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儿治疗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白血病患儿治疗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白血病患儿中选取76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措施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均为38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总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遵医嘱用药率100.00%、合理饮食率94.74%、保护黏膜率92.11%、对护理总满意度100.00%,同对照组患者的81.58%、71.05%、68.42%和81.58%相比,P<0.05。结论:在白血病患儿治疗临床上全程优质护理措施具有良好作用。
  关键词:白血病患儿;全程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091-01
  在儿科,白血病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主要是指患者前体B、T或是成熟B淋巴细胞出现克隆性异常增殖现象产生的疾病,该疾病自身特点和治疗中出现的疼痛等均会给患者治疗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患者预后[1]。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白血病患儿治疗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特从我院白血病患儿中选取76例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6例白血病患儿,均符合WHO关于白血病相关诊断标准。并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男21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4-9岁,平均年龄(6.52±1.16)岁;患者病程为1-6个月,平均病程(3.51±1.01)个月;患者体质量为10-29kg,平均体质量(19.53±1.04)kg;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5-10岁,平均年龄(7.02±1.22)岁;患者病程为2-7个月,平均病程(4.03±1.22)个月;患者体质量为11-30kg,平均体质量(20.07±1.11)kg。对76例白血病患儿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保护性隔离,对探视人员数量和时间进行严格限制,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禁止家属探视。同时,保持病区环境清洁和安静,每天为病房开两次窗,每次30min。且每日采用紫外线对病房进行1次消毒,时间为60min。
  1.2.2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以全程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1)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采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同其进行交流沟通,便于减轻患者及其家属出现的不良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在采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定时对患者肝肾功能进行监测。采用静脉化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有效减少化疗药物的外渗。(2)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皮肤黏膜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做剧烈运动和外力撞击等。在患者便后,应指引患者家属采用高锰酸钾粉+温水对患者肛周皮肤进行清洗并擦干净,确保患者肛周皮肤干爽。(3)在对患者实施骨髓穿刺或是腰椎穿刺措施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操作目的,并指导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部分和体位等。对于出现情绪不稳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家属帮助说服患者,在允许的前提下通过物质奖励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同时,应指引患者避免PICC管脱落、扭曲和压折等,定期定时对PICC管管口进行消毒,避免患者出现感染现象等。
  1.3观察指标[2]
  观察两组患者遵医嘱用药率、合理饮食率、保护黏膜率和对护理总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单位为(x±s),不同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方法为X2检验法,如果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P<0.05,说明两者间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组患者遵医嘱用药率、合理饮食率和保护黏膜率均同对照组患者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
  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高达100.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仅为81.58%。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P<0.05:
  3讨论
  目前,化疗为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但该种治疗方法会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等不良症状,该种治疗方法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会增加患者恐惧心理,进而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影响临床治疗效果。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护理人员应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有效稳定患者情绪。全程优质护理措施为一种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发展起来的护理措施,其主要是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综合状况制定富含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同时减轻患者出现的身心痛苦,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总满意度。综上所述,在白血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全程优质护理措施具有良好作用,其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改善作用。本次研究选取的76例白血病患儿中,治疗组患者遵医嘱用药率、合理饮食率、保护黏膜率和对护理总满意度均同对照组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因此,全程优质护理措施值得在治疗白血病患儿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和平.白血病化疗患者预防口腔感染及溃疡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01):173--174.
  [2]马印慧,韩静,杨慧等.白血病患儿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06):990--99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妊娠合并肝炎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妊娠合并肝炎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历,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结果:根据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显示,妊娠合并肝炎24例患者中,慢性肝炎与急性肝炎痊愈23例,好转1例;在早期与晚期妊娠中,22例产妇、新生儿存活,2例产妇存活,胎儿死亡。结论:针对妊娠合并肝炎患者,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108-01  肝脏存在复杂的动静脉血管分布和丰富的血流供应,其解剖解构是人体各器官中较为复杂的。肝脏是双重血液供应的脏器,一是肝动脉,提供入肝血液的25%,运送50%的氧、营养物质和激素;另一是门静脉,供应入肝血液的75%,氧的50%,向肝脏运送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二者在肝血窦内混合经中央静脉最后集合成肝静
期刊
摘要:控制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重在预防。首先要提倡母乳喂养,其次是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和户外活动,有计划地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平日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精纤维的食物,饮水量要充足,作到营养均衡;按期接受体格检查,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卡介菌多糖核酸为新型免疫调节剂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幼儿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活性,提高吞噬能力,而防止过敏及哮喘发作,对小儿产生持久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关键
期刊
摘要:胚胎干细胞是具有无限增殖和全能分化潜力的全能干细胞。其特性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成为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临床应用、诱导分化、细胞培养、细胞检测等方面对近几年胚胎干细胞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研究进展;干细胞应用;干细胞诱导分化;干细胞培养  *作者简介:张伟,女,1981年7月1日生,籍贯:山东菏泽,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基因工程与组织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093-01  医院的紧急救治是否成功能够折射出其团队技术,所以医院的门急诊对病人的前期紧急救治至关重要。急诊急危重症的典型代表病症为脑卒,作为多发急性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病发人数多、病情转变快、对人体的伤害大、去世率等。脑卒病人需在病发后立即送进门诊急救,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的帮助病人[1]。由此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用于转子下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6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骨折完全愈合52例(81.25%),愈合情况较好的8例(12.5%),仅有4例(6.25%)患者的愈合情况稍差,虽然生活能够自理,但是还需要照顾,骨折的愈合优良率为93.7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行心血管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拔管反应出现率为13.00%,观察组为5.00%,两组拔管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介入治疗手术之后转入重症监护室,严密观察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氟伏沙明联合丁螺环酮与单用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6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氟伏沙明联合丁螺环酮)和对照组(单用氟伏沙明),观察8周。采用YALE-BROWN强迫评定量表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YALE-BROWN量表总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1.2方法:两组均给予氟伏沙明50mg/天为起始剂量,一周内调整剂量为150mg/天
期刊
摘要:宫内感染又称先天性感染或母婴传播疾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而引起胎儿在子宫内感染。可以引起宫内感染的致病微生物很多,大多是病毒感染。宫内感染主要的传播途径有:(1)胎盘的垂直传播;(2)下生殖道感染的上行性扩散;(3)围生期感染。围生期感染又包括分娩、哺乳、与新生儿直接接触传染。临床诊断标准:母体发热,体温37.5℃,产妇心率大于100次/min,胎心率大于160次/min,羊水臭味,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白量蛋白指标在早期糖尿病肾损伤中作用。方法:搜集2008年以来80例糖尿病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分组统计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数值并与正常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0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期检验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可及时发现早期肾损伤,对早期治疗起到决定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