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心知到文达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lvia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卷中文言文阅读
  
  
  翻译题分值都保持在9~10分,虽然说“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要求
  
  不高,但是考虑到翻译题是文言文阅读几个题目中分值最大的一块,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翻译能力要求一直比较高。如果说理解是由“言”到“意”,那么翻译则是由“意”到“言”,由“心知”到“文达”,是理解的“外化”。
  下面就以《苏秦以连横说秦》为例,谈一谈高考记叙类文言文翻译技巧。
  
  苏秦以连横说秦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买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选自《战国策•秦策一》,有删节)
  例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2) 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3) 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答案 (1) 现在先生一本正经不以千里为远(前来)在朝堂上指教我,(我)愿在来日(再听教诲)。
  (2) 哪有游说人主不能使(他)拿出金玉锦绣,(进而自己)取得卿相尊位的呢?
  (3) 崤山以东各国,像顺从风倒下一样(迅速)服从,使赵国很受尊重。
  要正确答题,可以采取“四步走”策略:
  一、 整体感知。以记叙为主的文章,需要明确所写何人(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所写何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文中流露出来的作者
  
  观点、态度等等。综观近十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按照认知规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有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粗略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应考时,最好先不要去看考题的设置,在不受任何外来影响的前提下,对材料进行整体感知,把握其要点。例文记叙的主要对象是苏秦,记叙了他游说诸侯先失败后成功,约从散横,以抑强秦及家人对他前倨后恭的故事。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内容,既克服了先入为主、不及其余的毛病,又有利于局部分析,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二、 据文正义。仅仅依据考题的句子进行翻译难免会有所失误。要辨清句子中的词语信息,还得返回材料,“据文正义”。“据文正义”,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考察揣摩字义、词义、文意。“具体的语言环境”,指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点等。“考察揣摩”,指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的体味、判断、推导,以达到准确把握语义、文意的目的。比如翻译第(1)句中的“俨然”“庭”“以异日”三个知识点,同学们如果仅从字面意思翻译应该不难。“俨然”一词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过;“庭”在句中是名词活用现象;“以异日”直接译为“在他日”即可。关键是这句话包含了秦王对苏秦这种只以口头吹嘘为本事的说客的严重不满的态度,这种态度需要在翻译时落实。如果把“俨然”翻译成“(穿戴)整齐”或“态度严肃”,把“庭”译为“在庭院里” 都不合语境。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后我们仍然要读出秦王的婉拒语气。第(2)句中两处使动用法,第(3)句中的“山东”“大重”两个词语的翻译,需要我们考虑古汉语的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知识技能。这些词语的正确翻译都离不开具体语境。
  三、 关注逻辑。文言文语句的翻译,尤其是记叙类文体的翻译,同学们在翻译时有必要落实记叙文的一些要素。必要的人称、地点等信息要及时正确地依据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补充完整。其实,在翻译考查时往往还隐含一个评分要求,就是翻译时要做到语句通顺,但是这一点很多同学常常容易忽视。因为高考语句翻译常常本着“字字落实”的,于是许多考生就认为只要把句子中的每个词语都翻译出来了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文言文翻译要做到的具体要求是:信、达、雅。其中“雅”就意味着翻译后的语句要用词准确、语句顺畅。只有把一些必要的信息按照逻辑完整地补充起来语句才能真正通顺。在例文题目中,第(1)句中的“之”的落实以及“愿”之前主语的补充是不能遗漏的;第(2)句中“取”之前补充的内容也需认真落实,否则就很难理解,读者不知道苏秦在自言自语什么。只有抓住这些关键才能把貌似比较简单的文言语句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出来。
  四、 及时检查。句子翻译完之后,及时检查很有必要,同学们应该及早养成这个习惯。我们可以用两项要求来作为自己检查的标准。这两条标准分别是:“字字落实”与“文从字顺”。“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不得遗漏句中任何一个词语,在检查时,我们就要用原句与翻译句逐一核对,如果发现有遗漏就要及时补上,不然就会丢分。“文从字顺”一方面是指关键词语的翻译要符合语境,该用口语的不用书面语,反之亦然;另一方面翻译后的语句要顺畅,读起来要琅琅上口,检查时自己要读一读译句直到感觉语句流畅为止。
  
  现 场 练 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贺循,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后为武康令,俗多厚葬,及有拘忌回避岁月,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
  会逆贼李辰起兵江夏,征镇不能讨,皆望尘奔走。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冰大将抗宠有众数千,屯郡讲堂。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
  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敏竟不敢逼。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及敏破,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
  
  
  (选自《晋书•贺循传》,有删节)
  
  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
  
  
  
  (2) 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
  
  (3) 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
  
  
  【参考答案】
  1. (1) 政治教化得以大力推行,相邻的城市都效仿他的做法。但是,贺循在朝廷没有后台,长久不能加官进爵。
  (2) 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
  (3) 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和俸禄,只有贺循和吴郡的朱诞不参与这件事。
  (作者:方文飞,江苏省镇江中学)
其他文献
“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四种。“用法”主要指词类活用,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  高考命题中,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文意理解,特别是在主观翻译题中出现,且都放在具体语境中动态进行考查。近年高考中的主观翻译题几乎覆盖了该考点,为此,精研典型试题,对于同学们准确把握该考点的设题方式和考查的难易程度,是大有裨益的。
期刊
从201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来看,总体上有一种倾向:从抒情文体向议论文体过渡,而80%的同学选择了议论文,由此可以看出议论文的重要性。    在议论文中,鲜活新颖的材料的灵活运用在论证中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却经常发现,要么缺少可以恰当证明观点的事例,要么使用的还是陈旧老套的事例。所以,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怎样让自己的作文中的材料鲜活生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构建一个
期刊
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    对于阅卷老师来说,富有表现力的文句往往能使他们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毫不犹豫地打出高分。日常作文训练,要加强文句锤炼,练就独具个性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语言插上腾飞的翅膀。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我们来探讨如何使文句富有表现力。  一、 精心锤炼语言,增强文章意韵。  清代诗人袁枚说:“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要使文句富有表现力,应选
期刊
在文言文阅读中,大部分同学都对其中的虚词理解感到头痛,因为虚词太灵活了,不易把握。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指出:“虚词所以成为虚词就在于它的意义是跟着实词变,跟着句子组织变。”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这里入手,跟着实词变、跟着句子组织变,它变我也变,化难为易,灵活掌握常用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中有很多成分省略,但谓语动词一般不省略。如果一句话中没有动词,那么,虚词、实词兼类的文言虚词就
期刊
看到背面  指导教师 袁宗强  喜欢鲁迅先生的文字还是近几个月的事,以一个确切又令人怀念的时光碎片来划出那个开始的话,应该是《祝福》中描写“我”思索祥林嫂之死的那一段。曾经读先生的文章,也只是口上念几声,心中留下几句,不等光阴如梭,记忆就自动将那些模糊成混乱的影子了,从未有这般见血封喉般的犀利刺入脑海。  拾了先生的遗产,我的思想也握了一把披荆斩棘的刃,坚固而锋利。我也恬不知耻地给它取名为“革命”
期刊
构思新巧,就是运用创新思维,突破庸常的写法,在立意、结构、选材、手法等诸方面别具一格,使人耳目一新,做到结构出新,素材出新,立意出新,写法出新,体裁出新。我们以“坚守的价值”这一文题为例,具体阐发记叙类文体如何运思出新巧。  一、 一线串珠。  “心中有丘壑,笔下有文章。”谋篇布局,是写作不可或缺的环节。选材之后,用一根红线才能串起那些光亮的珠玉。不然,材料七零八落,不能立体地、多角度地映衬
期刊
古人云:“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有文采的句子和语段,就像“玉”和“珠”,能使整篇文章熠熠生辉。鲜活亮丽的语言,能使文章流光溢彩,夺人眼球,使阅卷老师在赏读时顿生一种促动美和震撼美。因此,写作语言在文从字顺、表达清楚的基础上,更应该具有灵动飞扬的色彩。  怎样才能使写作语言亮丽生辉呢?它可以是巧妙使用修辞,灵活引用古诗文、名言警句,巧妙添枝加叶,借用流行歌词,巧用虚实转化等等。  下面就“巧
期刊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主要有两类:(1) 探索动点的位置;(2) 探索图形的形状。前者主要是通过求出动点坐标来达到目的;后者通常是通过确定某条边的长度来解决问题。       类型一:探索动点的位置(动点在一条定直线上移动)      【例1】 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AA1C1C⊥底面ABC,AA1=A1C=AC=2,AB=BC,且AB⊥BC,O为AC的中
期刊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一直是高考的重要考点,2002年以来,高考试题      都以主观题形式呈现。这样的主观表达形式,使得许多文言翻译基础较差的同学束手无策,困惑多,失分也多。    困惑面面观    1. “文言表述过于简练,我不知道该补充哪些内容才算翻译完整?”  这里涉及文言翻译的“补”字。需要增补的词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古汉语的单音词非常多,而现代汉语却以复音词为多数,这些复音词又
期刊
语文Ⅰ(试题)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第1页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抨击/怦然心动粗犷/旷日持久倜傥/孝悌忠信  B. 抵达/扺掌而谈楔子/锲而不舍诘难/佶屈聱牙  C. 奴婢/刚愎自用嗔怪/思维缜密叱咤/姹紫嫣红  D. 渎职/穷兵黩武歆羡/万马齐喑洗濯/擢发难数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