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妈妈怀孕开始到小天使呱呱坠地,从孩子步履蹒跚到他们牙牙学语,陪伴他们最多的是父母,父母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和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儿童学习的内容。他们会在和家人一起招待客人中学会待人接物,会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会尊重长辈等等,这是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幼儿成长到三岁,开始迈出成长的第一步,他们从家庭进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离开熟悉的家人,接触陌生的小伙伴和老师,开始与家庭生活方式不同的集体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人生一次大的挑战。孩子来到幼儿园,和老师一起在游戏中学习新的本领和技能,和小朋友游戏时学习与同伴相处的方法,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等等,这是学校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和学校对幼儿的影响都至关重要,如何让家庭和学校统一,共同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这就表明,家园的有效合作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关键的核心性影响作用,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
家庭和学校虽然能够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发展,但是孩子也是人,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也有尊严,他们同我们成人一样希望得到尊重,不喜欢被命令、呵斥、不喜欢强硬的语气,更不喜欢被不公平对待,所以我们作为成年人,也应该换位思考,应该要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幼儿,而不应该颐指气使的完全凭个人意愿去影响他们。
从教十年,我也和幼儿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记得我刚迈入幼儿园的大门,我想象中迎接我的会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和一张张璀璨如画的笑脸,但是事实上迎接我的只有孩子们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啼哭,和他们一声一声的“我要回家,我想找妈妈!”面对如此场景,当时我的内心是慌乱的,手足无措的我甚至忘记安慰孩子,只能呆呆的看着孩子们哭,感觉学校学来的知识技能并不能运用到实际中,后来我试着去安慰他们却没有好办法,只会生硬地说着“你们别哭了,爸爸妈妈晚上会来接你们的”,没想到不说还好,说完以后却让孩子们哭的更大声了,也更加排斥我的接触和安慰。反过来看其他老师身边都或抱着或围着几个小朋友,尽管还是有哭闹现象,情绪却明显有所好转,而我身边却没有小朋友愿意亲近我。看到这种现象,即使挫败感十足也没能让我放弃,结束工作的第一时间我便和班内教师沟通、寻求经验,通过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知道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学会角色转换,设身处地的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无助,从而改变自己,要让自己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给予幼儿无微不至的关怀,才能抚慰幼儿脆弱的心灵,从而得到孩子的信赖和喜欢,要把爱心、关心、恒心用到孩子們身上,以孩子的安全与快乐的成长为责任,以朋友的身份陪着孩子们一起生活和游戏,逐渐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
幼儿分离焦虑的缓解需要老师的耐心陪伴,也需要家长的支持的引导,因此我们要做家园共育的启动着、合作者和指导者,主动和家长沟通幼儿在园表现,和家长配合共同学习,让他们知道过度保护孩子只会让幼儿更加依恋成人,想要缓解幼儿分离焦虑,首先要让孩子入园前便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喝水、穿衣、入厕等;其次家长也可以和孩子提前尝试分离,让孩子去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家或者好朋友家里过夜,适应没有父母的陪伴;最后父母可以在幼儿离园后和孩子聊一聊天,让孩子讲一讲幼儿园吸引人的地方,比如认识的新朋友、新奇又好玩的玩具,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积极预期等等,这些都可以快速、有效的帮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里折射式的反映出来,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从这句活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力,而这些影响都反映在“儿童”这个共同的教育对象身上,所以学校和家庭应组成家园共育的合力,架起家园共育的友谊之桥,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成长到三岁,开始迈出成长的第一步,他们从家庭进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离开熟悉的家人,接触陌生的小伙伴和老师,开始与家庭生活方式不同的集体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人生一次大的挑战。孩子来到幼儿园,和老师一起在游戏中学习新的本领和技能,和小朋友游戏时学习与同伴相处的方法,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等等,这是学校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和学校对幼儿的影响都至关重要,如何让家庭和学校统一,共同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这就表明,家园的有效合作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关键的核心性影响作用,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
家庭和学校虽然能够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发展,但是孩子也是人,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也有尊严,他们同我们成人一样希望得到尊重,不喜欢被命令、呵斥、不喜欢强硬的语气,更不喜欢被不公平对待,所以我们作为成年人,也应该换位思考,应该要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幼儿,而不应该颐指气使的完全凭个人意愿去影响他们。
从教十年,我也和幼儿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记得我刚迈入幼儿园的大门,我想象中迎接我的会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和一张张璀璨如画的笑脸,但是事实上迎接我的只有孩子们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啼哭,和他们一声一声的“我要回家,我想找妈妈!”面对如此场景,当时我的内心是慌乱的,手足无措的我甚至忘记安慰孩子,只能呆呆的看着孩子们哭,感觉学校学来的知识技能并不能运用到实际中,后来我试着去安慰他们却没有好办法,只会生硬地说着“你们别哭了,爸爸妈妈晚上会来接你们的”,没想到不说还好,说完以后却让孩子们哭的更大声了,也更加排斥我的接触和安慰。反过来看其他老师身边都或抱着或围着几个小朋友,尽管还是有哭闹现象,情绪却明显有所好转,而我身边却没有小朋友愿意亲近我。看到这种现象,即使挫败感十足也没能让我放弃,结束工作的第一时间我便和班内教师沟通、寻求经验,通过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知道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学会角色转换,设身处地的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无助,从而改变自己,要让自己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给予幼儿无微不至的关怀,才能抚慰幼儿脆弱的心灵,从而得到孩子的信赖和喜欢,要把爱心、关心、恒心用到孩子們身上,以孩子的安全与快乐的成长为责任,以朋友的身份陪着孩子们一起生活和游戏,逐渐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
幼儿分离焦虑的缓解需要老师的耐心陪伴,也需要家长的支持的引导,因此我们要做家园共育的启动着、合作者和指导者,主动和家长沟通幼儿在园表现,和家长配合共同学习,让他们知道过度保护孩子只会让幼儿更加依恋成人,想要缓解幼儿分离焦虑,首先要让孩子入园前便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喝水、穿衣、入厕等;其次家长也可以和孩子提前尝试分离,让孩子去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家或者好朋友家里过夜,适应没有父母的陪伴;最后父母可以在幼儿离园后和孩子聊一聊天,让孩子讲一讲幼儿园吸引人的地方,比如认识的新朋友、新奇又好玩的玩具,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积极预期等等,这些都可以快速、有效的帮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里折射式的反映出来,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从这句活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力,而这些影响都反映在“儿童”这个共同的教育对象身上,所以学校和家庭应组成家园共育的合力,架起家园共育的友谊之桥,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