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27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的外语人才需求量持续增加,多语种外语人才紧缺,急需加大培养力度。目前,河北省的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还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域内高校积极探索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培养策略,使外语人才具备更强的经济服务能力。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河北省多语种外语人才的市场需求,梳理河北省在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策略,希望可以助力河北省多语种外语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外语人才;多语种
  【作者简介】陈思静(1988.02-),女,汉族,衡水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西班牙语;李洪良(1980.05-),男,汉族,衡水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日语。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外语人才职业胜任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A2020011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 前言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培养高素质、全面型人才。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持着旺盛的外语人才需求,尤其在近年来多语种外语人才紧缺,河北省高度关注此类人才的培养力度。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河北省需要培养多语种外语人才期间,在培养模式、教育投入、教育环境、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均存在一定不足,直接影响着多语种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此,需要全面梳理目前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强化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力度,以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以人才力量推进经济发展。
  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需求
  1.多语种外语人才需求量大。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效推动了河北省外向型 经济发展,这使得省内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各企业为突破瓶颈,急需大量外语人才,尤其是多语种外语人才,对这类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综合素质要求。而目前河北省在培养外语人才期间普遍看重语言学习,各高校大多对外语人才提出的是普遍性要求,如专业英语4级、8级等,但目前河北省企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并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性语言人才,很多企业更需要多语种外语人才。另外,外语人才就业除了传统的教师岗位、翻译以外还有更多选择,如外贸人员、市场专员、管理人员等。与此同时,就业市场除了对外语人才提出较高的学历要求外,还提出了多语种要求。京津冀地区在深入合作过程中,河北省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对多语种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更多对外业务往来中需要外语人才具备多语种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外交流等任务。
  2.多语种需求更加多元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加快产业转移,为实现经济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对外语人才也提出了更多元化的语种需求。近年来,河北省新成立企业骤然增多,其中包含大量外资企业,这类企业虽然需求的外语人才依旧以英语专业为主,但小语种人才需求也非常大。相关调查显示,小语种人才在河北省的就业率超过98%,并且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人才紧缺现象最为突出,小语种专业人才在毕业后拥有十分乐观的就业前景。
  三、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现状
  在京津冀協同发展带动下,河北省对外语人才有了较大的需求,而在外资企业数量骤增情况下,河北省急需培养出大量多语种外语人才,以满足河北省长足发展的人才需求。京津冀协同发展虽然为河北省培养多语种外语人才提供了机遇,但目前河北省在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方面依旧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河北省在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中仍沿用相对传统与滞后的培养模式,大部分高校在培养多语种外语人才时会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并未关注培养其实践应用能力,小语种培养计划很少涉及实践应用内容。培养多语种外语人才期间,很多高校应用的培养模式具有一定普适性,其所设置的外语课程、课程评价以及教学方式等具有较大相似性,因此所培养出的外语人才无法体现出一定特色,难以充分满足各企业对多语种外语人才提出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河北省各高校所设置的外语专业语种有较大局限性,主要设置英语、韩语、日语、法语、俄语等热门语种,很少设置其他小语种专业。学生们进行小语种学习,大多以选修课形式为主,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多语种外语人才。另外,受到办学成本高、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影响,很多高校的小语种专业以及课程始终处于边缘化状态。
  其次,河北省各大院校对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投入的科研及教育资金相对不足,不重视引进国内外的高端教育人才,使得院校内多语种培养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既有教师也大多保持着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学校也未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制订相关奖励与激励机制,难以留住高水平教育人才。
  再者,河北省在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和外部教育环境缺乏良性互动,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相对有限,很多学校并没有针对多语种外语人才的培养建立实训实践平台。虽然河北省部分高校会联合国内外高校开设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项目,但整体涉及面非常有限,即便学生有机会进行国际化的校外实习,一般也只局限在几个英语国家,大多数未和小语种国家高校展开国际教育合作。
  最后,河北省各高校在培养多语种外语人才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法以及监控手段都比较单一,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未能以国际化评价检验标准来评估。
  四、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策略
  1.创建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立足宏观教育政策层面,赋予办学单位多高灵活性,引导各高校建立多元化、灵活的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在对外语人才进行多语种培养期间,各高校要积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努力创新与突破,培养出河北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多类型、多语种外语人才。河北省各办学单位需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及自身专业特色优势,积极设计英语 西班牙语、英语 日语、英语 葡萄牙语、英语 韩语等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相关专业在设置模式方面要保持较大灵活性,结合实际情况适度延长修业年限,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另外,各高校还要注意加强校企合作,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多语种外语人才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在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期间,高校要注重强化国际合作,积极引入国内外优质的多语种教学资源,通过中外联合培养解决以往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   2.开发模块化的课程资源。河北省需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趋势及省内各企业的人才需求,设定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目标定位打造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教育类课程、语言文学类课程、社会文化类课程等,将多语种课程、通识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实训实践进行深度结合。如设置的“多语种(英语 西班牙语) 教育专业”便可进行多方面课程的设置:首先,要系统化设置三种语言课程,即英语、西班牙语、汉语;其次,设置专业知识课程,如英语与西班牙语教学法、外语教育学、发展与认知心理学、民族教育学等,所设置通识课要涉及世界文明、文学、历史、哲学等多领域;最后,要关注国际交流及实习,为学生提供前往西班牙语国家或英语国家留学实习机会,并让其参加当地中小学教学实践活动。
  3.打造国际化师资团队。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提出的大量多语种外语人才需求,急需提高多语种教学效果,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专业素养是关键性决定因素。所以,河北省各大高校要积极组建一支高能力、高素质、国际化外语教师队伍,尤其要关注引入专业的小语种教育教学力量,为培养多语种外语人才提供有效支撑。一方面,河北省各高校要积极落实外语教育人才引进计划,通过制订多种政策吸引高层次国内外学术团队与人才,如中资机构资深员工、外资企业相关国家的华侨、来华留学生中的优秀人才等,以壮大高校多语种外语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对在职外语教师加强专业培养,以全面提升其专业素质,促进职业发展。例如各高校可踊跃组织校本教研活动,针对多语种教学搭建科研平台,组建科研团队,主动为其创设国内外访问与研修机会,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科研等,以培养更多极富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具备国际化视野与意识的多语种外语教师,增强外语师资力量。
  4.打造网络化智慧教学平台。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种网络技术能够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诸多便利,所以河北省各大高校在培养多语种外语人才过程中,也要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灵活机动的教学方式。智慧教学平台包含丰富的多语种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外语人才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相关平台可有效促进多语种人才培养效率,并为外语专业学生提供更丰富、开放的专业能力成长及语言学习空间。河北省各高校在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教学平台期间,要充分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提出的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需求,做好科学规划和相关机构加强合作,适度加大投入力度。高校多语种外语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积极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如VR技术、慕课、微课、手机App等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高校教师在应用智慧教学平台过程中,还要积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定式,探索多样化的新型教学方式,如互动反馈、协作探究、学习策略调整等,努力构建与河北省多语种外语教学实情相符的智慧化教学模式,满足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提出的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需求。
  5.建立国际化实训基地。河北省培养多语种外语人才,需要高度关注培养其职场适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为此,河北省各高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锻炼机会。河北省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高校、外资企业、外事机构、国际组织等展开深度合作基础上,打造多语种外语人才实训基地,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加多语种经贸会展活动、文化交流活动、外交外事活动、企业业务拓展等,在不同领域开展见习实习,丰富个人职场体验,便于學生明确个人兴趣,准确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并更有针对性地制订职业规划。河北省各大高校在和国内外学术机构、知名高校展开校际合作与交流期间,要积极利用优质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打造互通互联的教育环境,使外语人才在丰富的多语种环境下拓展国际视野。高校在建立国际化多语种教育实训基地的前提下,要对外语人才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综合监控,针对评价主体、方式与内容开展多元化评估,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立足多个层面评估外语人才的多语种学习效果。
  五、 结语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省对外交流日渐增多,要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高度关注培养外语人才。河北省在培养外语人才工作中比较关注英语人才,对于小语种人才培养力度相对不足,难以充分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的多语种外语人才需求。为此,需要河北省全面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多语种外语人才要求,积极采取有效策略,加大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力度,打造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改善多语种外语人才紧缺现状,促进河北省经济产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忠敏.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转型研究——以河北省高校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143-145,152.
  [2]孙娜崴.京津冀协同创新背景下秦皇岛市涉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9(7):226-227.
  [3]孙本清,李雪.社会需求与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4):148-14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当今教育界的不断改革,教师团体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英语作为学生们唯一学习的外语科目,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随着教师教学观点的不断改变,对学生英语评断的标准不再仅仅是成绩高低那么简单,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英语整体水平的上升发展。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经常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现象出现,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也会感到枯燥无味。对于教师们要求的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的培养也成了国家的重点工作,在此种情况下,我国的教育体制也随之改变。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这一学科的教学时,应该积极迎合教育体制的改变方向,以全新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初中英语这一学科的教学,在其进行英语语篇部分的教学时,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篇的学习能力和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让其在英语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摘要】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以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并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根据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并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本文从交流活动、拓展文化、引导思考、拓展资源四方面入手,阐述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听力文本解读的一些问题,使得听力文本没能真正发挥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进行浅层面的信息处理,因此,课堂教学沉闷、效果不佳。对于文本解读,首先要了解文本所涉及内容、重点是什么?它提供的是什么样的信息?以形成对文本全面客观的总体认知。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对文本进行认真细致地逐层分析、获取其中信息和要点,再结合各层段的深入分析,以达到对整个文本更加全面、深
【摘要】 英语写作一直是中学英语学习的重点,它不仅能体现学生的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在高考中,写作所占分值越来越大。但是,在老师和学生中在这部分倾注的时间和尽力却不多,学生的作文徘徊在第三,四档。本人分别从老师和学生的角度深刻剖析了为什么作文不神采飞扬的原因。同时,针对老师和学生中对写作存在的观念和做法的不足,分别提出了从平时教学过程中以及临场考试时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几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
【摘要】当前,由于特殊环境的影响,教师纷纷拿起手机,个个转变成“十八线主播”,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性,开启网络直播新课程,及时向学生传送教学信息。中职英语教学,由于其语言学习的特殊性,更要求教师通过屏幕,实施线上教学,从而实现隔离、教学两不误。本文将从教学背景及课堂资源优化两方面详细阐述新形势下直播英语课堂的转型。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课堂整合;中职英语;直播教学  【作者简介】 窦娜(1984.
【摘要】中国步入新时代,大学英语教育也随之进入了新时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能力不断提升,教学过程中注重西方文化的培养,而逐渐淡化了我国文化的传播与融入。本文在分析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大学英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作者简介】张倩,周海平,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基
【摘要】“产出导向法”以“产出”为核心,强调语言“输出”。文章主要分析高中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产出导向法”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场景驱动、目标导向,课中问题导向、支架渐进,课后产出评价、推先示范,全面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培养创新性思维。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高中英语;听说教学  【作者简介】邹敏林(1998.05-),女,湖南娄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此时更突显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该如何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参与度,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袁青(1982-),女,江苏高邮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摘要】本文在大学英语改革以及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背景下对于英语教学法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借鉴将英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的相关国家的方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推陈出新,优化和总结出适合自己学校的教学方法。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为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教与学中的应用、情感策略的关注、任务型教学的深化改革、教学环境的改善、评价体系的合理安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