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情感渗透的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hy6266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中,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文化在本土发生交融,这给社会的道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使得德育教育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德育应当从小抓起,因此必须在小学教育阶段就对德育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要让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光应当重视外在的教育形式,还应当对德育教育的本质有良好的理解和把握,这其中,对情感元素的把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从小学德育中的情感元素入手,探讨如何在这类教育中做好情感渗透的内容。
  【关键词】情感渗透;德育;小学
  一个人的思想发展特别是其三观的发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与此同时,人的年龄越小,其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可塑性就越强,这也就意味着,同中学时期以及大学时期的德育教育相比而言,小学德育教育要更加重要。小学阶段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对个人整体思想世界的良好發展起到筑基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时代中,新的科技手段和多元文化的存在给人的思想道德带来了很多新的考验和挑战,必须要充分重视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并采取正确的手段和方法将此类教育做好。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小学德育教育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例如缺乏对情感培养活动的重视。德育教育中情感渗透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在个人品质以及心理素质等各种方面的发展受到影响,并引发同情感相关的种种问题,譬如情感方面缺乏稳定性以及极端的性格等,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不能形成正确的认知,缺乏情感可控性,因为没有良好的情感品质而在行为上出现偏差等,所以有必要加强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情感渗透,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并提升小学德育教育整体效果。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情感渗透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基础力量
  在道德发展过程中,情感体验起到筑基的作用,同时情感体验对于道德形成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个人道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其道德内化的一种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将外部社会存在的各种道德方面的原则规范等进行内化,让其变成个体道德结构中的内容。良好的情感体验能够帮助个体根据特定道德类原则以及规范做出各种行为举止,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个人的道德习惯。没有这类良好的情感体验,个体就难以实现上述内容。这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体验通过满足个体的内在道德需要来帮助其发展出良好的道德行为及习惯的过程:根据现代心理学相关知识,需求或者说需要乃是动机系统的中心内容,当个体进行各种情感体验的时候涉及到道德内化的过程,由此建立自身的内在道德价值感以及内在道德体系,在道德层面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降低不良人格形成的几率
  良好的情感体验还可以降低个体发展出不良人格的可能性。情感体验本质上是关于客观存在的事物能否满足自身需求或者说需要的一种内在体验,是一种带有深刻性以及理解性特征的体验,可以帮助个体从深层了解、解读自身的需求,并让其能够基于自身的兴趣喜好等做出选择行动,在此基础上,个体有能力对各种客观存在的性质进行辨别判断,自发地做出良好的行为举止,而同不好的行为现象保持距离,在人格上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情感渗透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者自身观念理念存在不足
  在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育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就情感渗透方面而言,教师首先普遍存在着缺少这方面的教育理念意识的问题。对于从事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教师来说,这种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教学任务,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将日常的教学任务完成好,并让学生在相关的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也就是说教师在观念中更加注重的是对相关知识的灌输和传递,而不是情感方面的内容。教师缺少对德育教育关键性和本质意义的认识,也就没有办法深层次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教学活动难以从深层上获得学生的共鸣。甚至很多教师自己都认为这种教育活动就是一种走过场,只要把表面上的形式完成了就算完成了任务,他们并不关注在教学活动中情感的投入和从情感角度去提升学生的教育效果。
  (二)缺少蕴含情感元素的人文教育氛围
  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育活动还存在着缺乏具有情感元素加持的教育氛围的问题。无论是学习哪一门科目,学生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并借助学习获得巨大的个人成长,都必须充分借助良好的教育环境的作用,但是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目前国内的小学德育教育并不具备一个充满情感元素的人文教育环境氛围,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获得充分的情感滋养,只能是将学习当作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对待。不管是从班级的层面来看还是从整个学校的层面来看,小学德育教育都没有建立起一个蕴含情感元素的人文教育氛围;从家庭的角度来说,学生也无法得到这种教育氛围。因此整体而言,小学德育教育活动只是特定时间特定场所中开展的一项为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完成的活动。
  (三)学生在教学中主要处于“单边输入”的地位
  另外,长久以来国内的小学德育教育也同很多其他科目的教育一样,都面临着单边式灌输教育教学的问题,学生在德育教育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不平等地位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情感体验,以及进行道德实践的机会,学生不会将各种道德内容作为自身的坚定信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小学德育教育中情感渗透的策略
  (一)教师自身做好观念转变建立对学生更深层的人文关怀
  实施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教师应当积极做好自身观念的转变,从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带领学生上德育教育课转变为带着对学生更深层的人文关怀完成这类教学活动。小学德育教师要做好自身的定位,认识到自己并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播者,而且是帮助学生发展健康的人格、获得良好的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催化剂。在这种观念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元素,并且帮助一些有特殊经历,例如遭遇家庭变故的学生从情感上获得支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在情感层面上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完善,让德育教育工作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以“精神成长”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
  在平时的德育教育活动中,应当改变以往那种以完成教学任务作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用精神成长的目标作为导向。这样可以让德育教育的过程高度契合其真正的目标。在正确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教师能够找到更加高效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真正促进学生在品德人格等方面的成长,例如可以让更加创新的教育方法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采取一些以往不曾尝试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和学习结果,让他们在情感体验方面得到更多的机会,从而弥补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在此方面的不足。
  (三)携手家长共建人文教育理念及环境
  在小学德育教育活动中,还应当突破教育只是学校应当完成的事情的观念,充分发挥家长和家庭环境在小学生精神道德培养上的重要作用,通过学校和家长双方共同的努力与合作打造更加积极良性的人文教育思想和教育环境。在更先进有效的教育环境下帮助学生创造从多个方面和维度上体验道德内容的机会,让他们经历更多的道德洗礼,从更多的情感体验出发完成自身的道德建设过程。
  (四)强化师生双边互动及学生的参与性
  在小学德育教育活动中,还应当加深学生的参与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让老师和学生两方面实现更多的互动。老师同学生之间所发生的互动与交流是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的关键途径,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的互动机会和更强的参与性,其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只是一个被动参与的角色,而是能够积极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道德原则规范的意义价值,并将其化作自身的正确行为。
  品德是个体按照相关社会准则规范做出各种行为的时候体现出的内在道德原则以及行为守则,它包括认知、情感以及行为等几个层面的内容,其中的认知指的是对道德相关规范准则以及现象形成的了解,情感则是对这些内容的的情感体验,行为主要指基于这些方面的内容展开行动,其中认知为整个品德发展的起点,行为则是品德发展的重点,这个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即认知并不绝对会导致好的品德发展的结果,这也是长久以来人们就道德能否通过教育进行培养发生各种争论的主要原因。要充分实现这种过程还需要情感元素的参与,具体来说就是个体不光要能从理性上认识到道德相关原则规范等的重要性,同时还要从情感上对这些内容持有正面积极的态度,以此为基础真正做出符合这些内容的各种行为。小学德育教育活动有着同其他科目同等的重要性,甚至比其它科目还要更重要一些,因为它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和今后个人良好的发展,因此相关的学校和教育者都应当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德育教育这个问题,并意识到情感元素在情感渗透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对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方法进行反思,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提升。
  【参考文献】
  [1]聂丽芳. 中小学德育现状诊断与改进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8, 000(004):9-10.
  [2]彭晓薇. 论德育情感及其德育功能[J]. 江西教育學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其他文献
一个较高水准合唱作品的舞台呈现基于一个合唱团长期、系统的日常训练,而高效的排练无疑是指挥老师与合唱队员的共同追求。指挥老师在训练开始之前所进行的细致的案头工作固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但其在训练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与技巧更是合唱训练能否高效的直接影响因素。通过对国内外合唱团体训练现状的分析,就如何在排练过程中提高效率进行探究,并给出几点建议。  一、指挥老师少说多做  指挥老师在排练过程中针对某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曾明确指出: 阅读属于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课文,基于思维和情感活动的体验深化自我理解和感悟,在阅读中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面向个体的教育》中反复强调了教育工作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可用教师的分析剥夺学生的探究体验。本文笔者基于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选》《面向个体的教育》书籍的感悟,对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与教学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
【摘要】2020春季,这个特殊的时期,线上教学是“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最佳方法。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深入备课,准备多维度的资源包,先让学生借助“好学区”自主学习,再用“钉钉”开展线上互动答疑。这样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的“空中翻转课堂”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的意识。本文就如何开展“空中翻转课堂”做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课前资源包;线上教学;课堂实践;多样评价  疫情当下,“
很多学者对故事教学法作出了具体的阐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故事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目标,是一种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故事教学法特别适合低年段的课堂教学。  一、故事教学法增进师生感情  1.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  低年段的小学生,尤其是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对学校对老师还怀有畏惧心理,不适应小学的课堂,还留恋幼儿园生活。很多学生开学头几天闷闷不乐,甚至
【摘要】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创设具体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注重人地关系主线,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的渗透,以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实地取景拍摄,积累乡土地理素材,设计相关案例引入课堂作为高中地理教学辅助材料,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对乡土案例进行深入讨论、调查,分析。对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了解越深刻越利于学生萌发爱家爱国的情感;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有所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之下,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来说慢慢趋向生活化。与小学生现实学习需要、认知特征以及思维习惯相符合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可以科学激发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促使小学数学的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下去。相关教学实践显示,假如小学数学老师可以灵活依照教学的内容创设相应教学情境,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生活化得到实现,就可以使得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得到提升,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摘要】德育理念融入小学班级管理之中,可帮助学生抵制不良文化,有利于教学目标落实,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仍存在多种问题,为此班主任在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提升班主任的综合素养,在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多样化的道德实践活动。同时,班主任需要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为小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工作体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
【摘要】作品化教学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促使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本文从项目教学法的概述、现状分析、实施意义、具体实施等方面展开研究,着重阐述了舞蹈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应用作品化教学的具体步骤与成效。  【关键词】作品化;舞蹈教学;应用;具体实施;步骤;成效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要求的逐步落实和人才观念的转变,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从上岗操作型逐步
【摘要】培养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当下教师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结合英语教学实践,阐述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创设情境,课堂演讲和听说并举,探讨让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说”能力培养  语言是交际工具,说是传递信息的能力,是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的根本途径。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随着我国与各国的合作交往越来越频繁,迫切需要
【摘要】本文以通过“6S”管理模式,让幼儿园环境创设走向有序化,整洁化,建立精细化的日常常规。对大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潜与默化地从细节入手,运用环境,符号等暗示性语言,进行可操作性的环境创设,围绕有序,整洁,精细等内容,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给幼儿提供一个舒适,有序而整洁,安全自主的生活成长空间。  【关键词】“6S”管理;大班;环境创设  一、“6S环境创设的