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响《琵琶行》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文人诗歌中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是艺术上很完整很成熟的流传千古的佳作。《琵琶行》作于作者被贬江洲的第二年。诗中通过对一个歌女沦落身世的生动描写,抒发了自己被排挤打击的悲愤之情。
  作为一首优美动人的叙事诗,它没有孤立地叙述事物,而是叙述中饱含着浓烈的感情。诗人善于把对现实的感触倾注于景色、环境、音乐之中,将人、事、景、情水乳效融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完整的艺术形象。
  《琵琶行》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是对音乐的描写。我国古代描写音乐,一般总是着重于描绘演奏效果,稍进一步就是运用一些比喻,渲染演秦时的环境气氛。有的作品虽然也兼用几种手法,却仍使人不免有单调之感。如元稹的“泪垂捍拨朱弦湿,冰泉鸣咽流莺涩”。(《琵琶歌》)形象地表现了音乐的生涩、低沉;李绅的“秋吹动摇神女佩,月珠敲击水晶盘”。(《悲善才》)精当地比喻了音乐的清丽动人;李贺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以大胆地夸张展现了音乐的奇异,就是《明湖居听书》(刘鹗)中“三万六千个毛孔,便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的美妙音乐,也仿佛只为写美妙动人的音乐,并无丰富深厚的内涵和统一的整体形象。而白居易的《琵琶行》以前所未有的高超才能创造了一个五光十色,美不胜收的音乐世界。《琵琶行》描写音乐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善于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把歌女的动作、音调的变化、演奏的场景、当时的环境与人物的感情恰当地揉合在一起,创造了完整丰富的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描写音乐效果,注意把环境气氛和人物感情同时写出
  
  诗一开头,用富有特征的诗句,写出主客惨别、相对无言的悲剧气氛:“枫叶荻花秋瑟瑟”,正在这充满萧索之感的时刻,“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这里先写特定环境,以无意中被乐声所吸引,衬托其效果惊人。歌女被邀出场首次弹奏时“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里写听乐,以人们沉湎神往周围环境寂静,衬托其效果迷人。再次弹奏时,作者把更复杂的环境气氛和人物情态压缩在四句诗中:“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衬湿”。这里由乐声写到听众,由满座听众到特殊听众,由特殊听众的外表写到内心情绪,由对眼前环境的联想一直写到对过去环境的回忆,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三次听乐,以三种不同的方法写出音乐效果的惊人、迷人和感人,这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用饱含感情的动作引领听众去感受音乐
  
  “转轴拨弦”是弹奏前试弦调音的准备动作。“低眉信手续续弹”是演奏时的情态,“轻拢慢捻抹复挑”中“拢”“抹”“捻”“挑”是弹奏中的指法,表面看,是展示琵琶女技艺的娴熟,实际上一系列时缓时急,时强时弱的动作变化,正是琵琶女内心世界的波澜,而读者的心也随着她的动作起伏波动,时而轻快,时而凝重;曲终时“收拔”一“面”,干净利落,整个音乐戛然而止,却余音绕梁,读者似乎能感受到“无声”处的“有声”,“无限心事”流于弦外,“却坐促弦”的“促”把琵琶女内心深处对作者遭遇的同情,对知遇之恩的感激,对现状的悲愤,对自己处境的伤感全揉进了音乐中,将主人公、听者(作者)和读者的感情同时推向了高潮。如此细腻地描写这些动作,既表现了歌女技艺的高强,更表现了作者以高度的音乐修养,引领读者深刻地领会音乐的丰富内涵,体味人物内心深处的感慨,引起了听众、读者强烈的思想共鸣。
  
  第三,用精妙的比喻突现人物情感,完成主题表达
  
  以紧张的“急雨”比乐声的繁密强劲,以轻柔的“私语”比其幽细亲切,以“珠落玉盘”喻其圆润清脆错杂,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刀枪鸣”形容乐声中暂时休止而骤然响起激越雄健。以“裂帛”喻四弦齐拨时的清脆短促,响亮非凡。以“花底”的“莺语”,喻乐声的流畅宛转轻快,以“冰下”的“泉流”喻音乐的幽咽冷凝低沉,倾诉“得意”时的欢快,失落时的凄凉。用这些具体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听到过的声音,比拟各种不同的音响,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画成有形可感的实体。读者不仅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场,或低回呜咽的应接不暇的音乐声,而且还可听出这一声和那一声明显的音色上的区别,热闹而不紊乱,复杂而有层次。品味一系列精妙的比喻,就象听一支完整的乐曲,从轻徐悠长开始,仿佛从沉思中唤起记忆,接着众音繁会,像波涛起伏,马上又转入幽细,以至听不见,似悲恸抽泣,最后以短促刚劲的音响终曲,犹如疾雷破山,崩岩走石。同时,读者从这连珠式的具体可感的乐声中,体会出了弹奏者的“有情”“不得意”以至难以明言的“无限事”,也不难品味出听者(作者)的“有心”“不得志”以及无法名状的“辛酸境”。至此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一个“不得意”歌女,一个“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处于悬殊的两个阶层的人物命运却惊人的相似,从而完成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主题的表达。
  一曲《琵琶行》唱出了琵琶女的凄凉,唱出白居易的失落,唱出了世态炎凉与社会腐朽,唱绝了以乐传情的旋律。“胡儿能唱琵琶篇”(唐宣宗吊乐之诗)“白足以移人”(清人万扶南评价其音乐描写),足见《琵琶行》成为古诗中音乐描写的绝唱是当之无愧的。
  (陈素洁,陕西宝鸡市陕九学校)
其他文献
话题作文思维开放、内容多样、形式灵活、行文自由,因此话题作文一经横空出世,便受到极大关注,我们学习它、使用它、研究它,其影响之深广,生命之持久,远非其他作文形式所能比。话题作文运用材料创设情境,引出写作话题,帮助考生快速理解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则空间广阔,考生自主性强。因此2005年山东高考语文考卷继续采用话题作文,圆满完成了当年高考的选拔任务。    一、山东考卷话长短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七至九年级每学年“其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于是很多老师选择培养学生写日记习惯来完成这一任务。不过,在日记的语言上,现在却很容易见到一种最新兴起很有特色的QQ语言。本文试对中学生日记中的这种QQ言语现象作一翻透视,追本溯源,找出结症,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课外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所谓QQ语言    请看某学生2005年3月1日的日记:  To
期刊
莫言是当代文学巨匠,我们在阅读他的作品,特别是以山东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的小说时,会发现他运用儿童视角、弱智视角的叙事方式是很多的。选用儿童视角来讲述故事,一直都是莫言的偏爱。莫言在谈到这一点时说:“以前我没有意识到,后来被别人点破后我才发现采用儿童视角讲述故事原来是我的一种潜意识。我想这可能和一个作家的出身、经历、生长环境及其创作心理有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少年岁月吃的苦,生活环境的寂寞荒凉,无人理睬
期刊
近期,金庸《天龙八部》片段首次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排在第六课。此外,排在该语文读本第五课的还有《卧虎藏龙》片段,两者合成一个单元——“神奇武侠”。这个消息被报章披露以后,在文化界产生广泛反响,赞同者有之,批判者亦有之。  众所周知,在现行的大多数中学语文教材中,在正式语文教材的选文方面,更多的选择了现代和古代的作品,当代的作品不多。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学语文教材的特殊性,入选
期刊
职高语文,作为职业高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文化主干课,在实现职高教育体系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能有力配合和辅助学校德育工作;它能让学生开阔眼界,极大地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它可以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必备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等,促进职高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他们成为社会上合格甚至优
期刊
近年来,香港语文教育界传播着“用普通话教中文”的声音。有人主张用普通话教中文,认为这是解决目前香港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法宝,有助于提升香港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有人认为这不仅无助于解决学生的语文问题,反而是人为地设置障碍,迫使师生运用一种双方都不熟练的语言,最终只会收到得不偿失的效果。  在对待是否以普通话作为语文课堂授课语言的问题上,这是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和主张。前者将采用普通话教学混同于语文教育教
期刊
也许是受到矫枉过正的影响,也许是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历史的表现似乎成了文艺反映的真空,鲜有成功的文学创作。文学艺术中没有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没有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形象,没有了荡气回肠的伟大气概,也就没有了骨气,患上了严重的软骨病。固然,机械地表现它不对,但漠视它当然也不可取。如何面对这段历史,并艺术地再现这段历史,的确是小说家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课
期刊
电脑已广泛而深入地介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方便高效的文字处理功能,为写作活动注入了新的手段、新的思维和新的观念。电脑硬件、软件和网络与传统的写作学科相交融,于上世纪末产生了一个新兴边缘学科——电脑写作。  电脑写作的学科边缘性,决定了其研究者必须同时具备两方面的知识——丰富的写作知识和电脑知识。由于写作学和电脑技术分属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学科,而同时通晓写作和电脑的人为数不多。就全国而言,电脑
期刊
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也应这样理解。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模式更趋向于工具化,偏重于知识训练,即比较重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及“发展思维”的功能,而忽视了“获得审美体验”的功能。这大大降低了语文教学中的美学含量、艺术含量和人文含量。  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
期刊
皇明月所作《燕京伶人抄》中的扬洛仙不过是一条柔亮的丝绒,穿起了在冰肌玉肤上闪烁的明月珠,终究被淹了光彩。李碧华所作《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才是一壶激滟的碧蒂,经过浮浮沉沉的过水,还留有文革平反后,用作访港艺术团海报上点缀的余香。只是浓墨重彩,精勾细画的虞姬毕竟在环段太过忧国贤惠的唱词中一点点干瘪虚幻了。  那么还能做些什么呢?在像蔓草一样疯长着的回忆里,捡细碎碎的玻璃渣。努力拼着裂痕满满的青春姹紫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