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人语
提起“底层”两个字,我们马上想到的是什么呢?也许,是农民工、蚁族、留守儿童这些名词,是他们贫困、艰辛、苦难的生存状态,还有,对他们的无比同情与怜悯吧?
不,应该不止这些。 有一则材料开头这样写道:
一间屋子,一横房梁,一个人,一挂绳,一只小板凳……
我给你这么一个场景,旋即,你会联想到什么?
你会想起一个悲剧。是的,要不是真真切切看见了照片,我也会作如此想。
但是我们错了。画面上,梁上垂下来绳子,绳子上挂着凳子,凳子上荡着孩子——这是一架秋千。
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每天只有一块钱的生活费,只能自己上学放学、自己做饭、自己玩耍的一个乡下孩子,没有用眼泪和叹息,而是用秋千,来对贫苦日子做出了那么顽皮、灵动、诗性的注释。
这个孩子,以及无数生活在底层的经历着生命的苦难的人,在用自己的坚韧与乐观面对着生命的考验,用尊严的方式绽放出生命的精彩。
走近底层,让我们真正认识他们,理解他们,然后提升我们自己。
推荐阅读一
挑着的家
吴万夫
日落时分,他挑着他的家来到了小镇。
说家,其实就两只箩筐,挑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外加一口锅、一个蚊帐和一只变形的洋瓷盆。孩子大的两三岁,女孩,是个瘫子;小的,不到一岁半,男孩,是个瞎子,且患有严重软骨病,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到小镇的时候,各家已炊烟缭绕。他选了一处宽大的廊檐安顿。他放下箩筐,将孩子放在水泥地上,任他们玩耍。然后从近处的地上拾来麻巾,搓麻绳挂蚊帐。窸窸窣窣,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把破旧而肮脏的蚊帐拴在廊柱上。他的蚊帐一经挂出,就成了小镇街头的一道风景。
等他拴好蚊帐回过头瞅俩孩子时,孩子已爬离箩筐好远了,头上、脸上、手上全脏兮兮的,嘴巴正“吧唧吧唧”津津有味地咀嚼着泥巴。
他忙又把他们收拢在一起,俩孩子便在箩筐里拍着小手,呜呜嗷嗷怪叫。
他拿出变形的洋瓷盆,到附近的池塘里舀来清水。
他又找来了几块砖头,紧挨着墙根支好了锅。
他要生火做饭了。
一顿饭他足足做了两个多小时。他把火烧得浓烟滚滚,直冲云霄。浓烟刺激得他不断咳嗽和打喷嚏,声音沧桑而沉闷,若锈蚀的铜音,传递得很远。人们便循着这声音和气味围了上来。
有人凑上前故意吓唬他:“干啥的?”
他便懒懒地答:“讨饭的!”
“讨饭的为何不讨饭,烧火干啥?”
“俺还有个家……”
“嗤!这也算是一个家?”
有人便笑出了声。
后来小镇的人都喜欢来“参观”他的“家”。时间长了,便向他问这问那。
有人说:“这俩孩子是你亲生的?”
“捡的。”
“有老婆吗?”
“有。”
“拾这俩残废有甚意思——累赘!”
“看你说的!俺的日子还指望他们哩!”
有人便掩嘴窃笑。
他却丝毫无异。
很快,他和小镇的人们打成一片。有时,还抱着那个瞎眼男孩四处串门,俨然真正的父子样。
小镇的人们还看到:尽管他不会做饭,但他一日三餐都在做饭。他是在极力模仿生活,模仿过一个普通家庭的平常日子。他讨饭从不在外面吃。他每次都把讨来的饭菜带回“家”,再生火重做一次,和两个孩子共同分享。并且每次他都要把灶火烧得浓烟滚滚,直冲云天。
一个大雨天,凄厉的风纠结急骤的雨,织成一张迷乱的网,罩向大地。小镇很快就湮没在烟雨空濛中,到处水流湍湍。
大雨之后,他为两个孩子逮了很多的鱼吃。过后,瘫子女孩和瞎眼男孩仍向他要鱼吃,他没有再为他们逮。雨霁天晴,他要出去讨粮食做饭吃了。可他从外乞讨回来时,瘫子女孩却已栽进下水道被冲走了。瘫子女孩见过他从水里逮鱼,看着哗哗而流的下水道,就挥舞着小手,兴高采烈地向下水道爬去,没承想一头栽进去,就再也没能力爬上来……
当人们告诉了他这个不幸的消息时,他“哇”的一声,悲恸欲绝,鬼哭狼嚎起来。
从此他离开了小镇。
那个被他挑着的家,不知又被他挑到了哪里。
(选自《挑着的家》,有删节)
可读理由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说。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与人性美的故事,读来让人动容。
小说按时间顺序展开,写了主人公“他”挑着“家”来到小镇,生活在小镇,一场大雨后失去一个孩子而离开小镇的故事。看似平淡的情节中,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作者浓墨重彩的情景描摹。拴帐子布置家的情景,张罗着“模仿生活”做饭的情景,都真实地展现了主人公因为收养了两个孩子而点燃了希望之灯,并不断劳苦奔波的艰辛历程。
在别人看来,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以乞讨为生的小人物,贫苦,卑微,甚至对他“掩嘴窃笑”。但他却在执著地挑着“家”, 和瘫子女孩及瞎子男孩分享讨来后在“家”里重新烧过的食物,“模仿过一个普通家庭的平常日子”。 作者怀着满腔悲悯,真诚地关注着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他用朴素真实的文字让我们看到,小人物也有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与追求,他们对待苦难生活的淡定与坚韧,反过来打动了我们的心。
写小说,不一定要以技巧取胜。底层的故事,往往是写出人性光辉的好素材。
推荐阅读二
萝卜哥的喜剧不要也罢
刘志权
农副产品滞销在这些年来已经不是新闻,在网络上,上演出了许多情节基本一致的悲喜剧。
基本情节是:产品滞销“待嫁”,今年以来就有镇江的莴苣葡萄、福建尤溪的芦柑、江苏眙盱的大白菜、湖北武汉的花菜、陕西定边的土豆;然后,“红娘”媒体出场,大打温情牌,例如,女孩发帖帮奶奶卖莴苣,孝顺女儿微博上卖鸡蛋,副省长帮农民卖土豆;最后,热心民众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喜剧收场。
相比之下,最近“萝卜哥”的剧情一波三折,可谓传统剧的升级版:菜农韩红刚决定把40万斤滞销萝卜免费送给市民;媒体报道后,几天内引来上万不速之客,他们不但拔光了萝卜,还顺手牵羊,捎走了红薯、辣椒等其他农作物;结局则是常见的大团圆,热心市民帮他摆起了红薯摊,红薯目前的热卖体现了寒风中的温情。 但我们总有点担心:剧情重复上演,民众也许会爱心疲劳;更何况,难免有阳光洒不到的角落,那些没有见诸媒体的“多收了三五斗”的悲剧主人公将何以自处?
大量同类问题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背后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存在。市场经济不意味着让农民在市场上自生自灭,也不应该总把销售搞成慈善。我们需要找出问题的根源,进而找出系统性的解决办法。
韩红刚的滞销悲剧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他在种棉花上赔过两三万,也曾把滞销的蒜倒进过沟里。他自言:“信息不是太畅通,缺乏高人指导。”缺乏对于市场的深入理解,单纯追涨杀跌,屡次跌倒在同一个坑里,正是上游农民的悲剧原因。
事实上,中国的韩红刚们尚处于市场“襁褓”之中。他们需要的本不应是“红娘”,而应是“父母”般的呵护。政府需要当仁不让做好这一角色,需要立足市场和当地现实,考虑宏观产业布局和结构升级;需要建设畅通的信息网络,提供市场预警和引导,甚至可以建立菜农们的信息数据库。在行动层面,可根据当地农产品的情况,预先考虑与超市、批发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对接,可以组织季节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为产销双方搭建交易平台等细化手段;还可以引导、鼓励企业设立仓储平台,完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等等。
在上述新闻同时,又见福建果农愿意免费赠送50万斤滞销柚子。我们希望这位果农在寒风中收获自己的喜剧,但我们更希望,他们能在政府的帮扶下,早日把握自己的命运——如此,类似的喜剧不要也罢。
(摘自《京华时报》2011年
12月5日,有删节)
可读理由 本文是一篇时评,作者就“萝卜哥”韩红刚身上发生的新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这也是一篇议论文,作者观点鲜明,见解深刻,发人深思。
文章开头指出“农副产品滞销在这些年来已经不是新闻”,并在简单列举了一系列类似事件后,引出“萝卜哥”韩红刚的遭遇。这是议论性文章中的“提出问题”部分。在此基础上,作者向现象的纵深处挖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根源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存在”,指出“上游农民的悲剧原因”。这是“分析问题”部分。最后,作者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政府部门要做好“父母”角色,并希望类似的喜剧不再发生。
但本文有明显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方面,那就是作者的悲悯情怀。当农民这一弱势群体遇到问题的时候,他没有像一般人一样简单地甚至是高高在上地给予同情,然后在问题解决时拍手叫好。他真正地尊重农民,怀有一种对农民劳作和创造的敬意,所以会痛心他们的劳动得不到承认,痛心他们“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也正因此,他能看到问题的根源,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同学们写议论文时,不应该总是空谈人生、奋斗、成功,练习写写时评,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把眼光投入社会,以悲悯之情关注底层,就能发现许多鲜活可写的素材;学会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方法,缘事而发,寓理于事,就会有许多新鲜深刻的观点。
对比鉴赏
这是两篇不同角度“关注底层”的文章。小说中,主人公尽管贫穷却执著追求幸福生活,展现美好的人性;时评中,作者的深入分析,让我们知道农民真正需要什么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时,我们会发现,原先一提起“底层”两个字,我们马上想到的贫困痛苦的生存状态,马上涌起的无比同情与怜悯,是不是太简单了点、浅薄了点?是的,生活在底层的人,他们也有从容的生活姿态,也有积极的生命追求,给人力量,鼓舞人心。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不是作秀式的关心,更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他们需要尊重与理解,需要真正的关注。
关注底层,我们需要的是悲悯这一人类伟大而崇高的情怀。悲悯情怀来自对生命的敬畏,它会让我们看到世界呈现出的无限生机,让我们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悲悯的前提是心中有爱,唯如此,我们才会尊重生命的权利和存在的价值,才会关注弱小生命的存在,才会理解社会底层的疾苦、苦难、艰辛、期盼和渴望,并做好我们应该做到的一切。
关注底层,不只在思考中,在口头上,更应该在实践中。
美句整理
1. 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项巨大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
(周国平《面对苦难》)
2.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杨绛《老王》)
3. 爱与幸福,也许就是生命的最纯粹状态,悲悯与抚慰,是源于爱与幸福的对于世界的态度,而从容与平静,则是爱与幸福所穿的一件休闲服。这种内与外的一致,才是真正的自然与放松。这样的生命,才是博大甚至伟大的生命。
(摩罗《悲悯情怀》)
4. 二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两个美国记者有段精彩的对话:
“你看他们能重建家园吗?”
“会的,一定能。”
“你为什么那么肯定?”
“你没看见他们桌子上的鲜花吗?一个民族在这么困苦的条件下,还没忘记鲜花,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的?”
本期作文
德国大诗人歌德有一句名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其实,观察生活、阅读人生也是如此,在看到为人熟知的一面后,也要看到那更为重要的背面。请以“看到背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作者:黄霞,江苏省苏州中学)
提起“底层”两个字,我们马上想到的是什么呢?也许,是农民工、蚁族、留守儿童这些名词,是他们贫困、艰辛、苦难的生存状态,还有,对他们的无比同情与怜悯吧?
不,应该不止这些。 有一则材料开头这样写道:
一间屋子,一横房梁,一个人,一挂绳,一只小板凳……
我给你这么一个场景,旋即,你会联想到什么?
你会想起一个悲剧。是的,要不是真真切切看见了照片,我也会作如此想。
但是我们错了。画面上,梁上垂下来绳子,绳子上挂着凳子,凳子上荡着孩子——这是一架秋千。
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每天只有一块钱的生活费,只能自己上学放学、自己做饭、自己玩耍的一个乡下孩子,没有用眼泪和叹息,而是用秋千,来对贫苦日子做出了那么顽皮、灵动、诗性的注释。
这个孩子,以及无数生活在底层的经历着生命的苦难的人,在用自己的坚韧与乐观面对着生命的考验,用尊严的方式绽放出生命的精彩。
走近底层,让我们真正认识他们,理解他们,然后提升我们自己。
推荐阅读一
挑着的家
吴万夫
日落时分,他挑着他的家来到了小镇。
说家,其实就两只箩筐,挑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外加一口锅、一个蚊帐和一只变形的洋瓷盆。孩子大的两三岁,女孩,是个瘫子;小的,不到一岁半,男孩,是个瞎子,且患有严重软骨病,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到小镇的时候,各家已炊烟缭绕。他选了一处宽大的廊檐安顿。他放下箩筐,将孩子放在水泥地上,任他们玩耍。然后从近处的地上拾来麻巾,搓麻绳挂蚊帐。窸窸窣窣,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把破旧而肮脏的蚊帐拴在廊柱上。他的蚊帐一经挂出,就成了小镇街头的一道风景。
等他拴好蚊帐回过头瞅俩孩子时,孩子已爬离箩筐好远了,头上、脸上、手上全脏兮兮的,嘴巴正“吧唧吧唧”津津有味地咀嚼着泥巴。
他忙又把他们收拢在一起,俩孩子便在箩筐里拍着小手,呜呜嗷嗷怪叫。
他拿出变形的洋瓷盆,到附近的池塘里舀来清水。
他又找来了几块砖头,紧挨着墙根支好了锅。
他要生火做饭了。
一顿饭他足足做了两个多小时。他把火烧得浓烟滚滚,直冲云霄。浓烟刺激得他不断咳嗽和打喷嚏,声音沧桑而沉闷,若锈蚀的铜音,传递得很远。人们便循着这声音和气味围了上来。
有人凑上前故意吓唬他:“干啥的?”
他便懒懒地答:“讨饭的!”
“讨饭的为何不讨饭,烧火干啥?”
“俺还有个家……”
“嗤!这也算是一个家?”
有人便笑出了声。
后来小镇的人都喜欢来“参观”他的“家”。时间长了,便向他问这问那。
有人说:“这俩孩子是你亲生的?”
“捡的。”
“有老婆吗?”
“有。”
“拾这俩残废有甚意思——累赘!”
“看你说的!俺的日子还指望他们哩!”
有人便掩嘴窃笑。
他却丝毫无异。
很快,他和小镇的人们打成一片。有时,还抱着那个瞎眼男孩四处串门,俨然真正的父子样。
小镇的人们还看到:尽管他不会做饭,但他一日三餐都在做饭。他是在极力模仿生活,模仿过一个普通家庭的平常日子。他讨饭从不在外面吃。他每次都把讨来的饭菜带回“家”,再生火重做一次,和两个孩子共同分享。并且每次他都要把灶火烧得浓烟滚滚,直冲云天。
一个大雨天,凄厉的风纠结急骤的雨,织成一张迷乱的网,罩向大地。小镇很快就湮没在烟雨空濛中,到处水流湍湍。
大雨之后,他为两个孩子逮了很多的鱼吃。过后,瘫子女孩和瞎眼男孩仍向他要鱼吃,他没有再为他们逮。雨霁天晴,他要出去讨粮食做饭吃了。可他从外乞讨回来时,瘫子女孩却已栽进下水道被冲走了。瘫子女孩见过他从水里逮鱼,看着哗哗而流的下水道,就挥舞着小手,兴高采烈地向下水道爬去,没承想一头栽进去,就再也没能力爬上来……
当人们告诉了他这个不幸的消息时,他“哇”的一声,悲恸欲绝,鬼哭狼嚎起来。
从此他离开了小镇。
那个被他挑着的家,不知又被他挑到了哪里。
(选自《挑着的家》,有删节)
可读理由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说。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与人性美的故事,读来让人动容。
小说按时间顺序展开,写了主人公“他”挑着“家”来到小镇,生活在小镇,一场大雨后失去一个孩子而离开小镇的故事。看似平淡的情节中,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作者浓墨重彩的情景描摹。拴帐子布置家的情景,张罗着“模仿生活”做饭的情景,都真实地展现了主人公因为收养了两个孩子而点燃了希望之灯,并不断劳苦奔波的艰辛历程。
在别人看来,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以乞讨为生的小人物,贫苦,卑微,甚至对他“掩嘴窃笑”。但他却在执著地挑着“家”, 和瘫子女孩及瞎子男孩分享讨来后在“家”里重新烧过的食物,“模仿过一个普通家庭的平常日子”。 作者怀着满腔悲悯,真诚地关注着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他用朴素真实的文字让我们看到,小人物也有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与追求,他们对待苦难生活的淡定与坚韧,反过来打动了我们的心。
写小说,不一定要以技巧取胜。底层的故事,往往是写出人性光辉的好素材。
推荐阅读二
萝卜哥的喜剧不要也罢
刘志权
农副产品滞销在这些年来已经不是新闻,在网络上,上演出了许多情节基本一致的悲喜剧。
基本情节是:产品滞销“待嫁”,今年以来就有镇江的莴苣葡萄、福建尤溪的芦柑、江苏眙盱的大白菜、湖北武汉的花菜、陕西定边的土豆;然后,“红娘”媒体出场,大打温情牌,例如,女孩发帖帮奶奶卖莴苣,孝顺女儿微博上卖鸡蛋,副省长帮农民卖土豆;最后,热心民众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喜剧收场。
相比之下,最近“萝卜哥”的剧情一波三折,可谓传统剧的升级版:菜农韩红刚决定把40万斤滞销萝卜免费送给市民;媒体报道后,几天内引来上万不速之客,他们不但拔光了萝卜,还顺手牵羊,捎走了红薯、辣椒等其他农作物;结局则是常见的大团圆,热心市民帮他摆起了红薯摊,红薯目前的热卖体现了寒风中的温情。 但我们总有点担心:剧情重复上演,民众也许会爱心疲劳;更何况,难免有阳光洒不到的角落,那些没有见诸媒体的“多收了三五斗”的悲剧主人公将何以自处?
大量同类问题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背后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存在。市场经济不意味着让农民在市场上自生自灭,也不应该总把销售搞成慈善。我们需要找出问题的根源,进而找出系统性的解决办法。
韩红刚的滞销悲剧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他在种棉花上赔过两三万,也曾把滞销的蒜倒进过沟里。他自言:“信息不是太畅通,缺乏高人指导。”缺乏对于市场的深入理解,单纯追涨杀跌,屡次跌倒在同一个坑里,正是上游农民的悲剧原因。
事实上,中国的韩红刚们尚处于市场“襁褓”之中。他们需要的本不应是“红娘”,而应是“父母”般的呵护。政府需要当仁不让做好这一角色,需要立足市场和当地现实,考虑宏观产业布局和结构升级;需要建设畅通的信息网络,提供市场预警和引导,甚至可以建立菜农们的信息数据库。在行动层面,可根据当地农产品的情况,预先考虑与超市、批发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对接,可以组织季节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为产销双方搭建交易平台等细化手段;还可以引导、鼓励企业设立仓储平台,完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等等。
在上述新闻同时,又见福建果农愿意免费赠送50万斤滞销柚子。我们希望这位果农在寒风中收获自己的喜剧,但我们更希望,他们能在政府的帮扶下,早日把握自己的命运——如此,类似的喜剧不要也罢。
(摘自《京华时报》2011年
12月5日,有删节)
可读理由 本文是一篇时评,作者就“萝卜哥”韩红刚身上发生的新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这也是一篇议论文,作者观点鲜明,见解深刻,发人深思。
文章开头指出“农副产品滞销在这些年来已经不是新闻”,并在简单列举了一系列类似事件后,引出“萝卜哥”韩红刚的遭遇。这是议论性文章中的“提出问题”部分。在此基础上,作者向现象的纵深处挖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根源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存在”,指出“上游农民的悲剧原因”。这是“分析问题”部分。最后,作者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政府部门要做好“父母”角色,并希望类似的喜剧不再发生。
但本文有明显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方面,那就是作者的悲悯情怀。当农民这一弱势群体遇到问题的时候,他没有像一般人一样简单地甚至是高高在上地给予同情,然后在问题解决时拍手叫好。他真正地尊重农民,怀有一种对农民劳作和创造的敬意,所以会痛心他们的劳动得不到承认,痛心他们“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也正因此,他能看到问题的根源,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同学们写议论文时,不应该总是空谈人生、奋斗、成功,练习写写时评,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把眼光投入社会,以悲悯之情关注底层,就能发现许多鲜活可写的素材;学会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方法,缘事而发,寓理于事,就会有许多新鲜深刻的观点。
对比鉴赏
这是两篇不同角度“关注底层”的文章。小说中,主人公尽管贫穷却执著追求幸福生活,展现美好的人性;时评中,作者的深入分析,让我们知道农民真正需要什么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时,我们会发现,原先一提起“底层”两个字,我们马上想到的贫困痛苦的生存状态,马上涌起的无比同情与怜悯,是不是太简单了点、浅薄了点?是的,生活在底层的人,他们也有从容的生活姿态,也有积极的生命追求,给人力量,鼓舞人心。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不是作秀式的关心,更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他们需要尊重与理解,需要真正的关注。
关注底层,我们需要的是悲悯这一人类伟大而崇高的情怀。悲悯情怀来自对生命的敬畏,它会让我们看到世界呈现出的无限生机,让我们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悲悯的前提是心中有爱,唯如此,我们才会尊重生命的权利和存在的价值,才会关注弱小生命的存在,才会理解社会底层的疾苦、苦难、艰辛、期盼和渴望,并做好我们应该做到的一切。
关注底层,不只在思考中,在口头上,更应该在实践中。
美句整理
1. 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项巨大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
(周国平《面对苦难》)
2.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杨绛《老王》)
3. 爱与幸福,也许就是生命的最纯粹状态,悲悯与抚慰,是源于爱与幸福的对于世界的态度,而从容与平静,则是爱与幸福所穿的一件休闲服。这种内与外的一致,才是真正的自然与放松。这样的生命,才是博大甚至伟大的生命。
(摩罗《悲悯情怀》)
4. 二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两个美国记者有段精彩的对话:
“你看他们能重建家园吗?”
“会的,一定能。”
“你为什么那么肯定?”
“你没看见他们桌子上的鲜花吗?一个民族在这么困苦的条件下,还没忘记鲜花,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的?”
本期作文
德国大诗人歌德有一句名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其实,观察生活、阅读人生也是如此,在看到为人熟知的一面后,也要看到那更为重要的背面。请以“看到背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作者:黄霞,江苏省苏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