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议文章】陶本一、于龙《“语文”的阐释》,原载于《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11期
【原文提要】作为“天赋”的“语文”是指人天生具备获得语言的本能。作为“素养”的“语文”是指人在言语实践中逐渐习得、学得和内化的一种综合语言素质。作为“学科”的“语文”是一个系统培养综合语言素质——理性和艺术地运用母语的素质——的逻辑体系,它所强调的应该是“学得”。
术语分析,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教育研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一门学科的基本术语和概念的界定、辨析和阐释,应该是该领域研究中最基本的工作。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研究领域中存在着基本概念术语混乱的现象。王荣生在其《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就已经指出过语文教育研究领域概念、术语以及讨论层面的混乱和错位现象,并把术语和问题的层面界定作为自身研究的起点。他曾经区分过语文教育研究的七个层面,即:人与语文活动层面、人的语言学习层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层面、语文课程的具体形态层面、语文教材具体形态层面、语文教学具体形态层面和语文教育评价层面等等。这种区分的科学价值在于能够促使我们将要讨论和思考的问题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有效的学术对话。这样,我们在描述或者下结论时,就避免了自说自话的低效行为和“关公战秦琼”的荒唐学风,从而增进研究的“有效累进”,增加研究的科学性、严密性和有效性。基本术语和概念的辨析研究,无疑是每一个严谨的研究工作者都应该首先要做的事。
陶本一先生和于龙合写的《“语文”的阐释》所做的就是这样一种“术语分析研究”。这种旨在澄清概念、辨析术语和分析内涵的基础研究工作,可以称为教育研究中的“元研究”。本文就是从“语文”这个语文教育研究最核心和最基础不过的“术语”入手,仔细探讨并科学界定了“语文”一词的三层含义。这是可以称为语文教育“元概念”的元研究,其方法和意义同西方分析哲学的方法是一致的,都是在一个术语混乱的阶段进行正本清源和科学建构工作。
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层面去解读,而这内外两个层面,学术价值也各有不同。
先从外表来看:这篇论文区分了“语文”这一概念的三个内涵:作为“天赋”的“语文”,即语文是人类生而获得的一种语言本能;作为“素养”的“语文”,即指人在言语实践中,通过不间断的、大量的语言刺激——交流和学习,逐渐习得、学得和内化了的一种综合语言素质;作为“学科”的“语文”,即我们人人皆知的学校“语文”学科课程。
这种对语文内涵进行区分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在于:对我们长期以来混沌言说的“语文”一词的内涵,作出了细致科学的分析。这样,一个混沌未开的日常生活词语,就进入到科学术语的层面。这样,我们在研究和言说“语文”一词时,就可以自觉区分自己言说或使用的范畴和层次,从而便于大家理解,并实现不同研究者在从事研究时进行真正有效的学术对话和沟通。从他对“语文”这一概念三层含义的区分来看,既立足于科学,借鉴和吸收了大量的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又立足于实际,考虑到了大家的可接受性,实现了“日常概念”到“科学概念”间的有效协调和平衡,通俗易懂,便于大家接受和推广。这样的概念辨析,无疑会增加语文研究的科学含量。
这篇论文除了上述概念辨析的价值外,在每一个环节的论述中,还呈现了大量的极富说服力的事实论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建构。
在作为“天赋”的“语文”一节中,作者引用了脑科学研究的发现,即关于“布罗卡区”(“文法处理中心”)的例子进行论证:语言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是有说服力的。同时又用婴儿习得语言能力的描述,详细地分析了这种语言本能的形成过程。文章还指出:“这种天赋包括辨析、模仿、转换和生成”四个环节,很有科学价值。作者用狼孩的例子进一步归纳了语言天赋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一,人确实有语言本能(语言习得机制);第二,语言本能说到底是生存本能;第三,这种本能受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而发生作用,尤其表现在口语的使用方面;第四,语言的习得机制表现为辨析、模仿、转换和生成。并指出,“天赋的语言本能是基础,后天的言语实践和语言学习通过习得与学得的方式,共同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表明了三层含义之间的关系,是下一步立论的基础。
作为“素养”的“语文”,这一部分的学术价值在于:作者提出了“语言素质”的多维建构,并进一步区分了“语文素养”的三个要素,即(一)知识层面:语言单位、语言规则、语言策略;(二)能力层面:语言的理性实践能力,即语言交流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三)心理层面:语言态度、语言体验、语言经验。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文素养”是诟病较大的概念之一,本文的学术贡献还在于将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了科学细密的新的建构,提出诸如“语言策略”、“语言态度”、“语言体验”和“语言经验”等有价值的概念,并把一系列要素作了有效的整合和科学建模。
作为“学科”的“语文”,这一部分的价值在于:其研究方法遵循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历时和共时的统一。既简单回顾了我国“语文”这一概念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运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打通中西,从世界各国母语课程内涵的定位的广阔视角来进行论述。文章在最后点出了目前我国语文学科的“泛语文”现象和语文学科的虚无主义两种不良倾向,增强了文章的现实针对性。
【评议文章】曹明海、史洁《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考察》,原载于《语文建设》2007年第11期
【原文提要】语文教育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语文技能训练过程,而且是一个陶冶性情、建构精神、促进生命成长的文化过程。本文用五个部分进行学术内容概述和学术价值剖析。文章前三部分归纳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三个学术领域,即:语文教学解释学、语文教学本体论和语文教学陶冶论。第四部分从当前“对话或沟通理论”出发,阐述其教学范式转型的意义。第五部分基于“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阐述其人本主义的语文“唤醒教育”的意义。
一门学科理论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仅需要其理论体系的内部建构,还需要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语文学科是一门集语言学、语用学、文章学、文学、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阐释学、工程科学以及脑科学等学科门类知识和理论于一身的综合学科。语文教育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一种前学术或浅学术的层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新鲜、前卫、科学、适用的相关学科理论的匮乏。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重视,一些语文教育研究专家,纷纷关注起语文教育理论建设。曹明海先生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位。
曹明海先生本来是一位文艺理论家,后来步入语文教育研究领域,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学术努力和艰辛探索,在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界独树一帜。他丰富的文艺学理论,拓宽了语文学科理论建设的疆域,提升了语文学科教育的理论水平。他的一系列学术努力为语文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曹明海、史洁联合撰写的《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考察》,是五卷本的“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丛书”的总“引言”。它好像一幅“理论地图”,不仅可以使我们对当今语文教育理论的前沿问题的研究有一个简洁、概括的了解,引领我们一窥语文理论研究的斑斓胜境,而且可以促使我们的学术视野、水平和品味得到有效提高。
文章用五个部分进行学术内容的概述和学术价值的剖析。前三部分归纳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三个学术领域,即:语文教学解释学、语文教学本体论和语文教学陶冶论。第四部分从当前“对话或沟通理论”出发,阐述其教学范式转型的意义。第五部分基于“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阐述其人本主义的语文“唤醒教育”的意义。这些研究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
该文有以下几个关键词需要留意:
1.语文教学阐释学
文学教育和阅读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而阅读的实质从某种程度讲就是文本阐释。语文教学解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对教学文本的理解与解释。哲学解释学是语文教学解释学的理论基点和依据,语文解释学是哲学解释学在语文教学领域的应用。随着哲学解释学从认识论、方法论到本体论层次的发展,语文教学阐释学也就不仅仅只作为一种教学法和思维方式,更是上升到学生言语生命存在的高度。
语文阐释的原理把文本解释视为文本、读者和意义的多边互动建构过程。它的方法和实施策略在于要摒弃传统的只注重作家、作品的单向模式,转向作家、文本、读者的交互对话,从而在读者与文本的互动中,寻求对作品的多元理解,达成主体生命的建构。
哲学解释学在中西文化系统中,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门学问,只是没有进入自觉自为的理论构建。如中国文化中以“四书五经”为主体形成的庞大注疏系统以及我国传统的批注阅读方法,就是一种有效的语文阐释学方法。近年来,在文学评论领域盛行的视域融合、后现代解读、对话教学、接受美学理论下的阅读教学实践、伊瑟尔的阅读活动反应理论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阐释学尝试。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对文本、作者、读者和世界互动生成的推崇。如何立足语文教育整理和构建语文阐述学理论,探索相关教学模式和阅读策略等,显然是一件极富挑战而又极有意义的事。
2.语文教学本体论
作者对“语文教学本体论”的研究,基于以下几个学术界已经广泛认可的理论命题: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表征方式,语言即人;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海德格尔),这样,本体即语言,语言即存在,语言=人=存在(世界),三者构成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世界是人的生存居所,而语言是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的体现。所以,语文教学一定要充分认识语言与人和世界的同构性。学语言,就是人类存在和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人成为人的过程。理清了这些哲学命题,本文关于语文教学本体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理清上述逻辑前提之后,文章指出了语文教学本体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和价值:
(1)基于“语言即人”:一个语言形式就是一个特定的生命形式和一个特定的存在世界。“学习语言也就是拥抱生命、投身世界,而非单纯的、枯燥的知识灌输和技术操练”。这就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找到了理论依据。
(2)基于语言是文化的构成。语言是文化之存在,为语文找到本质本位的文化归属并进行阐释,从理论上为“诗性语文”、“文化语文”、“真语文”、“语文味”的回归与实践找到依据。
(3)基于汉语文本体构成美学与审美性的存在,考察汉语文教学的美学意蕴。
一句话,基于“语言、人、世界三者的同构性”,可以“从根本上颠覆和重建语文教学思维和秩序”。但问题是:语言哲学中的“语言”同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和课程的“语言”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又有哪些重叠?这是科学严谨的语文课程理论建设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
3.语文教学陶冶性
正是基于“语言即人”的理论前提,作者指出:语文训练过程就是陶冶生命的过程。语文陶冶性教学研究,就是研究学生整体生命建构的过程,这也就是一个文化化人的过程。作者还指出:注重陶冶性教学,是我国语文教育源远流长的一个传统,只不过当时的教育家多半将陶冶作为自发因素,很少有人把它上升为理论阐释,使其理智化和目的化。文章以当今语文教学领域中一些成功的语文教学模式实验佐证了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4.沟通理论与教学范式转型
对话沟通教学理论是当前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它的理论来源非常复杂,比如哲学家中有胡赛尔的 “交互主体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说,伽达默尔的“开放性对话”,罗蒂的“对话交往”理论以及马丁布伯的“我-你对话关系”原理等;文艺评论家如巴赫金的“复调对话”理论,姚斯的“期待视野”理论,伊瑟尔的文本“召唤结构”等接受反应文论;还有教育学家如弗莱雷、佐藤学、多尔等的教育学对话理论等。我国当代著名学者钟启泉先生指出,“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性沟通现象,都是语言教学。没有沟通与语言的学科教学是不存在的”。基于上述丰厚的理论资源和学术思潮,倡导由“接受灌输”式教育向教学主体多元平等对话教育范式的转型成为目前教育理论建构的主流声音和共识。
当然,要实现这种沟通对话教学,必须先实现学生观的重建。文章从学生生命成长的本质观、学生作为终身发展“人”的发展观和学生作为能动的生命主体出发,论述了教学范式转型的意义。
另外,基于由传统的“授受”范式向“对话”范式转变,文章提出发展性教学的理念,并引进“自组织理论”的概念,解释和建构复杂关系和真实环境下的发展性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思路很新,极富启迪。
5.语文文化过程论
从“语言即人,即存在”的哲学观出发反思语文教育观,必然把语文教育过程视为一个造就“新人”的过程。新时期以来韩军的对“人文精神”的呼唤,钱理群的“立人”语文教育观以及许许多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教书育人”实践是如此,潘新和提出的“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是如此,曹明海先生进行的“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观”也是如此。这种“基于人”、“为了人”、“造就人”的语文教育,必须树立语文课程的唤醒教育观与文化建构观。其核心就是把语文教育视为一种生命、人格与心灵的“唤醒”。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其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的建构”。这种文化建构包括价值上的生命建构、过程中的文化建构以及品质上的反思建构。
学科理论的建设和突破,同目前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进步一样,不能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当代科技的发展和突破往往发生在诸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地带,对语文学科教育理论的建构来说,汲取科学的、哲学的、文艺学的、美学的等各种资源不但必要,而且必须。这篇论文以及引言所涉及的五卷本是对当前语文教育前沿理论研究成果的汇编,也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这种学术开拓精神的体现。
[作者通联: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原文提要】作为“天赋”的“语文”是指人天生具备获得语言的本能。作为“素养”的“语文”是指人在言语实践中逐渐习得、学得和内化的一种综合语言素质。作为“学科”的“语文”是一个系统培养综合语言素质——理性和艺术地运用母语的素质——的逻辑体系,它所强调的应该是“学得”。
术语分析,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教育研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一门学科的基本术语和概念的界定、辨析和阐释,应该是该领域研究中最基本的工作。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研究领域中存在着基本概念术语混乱的现象。王荣生在其《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就已经指出过语文教育研究领域概念、术语以及讨论层面的混乱和错位现象,并把术语和问题的层面界定作为自身研究的起点。他曾经区分过语文教育研究的七个层面,即:人与语文活动层面、人的语言学习层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层面、语文课程的具体形态层面、语文教材具体形态层面、语文教学具体形态层面和语文教育评价层面等等。这种区分的科学价值在于能够促使我们将要讨论和思考的问题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有效的学术对话。这样,我们在描述或者下结论时,就避免了自说自话的低效行为和“关公战秦琼”的荒唐学风,从而增进研究的“有效累进”,增加研究的科学性、严密性和有效性。基本术语和概念的辨析研究,无疑是每一个严谨的研究工作者都应该首先要做的事。
陶本一先生和于龙合写的《“语文”的阐释》所做的就是这样一种“术语分析研究”。这种旨在澄清概念、辨析术语和分析内涵的基础研究工作,可以称为教育研究中的“元研究”。本文就是从“语文”这个语文教育研究最核心和最基础不过的“术语”入手,仔细探讨并科学界定了“语文”一词的三层含义。这是可以称为语文教育“元概念”的元研究,其方法和意义同西方分析哲学的方法是一致的,都是在一个术语混乱的阶段进行正本清源和科学建构工作。
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层面去解读,而这内外两个层面,学术价值也各有不同。
先从外表来看:这篇论文区分了“语文”这一概念的三个内涵:作为“天赋”的“语文”,即语文是人类生而获得的一种语言本能;作为“素养”的“语文”,即指人在言语实践中,通过不间断的、大量的语言刺激——交流和学习,逐渐习得、学得和内化了的一种综合语言素质;作为“学科”的“语文”,即我们人人皆知的学校“语文”学科课程。
这种对语文内涵进行区分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在于:对我们长期以来混沌言说的“语文”一词的内涵,作出了细致科学的分析。这样,一个混沌未开的日常生活词语,就进入到科学术语的层面。这样,我们在研究和言说“语文”一词时,就可以自觉区分自己言说或使用的范畴和层次,从而便于大家理解,并实现不同研究者在从事研究时进行真正有效的学术对话和沟通。从他对“语文”这一概念三层含义的区分来看,既立足于科学,借鉴和吸收了大量的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又立足于实际,考虑到了大家的可接受性,实现了“日常概念”到“科学概念”间的有效协调和平衡,通俗易懂,便于大家接受和推广。这样的概念辨析,无疑会增加语文研究的科学含量。
这篇论文除了上述概念辨析的价值外,在每一个环节的论述中,还呈现了大量的极富说服力的事实论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建构。
在作为“天赋”的“语文”一节中,作者引用了脑科学研究的发现,即关于“布罗卡区”(“文法处理中心”)的例子进行论证:语言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是有说服力的。同时又用婴儿习得语言能力的描述,详细地分析了这种语言本能的形成过程。文章还指出:“这种天赋包括辨析、模仿、转换和生成”四个环节,很有科学价值。作者用狼孩的例子进一步归纳了语言天赋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一,人确实有语言本能(语言习得机制);第二,语言本能说到底是生存本能;第三,这种本能受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而发生作用,尤其表现在口语的使用方面;第四,语言的习得机制表现为辨析、模仿、转换和生成。并指出,“天赋的语言本能是基础,后天的言语实践和语言学习通过习得与学得的方式,共同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表明了三层含义之间的关系,是下一步立论的基础。
作为“素养”的“语文”,这一部分的学术价值在于:作者提出了“语言素质”的多维建构,并进一步区分了“语文素养”的三个要素,即(一)知识层面:语言单位、语言规则、语言策略;(二)能力层面:语言的理性实践能力,即语言交流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三)心理层面:语言态度、语言体验、语言经验。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文素养”是诟病较大的概念之一,本文的学术贡献还在于将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了科学细密的新的建构,提出诸如“语言策略”、“语言态度”、“语言体验”和“语言经验”等有价值的概念,并把一系列要素作了有效的整合和科学建模。
作为“学科”的“语文”,这一部分的价值在于:其研究方法遵循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历时和共时的统一。既简单回顾了我国“语文”这一概念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运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打通中西,从世界各国母语课程内涵的定位的广阔视角来进行论述。文章在最后点出了目前我国语文学科的“泛语文”现象和语文学科的虚无主义两种不良倾向,增强了文章的现实针对性。
【评议文章】曹明海、史洁《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考察》,原载于《语文建设》2007年第11期
【原文提要】语文教育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语文技能训练过程,而且是一个陶冶性情、建构精神、促进生命成长的文化过程。本文用五个部分进行学术内容概述和学术价值剖析。文章前三部分归纳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三个学术领域,即:语文教学解释学、语文教学本体论和语文教学陶冶论。第四部分从当前“对话或沟通理论”出发,阐述其教学范式转型的意义。第五部分基于“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阐述其人本主义的语文“唤醒教育”的意义。
一门学科理论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仅需要其理论体系的内部建构,还需要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语文学科是一门集语言学、语用学、文章学、文学、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阐释学、工程科学以及脑科学等学科门类知识和理论于一身的综合学科。语文教育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一种前学术或浅学术的层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新鲜、前卫、科学、适用的相关学科理论的匮乏。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重视,一些语文教育研究专家,纷纷关注起语文教育理论建设。曹明海先生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位。
曹明海先生本来是一位文艺理论家,后来步入语文教育研究领域,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学术努力和艰辛探索,在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界独树一帜。他丰富的文艺学理论,拓宽了语文学科理论建设的疆域,提升了语文学科教育的理论水平。他的一系列学术努力为语文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曹明海、史洁联合撰写的《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考察》,是五卷本的“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丛书”的总“引言”。它好像一幅“理论地图”,不仅可以使我们对当今语文教育理论的前沿问题的研究有一个简洁、概括的了解,引领我们一窥语文理论研究的斑斓胜境,而且可以促使我们的学术视野、水平和品味得到有效提高。
文章用五个部分进行学术内容的概述和学术价值的剖析。前三部分归纳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三个学术领域,即:语文教学解释学、语文教学本体论和语文教学陶冶论。第四部分从当前“对话或沟通理论”出发,阐述其教学范式转型的意义。第五部分基于“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阐述其人本主义的语文“唤醒教育”的意义。这些研究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
该文有以下几个关键词需要留意:
1.语文教学阐释学
文学教育和阅读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而阅读的实质从某种程度讲就是文本阐释。语文教学解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对教学文本的理解与解释。哲学解释学是语文教学解释学的理论基点和依据,语文解释学是哲学解释学在语文教学领域的应用。随着哲学解释学从认识论、方法论到本体论层次的发展,语文教学阐释学也就不仅仅只作为一种教学法和思维方式,更是上升到学生言语生命存在的高度。
语文阐释的原理把文本解释视为文本、读者和意义的多边互动建构过程。它的方法和实施策略在于要摒弃传统的只注重作家、作品的单向模式,转向作家、文本、读者的交互对话,从而在读者与文本的互动中,寻求对作品的多元理解,达成主体生命的建构。
哲学解释学在中西文化系统中,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门学问,只是没有进入自觉自为的理论构建。如中国文化中以“四书五经”为主体形成的庞大注疏系统以及我国传统的批注阅读方法,就是一种有效的语文阐释学方法。近年来,在文学评论领域盛行的视域融合、后现代解读、对话教学、接受美学理论下的阅读教学实践、伊瑟尔的阅读活动反应理论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阐释学尝试。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对文本、作者、读者和世界互动生成的推崇。如何立足语文教育整理和构建语文阐述学理论,探索相关教学模式和阅读策略等,显然是一件极富挑战而又极有意义的事。
2.语文教学本体论
作者对“语文教学本体论”的研究,基于以下几个学术界已经广泛认可的理论命题: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表征方式,语言即人;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海德格尔),这样,本体即语言,语言即存在,语言=人=存在(世界),三者构成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世界是人的生存居所,而语言是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的体现。所以,语文教学一定要充分认识语言与人和世界的同构性。学语言,就是人类存在和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人成为人的过程。理清了这些哲学命题,本文关于语文教学本体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理清上述逻辑前提之后,文章指出了语文教学本体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和价值:
(1)基于“语言即人”:一个语言形式就是一个特定的生命形式和一个特定的存在世界。“学习语言也就是拥抱生命、投身世界,而非单纯的、枯燥的知识灌输和技术操练”。这就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找到了理论依据。
(2)基于语言是文化的构成。语言是文化之存在,为语文找到本质本位的文化归属并进行阐释,从理论上为“诗性语文”、“文化语文”、“真语文”、“语文味”的回归与实践找到依据。
(3)基于汉语文本体构成美学与审美性的存在,考察汉语文教学的美学意蕴。
一句话,基于“语言、人、世界三者的同构性”,可以“从根本上颠覆和重建语文教学思维和秩序”。但问题是:语言哲学中的“语言”同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和课程的“语言”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又有哪些重叠?这是科学严谨的语文课程理论建设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
3.语文教学陶冶性
正是基于“语言即人”的理论前提,作者指出:语文训练过程就是陶冶生命的过程。语文陶冶性教学研究,就是研究学生整体生命建构的过程,这也就是一个文化化人的过程。作者还指出:注重陶冶性教学,是我国语文教育源远流长的一个传统,只不过当时的教育家多半将陶冶作为自发因素,很少有人把它上升为理论阐释,使其理智化和目的化。文章以当今语文教学领域中一些成功的语文教学模式实验佐证了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4.沟通理论与教学范式转型
对话沟通教学理论是当前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它的理论来源非常复杂,比如哲学家中有胡赛尔的 “交互主体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说,伽达默尔的“开放性对话”,罗蒂的“对话交往”理论以及马丁布伯的“我-你对话关系”原理等;文艺评论家如巴赫金的“复调对话”理论,姚斯的“期待视野”理论,伊瑟尔的文本“召唤结构”等接受反应文论;还有教育学家如弗莱雷、佐藤学、多尔等的教育学对话理论等。我国当代著名学者钟启泉先生指出,“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性沟通现象,都是语言教学。没有沟通与语言的学科教学是不存在的”。基于上述丰厚的理论资源和学术思潮,倡导由“接受灌输”式教育向教学主体多元平等对话教育范式的转型成为目前教育理论建构的主流声音和共识。
当然,要实现这种沟通对话教学,必须先实现学生观的重建。文章从学生生命成长的本质观、学生作为终身发展“人”的发展观和学生作为能动的生命主体出发,论述了教学范式转型的意义。
另外,基于由传统的“授受”范式向“对话”范式转变,文章提出发展性教学的理念,并引进“自组织理论”的概念,解释和建构复杂关系和真实环境下的发展性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思路很新,极富启迪。
5.语文文化过程论
从“语言即人,即存在”的哲学观出发反思语文教育观,必然把语文教育过程视为一个造就“新人”的过程。新时期以来韩军的对“人文精神”的呼唤,钱理群的“立人”语文教育观以及许许多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教书育人”实践是如此,潘新和提出的“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是如此,曹明海先生进行的“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观”也是如此。这种“基于人”、“为了人”、“造就人”的语文教育,必须树立语文课程的唤醒教育观与文化建构观。其核心就是把语文教育视为一种生命、人格与心灵的“唤醒”。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其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的建构”。这种文化建构包括价值上的生命建构、过程中的文化建构以及品质上的反思建构。
学科理论的建设和突破,同目前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进步一样,不能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当代科技的发展和突破往往发生在诸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地带,对语文学科教育理论的建构来说,汲取科学的、哲学的、文艺学的、美学的等各种资源不但必要,而且必须。这篇论文以及引言所涉及的五卷本是对当前语文教育前沿理论研究成果的汇编,也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这种学术开拓精神的体现。
[作者通联: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