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课文中古今异义实词的古义和今义
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寿 古:敬酒。 今:寿命
6.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7.婚姻 古:儿女亲家 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二)本文的通假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令将军与臣有郤
7.坐─座:置之坐上。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2.被动句: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
3.倒装句:①宾语前置: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籍何以至此、客何为者、何辞为、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 ②定语后置:白璧一双 玉斗一双
(四)出自本文的成语
1.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2.勞苦功高:出了大力,吃了大苦,立了大功。
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剁肉的刀和砧板。这个成语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言行表现与真实企图不一致,别立名目暗藏或暗示对某种人事的攻击和胁迫;殷勤的表面后面隐藏着杀机。
(五)文化常识
1.关于《史记》。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公元前90年,司马迁逝世,终年56岁。
2.概念界定。本纪,天子的传记;世家,诸侯的传记;列传,给有影响的人的传记;书,专业史;表,大事年表。
3.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清朝乾隆皇帝钦定刊印。二十四史的体裁是纪传体史书。
第二部分 练习
一、基础训练
1.下面对句中“谢”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动词)。②哙拜谢(感谢)。
③乃令张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④张良入谢曰(感激)。
2.下面句中的加点字不属于动词的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①拔剑撞而破之。②若入前为寿。
③封闭宫室,还军霸。④樊哙侧其盾以撞。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臣请入,与之同命。
。
②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3—4段,回答以下问题:
4.解释加点的字
①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
③杀人如不能举( )④而听细说( )
5.下面成语,不是出自这两段的一项是( )
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②不拘小节。
③秋毫无犯。④劳苦功高。
6.根据这两段的内容,简析刘邦的个性特点。
。
三、课外阅读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7.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期山东为三处( ) ②于是项王大呼驰下( )
③项王瞋目而叱之( )④亡其两骑耳( )
8.下列各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无以渡,“无以”,是固定结构。意思是:没法渡过去。
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何……为”,是固定结构。意思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
③籍独不愧于心乎?是定语后置句。意思是: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④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是省略句与状语后置句。意思是: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王英勇善战,致汉军溃败,并擒杀了一名汉将。
②面对项王的“瞋目而叱”,汉军人、马皆呈魂飞魄散状。
③乌江亭长意欲帮项王渡江,然他拒绝了,丧失了有利时机。
④项王只是为了成全汉军将领,不惜自刎而死,可谓慷慨悲壮。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
。
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
参考答案:
1.④(①道歉,动词;②感谢;③兼道歉和告辞义;④应为“谢罪”)。
2.②(①使……破;②走上前。是名词用作动词;③使……回去;④使……侧过来)。
3.①我请求进去,跟沛公同命运。
②亚父接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破了它。
4.①料想。②你们这些人。③尽。④小人的话,此指谗言。
5.②。
6.从这两段的文章内容来看,刘邦具有:善于辞令、工于心计,以及随机应变、知人善用的性格特点。比如,刘邦到了鸿门,见到项羽即谢罪说的一番话,以及刘邦以上厕所为由,趁机起身把樊哙叫了出来等情节内容,即是很好的佐证。
7.④(①约定;②冲;③瞪;④逃跑)。
8.③(应是状语后置句)。
9.④(自刎而死还有别的原因)。
10.①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
②纵使江东父老兄弟爱戴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本版供稿:上师大附属康城实验学校 高级教师 程立海)
(一)课文中古今异义实词的古义和今义
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寿 古:敬酒。 今:寿命
6.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7.婚姻 古:儿女亲家 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二)本文的通假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令将军与臣有郤
7.坐─座:置之坐上。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2.被动句: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
3.倒装句:①宾语前置: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籍何以至此、客何为者、何辞为、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 ②定语后置:白璧一双 玉斗一双
(四)出自本文的成语
1.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2.勞苦功高:出了大力,吃了大苦,立了大功。
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剁肉的刀和砧板。这个成语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言行表现与真实企图不一致,别立名目暗藏或暗示对某种人事的攻击和胁迫;殷勤的表面后面隐藏着杀机。
(五)文化常识
1.关于《史记》。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公元前90年,司马迁逝世,终年56岁。
2.概念界定。本纪,天子的传记;世家,诸侯的传记;列传,给有影响的人的传记;书,专业史;表,大事年表。
3.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清朝乾隆皇帝钦定刊印。二十四史的体裁是纪传体史书。
第二部分 练习
一、基础训练
1.下面对句中“谢”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动词)。②哙拜谢(感谢)。
③乃令张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④张良入谢曰(感激)。
2.下面句中的加点字不属于动词的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①拔剑撞而破之。②若入前为寿。
③封闭宫室,还军霸。④樊哙侧其盾以撞。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臣请入,与之同命。
。
②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3—4段,回答以下问题:
4.解释加点的字
①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
③杀人如不能举( )④而听细说( )
5.下面成语,不是出自这两段的一项是( )
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②不拘小节。
③秋毫无犯。④劳苦功高。
6.根据这两段的内容,简析刘邦的个性特点。
。
三、课外阅读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7.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期山东为三处( ) ②于是项王大呼驰下( )
③项王瞋目而叱之( )④亡其两骑耳( )
8.下列各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无以渡,“无以”,是固定结构。意思是:没法渡过去。
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何……为”,是固定结构。意思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
③籍独不愧于心乎?是定语后置句。意思是: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④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是省略句与状语后置句。意思是: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王英勇善战,致汉军溃败,并擒杀了一名汉将。
②面对项王的“瞋目而叱”,汉军人、马皆呈魂飞魄散状。
③乌江亭长意欲帮项王渡江,然他拒绝了,丧失了有利时机。
④项王只是为了成全汉军将领,不惜自刎而死,可谓慷慨悲壮。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
。
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
参考答案:
1.④(①道歉,动词;②感谢;③兼道歉和告辞义;④应为“谢罪”)。
2.②(①使……破;②走上前。是名词用作动词;③使……回去;④使……侧过来)。
3.①我请求进去,跟沛公同命运。
②亚父接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破了它。
4.①料想。②你们这些人。③尽。④小人的话,此指谗言。
5.②。
6.从这两段的文章内容来看,刘邦具有:善于辞令、工于心计,以及随机应变、知人善用的性格特点。比如,刘邦到了鸿门,见到项羽即谢罪说的一番话,以及刘邦以上厕所为由,趁机起身把樊哙叫了出来等情节内容,即是很好的佐证。
7.④(①约定;②冲;③瞪;④逃跑)。
8.③(应是状语后置句)。
9.④(自刎而死还有别的原因)。
10.①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
②纵使江东父老兄弟爱戴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本版供稿:上师大附属康城实验学校 高级教师 程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