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人才与栋梁。面对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新旧道德观念的更迭造成大学生道德价值体系的不稳定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双重现实情况下,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被大大削弱。本文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指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的原因,进而提出社会责任感的重塑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削弱;重塑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最有力的建设者,是国家民族振兴的希望。但随着近年来大学生价值的贬值与就业越来越困难,许多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情绪和不满行为,进而导致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严重缺失。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含义
“社会责任感”,顾名思义,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应当承担的基本责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广义上可分为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狭义的社会责任感,即指对于自我、家庭以外的他人以及整个社会所应尽的责任。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削弱的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遭遇重重困境而对社会产生不满,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削弱
2009年,是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在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留学人才回国和返乡农民工潮中,大学生的就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的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们自我投资以增加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而学校教育乃是人力资本的最大投资。”[1]“学生提供的费用是学校教育的全部要素费用的大部分。”[2]意思是教育不仅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投资是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其工资收入越高。显然,大学须缴纳昂贵的学费,这就是一种高成本的教育投资,大学生毕业后应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才对。可目前各方面的现实情况使就业市场已经难以提供充分的大学生认为理想的职位,预期目标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下,许多大学生很难接受“高投入和低产出”这一事实,不由地对社会产生了不满和抱怨,积累了相当多的负面情绪,滋生了严重的个人主义。大学生本应肩负的那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情怀被残酷的社会现实和自身的不满情绪牢牢遮盖,使得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大大削弱。
(二)学校和家庭有关责任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削弱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高校在追求产业化和外在经济效益的同时,严重忽视对教师和学生道德建设方面的要求,其中一点就是缺乏对大学生的责任教育。“责任意识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和不竭动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让学生拥有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必然基于个体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态度。”[3]而现实情况是,高校教师频频外出讲学,上网炒股和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学生,使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无意识地表现出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另一方面,现在的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也就谈不上什么责任教育了,总体表现为将个人价值,个人理想,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而漠视社会理想,集体利益。
(三)大学生个人道德价值体系的不稳定,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削弱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是新道德体系的形成与旧道德体系瓦解的并存时期,由于新旧道德观念的交错,我国的社会价值体系本来就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加上全球化带来的外来思想的冲击和和网络中不良信息的泛滥,使大学生道德价值体系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方面,当他们对各种价值观念进行辨识时,会对自己的个人价值和角色定位产生模糊,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往往易走极端,进而导致社会责任感淡漠。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法制法规的不健全和虚拟的人际交往方式,这会让生活在现实规范中的大学生产生严重的反叛心理,淡漠现实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在现实交往中对他人的真诚与关怀,淡化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责任感意识。
三、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一)学校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责任意识
大学四年生活,是学生从脱离父母管束到自己能否对自己负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时期。大学教育在许多方面的不经意或许就影响了学生的成长,特别是道德形成的潜移默化性。因此,学校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上,要重视思想道德建设,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当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到能清晰地、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才能在明确自己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基础上,产生履行社会责任的强大动力,认真而不是敷衍地、自觉而不是被动地去完成自己应当承担的任务,并敢于向不负责任的行为作斗争。”[4]落到实处,学校就应该从学习、生活、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营造出负责的氛围,在如此环境的熏陶之下,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树立起一种自我责任感意识,也就相继产生出一定社会责任感意识。
(二)高校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好言传身教的模范带头作用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充分说明了教师身体力行的重要性。
其实,许多大学生的思想中已经意识到他需要有社会责任感,但在行为中却不一定表现出来。此时,就需要教师做出榜样,以身作则。同时,学校应该对教师设立相应的评判奖励机制并且进行公示。“建立起以师德为重点内容的教师绩效评价机制,构建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教师职业道德目标体系,将教师的师德与教学、科研三方面相结合,促使教师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5]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班都拉所提出的“替代性强化”的观点,当学生看到自己所模仿的榜样行为得到强化时,自己也会受到相应的强化。即当教师的有责任感的行为受到赞扬或奖励时,学生会从中得到对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充分认同,在行为中也会逐渐体现出社会责任感意识。
(三)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职业规划课程,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现在的大学生,最缺的就是社会经验,加上没有诚信,社会责任感不足,多数企业都将其拒之门外。所以,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是一条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以后工作的自信心,也可以让学生在其中养成一定的工作责任意识。在理论方面,学校应该积极开设职业规划课程,让大学生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市场规律,改变狭窄的就业观和职业观。社会实践活动和职业规划课程,都能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繁荣,更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社会责任感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每个人都应担负起自己对社会应尽的那一份责任与义务。大学生是建设祖国最遒劲有力的生力军,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加强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刻不容缓。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各个方面都要找出切实有效的方法,落到实处,从小事做起,从每个大学生做起,在意识和行为上都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2]舒尔茨著.曹延亭译.教育的经济价值[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3]陈思坤.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重要性与着力点[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1):110-112.
[4]叶青.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117-119.
[5]孙秀玲.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与重塑的理性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8,(5):228-231.
作者简介:李静,女,四川泸州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削弱;重塑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最有力的建设者,是国家民族振兴的希望。但随着近年来大学生价值的贬值与就业越来越困难,许多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情绪和不满行为,进而导致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严重缺失。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含义
“社会责任感”,顾名思义,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应当承担的基本责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广义上可分为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狭义的社会责任感,即指对于自我、家庭以外的他人以及整个社会所应尽的责任。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削弱的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遭遇重重困境而对社会产生不满,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削弱
2009年,是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在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留学人才回国和返乡农民工潮中,大学生的就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的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们自我投资以增加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而学校教育乃是人力资本的最大投资。”[1]“学生提供的费用是学校教育的全部要素费用的大部分。”[2]意思是教育不仅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投资是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其工资收入越高。显然,大学须缴纳昂贵的学费,这就是一种高成本的教育投资,大学生毕业后应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才对。可目前各方面的现实情况使就业市场已经难以提供充分的大学生认为理想的职位,预期目标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下,许多大学生很难接受“高投入和低产出”这一事实,不由地对社会产生了不满和抱怨,积累了相当多的负面情绪,滋生了严重的个人主义。大学生本应肩负的那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情怀被残酷的社会现实和自身的不满情绪牢牢遮盖,使得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大大削弱。
(二)学校和家庭有关责任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削弱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高校在追求产业化和外在经济效益的同时,严重忽视对教师和学生道德建设方面的要求,其中一点就是缺乏对大学生的责任教育。“责任意识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和不竭动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让学生拥有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必然基于个体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态度。”[3]而现实情况是,高校教师频频外出讲学,上网炒股和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学生,使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无意识地表现出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另一方面,现在的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也就谈不上什么责任教育了,总体表现为将个人价值,个人理想,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而漠视社会理想,集体利益。
(三)大学生个人道德价值体系的不稳定,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削弱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是新道德体系的形成与旧道德体系瓦解的并存时期,由于新旧道德观念的交错,我国的社会价值体系本来就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加上全球化带来的外来思想的冲击和和网络中不良信息的泛滥,使大学生道德价值体系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方面,当他们对各种价值观念进行辨识时,会对自己的个人价值和角色定位产生模糊,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往往易走极端,进而导致社会责任感淡漠。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法制法规的不健全和虚拟的人际交往方式,这会让生活在现实规范中的大学生产生严重的反叛心理,淡漠现实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在现实交往中对他人的真诚与关怀,淡化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责任感意识。
三、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一)学校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责任意识
大学四年生活,是学生从脱离父母管束到自己能否对自己负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时期。大学教育在许多方面的不经意或许就影响了学生的成长,特别是道德形成的潜移默化性。因此,学校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上,要重视思想道德建设,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当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到能清晰地、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才能在明确自己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基础上,产生履行社会责任的强大动力,认真而不是敷衍地、自觉而不是被动地去完成自己应当承担的任务,并敢于向不负责任的行为作斗争。”[4]落到实处,学校就应该从学习、生活、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营造出负责的氛围,在如此环境的熏陶之下,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树立起一种自我责任感意识,也就相继产生出一定社会责任感意识。
(二)高校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好言传身教的模范带头作用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充分说明了教师身体力行的重要性。
其实,许多大学生的思想中已经意识到他需要有社会责任感,但在行为中却不一定表现出来。此时,就需要教师做出榜样,以身作则。同时,学校应该对教师设立相应的评判奖励机制并且进行公示。“建立起以师德为重点内容的教师绩效评价机制,构建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教师职业道德目标体系,将教师的师德与教学、科研三方面相结合,促使教师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5]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班都拉所提出的“替代性强化”的观点,当学生看到自己所模仿的榜样行为得到强化时,自己也会受到相应的强化。即当教师的有责任感的行为受到赞扬或奖励时,学生会从中得到对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充分认同,在行为中也会逐渐体现出社会责任感意识。
(三)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职业规划课程,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现在的大学生,最缺的就是社会经验,加上没有诚信,社会责任感不足,多数企业都将其拒之门外。所以,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是一条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以后工作的自信心,也可以让学生在其中养成一定的工作责任意识。在理论方面,学校应该积极开设职业规划课程,让大学生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市场规律,改变狭窄的就业观和职业观。社会实践活动和职业规划课程,都能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繁荣,更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社会责任感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每个人都应担负起自己对社会应尽的那一份责任与义务。大学生是建设祖国最遒劲有力的生力军,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加强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刻不容缓。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各个方面都要找出切实有效的方法,落到实处,从小事做起,从每个大学生做起,在意识和行为上都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2]舒尔茨著.曹延亭译.教育的经济价值[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3]陈思坤.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重要性与着力点[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1):110-112.
[4]叶青.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117-119.
[5]孙秀玲.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与重塑的理性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8,(5):228-231.
作者简介:李静,女,四川泸州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