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琵琶演奏和教学中审美风格的把握与呈现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l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风格不仅是区分同类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志,也是创作者和演奏者高度成熟的表现。在当代高校琵琶演奏和教学中,多数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演奏水平,可以流畅的演奏作品,但是一曲奏罢,却总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总感觉少些什么,根本原因就在于演奏者没有把握和呈现出作品的审美风格,使演奏缺少了灵魂。基于此,本文就当下高校琵琶演奏和教学中审美风格的缺失及成因进行了总结,并就具体的把握与呈现路径进行了探索,以期起到相应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琵琶;演奏和教学;审美风格;把握呈现
  一、琵琶审美风格的内涵
  琵琶审美风格,是指琵琶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在创作者、时代、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呈现出来的风貌、气质和格调。其既是区分不同年代、地域和作者琵琶作品的重要标志,也是琵琶艺术的灵魂所在。对于琵琶教学和演奏来说,一个重要的目标就在于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和表现这种审美风格。“琵琶演奏过程,应该是学生通过对作品的体验,凭借自身娴熟的演奏技术,借助想象和联想等,对作品风格予以全面展示的过程,并获得与作品、创作者、观众的情感共鸣。”[1]而且不同作品的审美风格是迥异的。《十面埋伏》扣人心弦;《瀛州古调》隽永清新;《青春舞曲》热情洋溢,如果演奏者不能呈现出这种审美风格,也就失去了琵琶演奏最基本的价值和意义。
  二、高校琵琶演奏和教学中审美风格缺失的表现和成因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双发展,高校琵琶专业建设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当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繁榮。具体来说,多数琵琶专业的学生,都具备了一定水平的演奏能力,也可以顺利演奏一些代表性曲目。但是从实际演奏效果来看,一曲奏罢,总会给人以少些什么的感觉,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这便是审美风格的缺失。因为学生没有树立起这种风格意识,导致他们难以从审美的角度解读和分析作品,所以无论演奏何种类型、何种时代、何种内容的曲子,都是一种感觉和味道,很快就会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更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这种审美风格的缺失,也是有悖于音乐创作-表演-鉴赏过程和规律的。每一首琵琶作品,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凝结着创作者主观情感的结晶,并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琵琶演奏是一项二度创作,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将这种风格呈现出来,并传递给观众。如果演奏者没有予以充分表现,也就失去了沟通作品和观众之间的桥梁作用,也自然难以得到观众的认可。
  从原因上来说,造成这种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历史、教师、学生均有。从历史角度来看,自古以来,包含琵琶在内的中西各类演奏技术的传承,都是以技艺传承为主线的,即学生主要以技术训练为主,加之技术体系较为丰富,技术学习时间长,便从客观上忽视了审美。从教师角度来看,多数教师虽然可以完全胜任教学工作,但是因为他们在求学过程中,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审美素养培养,导致他们在教学中仍然惯于从技术角度面对作品,学生的审美意识也自然难以得到有效培养。从学生角度来说,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是自幼学习琵琶,但是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琵琶学习势必会耽误文化学习,所以琵琶专业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使他们难以从大艺术、大文化的角度去审视、解读和表现作品,仍然将能够熟练演奏作为衡量标准。有时候意识到了审美风格的重要性,但是却又陷入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境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高校琵琶演奏和教学中审美风格的缺失并非是偶然的,而是长期、多方面共同造成的结果,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同时也成为专业建设的瓶颈,急需得到破解,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
  三、高校琵琶演奏和教学中审美风格的把握与呈现
  (一)提升审美素养
  “早在新世纪初的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中,就明确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2]审美性也是包含琵琶在内各类音乐艺术的基本属性,但是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树立起审美的意识,审美素养也十分有限。所以琵琶教学和演奏中审美风格的把握与呈现,还是要从提升审美素养这个基础做起。具体来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审美认知能力
  所谓审美认知能力,就是要明确琵琶艺术为什么是美的?美在哪里?可以给演奏者和观众带来怎样的体验?虽然多数学生常年学习琵琶,但是多数学生都未曾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琵琶作为一门古老艺术,中国传统器乐的代表,其审美特征也是十分丰富的。在形制方面,琵琶上窄下宽,仅靠几根琴弦就可以奏出天籁一般的琴声,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的飞天美女,早已被世界所熟知。在演奏方面,演奏者大方自然的坐定,观众看到的是灵巧的双手在琴弦上飞舞,耳边传来的则是动人的琴声,可以获得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美感体验。在气韵方面,气韵生动历来是中国器乐演奏的重要追求,气息的通达,韵味的久远,可以将演奏者和听众带入了一个虚实相生、物我两忘的境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新认识琵琶,感知琵琶,为审美意识的树立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只有先获得了审美体验,才能形成审美创造的欲望和冲动。但是长期以来,高校琵琶教学都以技术训练为主,学生的审美感受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审美风格的呈现也受到了影响。对此需要以引导和鼓励的方式,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比如一些标题性作品,标题是十分精准和生动的,可以在眼前浮现出相应的画面。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化身为场景中的主人公,鼓励他们通过推、拉、吟、带等技法去表现获得的情感体验,这种状态下的演奏一定是富含艺术感染力的。
  3.审美创造能力
  同一首琵琶作品,在不同演奏者的演绎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带给观众以多元化的审美体验。这便是审美创造的价值和魅力。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去诠释作品,只要没有方向性的偏差,都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反之,如果按照一个模式和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则会造成千人一面和千人一声的现象。唯有敢于和善于创造,才能迎来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景象。   (二)深入分析作品
  “琵琶作品审美风格既是直观的,也是抽象的;既是明确的,也是丰富的,其表现在时代、地域、创作者等多个方面,并最终通过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3]琵琶演奏作为一项二度创作,要想呈现出作品的审美风格,势必要回到作品这个母体中,才能有的放矢,避免南辕北辙情况的出现。现实中很多演奏者直接从演奏开始的做法是绝不可取的。具体来说,琵琶作品的分析和体验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文本分析
  在话剧表演中,历来推崇一种叫作“由根起”的表演方式,意思是提倡演员在表演之前,对作者、作品以及相关的情况,进行掘地三尺般的挖掘,以尽可能多地了解和还原作品。这其实就是一个文本分析过程。呈现在演奏者面前不仅是乐谱,更有着特定的内容、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这就要求演奏者对作品的来由、创作者的个人情况、作品主要表现内容等进行全面的把握。以《火把节之夜》为例,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该曲是一首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在对火把节知识了解有限的情况下,则要及时去补足。通过了解可知,火把节是彝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天晚上,人们将围在火把前尽情地载歌载舞,青年男女也可以借此机会互诉衷肠。至此,就可以对该曲的审美风格有初步的把握。该曲从整体上应该是欢快热闹,温暖抒情的。反之,如果没有这种对应分析,则很容易出现方向性上的偏差。
  2.音乐分析
  在明确了作品的审美风格后,还要通过音乐分析去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应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乐段到乐句,再到每一个音符,对作品进行的剖析。特别是对一些难点进行重点把握。如《十面埋伏》中的《擂鼓》一段,要求演奏三次来表现出敲三遍鼓。其中的重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每一次演奏的力度、速度等都应该有所差异,并呈现出递进,方能表现出这种紧张氛围。所以审美风格的呈现,必须以作品这个母体为依托,以对作品的分析为基础,才能真正成为沟通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桥梁。
  (三)抓住技术要点
  琵琶作品的审美风格,不仅表现在时代背景、创作题材、创作技法等方面,还表现在演奏技术上。换言之,就是琵琶演奏技术不仅是琵琶作品风格的表现方式,还是审美风格的载体。把握住演奏技术的要点,整个演奏的风格呈现也就成功了一半。
  以传统琵琶武曲《十面埋伏》为例,该曲描绘的是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场景。其中有一段“擂鼓”,乐谱中标记了三次反复,也就是敲三遍鼓的意思,而且每一遍的速度都是逐渐加快的。对此演奏者就需要通过双飞、双挑、双弹、夹弹、滚等诸多技法,将由慢到快,由疏到密的鼓声呈现出来,营造出双方大战之前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又如当代名家吴厚元创作的《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一曲,描绘是白居易在浔阳江和琵琶女相见,并作千古名篇《琵琶行》的场景。作品从123小节开始进入了抒情段落,白居易也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叹。此处创作者加入了很多推拉音技法,而且还采用了四弦的空弦演奏,并以弱音的形式结尾。演奏者在演奏时,一边运用这些演奏技法,一边也要思考,其表现出了何种的效果和风格。很显然,此处表现的正是白居易对自己境遇的感叹,以及与琵琶女惺惺相惜之情。所以演奏者应该对一些名家大师进行演奏技术上的仔细观察,特别是一些特殊技法,不仅要适当的模仿,更要返回到作品中去,思考其使用该技法的目的,对审美风格的呈现有着怎样的作用,然后结合个人实际灵活运用,这正是呈现作品审美风格的关键所在。
  (四)夯实演奏技术
  琵琶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时代、地域、民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审美风格。这也同时对演奏者的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形成了扎实和规范的技术体系,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最多的技术需要,继而使作品的审美风格得到充分表现。比如在《霸王卸甲》中的“楚歌”一段,不仅使用了轮指,而且伴以从中速到慢速,从慢速到快速的速度变化,要通过吟、揉、推、拉等技法的运用,才能营造出那种悲戚、幽深的氛围。如果演奏者的技术不全面、不扎实,这种效果的呈现也就成为了空谈。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演奏者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演奏水平,但是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多数学生都是以个人学习为主,学习情况各不相同,在技术上存在着诸多不规范、不完善之处,很多时候清楚地知道应该怎样去展现,却受制于技术,陷入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对演奏技术的夯实有足够重视。
  首先,要重新进行基本功的训练。“不管当下演奏者的实际水平如何,都应该制定出详细的技术训练计划,而且一定从基本功练起。”[4]一方面,当已经具备了一定演奏水平后,再进行基本功练习,会有新的思考和感悟;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演奏者竖立起一种敬畏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骄傲和自满。保证演奏者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内,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各种风格呈现的需要。其次,要对作品的技术要点进行专项训练。作品中一些技术难点,往往是风格呈现的点睛之笔,需要演奏者格外重视。一方面要多思考,多揣摩作者的用意何在,一方面则要重点练习。所以说,审美风格的呈现和演奏以技术是紧密依存的,演奏者的技术越全面,越扎实,审美风格呈现之路也就越顺畅。
  (五)丰富演奏实践
  审美风格的呈現对象是观众,而非演奏者的自娱自乐和孤芳自赏。而且实践性也是琵琶艺术的基本属性,是其流传到今天的重要原因。所以演奏者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素质,能够在任何场合下从容演奏,呈现风格。但是从实际来看,多数演奏者都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他们在学艺过程中,受到多项客观条件的限制,普遍没有实践的意识和机会。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台下练习时,普遍有着良好的发挥,但是一到了公开演奏时,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等状况,很多时候连正常的演奏都难以保证,风格呈现也无从谈起。所以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学校方面,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如举办各种形式的演奏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完善实践场地和设施建设等。教师则要针对学生的实践表现予以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完善,并将其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也要与学校、教师形成良好的配合,积极参与到各类实践中来。除了认真准备和全身心投入之外,要主动思考每一次实践的不足,做好总结工作。比如在当下,各种摄录设备已经十分普及,对此就可以让老师或同学对自己的表演进行录制,演出结束后从观众的角度再一次“复盘”,以查缺补漏,扬长避短。此外,教师和学生还应该主动学习心理学、表演学等相关知识,逐步形成一套个人演出的心得体会,并在一次次实践中予以巩固和丰富。
  结  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和艺术教育双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琵琶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表现在琵琶理论研究、琵琶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为了使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得到巩固和提升,则需要从更加细致和微观的视角对教学和演奏进行审视,使一些短板得到及时补足和完善。本文所提出的审美风格的缺失,便是当下演奏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所在,需要得到学校和教师的充分重视,认识到审美风格对琵琶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将审美风格的把握与呈现作为演奏和教学的新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这门古老艺术的活态传承,实现高效琵琶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1]林赛儿.高校琵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实践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47):55.
  [2]尹  婷.简析琵琶教学的美感修养[J].艺术评鉴,2016(03):68.
  [3]郑  聪.高师院校琵琶教学问题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5(24):46.
  [4]冯  卉.从培养优秀人才的角度谈高校琵琶教学[J].艺术教育,2016(07):102.
  [收稿日期]2020-12-23
  [基金项目]2020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吉教高【2020】17号)。
  [作者简介]徐科锐(1980—  ),女,博士,吉林艺术学院教授;李天娇(1988—  ),女,吉林艺术学院教师。(长春  130021)
  (责任编辑:刘露心)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俗文化的发展也被提上了日程。渔鼓作为传统的曲艺形式之一,更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湖南渔鼓。2004年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全国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湖南渔鼓文化保护计划的实施。本文以湖南省列入非遗名录的渔鼓为例,通过对渔鼓文化相关数据、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对传统曲艺形式渔鼓
期刊
[摘要]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近代中国倡导并组织实施“美育”的先驱者。他认为音乐与教育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音乐教育是达成美育目标的路径之一,因而提出音乐美育的概念,并对这一概念的特点、功能以及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了详细论述,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有效的美育理论基础。本文将以“音乐胶囊”为喻,对包含在美育范畴中的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进行探析,从道德理
期刊
[摘要]  在欧洲小提琴音乐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帕格尼尼作为炫技派代表人物,对小提琴各项性能进行了极富创造性的深入挖掘。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帕格尼尼小提琴代表作品的特点,并将其与同时期抒情派和民族派作品进行对比,彰显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协奏曲的独特魅力与具有革新精神的音乐巨人的传奇人生,以挖掘在当今时代仍然受用的精神与品格。  [关键词]帕格尼尼;浪漫主义;炫技派;创新;时代精神 
期刊
[摘要]  中国民间乐班历史悠久,音乐文化特色丰富,皖北的民间乐班是其典型代表。本文从应用环境、乐队编制、演出风格、常用乐器四个方面分析皖北民间乐班的特征,并通过分析曲目来源和音乐风格来剖析皖北民间乐班的音乐文化,最后阐释皖北民间乐班的音乐文化在人生仪式和文化传播两个方面上的意义。  [关键词]民间乐班;特征;音乐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
期刊
[摘要]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著名的复调大师,他所创作的《巴赫创意曲集》是钢琴演奏者学习复调音乐一般都会弹奏的作品。《巴赫创意曲集》原本是巴赫为他儿子们练习所创作的,现在也被用来作为钢琴演奏者关于复调音乐学习的教材,目的是防止钢琴爱好者对枯燥的手指练习心生厌烦。本文首先介绍复调音乐的几种类型。其次,简述巴赫《创意曲集》的创作背景,并以《二部创意曲》为例进行分类。再次,以《创意曲集》中的两首作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5-0001-03  小学语文课本里收录过一篇散文《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人现在还能朗朗背诵,但很少人知道此文题目的出处。早在1201年,南宋诗人王正功以68岁的高龄初到桂林任职时,便写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的诗句。而几百年之后,将桂林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并使之名扬天下的,是20世纪60年代长影
期刊
[摘要]  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需要,它蕴含着人类世代的记忆,记录着另一种生命形式的永恒。那“道”更是作为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体现,它赋予“艺”以灵魂。本文将以《流浪者之歌》为例,从舞蹈中道具的运用观“艺”,从意境的营造观“道”,以及“艺”与“道”共振之美这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来体会舞蹈艺术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相融交织,浑化一体。惊叹在舞蹈舞台上所建造的新世界,引你我共同品味中国文化之大美。  [
期刊
[摘要]  作为晚期浪漫派杰出的代表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本文从其生平、三个历史阶段的艺术歌曲创作及具体歌曲的演唱分析三个部分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把握其晚期浪漫派艺术歌曲的创作及演唱特色。  [关键词]理查·施特劳斯;艺术歌曲;创作特征;演唱  [中图分类号]J6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5-0089-03     一、理
期刊
[摘要]  于2019年7月26日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给广大电影观众带来了一场全新的视听盛宴和不小惊喜,这部影片也受到了业界一致好评,成为2019年暑期档的一部现象级佳作。《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电影中的配乐功不可没,运用类型与人物的变化转换、过程紧扣场景主题、中国民族乐同西方乐融合的技巧,很好地展现了我国民族元素,体现了独特的精神内涵,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期刊
[摘要]“红色歌曲”简称“红歌”,主要形成于中国革命时期,在建设时期和改革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要说到红色歌曲的经典作品,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王莘作词作曲的《歌唱祖国》。红色歌曲是优秀音乐作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时代的艺术审美标准,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反映和群众的呼声,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和追求,因此传承与发扬红色歌曲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红色歌曲;王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