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 忍辱含垢可流芳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ndu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韩信忍胯下之辱
  
  韩信出身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年轻时,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 淮阴有一个年轻的屠夫,他侮辱韩信,说道:“你的个子比我高大,又喜欢带剑,但内心却是很懦弱的啊。”并当众侮辱他说:“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注视他一会,俯下身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集市上的人都讥笑他,以为韩信的胆子真的很小。
  韩信功成名就之后,召见曾经侮辱自己,让他从胯下爬过去的少年,封他为中尉,并且告诉诸将说:“这是位壮士,当他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杀了他也不会扬名,所以就忍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小结
  
  常言道:“士可杀不可辱。”又言:“小不忍则乱大谋。”面对屈辱,我们又该如何抉择?是逞一时之勇,为了捍卫尊严拼得你死我活,还是承受暂时的侮辱以实现远大的抱负?苏轼在《留侯论》中这样评价道:“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的确,胸怀天下、志向高远的人不能因突然的屈辱就意气用事,而应像韩信一样从容镇定、忍辱负重,终成一代名将。由此可见,承受屈辱,不等于懦弱卑微地苟延残喘,而是为了将来鲲鹏展翅大有作为蓄积力量。
  (二)
  忍辱绝非易事
  
  宋代苏东坡,对佛学很有研究。他被贬官之后,与佛印禅师关系很好,经常向佛印禅师请教佛法。苏东坡悟性很高,见解超脱。他的诗词文章中,常渗露出很多禅机。
  有一次,他打坐下来,觉得自己好像开悟了,他写了一首偈颂:“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天中天”就是佛,“稽首”就是顶礼,“毫光照大千”就是说佛的光明普照大千世界。“八风”就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称是当面称赞,讥是当面讥讽,毁是背后诋毁,誉是背后赞扬,利是有利益的事,衰是倒霉的、衰败的事,苦是苦恼的事,乐指快乐的事。实际上,我们整天都在八风中打圈子。苏东坡当时觉得自己已经达到八风吹不动的境界。
  当时苏东坡很得意,派人过长江把偈颂送给非常有境界的佛印禅师看。他一看就知道苏东坡仍有我相,自以为了不起,实际并没有真正证悟。于是便在偈语后面批了
  
  “放屁”两字,叫原人带回去。苏东坡一见,火冒三丈。他认为,这个偈颂这么好,怎么能用这样粗鲁的语言来侮辱人呢?他立刻过长江找佛印禅师评理。佛印禅师知道他来了,就迎接上来,笑嘻嘻地说:“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这位苏学士惭愧得无言以对。
  小结
  
  承受他人的嘲笑和责骂是一种雅量,忍辱方可成就大事。这道理说起来简单,可遇到实际问题就无论如何都愤恨难消、忍不下去了。可见,忍辱绝非易事,即使修为甚高的苏东坡也难以幸免。但也并不意味着忍辱不能做到,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将它看做是砥砺品格和提升自我的对象,甘之如饴地欢喜承受。
  (三)
  屈辱是一种力量
  
  无线电爱好者马丁•库柏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弹尽粮绝时决定投靠
  从小就崇拜的无线电界资深人士乔治。当库柏鼓足了勇气,敲响了乔治的办公室门的时候,乔治正在潜心研究无线电电话。
  
  
  库柏小心翼翼地说:“尊敬的乔治先生,我很想成为你公司的一员,如果能留在您身边,当您的助手,那就更好了。当然,我不求待遇……”谁知,还没等库柏说完,乔治便粗暴地将他的话打断了。乔治用不屑的眼神看着库柏说:“请问你是哪一年毕业的?干无线电多长时间了?”
  库柏坦率地说:“乔治先生,我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从没干过这项工作……”乔治再次粗暴地打断了库柏:“年轻人,我看你还是出去吧,我不想再见到你了,也请你以后别再耽误我的时间。”原本诚惶诚恐的库柏,这时不慌不忙地说:“乔治先生,我知道你在研究无线电话,或许我能帮上忙呢!”乔治还是觉得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太幼稚了,还不足以为自己所用,所以他坚决地下了逐客令。
  1973年的一天,一个男子拿着一个约有两个砖头大小的无线电电话,引得路人纷纷驻足瞩目。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柏。乔治怎么也没想到,当年被他羞辱,并且粗暴拒绝的年轻人先他发明了手机。
  有记者采访他说:“如果当年,乔治收留了你,你会和乔治共同完成手机的研制工作,那么这项研究就是乔治一个人的功劳,你只不过还是一个助手,对吗?”库柏说:“不,如果乔治收留了我,我们俩也许不会研制成功,正因为他拒绝了我,使我断送了向他学习的念头,从而我另外开辟了研制手机的途径,并且成功了。那是一条屈辱之路,我把乔治对我的羞辱化作了一条向前的动力。”
  
  小结
  
  
  古代圣贤有言:“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短促而脆弱的人生中,我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风霜雨雪般冷酷无情的屈辱。这接二连三的屈辱会践踏我们的尊严,残酷地蹂躏我们的人格,冷峻地考验我们的意志力。有些人生性软弱抵挡不住屈辱的侵袭,举起孱弱的双手向屈辱俯首称臣;而有些人却以倔强挺立的人生姿态,将目前所承受的屈辱看成是前进的动力,化悲愤为勇气和力量。纵使生命已被屈辱折磨得千疮百孔,仍不向它屈服和妥协,以昂扬的斗志去披荆斩棘、迎接人生的洗礼。
  
  
  这时,屈辱俨然就是一根鞭子,它可以鞭策我们奋发图强,让生命在严寒中呈现出怒放的姿态。记得一位先哲说过,无论怎样学习,都不如他在受到屈辱时学得迅速、深刻、持久。屈辱可以使人学会思考,促使人的思想得以升华,并由此开辟出一条宽广的成功之路。
  
  
  
  
  (四)
  幽默地消解屈辱
  
  “文革”中,侯宝林被造反派拉去批斗。批斗现场设在大礼堂,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都想见识一下台上这位一流的幽默大师如何应付这样的场面。
  “说,你向人民隐瞒了什么历史问题?”造反派煞如凶神。
  “我,我向人民隐瞒了一个重大的个人问题,我还有一个名字叫侯太宝。”
  “交代重大问题!”
  侯宝林装出一副老实认罪,痛不欲生的模样:“我万恶不赦,我罪大恶极,我犯过一件全世界人民都不能饶恕的罪行。” 众人几乎都屏住呼吸,要听他交代什么罪行。
  只见他极为认真地说:“希特勒是我的内弟,我们俩一起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台下哄堂大笑。
  造反派头头挥手喝止:“肃静,肃静,不要听他胡说!”
  侯宝林仍是一本正经,学着造反派挥手:“肃静,肃静,真的,法西斯的总头头盖世太宝(保)就是我。” 笑声更为激烈,连造反派也忍不住笑起来。
  
  “文革”时代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千奇百怪,花样层出不穷。有一天,钱钟书回家,头发给人剃掉纵横两道,现出一个“十”字。杨绛也被剃去半边头发,剃成了“阴阳头”。杨绛没有帽子,大热天也不能包头巾,却又不能躲在家里。杨绛费了足足一夜工夫,做成了一顶假发。她笑说,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洗脸可以连带洗头,这回我至少也剃了半个光头。果然,羡慕的事早晚会实现,只是变了样。
  
  
  
  “文革”把一切都颠倒过来了。原来打扫卫生的临时工小刘当起了领导,杨绛扫厕所,干的是小刘原来的活儿。杨绛仔细看过那两间污秽的厕所,不出十天,就把两个斑驳的瓷坑、一个污垢重重的洗手瓷盆都擦洗得焕然一新。
  杨绛回忆那段屈辱的经历,曾幽默地说“收拾厕所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其一,可以躲避红卫兵的“造反”;其二,可以销毁“会生麻烦的字纸”;其三,可以“享到向所未识的自由”,摆脱“多礼”的习惯,看见不喜欢的人“干脆呆着脸理都不理”,“甚至瞪着眼睛看人,好像他不是人而是物。决没有谁会责备我目中无人,因为我自己早已不是人了”。
  
  
  小结
  
  当脆弱的个体与整个非理性的、盲从的时代和民族相抗衡,当屈辱劈头盖脸毫无征兆地蜂拥而至,我们是选择消极逃避还是微笑着直面惨淡的人生?这显然是一个问题。侯宝林和杨绛先生的故事为我们做出了正面解答:微笑着面对屈辱、幽默地消解屈辱。
  幽默可以减轻屈辱给心灵造成的沉重打击,轻松地揭示出荒谬之处给对方以还击。被剃阴阳头又何妨,可以让自小的“梦想”变成现实;打扫污秽的厕所有何伤,可以享受前所未识的自由。可见,面对屈辱,幽默便化作了一种无形中减轻屈辱的智慧。
  (作者:李耀辉,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看到背面  指导教师 袁宗强  喜欢鲁迅先生的文字还是近几个月的事,以一个确切又令人怀念的时光碎片来划出那个开始的话,应该是《祝福》中描写“我”思索祥林嫂之死的那一段。曾经读先生的文章,也只是口上念几声,心中留下几句,不等光阴如梭,记忆就自动将那些模糊成混乱的影子了,从未有这般见血封喉般的犀利刺入脑海。  拾了先生的遗产,我的思想也握了一把披荆斩棘的刃,坚固而锋利。我也恬不知耻地给它取名为“革命”
期刊
构思新巧,就是运用创新思维,突破庸常的写法,在立意、结构、选材、手法等诸方面别具一格,使人耳目一新,做到结构出新,素材出新,立意出新,写法出新,体裁出新。我们以“坚守的价值”这一文题为例,具体阐发记叙类文体如何运思出新巧。  一、 一线串珠。  “心中有丘壑,笔下有文章。”谋篇布局,是写作不可或缺的环节。选材之后,用一根红线才能串起那些光亮的珠玉。不然,材料七零八落,不能立体地、多角度地映衬
期刊
古人云:“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有文采的句子和语段,就像“玉”和“珠”,能使整篇文章熠熠生辉。鲜活亮丽的语言,能使文章流光溢彩,夺人眼球,使阅卷老师在赏读时顿生一种促动美和震撼美。因此,写作语言在文从字顺、表达清楚的基础上,更应该具有灵动飞扬的色彩。  怎样才能使写作语言亮丽生辉呢?它可以是巧妙使用修辞,灵活引用古诗文、名言警句,巧妙添枝加叶,借用流行歌词,巧用虚实转化等等。  下面就“巧
期刊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主要有两类:(1) 探索动点的位置;(2) 探索图形的形状。前者主要是通过求出动点坐标来达到目的;后者通常是通过确定某条边的长度来解决问题。       类型一:探索动点的位置(动点在一条定直线上移动)      【例1】 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AA1C1C⊥底面ABC,AA1=A1C=AC=2,AB=BC,且AB⊥BC,O为AC的中
期刊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一直是高考的重要考点,2002年以来,高考试题      都以主观题形式呈现。这样的主观表达形式,使得许多文言翻译基础较差的同学束手无策,困惑多,失分也多。    困惑面面观    1. “文言表述过于简练,我不知道该补充哪些内容才算翻译完整?”  这里涉及文言翻译的“补”字。需要增补的词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古汉语的单音词非常多,而现代汉语却以复音词为多数,这些复音词又
期刊
语文Ⅰ(试题)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第1页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抨击/怦然心动粗犷/旷日持久倜傥/孝悌忠信  B. 抵达/扺掌而谈楔子/锲而不舍诘难/佶屈聱牙  C. 奴婢/刚愎自用嗔怪/思维缜密叱咤/姹紫嫣红  D. 渎职/穷兵黩武歆羡/万马齐喑洗濯/擢发难数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期刊
近几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卷中文言文阅读      翻译题分值都保持在9~10分,虽然说“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要求    不高,但是考虑到翻译题是文言文阅读几个题目中分值最大的一块,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翻译能力要求一直比较高。如果说理解是由“言”到“意”,那么翻译则是由“意”到“言”,由“心知”到“文达”,是理解的“外化”。  下面就以《苏秦以连横说秦》为例,谈一谈高考记叙类文言文翻译技巧。  
期刊
文言文的“分析与概括”主要是对内容的分析和主题的把握。它是以翻译为基础的“对号入座”,既有文意理解的要求,又兼顾到对文本信息的把握,重在对原文内容(事件、人物、观点、情感等)的梳理与整合。解答这类题要求我们鸟瞰全文,把握整体。  一般的解题思路是:读懂、梳理、定点、比较。以《赠御医何承云序》为例:        赠御医何承云序  陈继儒    士尝言,不为相则为将,乃医则二者多兼之。相寿国,医寿人
期刊
文言翻译要得高分,审题很重要。我们在翻译前,要找出可能成为得分点的重要实词、关键虚词、特殊句式和语气。那么如何辨识出可能成为得分点的重要实词呢?  ①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②从频率上看,120个常用实词及次常用实词(课本中出现的),可能是重要实词;③从特殊性看,与现代汉语同形的词语(如“妻子”“亲信”)可能是重要实词;用其本义实在讲不通的通假字可能是重要实词;符合活用规
期刊
【素材展示】        2012年,世界进入微博时代。  在新年的第一天,《扬子晚报》以大幅版面报道了“扬子官微粉丝过百万”的新年开门喜事。据报道,扬子晚报新浪官方微博自2009年10月14日开通以来,经过两年多的用心维护,截至2011年12月31日,粉丝数已突破100万。两年来已发布近9000条微博,共收到网友们312007条评论,1037封私信,与粉丝和网友们的积极互动,开启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