮归,从事弋猎网钓,舂至乃还。这在王迅的《郭尔罗斯考略》中已明晰记载:“北主与其母皆设次冰上。先使人河上、下十里间以毛网截鱼……预开水窍四,名曰冰眼……”
凿冰眼又称凿冰窟窿,下“串联网”,打水中鱼,这活是最难干的。凿冰洞、下网、起网,一溅一身水,冰上的水也有半尺厚(这是打眼时咕咚筢子打出来的),所以冬天打鱼人身上一身水,衣裳里一身汗,北风像刀子一样,往人身上一“扎’,转眼给你“穿个透”。江水给衣裳“挂了一层甲”(冻了一层冰),里边汗水也结了一层冰,人在冰上一走,里里外外“咔嚓咔嚓”直响。
冬捕与平时捕鱼活动的不同是,这是一项集体活动,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这是需要诸多人的配合,并调动这儿的诸多民族一块参加的一项活动。冬捕就是面对严酷的大自然,去凿冰捕鱼。当地人有个习俗,查干淖尔冬捕,谁不去冰上见识一下,谁就不是“汉子”。这是对男人体魄、能力的一个衡量。在北方,谁没去查干淖尔打过鱼,谁甚至就找不上媳妇。为了冬捕,各行各业都开工作业,木匠打爬犁,车匠造大车,皮匠做皮袄,鞋铺做靰鞡,编匠编渔具,麻绳铺打绳织网,割苇的人也忙着编鱼囤子……
整个查干淖尔,一片忙碌。
冬捕又使各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得以交流。由于要组织渔业队,打工的小股子、网户达和船户,捕鱼人和把头,各种手艺人,还有鱼店的掌柜和老客,各种大车店和旅店,都有了一种交融和联系。这在某一点上,起到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甚至在冬捕的日子里,动物也得到了重视。马要顶一个“股”到冰上的捕鱼场“拉马轮”;狗要看网房子;牛要拉鱼、运鱼。冬季的捕鱼活动,使人和动物亲近了,使人和自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融合。
这种从春夏就开始准备的活动,使人们憋足了劲,要把在冰层下养了一夏一秋的鲜美鱼儿捕捞上来,于是使冬捕形成了独特的民俗……
严冬,当厚厚的白雪覆盖在茫茫的嫩科尔沁草原上,当老北风呼啸吹刮的时候,土地在颤动,马儿在嘶叫,人们在呐喊。那是黑土北方的人的一种抑制不住的热情,在心底升腾。
在地球上,仍能让人直接去体验和感受这种生存文化形态的地方如今已为数不多了。是的,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也是最后一处被自然和人类完整保存下来的渔猎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